<p class="ql-block"> 今年一月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八十一周年纪念日。“皖南事变”中,叶挺将军指挥新四军将士浴血奋战七昼夜,以鲜血和生命写下的悲壮史诗,载入史册,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叶挺将军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仿佛历历在目,其忠诚为党、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献身的坚贞信仰与牺牲精神,让一代又一代后人深深怀念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 八十一年前,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阴谋策划了这次事件。一九四一年一月四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九千余人奉命由皖南泾县云岭向长江以北转移,六日,部队途径泾县茂林以东山区时,突遭国民党军队七个师八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面对猖狂强敌,叶挺将军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镇定自若指挥部队,身先士卒,率部与敌拼杀。</p> <p class="ql-block"> 在最惨烈的石井坑战斗打响前,叶挺将军向新四军指战员作站前动员。他说:“我们是革命的军队,人民的军队,抗日的军队。国民党自己不抗日,反而拦阻我们北进抗日的去路。我们在这里即使全部牺牲了,将来在革命的历史上也会写下光荣的一页。革命是绝不会失败的,大江南北还有我们新四军部队,留得火种在,不怕不燎原。我叶挺和同志们同生死、共存亡。”叶将军的讲话感人肺腑,给新四军战士很大鼓舞,部队情绪高涨,士气大振。</p><p class="ql-block">叶挺将军在激烈的战斗中,任枪弹从他头上飞过,任炮弹在他脚下爆炸,全神贯注指挥部队作战。叶挺将军在枪林弹雨中巍然不动,稳如泰山。猖狂进攻之敌,一次次被击败。</p> <p class="ql-block"> 叶挺将军指挥部队顽强抗击敌人,誓死不屈,阵地反复争夺,得而复失,指战员们弹药打光了,展开白刃战,血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而失利。叶军长根据实际情况,号召部队向四面八方分散突围,总的目标,一个是苏南,一个是铜、繁到皖中,或就地坚持打游击。总之,尽可能保持更多的骨干和有生力量,“留得火种在,不怕不燎原。”</p><p class="ql-block"> 一月十四日,叶挺将军想以个人牺牲保存革命力量,挽救危局,保全部队。他与时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一月十二日被党中央指定与叶挺一起负责军事政治行动)的饶漱石商量,受党组织委托亲自下山同国民党顽军进行战场谈判,先到一0八师师部,次日转五十二师师部被无理扣押,遭国民党当局监禁五年零二个月,受尽磨难和威逼利诱,但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写下了气贯长虹的《囚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囚歌》</b></p><p class="ql-block">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p><p class="ql-block"> 为狗爬出的洞敝开着,</p><p class="ql-block"> 一个声音高叫着:</p><p class="ql-block">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p><p class="ql-block"> 我渴望自由,</p><p class="ql-block"> 但我深深地知道——</p><p class="ql-block">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希望有一天,</p><p class="ql-block"> 地下的烈火,</p><p class="ql-block"> 将我连这棺材一齐燒掉,</p><p class="ql-block">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p> <p class="ql-block"> 从一月四日至十四日,整整十天,新四军九千余名将士除约二千余人分散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或被俘。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英勇殉职,军长叶挺被扣,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于三月中旬在泾县茂林赤坑山蜜蜂洞遭叛徒杀害。“皖南事变”使皖南新四军蒙受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民党顽固派蓄谋已;同时天时地利也都对新四军不利;由于项英同志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认识不足,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缺乏应有的警惕,在皖南事变发生过程中项英犹豫动摇和指挥上处理失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 “皖南事变”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抗战,反共反人民的狰狞面目。“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从政治上进行了全面反击。在全国人民及民主党派、海外侨胞、进步人士的强烈反对下,国民党蒋介石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遭到了可耻的失败。</p><p class="ql-block"> “皖南事变”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历史教训。但是历史的曲折,并没有倒退。正如八十一年前叶挺将军所言那样:“留得火种在,不怕不燎原”。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共产党人是杀不尽的,他们擦干了身上的血迹,掩埋了战友的遗体,又继续战斗了。我们新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于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委,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一月二十五日,新四军新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陈毅代军长发表就职通电,党中央即随将新四军和活动于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统一编为七个师一个独立旅共九万余人。新四军不再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任何一个战区的战斗序列,军事上已取得了完全的独立自主。新四军更加发展壮大起来,继续驰骋抗日疆场,转战大江南北,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到抗战胜利,新四军已由万余人发展到三十多万人,成为能够左右华中战局的强大兵团。在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新四军歼敌29.3万余人,俘敌12.4万余人。新四军为抗战的胜利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p><p class="ql-block"> 八十一年后的今天,“皖南事变”的惨痛历史教训仍值得我们认真重温、记取、借鉴;叶挺将军那威武不屈,献身革命的精神千秋永存、光昭日月,堪为我们后人仰慕、尊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