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睿智、坚强担当的线诺坎

善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少年时代,就听说过,景颇山官线诺坎的故事。但都是只言片语。直到近期,有幸拜读了《景颇山官线诺坎》一书后,才真正认识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景颇末代山官。他对景颇大山怀有无限情怀,热爱党,爱边疆,爱景颇山的一草一木。对森林民族有着特殊感情。是位坚强、坦率而睿智的长者。纵观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他是“一个从中国末代景颇山官步入政坛的风云人物”,“一位见证中国巨大历史变迁的景颇汉子”。是300名景颇山官中,唯一的“山官活化石”!如果说:这位老人的一生,珍爱森林,热爱故乡,视景颇山为自己的根脉。这是他对绿色山林的敬重和崇拜。那么,百折不挠,不畏艰辛,永远跟党走,才是他一生的追求和幸福的源泉。用他的话说:“经历的事情比较多,值得自己骄傲一辈子的,就是跟着共产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他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中。童年生活艰辛、困苦。虽然出生在威严的山官家庭。但父亲的早逝。不得不使他背井离乡,过着滇沛流离的异乡生活。正是这些磨难,练就了他,勇敢、坚定、刚中带柔的秉性。使他迅速成长为,一个坚定灵活,具有协调能力的景颇世袭山官。在他当“山官”的青年时代,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边疆纷繁、复杂的民族矛盾。在他眼里,都是那个时代的“背影”。但是,他深谋远虑,一心要使景颇山寨的人们,也能读书,懂得“文化”。才是他的“教育梦想”。也是他作为“山官”为大山深处,用“文化”作为传承的奉献之心。说他勇敢、坚定,具有爱国的情怀。是他作为,一个“世袭山官”。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巧妙利用其“特殊”身份,组织策划,并带领景颇山民众,奋起抗击日寇的英勇气概。在抗战的峰火年代,组织景颇山寨的民众修建芒允飞机场。号招三户单山民,在极其苦难的条例下,出工、投劳,响应修筑“滇缅公路”的壮举。策应和配合中国远征军,英勇打击日本侵略军。保护家园的大义举动。深得边疆各民族的拥戴。是他坚守历代山官,“保国卫疆”祖训的真实爱国行为。更佩服的是,他具有“远见卓实”的目光,有担当的责任。1950年6月,当新中国的红旗插上景颇山,作为景颇山官代表,他诚恳的接受人民解放军进驻景颇山。以其特殊身份,联系各方,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奔走出力。为边疆各民族翻身得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建设新边疆,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深得党和各族人民的信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解放初期,边疆情况异常复杂,面对着各种反动势力,特别是国民党残匪在境内外的猖獗活动;消除历史形成的民族隔阂和民族矛盾。他坚定地在党和人民的一边。1955年8月10日,边疆各县贯彻中央《和平协商土地改革条例》,他利用山官的威信,全力地协助党和新生的人民政府,做好这一时期,各民族团结的工作。说服其他山官,服从党和政府的安排。第一个带头放弃山官特权,放弃自己辖区的官税。他的这一举动,成为景颇族社会发展进步,历史变革中的基石,为边疆废除封建领主的山官,地主高利贷和一切特权,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推翻在边疆延续700多年的封建领主制度。解放生产力,促进边疆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获得边疆各民族人民的拥戴。浴火淬炼,壮心不移。20世纪50至70年代的边疆地区,于“左”的思想影响。瑞丽经历了1957年“反右”,1958年“大跃进”和“文革”动乱。给边疆各族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民族上层受到冲击。经历了各种磨难的线诺坎。回忆起这些经历,他平静的说:“两次黑林铺,民主补课,十年‘文革’动荡的洗礼,昌宁十载劳动锻炼,没有使他这位景颇上层人士唏嘘。反而,更坚定了这位老人,坚定跟党走的坚强信念。他坦言。那些都是‘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干的。和那些老革命相比,我们不算什么。”他自信地说:“我们民族是一个勇敢的民族,面对敌人入侵,我们守土有责,毫不畏缩”!多么坚定话语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改革开放后的1991年,线诺坎从市政协副主席岗位退休。但年逾80旬的他,时刻关心着景颇山的各民族兄弟。时常同大家讲:“英国用20多年战争,用枪炮加银园解放了克钦帮的奴隶,并关押了许多不服的山官,都没有解决景颇族的问题。”“而中国共产党人不靠武力,只凭民族和平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仅三年时间,就完成景颇族社会的民主改革”。从此,景颇人成为祖国大家庭的一人员,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听到这位老人的叙述,我万分感叹,不得不为他的爱国热情所折服。为这位老人的胆识所感动。感恩新时代,携手新征程。改革开放后,景颇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各族群众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他感到无比的欣慰,每当提起景颇族生活的话题,这位老人特别高兴的说:“解放后,我们土司山官制度被瓦解了,我毫无意见,我知道共产党、解放军来了,我第一个站出来,去陇川章凤找共产党、解放军的组织,我其它的不懂,但我知道一个道理,国民党800万军队都不在话下,如果不是老百姓支持的军队,他就不可能把国民党推翻,一个人民拥护的党,拥护的军队,我有什么理由拒绝他们”。“共产党领导我们,没有路,政府帮我们修,桥没有,政府帮我们搭,水没有,政府帮我们引”。所以,我们跟共产党走是最正确的选择,共产党是最伟大的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巍巍勐秀山岗,峰恋叠翠,蓊郁葱茏,漫漫瑞丽江岸,村涛如画,古榕翻飞。在这块英雄倍出的大地上。我们似乎又听到线诺坎老人娓娓动听说着景颇山的故事,讲述他不平凡的人生。又看到勐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砥砺前行的步伐,又听到各族人民,沿着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引领,铿锵奋进,走共同富裕,奔小康社会的欢庆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字:李 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图片来源:网 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