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潭涌至浪茄 浪茄至北潭凹 2016.4.30 & 2016.12.11 第一段路段 由於第二段起點沒有公共交通,一二段連走比較方便,第一段10.6公里,第二段13.5公里,綜合難度4星。 <div>第一段起點在大網仔路及北潭路交界,94號巴士在上窰下車。<br></div><div><br></div>這根起點柱子見證擁抱了無數行山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 萬宜水庫上,海上救人訓練中的直升機👍👏 萬宜水庫建成於1979年。 萬宜水庫東壩 右邊小島為破邊洲<div><br></div><div>從東壩遠望海邊,花山被海浪切割成兩個部分,破邊洲就是被分割出來的一座小島,展現了一種典型的海蝕地貌──海蝕柱。破邊洲原本是花山的一部分,因長期受到海浪沖擊,最後與花山分離。其沿岸的石柱以近乎垂直的角度豎立海中,形狀就好像巨大的管風琴一樣。<br></div> 萬宜水庫東壩的巨大錨形石(用了7,000塊)防波堤別具特色,每塊石頭高2.5米,重25噸,防止海浪衝擊堤壩 鐘型虹吸溢洪道(Bellmouth Siphon Spillway),作用是當水庫太多水,多得水面高過溢洪道頂部時,多餘的水便會流進頂部洞口,直接排出大海。👍👏<br> 東壩<div>1950-1970年代,香港人口劇增,當時政府爲此修建儲水量最大的萬宜水庫。工程期間在東壩開采的石料,呈六角型岩柱。</div><div><br></div><div><br><div><br></div></div> 離起點10公里了 六角形岩柱,形成於1億4千年前,猛烈的火山噴發過程中,由大量炙熱的熔融火山物質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冷凝收縮而形成。由於岩石結構和化學成分有別於世界其他地區的六角形岩柱,加上分布面積廣、直徑大,堪稱世界級的地質奇觀。<div><div><br></div><div>六角柱石群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Hong Kong UNESCO Global Geopark)的主要景點之一<br></div></div> 壯觀! 浪茄灣 到達第一段終點浪茄灣 第二段開始。 第二段出發 西灣山觀景台 時間不夠繼續,由吹風坳出,在西灣亭搭西貢私營小巴離開 2016.12.11 接走第二段 吹筒坳入,接上第二段 西灣,香港的海灘,水清沙幼,可以媲美馬爾代夫,附近還有士多補給,假日勝地 沙灘曠濶 達州,尖洲 咸田灣,後面尖尖的是蚺蛇尖 當年的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