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冬那山谷(下)

洛华

<p class="ql-block">寒冬季节,山高谷深,凛冽北风呼啸着在裸露的河床上发狂。我们不畏严寒,每天坚持在河床上敲石子。这活儿看起来轻松不用费多大劲,但经不住整天不停歇的千锤万敲,才两天就腰酸肩疼,而且稍微不慎就容易砸到手指头,常常挂彩。那时候都是轻伤不下火线,咬咬牙包扎一下继续干活。经过几天的磨合,我们也掌握了一些技巧,根据石头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找准它的薄弱地方锤下去,容易碎还不费力。这样一来,速度提高了,进度也加快了。</p><p class="ql-block">为了尽早完成任务,我们整天的坐在冰冷的石头上,挥舞着锤子敲石子。除了吃饭,一坐就是一整天,双脚冻的冰冷,发麻发木。天黑收工,起身都站立不稳,缓一缓才能拖着僵硬的双脚返回工棚。到了工棚,急不可待的打盆热水泡泡脚,想让冻僵的双脚暖和暖和,可当刚伸出双脚接触到热水的瞬间,犹如千针刺扎般的疼痛,让我本能地触电般地缩回脚,用双手紧紧抱住,咬着牙不让自己发出痛苦的呻吟,只有泪水止不住的滚滚落下。那情、那景、那份疼痛刻骨铭心,至今想起心里还隐隐作痛,心有余悸。后来发现,脚背和脚踝被寒冷的北风吹的冻裂成一条条细细的口子,密密麻麻的,一遇热水就如同针扎般疼痛,我们几个知青都和我一样,默默承受着这些痛苦,一天天的坚持再坚持。那时候年轻,即使晚上痛苦煎熬,一觉醒来,第二天清晨又精神抖擞地到工地敲石子。</p><p class="ql-block">一天又一天,我们重复着简单而枯燥的劳作,工地上的一堆堆大石头在我们的小铁锤下变成了一方方小石子。各大队的进度不断推进,终于完成了工程所需要的小石子任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女青年在完成敲石子任务后,又投入到清理水库坝基的任务。当时每个大队分片包干,我们每天每时都在赶进度,不敢松懈。挖土的、铲土的、撬风化石的,个个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工具,我们挑着一担担挖下来的土石,来来往往穿梭不停。尽管寒风凛冽,我们一点也不感觉冷,头上冒着热气,周身热腾腾的,内衣被汗水浸湿,又很快悟干,再没有敲石子时的寒冷。</p><p class="ql-block">一个寒冷的早上,天空阴沉沉的,热火朝天的水库工地上,高音喇叭里突然传出了低沉的哀乐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逝世的消息,那一刻,工地上一片寂静,我们震惊了,心中悲痛万分,泪水情不自尽地夺眶而出,模糊了双眼,挂满了面颊。那天是1976年1月8日,是我们不会忘记的日子。我们的好总理,全国人民永远爱戴的周总理就这样走了。那一天,崇山峻岭在呜鸣,贡溪河水在流泪;那一天,水库工地没有往日的喧嚣和火热,只有悲痛的哀乐在山谷中久久回荡;那一天,我们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周总理的音容笑貌不断地在脑海中回放;那一天,我们默默地化悲痛为力量,个个都憋着一股劲,多挖快挑不停顿。从那一天起,各大队天天都超额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很快清理坝基工程提前完成,我们进入到工程的第三阶段一一浇灌水库大坝坝基。这项工程是整个水库工程中的重中之重,时间短、任务重,质量要求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昼夜不停地连续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水库大坝坝基,以确保工程质量。这时,全公社一盘棋,由公社领导统一调度和指挥,人员实行24小时三班倒制,昼夜不停地浇筑水库大坝坝基的攻坚战打响了。</p><p class="ql-block">浇灌水库坝基所用小石子,必须在清水中将它表面的浮灰清洗干净,再挑到混凝土搅拌机旁,倒进搅拌机,由专业人员按比例倒入水泥,开动机器搅拌成混凝土,再运送到正在浇灌的水库坝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九寒冬,滴水成冰。白天,工地在阳光的照耀下,你追我赶热火朝天。到了夜晚,水库工地灯火通明,如同白昼。但山高谷深,寒气逼人。我们挑着清洗好的石子一路水淋淋,地面上结成的冰在灯光下发着幽幽寒光,我们在结冰的小道上挑担行走,举步维艰,稍有不慎就会摔个人仰马翻。脚上穿的解放鞋也常被水淋湿,一穿就是一天或者一夜,只有休息时才能在火塘边烘一烘。鞋子里湿漉漉的,那个透心的凉啊,脚上又冻出一道道裂口,那个钻心的疼哟。我们咬咬牙,默默克服困难,一直坚持、坚持再坚持。</span></p> <p class="ql-block">清洗石子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们一排人站在贡溪河边,弯腰把一筐筐石子拎到河水中打湿,再拎起来左箥箥右晃晃,然后再放进流动的河水中清除掉杂质和浮灰,如此反复多次,确保一筐筐石子质量符合水库大坝所需标准。我们一心只想着赶时间保质量地埋头干活,全然不顾鞋子被河水溅湿,棉袄衣袖被河水打潮。直到收工回工棚,换下湿鞋,脱下棉袄右边结成冰的袖子,围坐在火塘边烘烤,才感觉到腰酸臂膀痛。</p><p class="ql-block">为了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将水库大坝坝基浇灌任务一气呵成的完成。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人手不够时,只能缩短我们的休息时间。常常是回到工棚迷迷糊糊刚睡着一会儿,就被高音大喇叭的紧急召唤声叫醒。那时我们年青,思想进步,只要是组织召唤,个个一跃而起,毫不犹豫的抓起工具投入到建设队伍中去。</p> <p class="ql-block">经过几天几夜的昼夜奋战,一担担石子,一包包水泥,在人挑肩杠的时代,搅拌成一罐罐混凝土,浇筑起贡溪公社庆丰水库大坝坝基。</p><p class="ql-block">庆丰水库的大坝坝基浇灌工程终于在腊月完成。这是举全公社之力,投入资金、劳力最多的一次大会战,是贡溪公社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光辉一页。</p><p class="ql-block">1976年6月贡溪公社庆丰水库全部峻工,这是一座浆砌块石重力拱坝的小(一)型水库。坝高27.5米,坝长107米,设计总库容187.5万立方米,采用坝顶和山坡共同溢洪。实有灌溉面积1000亩,养鱼水面118庙。年发电45万度。水库以灌溉、防洪、发电为主,兼养鱼。</p><p class="ql-block">从此, 桀骜不驯的贡溪河被驯服,一年四季河水清清,潺潺流淌,浇灌着贡溪公社的农田庄稼,养育着世世代代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庄稼人。</p> <p class="ql-block">2019年的4月,我专程驱车进入那年那冬的那山谷,当双脚踏上那年那冬建设的庆丰水库大坝,俯视大坝底部的那山谷,眼前仿佛又出现了红旗飘飘,彩旗猎猎,青年男女锤石、挖土、挑担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p><p class="ql-block">40多年过去了,当年我们参加建设的庆丰水库大坝虽然留下了岁月的斑驳痕迹,但它犹如一道铜墙铁壁,依然坚挺在贡溪河上游的山谷之中,福泽沿河两岸百姓的世世代代。</p><p class="ql-block">下图是2019年4月自己拍的庆丰水库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正是下图这张珍藏了46年的老照片,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时光隧道将我带回到那个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悠悠往事的一幕幕一桩桩浮现在眼前,仿佛就在在昨天。促使我提笔记录下我们知青的青春芳华在那年那冬那山谷中的绚丽绽放。那年我们才十七、八。</p><p class="ql-block">谨以此篇记录我们插队在石台县贡溪公社上湾大队油湾生产队女知青们难忘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完)</p> <p class="ql-block">文字:洛华</p><p class="ql-block">图片:洛华、网络</p><p class="ql-block">编辑:洛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