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劳动教育的文件精神,加强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哈尔滨市教育局和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举办2021年中小学劳动教育学科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培训于2021年12月27日开始,由木兰县教育局和木兰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全县各中小学28名劳动教师参加本次培训。我们第四小组的七位教师全程参加活动。</p> <p class="ql-block"> 培训活动分为示范课、讲座等14节内容进行。培训形式有线上观摩冰城实践平台视频与线下手工实践制作相结合。全组教师通过视频同步学习,并动手实践逐一完成作品。 教无止境,学亦有益。此次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实践教学、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视频中各位老师的优秀作品和对劳动教育的学习探索精神,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清晰了劳动教育之路该如何在各校落地实施。此次活动以劳动培训为契机,让教师不但能学到基本的生活本领,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而且能知道如何培养学生勤劳的习惯,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想这正是此次培训的真正意义!</p> <p class="ql-block"> 各位老师积极分享学习成果并认真交流培训收获!</p> <p class="ql-block"> 王丽艳老师:我边学边做,提升了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更加明确了如何利用超轻黏土、不织布、袜子皱纹纸,硬纸纸雕,结合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材料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劳动能力。并感悟到劳动教育要与日常生活实际充分结合起来,才更有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食品制作能力,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热爱生活,懂得感恩。</p> <p class="ql-block"> 高宇老师:这次学习对自己的触动很多,综合实践课作为一门以学生自主实践探究为主的课程,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充分强调学生的活动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扩展视野,发展能力。这门课程要求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使课程内容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会自主实践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p> <p class="ql-block"> 葛红娟老师:一片落叶见证秋的凄美,皑皑白雪见证冬的圣洁,一次培训活动见证新的认知,通过这次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我才发现自己的渺小与不足,人生路漫长,我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授课老师们对课的精心编排与讲解,特别是赵丽娜老师的轻黏土系列,王爱春、张秀芳老师的布艺系列以及单巍、张东瑞等老师的纸艺系列作品,无不让我受益匪浅,大开眼界。他们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各种废弃物品,通过无限的想象再一次与生活相结合,变废为宝,那一双双手仿佛有巧夺天工之力量,完成了一幅幅漂亮实用的作品,为生活增加了一抹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白宇超老师: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超前的认知,和诲人不倦的品格,还要有终身学习的精神,劳动课现在作为一门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意在培养学生“回归生活和社会”,这足以体现了我国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目标,让学生的学习不仅来源于学校的课堂、书本,更应该来源于生活。</p> <p class="ql-block"> 严晓光老师:我有幸参加县教育局和进修校组织的本次劳动培训课,首先感谢领导为我们搭建有理有据交流平台,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真知与灼见;感受到精湛的剪纸艺术;感受到了敬业与辛劳。在这次培训中,让我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学习了剪纸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技法,真是受益匪浅啊!</p> <p class="ql-block"> 王成国老师:劳动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要学以致用,让劳动能力成为学生一生的生存保障。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可以加进创新的元素,让学生掌握生活劳动技能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劳动创新能力,为将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杜艳伟老师: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获得了许多生活的常识,更重要的是让我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从劳动中获取了很多快乐。卢梭曾经说过:劳动是社会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我们也常说,劳动是伟大的,是光荣的,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各种劳动实践活动中,真正感受到劳动的辛苦,无论是在制作轻黏土手工、布艺手工、纸艺手工,还是在厨房蒸煮面食系列,我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也很想在学校培养孩子们这种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所以我们教师更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深刻认识劳动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地参加劳动,明白劳动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