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道德与法治备课组工作总结

巧乐兹

<p class="ql-indent-1">白驹过隙,日光荏苒。时间在紧张中,在忙碌中,又一晃而过。道法科组虽然人数少,但大家努力工作,相互学习,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的探索,勤奋的工作。</p><p><br></p> <p>一、砥砺初心,奋楫笃行开新局</p><p class="ql-indent-1">新时代“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效率,优化作业设计,达成知行合一的愿景,一直是组内成员们一直在思考和践行的使命,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真正调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有可能实现有效教学。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围绕“课堂”这个主阵地,我们组初心不忘,擘画新局。</p><p><br></p> <p>(一)加强教学研讨,注重备课质量</p><p class="ql-indent-1">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备课组更加注重减量不减质。课前,充分探讨本课的知识点、课堂的重难点与教学设计的着力点等,力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p><p><br></p> <p>(二)设置情境问题,注重思维训练</p><p class="ql-indent-1">课堂中,多设置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以问题为导向设计课程,尽量做到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从而达成思维的训练和学科素养的提升。</p><p><br></p> <p>(三)尊重学生差异,注重作业分层</p><p class="ql-indent-1">在设计作业,特别是初三复习课作业时,关注每个单元的核心问题,回归本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分层布置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p><p><br></p> <p>二、青蓝传承促成长 薪火相传育桃李</p><p class="ql-indent-1">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更关系每个孩子的成长。为此,我们组在赵梅芳高级老师的带领下,制定了青年教师成长计划:</p><p><br></p> <p>(一)青蓝结对,精准施策</p><p class="ql-indent-1">由组内成熟老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充分发挥成熟老师的光和热,帮助年轻老师抓好业务学习,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逐渐提升教学效果,站稳讲台。</p><p><br></p> <p>(二)研读先行,学思并进</p><p class="ql-indent-1"> 积极组织青年教师研读课程标准、教学参考用书,通过开展集中学习中考真题等活动,加强青年教师对中考试题的研究,明确命题方向,掌握学科解题方法和要义。 </p><p><br></p> <p>(三)好课连堂,妙计横生</p><p class="ql-indent-1">帮助年轻教师抓牢课堂主阵地,组内组织开展听评课活动。青年教师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对本堂课的自我解读与设计,既有对课堂教学感性的认识,也有理性的升华,在思想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p><p><br></p> <p class="ql-indent-1">《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要文章中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应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作为一名道法教师,借望兵石学校“望兵成帅 琢石成玉”办学理念,我们这支队伍得以不断创新理念、拓宽视野。</p><p><br></p> <p>三、革故鼎新,采他山之石以攻玉</p><p class="ql-indent-1">(一)提升核心素养,融汇方法方式</p><p class="ql-indent-1">备课组积极深化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内容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变革教师备课与授课的方式和手段,积极推动组内每位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p><p><br></p> <p>(二)创新教学手段,融合模式优势</p><p class="ql-indent-1">通过定期开展相关座谈会、公开课、成果展示等相关活动,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日常教学和工作中,熟练应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搜集、组织与运用,从学习模式、作业形式到授课效率、评价方式,多维度增强课程系统性创新发展的意识,逐步形成“线上线下整合、校内校外融合”的新优势。</p><p><br></p> <p class="ql-indent-1">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总书记强调,“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p><p class="ql-indent-1">回望2021,我们初心如磐,砥砺奋进,博采众长,革故鼎新,展望2022,我们信心满怀,立志成为一名“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教师——我们一直在路上。</p><p><br></p>

教学

课堂

青年教师

学生

教师

组内

思政课

课程

作业

备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