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声音49

权威发布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1年我深情的走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大墅山人</p><p class="ql-block">一年又将接近尾声了,岁末的日子,亦所剩无几,回眸过往,有苦有甜,感慨万千,但这一年,还是怀着对岁月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深情款款地走了过来。</p><p class="ql-block">望着自己2021年里所有走过的背影或侧影,感慨万千,虽然这一年里,还是受疫情影响,不能去到更远的地方看美丽的风景,但自己还是没有停下脚步,怀着满心喜悦,走在自己喜欢的风风景景里,虽说往事如烟,而我却心存感激,把这一年之中,轻柔的时光悄悄珍藏在了心底,温暖了整个四季。</p><p class="ql-block">马上就要过去的一年,既有星辰大海,也有人间烟火,更有四季更迭,无论走过哪个季节的路口,都有它的内涵,温情与快乐,更有喧嚣,繁华和芬芳,我喜欢这种时光中的感觉,我热爱这岁月里的一切,素简与沉寂,深情而厚重!</p><p class="ql-block">这一年,无论精彩或平庸,只需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就会少一些无奈与感慨,多一份从容和淡然。生命就是一朵行走的花,自由自在,在飞花轻梦里,素描人生,亦会云淡风轻。</p><p class="ql-block">人生就是一场单程的旅行,没有机会重来,我们即然选择了来到这个星球,就不要后悔,更不要总是说想当初,因为,好的,坏的都是我们的因果。最终,在长长的岁月里,生活都会给你一一的兑现。</p><p class="ql-block">回望一年来的点滴,没有什么遗憾,沉默中的回忆,有世味中的修行,有杂乱中的品味,留存在心中的是希望与向往,期待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春天,在人生路上让生命凝香,顺风又顺水。</p><p class="ql-block">2021年,我怀着深情走过,正如林徽因说:“人生聚散无常,起落不定,但是走过去了,一切便已从容。无论是悲伤还是喜乐,翻阅过的光阴都不可能重来。曾经执著的事如今或许早已不值一提,这些看似浅显的道理,非要亲历过才能深悟。”这一年的路上,我怀着深深的爱意,感谢一路陪伴我的人,因为一起走过,更值得珍惜。</p><p class="ql-block">回望这深情的一年,虽没有精彩的彩排,也无华丽的台词,但是,这一路上遇见了花开,遇见了美好。在深深浅浅的日子里,用一颗平常心看待人生,那怕是走过了千山万水,路上的风景美与不美,也没必要用来炫耀,更无需为了贪欲而活着,用欣赏,感恩,珍惜的心态,去抵御外界的薄凉与诱惑,温暖自己,淡然从容,轻松愉悦,定然平安,喜乐,健康!</p> <p class="ql-block">2022,我希望:</p><p class="ql-block">我们的世界永远和平共处,</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国家永远繁荣昌盛,</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社会永远长治久安,</p><p class="ql-block">我们的人民永远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我的村庄,你在何方</p><p class="ql-block">诗/大泽</p><p class="ql-block">那年我离开故乡,</p><p class="ql-block">告别我的村庄,</p><p class="ql-block">村头的那棵老槐树啊,</p><p class="ql-block">目送我奔向远方,</p><p class="ql-block">还有那树上的喜鹊,</p><p class="ql-block">满怀深情地歌唱。</p><p class="ql-block">远在他乡的时候,</p><p class="ql-block">总想起我的故乡,</p><p class="ql-block">那座古老的村庄,</p><p class="ql-block">还有村头的老槐树啊,</p><p class="ql-block">当年那不舍的目光,</p><p class="ql-block">还有那树上的喜鹊,</p><p class="ql-block">对我的深情与期望。</p><p class="ql-block">如今我回到故乡,</p><p class="ql-block">却不见我的村庄,</p><p class="ql-block">眼前一片片废墟,</p><p class="ql-block">荒草茫茫乌鸦飘荡,</p><p class="ql-block">我的故乡,我的村庄,</p><p class="ql-block">你在何方?你在何方?</p><p class="ql-block">2022-1-5</p> <p class="ql-block">农贸市场,乡土气息。在大墅镇大墅村街上的菜市场,有个占地面积较大,已有几十年历史的菜市场,这里既聚集着商贩店铺,也允许附近农民在此售买自己种植的蔬菜和捕捞的鱼虾。一年四季,从清晨到上午十点左右,这里十分的热闹,买菜人与卖菜人讨价还价,叫卖吆喝声充斥耳边,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于2022年1月5日拍。</p> <p class="ql-block">超市狂狂,猎肉11元一斤。</p> <p class="ql-block">大墅镇大墅村文化礼堂,搞活动!</p> <p class="ql-block">渐渐远去农村的老屋</p> <p class="ql-block">沧海桑田,世事变迁,随着光阴的流转,老屋已渐行渐远。留给我们的是,那一抹抹温馨的记忆和有着如水般的温软、甜美与静谧。</p> <p class="ql-block">在故乡,看着老屋回想着当初的一幕幕,眸子里,总是闪烁着晶莹。乡土乡情构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被蕴藏着深厚人文历史的村庄所吸引着。然而,在感受辉煌文化的同时,也被这些寂寥落寞的老屋所触动。</p> <p class="ql-block">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曾经恬然自适的乡村被城市的现代文明所吸引。世世代代生长于斯、劳作于斯的乡亲舍弃了自己的家园,奔赴一个个未知的梦想而去。这些空寂的村庄也许是国人数千年生存形态的最后一抹痕迹,这些老屋就像是一本厚厚的古书,“只是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p> <p class="ql-block">记忆里,故乡的老屋像一位慈祥的老者,默默凝望着屋边的池塘、菜园。在故乡,所有的东西都是原生态的,就连山、水、人也一样,自在快乐。老屋都有两个小木窗户,屋檐低,进光少。但,瓦梁上的小天井,给老屋增添了许多光明,老屋的地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p> <p class="ql-block">一张八仙桌就找不到一个平整的摆放位子,四个脚总有个要用砖瓦片垫起来;夏天,雨打在老屋的泥瓦上,声音清清脆脆,抑扬顿挫,别有一番风味。在那个年代,老屋是无数个家庭住所的缩影,它装着父辈们的沧桑荣辱,情恨恩怨。</p> <p class="ql-block">老屋虽然破旧简陋,但它黄昏时袅袅飘荡的炊烟肆意蔓延,铸就最烟火的人间,劳作晚归时,明明灭灭跳跃的煤油灯火,也温暖着我的整个童年,我依恋母亲般依恋着老屋。著名导演吕克·贝松有过一句话:“童年是人类的父亲。”从这个意义上说,村落里的老屋就像是“人类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冯骥才老师曾讲:“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是长城,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就是村落。”老屋是一座具有美学的建筑,错落有致,一间间土坯房,相得益彰,仿佛一切都显得那么精致。一代一代,岁岁年年。不管身在何方,心中有多么彷徨,只要看到、想到家乡老屋里溢出的炊烟,便会重新拾起希望,踩着夕阳,走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故乡的老屋是本无字的书,让人百读不厌、终生受益。虽破旧,但有欢笑,有眼泪。充满亲情,充满温馨,充满眷恋。</p><p class="ql-block">农村老物件,城里人的世界看不懂</p><p class="ql-block">农村老物件,城里人的世界看不懂,其实慢慢的很多农村人也看不懂了。</p><p class="ql-block"> 科技在进步,我们小时候在农村耳熟能详的老物件已经在渐渐从我们身边消失,有些我们已经叫不出它的名字,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p><p class="ql-block"> 若干年后,也许在博物馆我们才能看见它,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无情的淘汰。</p> <p class="ql-block">犁与牛在一起,就叫牛耕。牛耕从西汉开始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从中国这片土地上慢慢消失,延续了20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耙,犁田是翻土,犁完田后就要碎土,碎土就要用到耙。</p> <p class="ql-block">耙田的动力也是靠牛来拉的。</p> <p class="ql-block">煤油灯,90年代末被电灯代替,自此煤油也就没人卖了。</p> <p class="ql-block">风箱,农村人主要用它来给土灶催火;它也是农村乡镇上的铁匠铺不可缺的催火工具。现在农村人已经没有人用它了,就连铁匠铺也消失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土灶,左边是风箱。</p> <p class="ql-block">木匠用的墨斗,斗盒里填充有墨汁,由一根绳子沾墨汁拉出来,用来标直线锯木头。</p> <p class="ql-block">铡刀,农村用来铡草喂牛。</p> <p class="ql-block">杆秤,已经被电子称代替,但是偶尔在马路边的一些流动的老年菜贩,他们还在用杆秤卖菜。</p> <p class="ql-block">石磙,主要靠牛来拖拽在打麦、谷场上脱粒的农具。</p> <p class="ql-block">耧,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把扶,用来完成开沟和播种两项工作,这种农具在东北使用比较普遍,它也是现代播种机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叫箩筛,用来筛粉状物质,底部比筛子密,用绢做成。</p><p class="ql-block"> 对磨成的面粉就需要用箩筛把细粉过滤下来,粗粉继续磨。</p> <p class="ql-block">织布机,70年代就在农村慢慢的消失,现在已经成为古董了,在博物馆可以看得到。</p> <p class="ql-block">这是咱们农村人80-90年代的土坯厨房。</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咱们农村人80-90年代的家</p><p class="ql-block">无论人们走多远,血脉相依的故土都不应该被忘记。我们惟愿走出去的人,无论走了多久、多远,都不要忘记我们从哪里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辗滚子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北方被称为辗滚子的东西,在南方却习惯地称为磨。但是它两个之间却又有细微的差别:辗滚子的下面是个磨盘,上面则是一个粗大的圆滚子;而磨则由上下两片磨盘组成。下面的称为母,通常凿有一条很深的圆形导流槽;上面的称为公,面上有一个锥形的加料口和用力把手。公.母两部分的区分是它们的纹路刚好相反。</p> <p class="ql-block">据爷爷讲,他们那一辈之前没有石磨。通常是用一个称做“臼(jiu)”的石器来“舂米”。“臼”齐大腿那么高.呈锥形,谷装里面,用包着布的榔头在里面使劲地冲压和捣腾,直至把谷变成米,然后过筛把米和糠分开。</p> <p class="ql-block">当石磨出现后,人们通过对石磨的推拉,把谷辗成米,此时的劳动強度还是很大的。</p> <p class="ql-block">在生产队时代,我们老家三个村合伙建了一个研米房。研米房内建有一个直径三.四米,宽约十几厘米的铁质研槽,研槽内固定一个直径约15厘米的研子用中心支架固定,通过蒙住眼的牛绕着圆形轨道中心反复研压槽内盛放的谷粒,使谷脱成米,再经风车吹,使米糠分离。我们小时候就经常由大人陪着在牛拉的研槽支架上玩。</p> <p class="ql-block">随着柴油机械和电动机的广泛运用,稻谷辗压成米,变得十分地简单。谷从辗米机锥形米斗加进去,随着皮帶的转动,米糠一起就从机器出米口“哗哗”地流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岁月随着历史的进步而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必将大力减轻人们群众的劳动強度。伴随着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必将越过越好。</p> <p class="ql-block">一条扁担一对筐,一把锄头一把锹,还有薅锄和镰刀,这是我干活的工具,对这工具就像战士爱护抢,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吗!探亲回家嘱咐留组的同学帮我看护好工具,有一次真找不到我的铁锹和薅锄了。因为这一次找不到我后来做了许多次梦,梦见自己工具都丢了,醒了还在琢磨我工具哪去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水井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这是喝井水长大的人才有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因高铁工程施工挖破了自来水管道,导致全县近半市民停水三天。外地的朋友在朋友圈看到消息,问我附近有没有水井呀?你到哪去弄水啊?我告诉她附近银行宿舍有水,只是提水提到手酸痛。</p> <p class="ql-block">提到水井,我想起小时候家乡的水井。</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家住在粤东山区的一个大园内,大园内有一眼水井,是大墅村溪沿弄边内住户生活饮用水源。水井不大,井口用石头修筑高出地面一匝的圆形围栏,从井口往外用石板铺成一个圆形井台,井台连着围墙,围墙外是鱼塘和稻田,稻田与鱼塘之间隔着一条小溪。井水清冽甘甜,冬暖夏凉。冬天的早晨,井口总是水汽蒸腾。这样的水井,在村里头有好几眼,每天早晚,井头边有洗衣服的、有担水的,是最热闹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农村男娃很小就会养猪、担水、洗衣。7岁的时候,我学会了用绳子绑着水桶从水井里打水。每天我的任务就是担水,把家里的两个大水缸装满。绳索柔软,用绳子绑着水桶打水就需要一些技巧。水桶放到水面时,先将晃悠的水桶相对保持稳定,右手抓住绳子向左往上迅速一提一抖,随即向右往下一甩一抖,水桶经这么迅速一提一甩便会桶口朝下倒扣,水桶就装满了水。提起时绳子要隔一段打一个绳结,便于往上提水时不会因绳子湿滑抓不牢掉下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不知道那时候稚嫩的肩膀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担当!肩上颤颤悠悠担水的情景是我挥之不去的童年回忆!</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离开家乡来到杭州的浙江蔴纺织厂,那里也用井水,只不过那是几十米的深水井,得用水泵抽水,有两个超大的水塔储水,有自来水管道送到家里,不用担水了。我厂里的就是专门负责抽水、放水的,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开阀放水,职工家里也都有储水池,而且水更清澈。那时候我们总炫耀洗澡都用矿泉水!只是水没有了冬暖夏凉,冬天的水是冰冷冰冷的。</p> <p class="ql-block">原以为水井会成为心中的记忆。没想到后来到县城上高中的时候,学校也还是用的井水。水井跟家乡的水井跟不多,提水对于我来说当然不是问题。报道第一天,向同学借了一条绳子,轻车熟路来水井边提水,没想到水提到一半截,绳子断了,水桶扑通掉到井里了。手里拎着半截绳子不知所措,后来只好去找班主任林老师。林老师找来一根长长的竹杆,绑一条铁钩,伸到井里一点一点探找,绕了一圈,终于钩住铁桶边,把桶捞上来,但井里的水都浑浊了。这时候我发现林老师衣服湿透了,后来我才知道,林老师有胃病!后来有好几次在课堂上看到林老师忍着疼痛坚持上课。几十年过去了,学校的水井可能已经没有了,但林老师忍着胃痛、浑身湿透上课的情景一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生命中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p> <p class="ql-block">水是生命之源!现在农村也通了自来水,没有自来水的也在自家的院子里挖了压水井,那种用手摇的“摇井”。那些公用水井或干枯或废弃,农村再也没有水井边的热闹场景,而随之消失的还有农村的人情味!</p> <p class="ql-block">一杯好茶,一片茶叶,都是生命的浸润,共同释放着绿色的能量。</p><p class="ql-block">缕缕清香,袅袅绕绕,承载着每一片茶叶生命的芬芳。</p><p class="ql-block">数十片茶叶共同“酿造”出一杯好茶,缺少一片就少一分清香,少一分浓郁。</p><p class="ql-block">端起了一杯嫩芽,端起了一杯希望,端起了一杯健康。</p><p class="ql-block">放下一杯茶,认下一杯回味,放下一杯感叹!</p> <p class="ql-block">冷冷的天开心的你,特别的日子要注意身体;</p><p class="ql-block">凛凛的风不平凡的你,不要让无情的寒风吹着你;</p><p class="ql-block">柔和的阳光柔情的你,在这寒冷的天气里照顾好自己!</p><p class="ql-block">给你个黎明的太阳,送你片午后的林荫,</p><p class="ql-block">留你个傍晚的彩霞;寄送我真心的祝福,</p><p class="ql-block">托予我诚挚的问候,寒冷的冬天又到了,</p><p class="ql-block">愿你有一个开心快乐的冬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