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往事 (我的平凡岁月之续篇)

张泽桥人

<h1>没有留存往年珍贵的照片,只能用网络照片替代怀念青春往事。</h1> <h1><br></h1><h1> <b> 青春往事</b></h1><h1>1.消逝的情缘(上)</h1><h1>2.消逝的情缘(下)</h1><h1>3.你好!老朋友。</h1><h1>4.想牵她手</h1><h1>5.成功脱单</h1><h1><br></h1><h1><br></h1><h1><b>1.消逝的情缘(上)</b></h1><h1> 青春是人一生中最开心的一段时光,充满了回忆。青春像昙花一现是短暂的也是美丽的,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留恋!</h1><h1> 2021年我完成了18万字的《我的平凡岁月》。在回忆中遗漏了青春岁月中恋爱成婚的故事,那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人生旅程,原来以为不值得写,太平常了。有同学提议要增加写进去。在此,我作一补充。</h1><h1> 时间:1971年2月我初中二年级转学到大浦中学;1972年2月至1974年6月在大浦中学高中读书。</h1><h1> 每个人都有初恋,初恋只是青春的一个小插曲。 爱情的初次体验是特别美好的,这就是自己的初恋。也许初恋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忘的,尽管它是那么的纯洁,让人感到幸福和安慰,可是它还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记忆也会不断的褪色!</h1><h1> 初恋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没有一丝杂尘的感情,她唤起人最初的情感涟漪。每一个人在初恋前他的感情几乎都是空白的,当时那个年代的少年时期对爱都是朦胧且神秘的,没有菜米油盐的束缚,那是一生当中最神秘,且也是最灿烂的一次恋爱,最好是不能说出来的,只能是留在心中,作为美好的回忆。在中学期间(少年时代早恋)谈情说爱是不提倡的。现在,我们已过花甲之年,回忆那段开心快乐浪漫往事,能令人童心未泯,返老还童。</h1><h1> 最近几年,我们高中几位知心同学有闲时多次小聚会,免不了谈起学生时代的往事,说说逝去的情谊,看到其中有一对是同学之间成婚的,大家都表示羡慕敬仰。有时也会在在座的中间找出学生时代有恋爱苗头的几位同学,要他(她)们说说以前没有公开的秘闻。怀着好奇心,想以知道多年未解开的秘密。</h1><h1>我算是个其中比较有点名气的人物之一。所以,我在最近聚会的饭桌上勇敢地开诚布公说出了在中学时期初(暗)恋的大致经过,说出了当年(现在场一起聚会)的心仪女生,赢得了多数同学的信任,减少了他(她)们对我的一些猜疑。</h1><h1> 我原不想说出那些往事,要把秘密永远留在心中,并作为我们俩甜蜜美好的回忆。我们的初恋也是苦涩的,我从来没有向其他人说过。由于有多位同学多次说我们在校期间就有稀奇古怪的热恋表现,相互赠送信物(礼)品等等,都是编造我们俩无中生有的奇谈,我们俩听后,颇为感觉好笑,怎么会有这么多添枝加叶的传奇故事?可能在以后的聚会上还会听到更多的奇谈怪论。为了满足同学们的好奇心,减少猜疑心,我干脆和盘托出我的初恋(实情)故事。当场还有同学说我没有在回忆录里写出来。我受他们的启发,立即动脑用手敲敲键盘写出来,供自我阅读欣赏。计划择时公开发表(因为她看后,不愿意对外公开)。</h1><h1> 我和她在读初二时就萌发了相互爱慕的心意,可是在那青涩年代时却交流甚少。我们产生喜爱原因有:1.我哥和她哥早年在一起做学徒工(竹蔑工、木工),好像我们在一起也有一种亲近感。2.她平常朴素的打扮,五官端正的长相,给我留下和蔼可亲的感觉。3.她手很麻利,脑子灵活,俗话说巧手,做事干脆利落,给我加深留下好影响,谁家能拥有这位勤俭持家的好手,谁家都会得到福气,家庭会幸福美满。4.她善于助人为乐。那是在一起帮附近农村(栽秧)支农活动中给我留下的好感,加深了对她的感激、爱慕之心。说好听的就是在劳动中产生爱情吧。5.她家庭条件略优于我家。6.我们目光相遇时总是喜欢对视一会才离开。7.她学习成绩中等。在后来的高中招生中,我担心我们不能在一起读完高中,恋情从此终结。至于,她对我有什么看法,我从来没有要她向我诉说过。最近几次同学聚会后,我们多次单独相见时,也从来不谈过去。还是留着怀念,目光对视一会后仍然默默保持原来的那份情谊。</h1><h1> 1972年进入大浦中学高中阶段学习,我们俩友爱情谊逐步加深,总会情不自禁地美化对方的形象和能力,爱上了经过自己美化后的幻象,我开始把她当作初恋情人,进入初恋朦胧期。但是,由于受当时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始终没有上升为甜蜜期。在两年半的高中学习期间,我们相互仅产生一种好感,基本确定有一种以后想在一起生活的意愿。那就是萌动的爱情吧。我们没有写过情书,说过情话,爱慕之心始终互埋心底,从未用语言表达。她心中有我,我心中有她,在清闲时总会想到她,这是不是初恋,我不敢回答,我们从未牵过手,更没有相拥说句悄悄话,爱的种子一直埋藏心底,到高中毕业还是没有破土发芽。没有说出最珍贵的三个字。我们遇见时会含情脉脉地望着彼此的眼睛,相互用心灵之窗户眼神(暗送秋波)交流,而后满足地露出笑容。更从来没有过亲吻、拥抱等行为,因为,那是国外的风俗和礼仪,七十年代那时国内没有这种现象。我们甚至还没有亲切地握过手。我们在高中学习阶段仅经历了恋爱的懵懂期。我们初中到高中这个懵懂青少年阶段还没有经历过社会的磨炼,思想相对而言还比较单纯。</h1><h1> </h1><h1> </h1><p class="ql-block">(以下内容省略1358个字。)</p> <h1>  在小聚会中,有男同学说在学校期间,有女生为他洗衣服。我从来没有过这种待遇。偶尔有一次,那时在初中阶段有一次在大浦机电站学工时,冬天,我在河边洗一副棉纱手套,将要洗好了,有位女生(不是她)也来到河边洗衣服,很客气地说要为我洗手套,我没有把这种做好事的机会留给那位女生。但是,当时我好感动的。这件小事我永远不会忘记。不知那位女生是否还会记得这件小事。</h1><h1> 有一次,我意外看到她写的一篇作文中有几句话明显是抄袭我的。我好奇,她没有当面拿我的作文本,可能会是转抄人家的吧。那时是不学ABC,照样开机器,“读书无用论”泛滥时代,交白卷的还成为英雄。我在校学习期间,一直是上课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做作业,做完后,其他同学要抄我的作业我才不管的,我的信念是动动脑筋学到知识是自己的,甭管有用无用。</h1><h1> 在此,我又想起一件往事。我的书包经常有同学来翻,要找我的作业本抄袭。</h1><h1> 我在校学习成绩一直与我的名字一样“优良”。有人说早恋会影响学习,我感觉不是的。早恋会促进男女双方激进向上,暗示要争取做出好样子,赢得对方的尊敬爱慕。</h1><h1> 1974年临近毕业前,我们仅是互赠照片,作为留念。当时来说该是比较郑重其事的表白了。但是,我们仍然没有用言语说出更多的情话,还是用眼神交流,相互心知肚明对方的意思,心领神会以后有想在一起生活的愿望。她给我的是一张窄长的全身照片,扎着两条辫子,肩上还背了一只挂包,脸上充满喜悦,在当时感觉是较时髦的。该照片在1978年被我弄丢失(那时我们已经失去爱慕关系)。其实,以前我有过一张她留着短发穿着花格衬衣的一寸照片,后来也不知是怎样弄丢的。我给她的是一张一寸照片,我第一次在宜兴照相馆照的。照片上的我,是高一期间在宜兴参加中学生运动会穿着“浦中”运动服,板着稚气的脸,很不自然,熟悉的人都说我在照相时想着像是有谁欠我钱、生气的样子。这照片后来放在2009年同学聚会的影集上,作为“流金岁月”的老照片,已经褪色有多个斑驳很模糊了。那是我唯一送出的一张照片。若她能保存着,我会万分感激她对我的情谊。后来,我发觉另外少了一张照片,而且在一位同学的书包中意外被我发现,事后我当作没有看到,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现在如果那位同学能记得,提及此事,我会非常感激、敬谢酒三杯。</h1><h1>  高中毕业后,我们都回家做修地球美容师。以后,三周年里好像仅见过四次面。</h1><p class="ql-block"><br></p> <h1> <b>  消逝的情缘(下)</b></h1><h1> 时间:1974年7月至1977年9月。</h1><h1> 1974年7月高中毕业后,我在家参加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每天挣10个劳动工分,空闲时,常会有相思之情。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一想到“她”就会情不自禁的微笑,嘴角不可抑制地上扬,如饮甘露感觉快乐、幸福。</h1><h1> </h1><h1> </h1><h1> 心理学家总结出了初恋者心理的表现,主要有如下几点。1.神秘感 。“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直觉告诉我们那就是爱了”。也正因如此,爱情才更具有神秘感,更加让人神往。初恋是我们开始了解爱情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神秘的爱情由于初恋而向我们打开一扇门,让人看到里面的美好。所以初恋者心理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神秘。而由于对将来的不确定,自己的羞怯和初恋者年龄比较小等原因,大部分人是要向父母、老师、朋友以及长辈保密的,这就更加加深了初恋的神秘感。2.幸福感。有了那个“他”或“她”,会感到格外的兴奋和幸福,只要一想到“他”或“她”就会情不自禁的微笑,整天笑意盈盈,感觉快乐、幸福,只想在一起。3.急切感。初恋的时候会经常有冲动的感觉。想要尝试着拉对方的手,并和对方有亲密行为。</h1><h1> 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研究显示,刚刚坠入爱河中的情侣的大脑会发出指令,使人体分泌出一种化学物质,研究人员称这种物质为"爱情荷尔蒙"。这种化学物质令恋爱中的人相互吸引,但是它在人体内仅仅能够存在大约一年时间,有科学家认为,爱情荷尔蒙正是产生爱情的原因。我们很有体会,少男少女在一起时,很快会产生"爱情荷尔蒙",即是一见钟情或日久生情,那种“来电”的感觉就是此激素的杰作。神经系统调节分泌出一种兴奋剂,让人感到极度兴奋、有精力、有信心和勇气, make you like loving(让你喜欢爱);颜面发红、瞳孔放大。</h1><p class="ql-block"> (以下内容省略2432个字。暂不公开。)</p><h1> 寒来暑往,1977年的第二学期开学了,教化学的吴老师(与她同村)与我关系很好,我是教物理的,我们任教相同班级,吴老师悄悄地告诉了我一个秘密新闻,说是同村上已经有位男知青在追求她,并将要成婚。我听到此消息,感觉奇特。我也不敢去打听真实消息,因为,我们一直是默默喜爱,没有对外公开。</h1><h1> 后来,我经过再三斟酌后,不能善罢甘休,想要了解实情,期望有个好结局。我动手写了封短信,大概意思是在约定时间,要她来学校一趟,说说我们之间的恋情和她的近况。我把信塞进信封,订上订书针(防止其他人拆)。吩咐班级里一位学生,叫她家堂妹(我任教班级里的一位学生)来到我办公室里,我告诉她家堂妹将信一定要带给她,第二天将实情来告诉我。学生总是听老师话,会尽力去帮老师办事的。</h1><h1>现在回想这事,我窝囊胆小,喜爱面子,害怕失败,对自己失去信心,我在第一时间听到这消息就应该到她家去,大胆地去追求她,直至追到为止。我在小聚会时,向同学们作了陈述性检讨,说是我没有努力去追求她,错失了良机,心爱的好姑娘被别人抢走了。但是,当时我仔细回想,若她与我结合,只能在生产队里做地地道道的泥腿子农民,干一辈子农活,辛苦一辈子也没有好日子过,感觉是有点委屈了她。所以,她的择决是正确的。</h1><h1> 当然,也不会想到我获得中级职称后就能带家属转为城镇居民户口并安排工作。况且,在那时我们也没有想到如若给我们时间,说不定命运会有所改变的。我们的预判都没有跟上飞快发展的形势。</h1><h1> 预约的那个晚上,我在办公室晚办公备课时心神很不安定,不时地张望着窗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来到。还好,她比较守时如期来了。她在窗外,接近玻璃处张望着我的位置,我看到有个身影在玻璃窗前晃动,以前的窗玻璃是半透明的花玻璃,不用窗帘布遮盖,看到窗外有身影在晃动知道一定是她来了,赶紧带了一把芭蕉扇就匆匆走出办公室。开始进入一场约会。</h1><h1> 走出办公室,见到她后我很高兴,立即与她打招呼,感谢她应约而来。那时,虽然我有双人宿舍,但是,不好意思在宿舍里会客谈话,若亮灯,说明人不在办公室。为了掩人耳目我们只能走出学校,在学校附近林庄村空旷水稻田边的田埂上走走,那里夜深人静,可以好好说话。 </h1><p class="ql-block"><br></p> <h1>  她委屈地说,以前,专程来过学校,但没有见到我。她来的目的就是告诉我,村上已经有人(村干部)做媒,要把她说给村上的一位男知青。她来学校求助我,要我拿主意。还有一层意思是:我若想与她成婚,就要明媒正娶,公开我们的关系,赶紧按照当地的风俗完成有关程序。但由于没有见到我,又时隔已久,由于没有很好地联系交流,加上我的懒惰,没有及时上门求爱说亲。我错误地估计形势,不知道这事会发展这么快,我没有去努力解围。她等候好长时间没有动静,她说已经没有办法啦。我也不好意思追问具体细节。我当时认会,有条件好的人在追求她,能让她过上好日子,我放弃追求她,那也是爱她的一种表现吧。我听她说的有道理,我又没有办法改变现状了,内心暗暗叹息“我们的情缘结束了,我做了多年的无用功……”。因为,我是教物理的老师,常会用专业术语来描述我们的一言一行。</h1><h1> 那天,大约是9月下旬,晚上农村乘电力足,电灌站在向水稻田里灌水,我们沿着水渠边走边聊,听着汩汩的流水声和秋虫欢快唱歌声,那时生态环境很好,地上种植很多萤火虫喜欢吃的瓜类作物,在水稻田的上空不时有萤火虫从远处飞来偷窥我们俩。我在赶捉萤火虫时,不小心失手掉了用于拍蚊子的芭蕉扇,扇子漂浮在水面上,漂流了约几米远,是她拉着我的手,将芭蕉扇从水面上打捞起来的。我们留恋过去,畅所欲言,不知不觉时间过得很快,看看时间不早了,晚上有点凉快,我决定陪护她走一段路程,送她回家。</h1><h1> 我们慢慢的散步大约走一公里多路,在林庄与道化村的交界处的横河大桥上,稍息了一会,就在那多等待一会儿吧,再作离别时交流,说说过去的事情。后来,我在工作中路过此桥,常会想起以前的往事。我以前在晚上看到男女两人在桥边谈情说爱,总会故意说他们在“钓鱼”。那次,我们也在桥上做了一会儿“钓鱼者”。桥上凉风袭来,我的鼻子有点发凉,可能发出过“呼呼”声,后来有人告诉我,说我当时哭了。我也不知道这话是怎么传造出来的,那时只有我们俩人在场。说实话,发生这种“失恋”不愉快的事情,一般人都会感觉受不了。当时,我真是忍受着沉痛复杂心情,陪护着她走在回家的路上。但是,我们在一起聊天时因为真爱还是很开心快乐的。我们看看时间不早了,她晚回家,家人要担忧;我也得赶时间回到学校。否则,同宿舍的老师也会有疑心,担心我会出啥事。 </h1><p class="ql-block"><br></p> <h1>  初恋是美好的,失恋也是正常的。青春是在不断的试错中成长的过程。试错是我们青春特有的宝贵经历,这让我们积累经验、了解自己,最后才能选择自己最向往的方向前进,到达理想的彼岸!我内心爱她,愿望她能找到更好的情侣,过上更美好的生活。</h1><h1>我们在分手前回忆美好的过去,一直有没完没了的情意绵绵话说不完。</h1><h1>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最后,我们亲切握手后默默告别。她说希望我能考上大学。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十余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当时,我已经有努力复习考大学的决心。她勉励我争取上大学深造,希望我到外面去找到更优秀的好姑娘作为终身伴侣。这是我们正式的第一次握手,也是友好地分手。这是一次永远令人难以忘怀的握手。我祝愿她幸福美满生活!当时我暗暗思念什么时候还能相见。</h1><h1> 当夜,走在回校路上,低头丧气感觉有点像失魂落魄的样子。脑子里一直“嗡嗡”作响,难过的心情使我久久不能入睡,大约失眠了几小时。我们之间虽然没有婚约,但多年思恋的感情是真的,只能留作回忆。</h1><h1> 在以后的岁月里,在电影、电视、小说书里等等只要看到少男少女谈恋爱的故事和情节,我都会情不自禁想起我的初恋,也就会想到她。甚至,偶尔也会做梦见到。高兴之余梦醒,揉揉眼睛,哦,原来是在做梦。尤其是在上农学院时,看过《第二次握手》小说书,男女主人公相隔20年第二次握手,我还想念过我能与她何时第二次握手。这个愿望后来实现了,好像时隔超过20年。我多年爱她的相思情谊(我们从来没有过约定,但心里很明白),分手后从来没有向她诉说过,她也不知道我会有这么多的真情实感。</h1><h1> 初恋已经是回不去的过去,只能在苦涩的时候再回想当年,那一段留有空间的想象。</h1><h1> 我把她赠送的照片丢失了,最近我把她十几年前的原型照片,用魔法相机制作完成重新补上一张照片,回赠她,作为对她的相思怀念。她看后说真人没有照片上的漂亮。最后,我想对她说“漂亮是你的容颜,温柔是你的天性,我祝愿你青春永驻,永远年轻!”</h1><h1> 我是学农专业的学生,现在可以用“萌动的爱恋”来确切地描述我们之间的情谊。具体地说就是爱情的种子仅在于萌动,那是一种生理化学反应,是内心(内在)的变化,爱情的种子还没有发芽,更谈不上是回芽、枯萎。写这篇《青春往事》时,原来第一部分的标题为“朦胧的初恋”,感觉有点别扭,不够确切。我费尽心机,琢磨标题,经过多次修改才确定为“消逝的情缘”。</h1><h1> 我们相识了半个世纪,好像就是昨天发生的故事,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但改变不了对老同学的那份深深的怀念,特别怀念那两千三百多天的情缘。照片不公开发表。</h1><h1> 2021年11月26日</h1><h1>(用诗意总结表达我的青春往事之一)</h1><h1> <b>消逝的情缘</b></h1><h1> 忆开心浪漫往事,</h1><h1> 觅昔日秋波蜜意。</h1><h1> 互赠信物存凝恋,</h1><h1> 别后心中留思念。</h1><h1> 赠送礼物表爱心,</h1><h1> 有幸相遇寻交流。</h1><h1> 柔情蜜意欠表白,</h1><h1> 移情别恋互勉励。</h1><h1>  备注:时间1971年2月至1977年9月</h1><p class="ql-block"><br></p> <h1> <b>  2、老朋友,你好!</b><br> 我说的是仅改了姓名的真实故事。<br> “老朋友,你好!”这个标题是我发给失联40年的朋友的第一句打招呼问候语。<br> 2021年11月25日上午,我外出散步,当走到小区门口时,遇见我多年好友吴老师,他是我四十多年前大浦乡的同事,与我同龄,比我高一年级,我们毕业于大浦中学,然后回到母校做老师,任教同一年级(班级),他教化学,我教物理,那是知根知底的好伙伴。<br> 吴老师当上学校领导后,转教了几所学校,退休前站在县城某中学,退休后居住在县城龙潭新村。<br> 吴老师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她妻子也是老师,在县城一所有名的小学退休。儿子、儿媳也从事教育工作,一个家庭中有四位教师。吴老师夫妻俩在教育岗位上退休后,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br> 我在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考上农学院,毕业后改行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我在十多年前,移居龙潭新村,我们恰好又相遇,住在同一小区。每次相遇无话不谈。<br> 这次,我们在小区门口相遇后,我跟随、陪同吴老师一起去逛街。按照广告上的地址,去看看有一家商场在搞低价促销,顺便能“淘宝”,买点实用便宜的冬季服饰。<br> 我们赶到那家低价促销的商场,看看琳琅满目的冬季服饰,大部分是女装,男装很少,我们没有看中满意的服饰。<br> 我们返回路上,走进一家规模不小的商家,寻觅要找的皮衣。试穿后,吴老师说要家人当参谋,并拍下照片。推辞说回家商量后再来。<br> 我们边走边聊,说起吴老师家人的工作单位,某某小学。<br> 我忽然想起一个人,好像也在那里工作的。我问吴老师:“你认识一位叫王芳(化名)的老师吗?”<br> 吴老师说:“认识,你怎么认识她?”我就低声对吴老师说:“这是个秘密”。然后说:“她与我有过一面之交。通过五封信,见过三次面。” “哦,原来如此。”<br> 接着,我问:“她老家是哪里的?”吴说:“不清楚”。我担心会是同名同姓的人。我告诉吴老师我认识的那位她是闸口人。<br> 随后,我有意向想联系王芳老师。“你有她微信吗?” 吴老师说:“有,我们经常在一起搞文艺演唱。还在一起吹奏笛子呢”。<br> 我们边走边聊,说好回家后把王芳的微信推荐给我。<br> 午饭后,收到吴老师的微信,“以下截屏中找不到发送朋友的,怎么办?” 我看了截屏,看到王芳老师的头像。感觉完全像个陌生人。<br> “原来我手机点右上角三个小点有,现在没有了,所以我截屏让你看看。”<br> 我回他:“不知,可能她删了你的微信,或是设置了其它”。<br> 接着,我把正常显示的微信头像和名片的截频式样,发给吴老师。并告诉他“这是正常的样子。”<br> 我稍等了一会儿,没有回信。我就给吴老师加发了一条微信。<br> “你把我的微信推荐给她,能试成功吗?”<br> 过了一会,吴老师也是个聪明人,按照我的指导,通过吴老师的妻子把王芳老师的微信名片发给了我。<br> “我已经加她了,你要提醒她。”我说。<br> “需要我提醒王老师吗?”<br> 我接着说:“是的,若不提醒,一般不随意增添朋友的。”<br> 不一会儿,我的手机响起了微信铃声。“我通过了你的朋友验证请求,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聊天了”那是王老师的回信。<br> 看到王老师发来同意添加验证微信,我深思了一会,不知如何回复,才算比较恰当。<br> “老朋友:你好!”我说。<br> 王芳老师回复我一个相互握手的调皮表情包。看到有这样回复,我很激动。<br> 以前我在小说、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里常常也看到出现此情节。像《第二次握手》,男女主人公相隔20年见面。<br> 但是,我们的情况有所不同。<br> “你是我以前认识过的王芳吗?”<br> 接着,我发给她一张在我回忆录里下载40年前的照片,那是我给过她的照片,后来,收回来了。<br> “你的名字很熟悉”,“人见过,照片忘了”,她回复我。后面加上一个调皮表情包。<br> 这样,我们经过几次的文字聊天,可以确认我们曾经相识,没有搞错。<br> 随后,我们聊起以前的往事。她很客气地说:“不好意思,那时不懂爱情”。我回复了一句“人生如梦!”。<br> 我们都回忆起40年前的往事。<br> 我把《 我的平凡岁月》里的一段话,下载后发给王老师。具体如下:<br> 我们在校期间,有过夏季生产实习和外出参观学习。<br> 我回到宜兴,(省略下文)<br> “意外收获是趁那次实习,正式谈了一次恋爱。经过我农学院宜兴王同学的家人孙老师介绍,约见了一位姑娘。她是孙老师的中专师范同学,年龄约比我小2岁,在某乡任小学教师。<br> 她从乡下赶到城里,晚上与我见面,我们在一起交流人生的经历,相互感觉有共同语言,感觉不错,可以相处下去继续发展。并约好第二天,乘她回乡下前我们再次聊聊。我们边走边聊,我一直送她到汽车站,分别前在候车室聊得很投机,直到临近车进站,才感觉要分手道别,相约以后通信联系。我把一张我的近期照片给她,她当时拿出一张在鼋头渚风景区拍的全身照片给我看了,但是,接着说,照片上人像很小,你老妈看不清,还是以后给张人像大点的给你吧。我赞同她的看法,没有要她的照片。<br> 我回校后,收到激情洋溢的来信,她的钢笔字写得很漂亮,不愧为中文专业毕业的学生,回信很有文彩。我喜滋滋读完来信。<br> 同一宿舍的同学知道是我女朋友的来信,都为我高兴。我很大方,这封信被宿舍里的几个小青年公开传阅过。李同学说这是他看到的第一封真实的谈恋爱信。接着有第二、第三、第四次来信,但后来信的温度越来越低。原来她家庭不支持,给她介绍了一位县机关干部的儿子,在县城里工作;因为我的工作没有固定下来,我家离她家距离较远,担心成家后分居两地,给生活带来困难(这是后来才知道的)。<br> 第二次,秋季生产实习,我在她学校附近的公社农科站实习时,趁下雨天我们休息时,还单独到她学校,去看过她一次。她在简陋的学校宿舍里接待我。因为没有茶叶特地冲泡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红糖茶,算是以茶会友。她述说了一些家庭的压力和自己的想法,最后非常友好地分手。她忙着去上课,我返回时走在泥泞的道路上,想着失恋的事。但我凭借这次公开的恋爱关系,有充足的理由回到宜兴工作。”<br> 她阅读后,写了一段文字回复我。“谢谢你在四十年后还记得我,姻缘天注定,也许正是你我的擦肩而过,才有了你现在幸福的家庭,你的美文我已欣赏了好几篇,我为你点赞!”(后面出现三个点赞表情包)。<br> 在我们的青春岁月中,我与她擦肩而过的交往,算是我在年轻时恋爱中的(失败)遗憾吧!她也向我诉说过,后悔当时的选择,没有坚持自己的立场。<br> 如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成功之父是什么呢?是检讨、坚持、学习、借力、合作,还是其他?不妨告诉我吧!(那是题外话)。<br> 在此,我写出这些累言,别无所求,只是我有空闲时间,不用笔和纸,只要动动手指,敲敲键盘,就能回忆过去,记录美好,分享感动。<br> 我再次向王老师道一声:“老朋友,你好!”。<br> 附注:我写的第一篇真实自传小说故事,请老友阅读。</h1> <h1><p> <b>3、想牵她手</b></p> 1982年2月,我回到宜兴参加工作。那时,我们凭借学校毕业生派遣证来到宜兴县人事局报到,等待分配工作单位。<br> 当时,我们这一批能回到宜兴工作的毕业生有十多位,大多数为已经成婚的“老三届”学生,他们一般回到靠近原来的乡镇,方便照顾家属,在乡镇机关工作。<br> 与我相仿的大龄青年有三位毕业生,是以有恋爱对象理由回宜兴工作。当时,我们都希望分配在县城工作。<br> 命运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我在县人事局拿到了一张去县农业局报到的介绍信。报到后,农业局办公室蒋秘书要我过几天来等待分配工作。那时,我根本不懂走后门拉关系疏通社会关系等,很天真地走了,回到家痴痴地等待。到规定的时间,我去农业局拿到一张去张泽公社报到的介绍信。当时的国家农技员有县农业局管理的。<br> 我接到介绍信时,感觉非常惊奇!<br> 张泽公社驻地(张泽桥老街)离我老家3公里路程,与我老家离大浦公社驻地路程是相等的。分派的理由是:大浦公社有2名国家农技员,我回不了大浦。考虑张泽离我家较近,那里缺人。张泽公社没有国家农技员,要我充实队伍。当时农技站里有6名社办农技员,(户籍农民,在公社里上班的农民干部)。我上班后,为适应工作,我总是谦虚谨慎,拜老同志为师。我以前做过中学老师,善于刻写钢板字,首先承担了农技简报的编撰、刻写和翻印工作。<br> 另外,我上大学后,没有分到责任田。我是有粮本本的(国家干部)居民,在张泽粮管所的编号3,是原来公社管理委员会主任调走后的空缺号,这个旧本现在还保存着。我天天在上班。农忙时,甚至是仅我一人在公社(乡)政府办公室值班。农忙期间的农技广播会总是有我召开。那时种田依靠广播,在县广播开始前,提前半小时左右,农技站人员边讲边录音(待以后重复播放),讲述农事操作要点。一天要重复播放三次,连续放二天。<br> 公社分配我一间三楼单人办公室,前面办公室,后面放着一张单人床。那是当时乡里最高级别的待遇。那张办公台是原来公社管理委员会主任调走前留下的,比一般的办公台多拼上一块木板,看上去略气派一点。<br> 我的工作安定了,但是,我已到晚婚年龄,我的婚事该考虑了。<br> 为我超心的有我的哥,他在丁山药店工作,在丁山物色了几个对象。有一位是百货商店营业员,有原下放在钱家浜的(好心人)女知青带领着,哥与我特地在营业员的柜台前走过,相互算是初次见过面。由于,我在乡下,城里人有等级观念,也许是我长相没有优势,见过一面就此完结。<br> 另一位是某陶瓷厂职工,我与哥和哥的一位朋友约好时间吃过晚饭后去她家坐坐,心知肚明是相亲(看人)。她在厨房里认真地做家务,然后,出来看我们。我们在她家里聊了一会,我与她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睛交换了神色,相互看看面容。结局与上次一样。对人的长相和工作都没有什么看法,只是人在乡下,不满意。后来知道那位姑娘还是我张泽农技站同事的远亲。<br> 同样,在宜兴县城里我的侄女(年龄大我2岁,辈分差我一辈)在县城做小学老师,侄女婿在县供销社土杂公司工作,他们熟人多,门路广,先后为我物色了几个恋爱对象。<br> 那是在我没有分配工作前,就请人帮找女朋友。首先物色了两位营业员,在城里(土杂公司和商业大楼)上班。均是因为嫌弃我在乡下工作而没有发展下去。后来,又讲过一位是某影院负责人的女儿,到我确定工作单位后,也是没有下回。<br> 我侄女(婿)很为我超心,后来,托人介绍,有一位热心老太引见一位某公司的打字员(顶替上班的,原来是农民),与我算是正式谈恋爱。那时,我基本没有权力挑选别人,认定年龄相仿、长相一般、志趣相投的女性就行。 <br> 我与薛瑛(化名)姑娘确实是有过一段恋爱史,她胖胖的脸、常带微笑,讨人喜欢,中等身材、年轻温柔,做家务能力一般。我是乘在宜兴参加农业会议的时间,约见她。也单独到宜兴见过她。她老家在周铁方向,在县城里有一间(单位分配的)独立小屋,那是她父亲(抗美援朝老兵)的特殊待遇,父亲已经移居乡下。我们两人在一起在电影院看过电影,在(单位分配的独立小屋)家里吃过晚饭。我们相处在一起嬉戏感觉到快乐,受爱情荷尔蒙激素的作用,有过脸发红、浑身发热的感觉。<br> 有一次,在看电影回来的路上,在路灯下,我们两个人肩并肩走着,身影在变化,我把看过小说书里描写一对年轻人谈情说爱的情景说给她听。“一对情侣在路灯下散步,两个人的影子,拉长了,又缩小了”。说的她开心地笑了。<br> 但是,时间不长,不到2个月,好心的老太把我给薛瑛的照片交给了我侄女婿,说是不谈了。后来知道了原委。她与一位现役军官在谈恋爱了。原来这事我略有知晓,因为她父亲不赞成找军人,她父亲也是军人,在抗美援朝中受过伤。失败的主要原因:我工作单位不在城里,是乡下人,并且在城里没有住房。这在我的青春岁月中增加了一次恋爱失败的纪录。<br> 当时,我没有权力挑选城里的姑娘,可我有权力挑选农村的姑娘。也有好心人介绍过附近合适的姑娘,有居民户口的、也有农业户口的,我都没有找到满意合适的人选。<br> 大约在冬季,我侄女(婿)又给我物色一位姑娘,同意我在乡下工作的条件,与我谈对象。但是,当时有“六冲”的说法,即是男女年龄差六岁的婚姻不好。就把我的年龄说小了一岁,并将我的属相“羊”改成“猴”。我当时认可了。因为当时没有办理身份证,没有办法确定真实年龄。<br> 王瑞仙(化名)姑娘是某某厂工人,城里老居民。按照我找对象(相貌)标准打分超九十分。她与我一样是老堂杠(排行最小的孩子)与父母住在一起。我与她交往多次,相互感觉很好,心想若能在一起生活会很幸福。那时,我珍藏着她的照片,有闲时会默默地写着她的名字,可以说我们处在热恋中。她父母也很善良、和蔼可亲,还说过可以在她们家结婚,暂住她家,临时过渡一段时间,待我调回城里后,再找住地。她父母无意中还说出认识原来的一位在农业局退休老局长。还问过我会骑自行车吗?那时,第一年我还没有分配到公车,1983年才分配到一辆自行车。1982年宜兴到张泽的交通工具是轮船,公路路基才开始建筑。<br> 我和王姑娘以恋人的身份在一起看过电影,是她买的票,观看电影时两人的手相互碰到时,会有一种触电(炙热、腼腆的)感觉,当时还真有点不好意思。那是爱情的小火苗在燃烧。火苗象征的是爱情,是两个人之间爱的证明,可爱如火,炙热而脆弱,一旦一方停下,就会消散。<br> 我在她家多次吃过晚饭,与她和家人相互交流人情世故等。我们的性格可以说是合的来的,相处应该是欢乐愉快(情投意合)的。<br> 面对貌美如花的姑娘,想想自己的窘境,后来我思考了良久。<br> 我从来不说假话,这次隐瞒了真实的年龄,感到内疚。想想自己还不到要说假话找对象吧。<br> 最终,我担心以后实情会显暴(真实的年龄),会被别人瞧不起,会被说是一起欺骗的婚姻。所以,我没有将爱情的火苗继续燃烧,做出选择,放弃,至少在良心上不内疚。我乘参加一次农业会议的机会,将王姑娘的照片包藏好,郑重其事送到她家,非常友好地交给了她,并且要回了我给王瑞仙姑娘的照片,明确表白终止恋爱关系。后来,听说她父母责怪她做了什么错事。在这里,我可以说“我与她的结合应该是合适的”,现在,真的想见到那位王女士,向她说出真情实感,并能再此看到她美丽的容貌。<br> 最近我闲着,还到过她原来的住处,宜兴城里老街保护区,想寻找到一些线索,真的想再次联系上,向她致以深深的道歉。但是,我寻访询问过附近世居那里的一位九旬老人,由于拆迁的原因,很遗憾无法找到(原址)这户人家。<br> 我当时考虑:(1)隐瞒了真实的年龄。(2)没有把握确定具体时间调回城里。因为,当时的交通条件没有现在发达。若是有这远见,这婚事还可以成的。(3)住在女方家,有失自尊性。当然,更没有想到变化会这么快,自己有能力会购买商品房。<br> 我经历的几次恋爱,受到挫折,均以失败而告终。于是我写信给当时的一位农业局副局长,说出这些实情,要求调动工作单位,想在城里工作。那位副局长回信勉励我不要气馁,安慰我说“农业条线上没有光棍”。明确告诉我,要正视现实,好好工作,暂时不会调动我的工作。(过了几年,农业局有意向调我,这是后话)。<br> 于是,我只能继续老老实实干好工作,争取赢得单位领导和群众的信任,继续努力寻找新的恋爱对象,目标是成功与她牵手。 </h1> <h1>  结婚照片(1983年)</h1> <h1>  <b>4、成功脱单</b><br><br> 我在1982年已经是28岁的大龄青年。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剩男”。<br> 因为,在八十年代初期,放宽了晚婚政策,25岁前基本都结婚了。那时社会上流传“年过二十五,衣破无人补”的顺口溜,说的是大龄未婚青年,我就属于其中之一。<br> 在此,我加个小插曲。1981年我们在南京农业大学参观实习后,游览南京长江大桥。在午餐结束后,我和宜兴的王同学在饭店里请算命先生算过命,因说是不准不要钱,我们怀着好奇心才参加的。后来,我们都没有付钱。我俩要算命先生算出我们的婚姻状况,算命先生没有算准确,那时我们都没有结婚,看模样我俩超过27岁,该是已婚的年龄,但由于“知识改变命运”,算命先生失算啦。<br> 我(大浦人)和我的爱妻(湖㳇人)在张泽,我们都属于外乡人。她是湖㳇镇的居民,下放在湖㳇镇阳羡茶场劳动的知青,因为没有“背景”,落实回城政策后,安排在张泽供销社(营业员)工作。1982年底时我们都是(27-28岁)大龄青年。<br> 我单位的领导(分管农业的副乡长),与我同姓,以前在农大业务进修时,我们就相识,原因很简单,我们是同乡,同在丁蜀区,张泽与大浦相邻。我分配在张泽后,感觉很面熟,他很关注我。因为我们是同姓,五百年前都是一家人。又知道我姐在张泽卫生院工作,是一名医术水平较高有点名气的主治医师。<br> 我工作近一年,还是单身的大龄青年。钱副乡长在工作中,走访张泽供销社时,发现供销社里正好也有一位大龄女青年。于是,他就与供销社主任说起为大龄青年牵线搭桥做好事。他向我推荐了供销社的大龄姑娘,我感觉可以考虑。<br> 于是,约好某日晚上在供销社主任家,相互见个面。我欣然答应。因为,以前有一天傍晚,我站在三楼走廊上见到过有一群穿着很漂亮时髦的(供销社)女青年来公社办公楼附近散步,一路说说笑笑,很开心。很有可能她就在里面的。那时,张泽的集镇很小,仅有供销社、粮管所、食品站、信用社、卫生院等几家单位里有(居民户口)正式工。所以,在这小范围里要找居民户口的适龄姑娘有点难。<br> 供销社吴主任也是大浦人,是同乡的关系又亲近了一步。主任的夫人(储大姐)也是大浦人,长得有点胖,她脸上常带微笑,显出一副和蔼可亲样子。那天晚上,我来到吴主任家,应约与(现在的老伴)姑娘(对眼)相见,感觉那姑娘五官端正,礼貌大方,可以考虑作为恋爱对象。于是,我们就走出去,逛马路了。这样,一来二往就牵手成功。大概这就是“缘分”吧!<br> 结婚时(83年10月),我们没有请双方领导做媒人,各自请了当地的亲戚(我姐夫、她姨夫)作为媒人。各自给领导分发了一份喜糖。接亲的交通工具是挂桨船,那是我一位舅家表亲厂里的运输船(没有支付运输费)。现在想想真是太寒酸了。结婚的喜宴设在我老家(钱家浜),接亲船从张泽开出,随同去迎亲的是我农技站的几位同事,去湖㳇她家迎亲。回来后将嫁妆放在张泽原轮船码头边(老卫生院)的新房。然后,立即乘船赶到钱家浜老家,按照农村老规矩放鞭炮喝喜酒就成亲。喝完喜酒再回到张泽。并将送亲的人群送到湖㳇。结婚仪式就算结束。<br> 晚上,以前有闹新房的习惯,住在供销社的几位家属和同事来到新房,喝喜茶、吃喜糖,听音乐,很喜庆热闹。看看我们新房摆设对当时来说算是一般常规的格局。<br> 结婚时有张泽供销社安排了30多平方米的一间简陋住房,作为(借给)我们的结婚用房。<br> 房间非常简陋,中间设有一堵(门)墙。进门的堂前仅能放一张小桌子,墙上挂了一张《花开富贵》的牡丹花年画。墙角边放上一只煤球炉,一口简易组合多用厨柜,就显得有点拥挤。那是我在实用的书本上找来的式样,有我的木工堂弟摸索着制作的。<br> 房间里有一对单人少发,墙壁上方挂了一幅我自己画的水彩画,画中是一位胖男孩抱着一条鲤鱼,背景是并蒂莲花。横幅是“年年有余”,旁边配上一副寓意吉祥的对联。<br> 床面前摆放了老式木地板,放了一张办公桌,摆上“三五牌”座钟。上方的墙上有一幅我自己画的水彩画,图案是几个小男孩在河边嬉水,看起来非常可爱。东墙上有个小窗户。窗外是别人家的菜院子。<br> 西面墙上挂了一张牧童骑在牛身上放牧图和一张仿制临摹画(秋塘),这画现在还保存着。画下面并排摆放“飞人牌”缝纫机、五斗厨、大厨。像样的家电是一台红灯牌电子管收音机(兼有放录音磁带功能),音质很好。空余时间我们常欣赏有名歌唱家的歌声。<br> 床上用品算是比较上档次的。那是我们到上海第一百货公司亲自采购买回的嫁妆。现在还记得我们在购买“外帐”时,上海营业员说过的话,只有乡下人才采办这些嫁妆。当时,西式床的外围都要装上帐子,我家虽然不是西式床,而是高低床,同样也是要装上外帐。那次我们采购嫁妆时游览了上海外滩、上海动物园等。在回家的路途中还到苏州浒墅关她伯父家住了一宿,第二天在当地的照相馆拍了张(二寸)结婚合影(黑白)照片。花的钱都是我爱妻多年的储蓄。那时,独立生活的我,没有家庭的支助,完全像个“穷光蛋”。每月50多元工资收入,工作一年多,存不了几个钱。<br> 那间房子低矮潮湿(原为张泽卫生院的x光室),地面铺设的是青砖地面,泛潮很严重。墙上仅用白石灰刷白。我们住了一年多时间,床上的新棕板(绳)霉烂了,只得重修。北边的窗户不能朝外开,隔墙边就是一家豆腐作坊,有个污水池。附近有公共厕所。一出门就是露天菜市场。附近就是轮船码头。<br> 我们还在(朝南处)空余的室外搭建了一个加锁的棚,搭这棚我们基本上没有花多少钱,棚面和围栏(墙)是派出所从鱼船上收缴来的废料,毛竹是湖父拿来的,我们仅花点力气,用铁丝綁牢。用作堆放煤球、起火原料等杂物,同时放煤球炉在那里过夜。吃饭作炊依靠煤球炉,辅以煤油炉。那时,要多做几个菜,或是赶时间,只能点燃煤油炉,才能赶上吃饭的时间。当时条件有限,有房住就不错了。我们夫妻与女儿三人在那间低矮潮湿的地方住了约五年时间。我女儿仅住到11个月(断奶)后去她(湖父)外婆家了,到5岁上幼儿班时才来到(张泽)家。 </h1> <h1>  后来,供销社易地扩建,我们也搬家(借住)到三楼,有一间半住房靠近楼梯口的借住房。底层就是营业厅,我老伴上班最近。搬到三楼住时已经改用蜂窝煤球了。开始时,还是用煤油炉烧菜的。买煤球时要借用平板车运输,并且要将煤球挑上三楼。那时年轻,有力气,流点汗无所谓。到1987年我家在张泽首先用上液化气做饭。因为,那时我临时(借)调到县(政府)人大办公室工作,有平价液化气分配,会用上液化气作炊。<br>  在后来,供销社里有点门路的职工和干部都往宜兴城里调,我又回到张泽工作,我们搬进空出的职工住房里,条件又有所改进,有两间住房,另外还有一间独立的厨房间。我家的住地就在蠡河边上,在河边可以看到新老张泽桥。那时,附近有公共厕所,家庭还没有卫生间。过若干年后,我们自己改造了卫生间。算是有个像样的家。我们在那里住了有15年左右。<br>  我在张泽工作生活26年,对这个地方很有感情,我把“张泽桥人”作为(QQ、微信)网名。甚至玩炒地皮游戏时仍然用这个名字,仅在后面加个003编号。在玩游戏时,总会有玩者询问是哪个村的。我的回答是住在老街上。<br>  我自2008年起由乡下移居宜城街道龙潭新村,住上了自己出钱购买的楼房。面积122平方米。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已经是相当可以了。曾经被他人讥笑是“乡下人”,现在也做了“城里人”。我们勤奋工作几十年,特别是我老伴,下乡当茶农,回城上班后遇上“下岗失业”,自谋职业,辛苦了一辈子,现在都有养老金,可以享受衣食无忧安逸的晚年生活。空余时间老两口在一起散步,锻炼身体。享受城里退休老年人的正常生活。</h1> <h1>  退休后游山玩水(无锡鼋头渚)</h1> <h1>  2008年春节乔迁新居(宜城街道龙潭新村)<div> 本文完稿日期 2023年10月20日</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