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font color="#333333"><b> 莎士比亚曾说过:美好的婚姻,是选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配偶,如此就能百年谐和,幸福无穷。“称心如意”,首先是彼此尊重和爱慕,而尊重的前提是双方的势均力敌。势均力敌可以是才情的旗鼓相当,也可以是三观的门当户对。简单地说,就是你有面包,我也有,我们交换着吃,顺便爱着。在我看来,不止婚姻爱情,友情亦是如此。只有两个人势均力敌,棋逢对手,彼此灵魂契合、道德匹配,公平又平等的爱与被爱,欣赏和被欣赏,这段关系才不会因为任何一方的过于强势或是逐渐逊色而失衡疏远,最后才有可能在不动声色、平淡如水中稳固而长久。</b></font></h3>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1 势均力敌,爱情才能稳定美好</b></span></div></h1><h3 style="text-align: left;"><b> “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新婚之夜,梁思成问林徽因。林徽因的回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林徽因是这么说的,她也是这么做的,她用一生的陪伴践行了对梁思成的告白。他们的爱情童话一直感动着世人,称颂至今。林徽因,才华横溢的民国第一才女,家境优渥,红颜如花,才高过人;梁思成,名门之后,温文尔雅,青年才俊。在众多优秀的追求者之中,林徽因最终选择与梁思成牵手与共,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看来都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梁林婚后的感情之路虽然也有坎坷和考验,但两人排除万难,相互扶持,谱写出一段“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佳话。梁思成用不动声色的宠溺换来了林徽因给出了“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的一生来尝还”的回复。</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br></b></h3> <b> 自古民间婚姻十分讲究“门当户对”,看似守旧俗套,却不得不承认是最稳妥可靠的婚配。门当户对,不仅指双方家族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更多的是家风教养的势均力敌。毕竟,生活在旗鼓相当的层次和圈子,代表了相似的见识和生活理念,拥有的就不只是共同话题,更多的是共同的观念和远见。梁林二人的结合,不论是身份家世、才情思想,还是生活习惯、道德品行,都是匹配对等、势均力敌的,所以才能携手相伴,举案齐眉。</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2 势均力敌,友情才能牢固长久</b></font></h1> <h3> <b> 最好的友情大都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知己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子期善于欣赏,两人因琴结缘,成为知己。这对知音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真正体现了惺惺相惜的真谛。好朋友一定是磁极相吸的。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伯牙和子期惺惺相惜,谢耳朵与莱纳德互爆互炸,谢娜和何炅组成闺蜜…… 见地类似,追求相同,步调同频,喜好一致,正所谓势均力敌、棋逢对手,方能携手一起奔跑,成为终身至交。</b></h3> <h3> <b> 然而,时间或命运会改变一切。倘若感情的双方因为地位、能力、见识和素养逐渐出现差异,那么最后这段友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我对此是深有感触的。我和小雨曾经亲密无间,我们同年进入同一家单位工作,我们搭伙做饭、看剧打游戏、吐槽聊天、逛街旅游。一样的生活圈子和境遇,我们很快成了知己闺蜜。几年后,她嫁给博士教授,我嫁给事业单位小科员。婚后,她在老公的帮助和支持下,读研考博,不久就成为了单位的业务主干,很快评上了教授。工作之余,他们一家经常亲子旅游,野营探险。而我除了机械地上班赚点碎银就是带娃做家务,完全无暇顾及学历职称业务进步,更加没有余钱全家出去旅游见识,我成为了一个需要赚钱养家的家庭主妇。我们偶尔还会见面,好像还是无话不谈但总感觉不似从前。我的话题停留在陈年往事,或是打折菜、地摊货、孩子的成绩和补习班。雨的谈资则熠熠生辉,可能是加拿大渥太华的雪,也可能是大学生技能培训平台的构建......后来,我们的聊天逐渐显得拧巴,总感觉一方自卑敏感而一方憋屈郁闷。再后来,我们就越来越少聚会了,因为彼此都感觉相处地不是很舒服,想走近却靠不拢。我知道,在我和她的生活不再势均力敌以后,我们的友谊已经不再对等,很难再似从前,最终只能越走越远。</b></h3> <h3> <b> 有句英文名言:“when friends become unequal, they become difficult.”(当朋友变得不平等,友谊就会变得困难。)曾经再好的友情,若是一人已经跑远,另一个人还在原地,当两者差距悬殊,思想迥异,境遇不同,换句话说,也就是你们不再旗鼓相当,你们已经不会从一样的角度看待问题,不会有一样的思维模式和交流方式,最终,你们会发现,你们已经不在一个圈子,几乎是鸡同鸭讲,秀才和兵,就算再有不舍,最后友情还是走向了分崩离析、貌合神离。</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3 修身,静待,遇见势均力敌的感情</b></font></h1> <h3 style="text-align: left;"> <b>表妹38岁才结婚。30岁博士毕业后,她到高校任教,从助教一路晋升到最年轻的教授,今年还顺利的申报了硕士生导师。这期间,她也曾被家人朋友多次催婚,但她定力很强,她坚信,如果自己一个人都过得不好,结了婚又怎么经营得好两个人的生活。无论周边闲言碎语几何,她抵抗住世俗的眼光,将单身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她买房买车,闲暇时间学古琴、插花、茶道、油画、瑜伽,游泳馆里冬游、健身房里撸铁、讲坛上授业解惑、山野里露营探险。她成为了当代社会真正的独立女性。然后很偶然的一个机会,她遇到了妹夫——一名医药公司的董事,也是一名热爱运动和生活的药学博士。从认识到谈恋爱再到结婚,一气呵成。妹夫很优秀,而且对表妹也非常好。他们俩闲话桑麻、清泉煮茶、背包徒步、琴瑟和鸣。表妹的幸福来的偶然也必然。她没有迫于年龄渐长的压力和家庭的催促,而随意瓦全胡乱找个人凑合,她在修身静待,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成为称心如意的自己,才有余力遇到她“称心如意”的势均力敌。</b></h3> <h3> <b> 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当你和一个人在交往的时候,有一件事是很重要的,就是了解对方受到的教育、家庭教养、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爱好品行和你是不是有差距。有时候应该扪心自问,那些闪光的人,如果被你遇见,你是否拥有与之对等的分量,是否修炼了自信闪耀的心性与之相匹配?如果你想和优秀有趣的人肩并肩,成为知己,不要原地徘徊、自怨自艾,或是偶尔心血来潮却潦草收场,而要坚持发愤图强、修身养性,立志成为彼此的鸡汤。美好的感情不靠施舍和委屈求全,只有自己闪光,才能吸引势均力敌的对方。</b></h3> <h3> <b> 人生在世,能得到一场势均力敌的相遇,不论早晚,无论友情或爱情,都是最美的遇见和惊喜。相近的性情、喜好、经历和思想,当两者相遇,你未语,他便知,心灵的感应,灵魂的交融,不仅美好从容,而且铿锵坚毅。若为知己,必会肝胆相照,惺惺相惜;若为爱人,便是两看不厌,彼此爱怜。<br></b><b> 愿你我,余生宁缺毋滥,不卑微不急躁,等到属于我们的势均力敌。</b></h3><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