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小说选载《奥妙房地产》 (摘自江宝全长篇小说《上金山》)

大江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div><div><br></div>何大福的妻子周素琴有一个小学的同学,叫邵步宽,长得黑不溜秋的,外号小黑蛋,从小怕读书,初中一年级就不肯上学,非要学瓦匠。文革时期,瓦匠吃香,“小瓦刀一挟,一天一块八,又吃鱼来又吃鸭,香烟老酒还直拔!”这小黑蛋上学不行,但学手艺还行。不几年功夫,他已成为当地有名的“瓦匠高手”,他砌的墙体,笔直整齐,又快又好,很快被升为瓦匠组长。后来发展到改革开放时,也在金东县城建工局下面一个建筑公司当了一个经理。改革开放后,金东经济发展迅速,建筑市场需求量十分大,邵步宽顿时成了金东的富豪之一。由于要承接业务、办理手续,他经常邀请城建霍局长吃、喝、玩、乐,并送好烟、好酒、好衣、好鞋,到好包、好表,再到好金饰、好珠宝,换着花样向局长进贡。久而久之,俩人成了“至交”。<div><br>一次,局长对邵步宽说:“改革开放,你们逮着了,我们这些当局长的,都是穷光蛋。”</div><div><br>“你们还算光蛋呀?你们这些当官的,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什么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经常出国,不花费用。行啦,哭什么穷啊!”邵步宽笑着说。</div><div><br>“我是说跟你们这些人比。”霍局长伤感地说。</div><div><br>“谁叫你当官呢?!你想富,那还不好办嘛!我们这个公司还不等于是你的吗?没有你的扶持,搞定额承包,我们哪有今天啊?”邵步宽讨好地说。</div><div><br>“你说怎么办?”霍局长问。</div><div><br>“你给工程,我给提成,定额回报,说到做到。”邵步宽抛出方案。</div><div><br>“这还不行,查到了,也属于行贿受贿。”霍局长摇摇头。</div><div><br>“那你说怎么才算合法?”邵步宽有点不解。</div><div><br>“现在我们县不正在搞改制吗?干脆将建筑公司改为民营的,零资产交给你。改过以后,以你的名义,我不出面,但我俩二、一添作五,获利一家一半。”霍局长方案早就想好了。</div><div><br>“就这么说,听你的。”邵步宽巴不得这样。</div><div><br>不到一个月,文革后时期就成立起来的金东县建筑工程公司一夜间变成邵步宽私人的了,而且是零资产。多少人有意见,反映到上级纪委,纪委派人来查,霍局长解释说:“建筑公司也是企业,不是机关部门,搞改制是遵照中央指示进行的,有什么错?建筑工程公司全凭瓦匠手艺吃饭,哪有什么资产?有点井架、钢管、搅拌机之类的建筑器材,坏的坏了、旧的旧了,给工人置换身份都不够,邵总不要我贴钱,就算不错了,我们还要感谢他呢,为我卸了一个大包袱。邵总原来就是公司的总经理,我们不优先给他,还能给外人啊?万一外人来了,搞散了、搞乱了,谁负责?”一席话居然说得振振有词、煞有介事。直说得纪委也无话可说。</div><div><br>从此,金东县所有大型的建筑工程,包括政府大项目,公用事业大工程,全部都是邵步宽来承接。在金东,步宽建筑集团闻名遐尔。早年把,银行压缩银根,金东当地许多企业吃紧,只有步宽建筑银行帐上居然有几亿存款。</div> <div><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看到上帝留下的这许许多多的带水字旁、木字旁、土字旁、金字旁、石字旁的矿产资源被人糟蹋得这个样子;看到社会上这么多带有明显的官商勾结痕迹的企业快速暴富,何大福迷茫了、困惑了!这个一贯认为自己头脑比较清楚,看问题比较清醒的人,竟然在笔记本上写了这么一段话:“我现在好像有四个分不清了:一是刁民良民分不清;二是庸人能人分不清;三是错的对的分不清;四是如何看如何干分不清。”何大福自己也“真他妈的没想到”,中国的市场经济,比国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都要复杂得多。中国的改革,改了这么多年,竟然还出现这些“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丑恶现象!<br>早在十多年前,何大福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就曾经做过一个形象的描述,简称为<b>“鱼塘理论”</b>。</div><div><br>何大福说:“我们中国市场经济,可以比作一个‘大鱼塘’。现在是各种经济成份的人混在一起竞争‘捞鱼’。独资的、合资的、合作的、联营的、全民的、集体的、乡镇的、村办的、股份的、个体的、私营的、还有校办的、军办的、福利单位办的。可以搞同一个产品,可以办同一类企业。由于环境、区域、政策、办法不同,结果就不同。这种明显的不平等现象,我就把它比喻为‘鱼塘理论’。意思就是说,现在在中国鱼塘捞鱼的状况有明显的‘三个不同’:一是‘捞鱼’人身份不同,这就是上面提到的经济成份的不同。二是工具不同,有的带鱼网,有的带鱼叉,有的带鱼钩,有的还带现代鱼具,而有的只能赤手空拳。三是分配不同:有的捞到鱼100%归自己;有的要100%交给国家;有的只能吃到一点鱼骨头或鱼肚肠之类。”</div><div><br>何大福说,由于《鱼塘理论》的三个不同,肯定给社会带来了最复杂的不正常心态。这些心态是搞好市场经济的严重障碍。一是“里外里”思想,认为反正大家都不按牌规出牌了,干脆里外里,我也瞎出牌了;二是“糊”的思想,认为大家都没有良药,糊到哪算到哪;三是“捞 ”的思想,反正干不长了,能捞则捞吧,于是腐败越来越严重。</div><div><br>没想到何大福多少年前分析的中国市场经济出现的这种状况,今天格外的严重了。</div><div><br>谁知,令何大福不解和困惑的事还有更大、更严重的!</div><div><br>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制订以房地产业启动中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这本来是一个无可非议的国策。可是,由于对“为什么搞房地产?如何搞房地产?”等许多重大课题缺乏研究和缺乏严格的“游戏规则”,一时间,连生产队队长都能卖地租地,好像58年搞大炼钢铁那样,形成了一个全民都搞房地产的局面。</div><div><br>这个后果何大福越想越后怕!<br></div> <div><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2001年金东撤县建区,成为金陵市的一个区以后,全国几十家大大小小的房地产业都聚集金东,致使金东土地价格猛涨,由原来的十万元一亩左右,猛升到几十万、上百万一亩,后来发展到几百万一亩。金东1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几何数字下降。由于房地产热在金东温度不断升高,稍微有点关系有点办法的人都改向房地产业,许多投身房产大享因此成了金东首富和暴发户。金东县的国税地税税收房地产已占到60%左右。在这种情况影响下,金东县的制造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金东县工业局所属的一个服装厂厂长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几十年的服装厂,辞职出来搞房地产。他抓住市里一位“权贵”,和这位“权贵”形成了“生死与共”的“血肉”关系,地有“权贵”出面拿,钱有“权贵”出面找银行贷,基本上属于白手起家,十年不到功夫,创建了一个拥有几十亿资产的“全国二十大房地产集团”。这位老总与何大福是多年的好友,成功以后,他对何大福说:“房地产跟贩毒品一样来钱,而贩毒品则违法,房地产又合法、又赚钱。你搞生产有什么意思?一年忙到头,能有几个利润,还要养那么多人,增加那么多麻烦,不如集中精力搞房地产。”</div><div><br>何大福对他说:“<b>都来搞房产,谁来搞生产?没有人搞生产,谁来养活更多的人?没有更多的人,谁来住这么多的房子?指望外来的人住?产业不发达,外来人跑来干什么?!</b>”</div><div><br>那位朋友对他说:“你烦那么多干什么?只要能赚到钱就行,其他事你能烦得了吗?”没有道德约束的发财欲望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社会缺乏法律抑制的预见性,让那些唯利是图的奸商和贪官们有了可乘之机。有些人一夜暴富,败坏了社会风气,拉大了贫富差距。</div><div><br>朋友真诚的劝告何大福搞搞房地产,加上见到新闻报导中许多著名二产企业也开始转向房地产,厂里干部层中许多人都积极鼓动何大福重心转向房地产。</div><div><br>何大福恍惚了。他清楚得记得1958年大炼钢铁时的情景。那时候,全国到处办钢铁厂。他父亲的鱼钩、鱼叉,家里的铁锅都被强行捐出来做原料,送进炉堂。一想到这个场面,他都后怕,他觉得今天的全国搞房地产太可怕了。因此,他还是战战兢兢不肯往上冲。他知道搞房地产的人确实富得开始滴油,而且是一座不用爬登的金山,必须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但是,他说,他的这个命,就是注定要攀登“金箔梁山”这座金山的,到别的金山上,他肯定会被烧死!</div><div><br>在全厂干部大会上,何大福说:“搞房地产不是金箔人的强项。搞房地产在土地竞标前,没有官商联手,好地段、便宜地段、麻烦少的地段,一般是得不到的;实行土地竞标后,没有实力、没有规模、没有运作高手,一般也是不行的;再加上搞房地产,风险很大,像北海、海南,出现房地产泡沫,砸下去的钱,赔起来也是巨大的。金陵金东房地产大上的后面,必有大下的低潮。这个风险金箔人必须要注意到。而搞产业,金箔人还有点强项。因此,主要精力用于产业发展,这个决策思路不能轻易改变。”</div><div><br>何大福又说:<b>“搞产业,搞实业,难度大,获利小,竞争残酷,一般想赚大钱的人不肯干,不敢干,也不愿干,但金箔人不能不干。金箔人不是官商联手的企业,不是福利慈善机构的企业,不是吃皇粮的企业。金箔人只能靠自己辛苦生存,靠自己智慧生存,靠自己硬功夫生存。金箔人还有一个被目前有人看不到的信念宗旨:多为国家交税,多为社会养人。所以金箔人只能老老实实走实业之路,这才是金箔人的光明之路。当然,金箔厂因为各种原因,目前手中也有几块‘房地产’土地,例如老金东化工厂,政府规划必须搞房地产,因此适当地涉及一些房地产也无防。但是,房地产业在金箔厂不能成为主导,也决不能挤掉产业和实业——在金东房地产热度高温的情况下,金箔人就是这个大政方针!”</b></div><div><br>可是,搞制造业现在赚钱已经很难了,而房地产业毕竟获利颇丰啊!何大福的思维是对还是错呢?历史正在检验着何大福,考验着何大福。</div><div><br>何大福想起了他常说的那句话:企业家虽然有潇洒的今天,更有忧愁的明天啊……<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