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书法艺术的研学听课笔记汇辑)

清峰

<p class="ql-block">周恩来书法</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幼年丧母,幸赖嗣母陈太夫人抚养。嗣母出身诗书之家,能文善书。嗣母用尽了全部心血培养年幼的周恩来读书写字,希望他将来出人头地。周恩来从五岁起学,日练百字,执著追求。少年周恩来非常聪明,对练习书法很有兴致、有毅力、有悟性,十分投入。为了把字练好,常常黎明即起,夜不入眠,站在书桌前,悬肘握笔,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自觉接受书法意识的启蒙教育,14岁(1912年)在东北上小学时,就大笔一挥写下了文书并茂的《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三周年纪念感言》的大作,一时震惊了整个学校,被视为模范作文传读,后被作为典范作文出版。15岁就为沈阳同学题词“同心努力万里前程指日登”。胸怀大志,笔力遒劲,造型可观。周恩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书法磨练,练就了规范的别具风采的楷书和行书。无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繁忙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岁月,还是在和平外交谈判桌上,都始终不渝地用中国传统的毛笔书法书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前期,周恩来的书法以行书、行草居多,偶尔有楷书、草书。他的楷书字形多呈纵长方形,与他的行书一致,结构严谨,笔力遒劲,静中有动,动中寓静,有清新爽朗的艺术效果。他的草书则势若行云流水,或伸或缩,用笔浓淡枯湿相间,变化自然。五十年代以后,他的书法用笔更加老辣、苍劲,入木三分,章法错落有致,不拘一格,正如古人所说的“人书俱老”、“出神入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的一生中,手书了大量的书信、电报、文稿和题词。从早年的《为郭思宁题词》,到全面抗战时期的《为皖南事变死难烈士题词》《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题写的碑文》,再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荣宝斋请柬上书题毛泽东诗词》等等,每一件都是风神独具,又饱含情感的佳作。他的笔下,俨如他在处理一个个危机时刻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力量。在他的笔下,如万岁枯藤有千钧之重,凝聚了他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承诺。在他的笔下,每一笔每一画,扎实稳健,朴茂醇厚,不苟牵丝萦绕,犹如他务实勤奋的作风,不注重表面文章,而是立足于当下的丰实与圆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的字法结构,通过笔画的减省和局部空间的压缩,营造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鲜明对比。在平正祥和的大格局中,又蕴含着有取有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辩证思想。他在章法处理上,并不作刻意的连带,而是字字独立,如雪花飘飘,片片飞舞,静穆消融,清净和谐,将一个个“小我”的贡献融化在整体大局中,融化在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为人民谋幸福的大业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晚年,周恩来的书法对重心的把握更加精彩,展现了他历尽沧桑后的几分闲适与从容。他落款时的署名也极具特点,“周”字横折钩以奇为正,取势险绝开张;“恩”字略小,敛藏呼应;“来”字竖画放长,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其中的气脉和走势却格外的坚定、清晰、明确、贯通,顶天立地,气贯长虹,一如其共产主义信念,尽管道路是曲折的,但却没有一丝犹疑和气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总理书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喜用浓墨重笔,这是其个性语言的重要标志。包世臣在《艺舟双楫·述书下》中说:“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之大关键已。”沈宗骞说:“笔者墨之帅也,墨者笔之充也,且笔非墨无以和,墨非笔无以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墨难于用笔。古人用墨多有“瘦硬通神”之说,而使用重笔浓墨恰到好处尤难,这是功力与修养的综合表达,非有精湛的功力、至高的法眼、渊博的学识不可及也。刘墉喜用浓墨,腴而得趣,笔势雄浑,空间分割对比强烈,强化抒情效果。</p><p class="ql-block">周总理书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的用墨很可能受刘墉的影响,润如春雨,浓而不滞,肥而不腻,厚中见秀,实中见空,浑厚古拙,绵里藏针,重轻相间,相映生辉。“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等墨迹,笔力内敛,气象浑穆,情感沉郁,一寄于书,读来给人以淋漓顿挫、苍郁浑穆之感。</p><p class="ql-block">周总理书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晚年的题词朗现浑穆苍秀之特征,特见精气神采。“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书于1963年,多用中锋圆笔,似不见侧锋方笔,时见垂露,主笔圆浑,似古木森森,给人以浑穆厚重之感,从内心深处表达了对雷锋这一时代英雄的钦敬之意</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他从小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50多年革命生涯,26年总理任期,一生诠释“鞠躬尽瘁”。也许他的书法,在他赫赫功勋之中实为不显,在后人眼里,容易被其卓著政绩所掩盖。事实是,周恩来那沉着凝重、雄俊伟茂的行书,点画沉着,笔力遒劲,轻转重按,一气呵成;或伸或缩,或浓或淡,或正或欹,章法似乱石铺街,若飞花散雪,道法自然。周恩来与毛主席是新中国建立和建设的“亲密搭档”,同样,在书法方面,周恩来总理行书,与毛泽东潇洒险峻、奇逸开张的草书,堪称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书法艺术中的两座巨峰!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整编最全周恩来总理书法欣赏,伟大魅力不止人格</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致张冲的一封亲笔信,堪称书法精品大作。在用笔上以晋唐小楷为范,突出了晋唐小楷的精髓,有“写经体”的端庄肃穆,还添加了行书的笔意,更加稳妥,更加有内涵,非常生动活泼,灵动多姿,笔笔有照应,字字有回应,上下笔之间虽然没有明显的牵丝引带,但是笔意始终贯穿,气韵畅达。</p> <p class="ql-block">领袖人物纪念馆&gt;&gt;周恩来纪念网</p><p class="ql-block">周恩来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光辉榜样</p><p class="ql-block">李洪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我们党的伟大、光荣、正确,不仅因为党能够制定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叶剑英生前讲过,他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周恩来,毛泽东的格局,周恩来的气质。吴玉章在《自励诗》中写道:“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是怀抱这样的人生信念工作和奋斗的。周恩来伟大光辉的一生,是以身许党许国、献身党的事业的一生。除了党和国家利益,他没有丝毫个人利益。周恩来伟大光辉的一生,是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有限的生命,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获得了永生。周恩来伟大光辉的一生,又是为理想信念而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一生。</p><p class="ql-block">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永远的榜样、光辉的榜样,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永远的榜样、光辉的榜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周恩来是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奋斗终生的光辉榜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员意识,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在这方面,周恩来堪称全党的楷模。周恩来伟大光辉的一生,几乎参与了党、国家和军队的所有重大决策,经历了党、国家和军队的所有重大事件,有高潮和胜利的喜悦,也有低潮和挫折的磨难,但他对伟大祖国的光明前途始终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周恩来为党和国家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周恩来曾援引过鲁迅先生的两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说,我们应该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诚诚恳恳、老老实实地为人民服务,要有所恨,有所怒,有所爱,有所为。过去历史上很多暴君、皇帝、独裁者,一个个地倒下去了。但是历史上的奴隶、被压迫者、农民牢牢地站住了。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一生,举重若轻。举重若轻是毛泽东领导风格的突出特点。周恩来一生,举轻若重。举轻若重是周恩来领导风格的突出特点。毛泽东和周恩来实现了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的完美配合。而他们两个人,又都实现了各自的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举轻若重和举重若轻的完美统一。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可比拟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毛泽东最离不开的,是周恩来,没有周恩来就没有今天的毛泽东;周恩来最离不开的,是毛泽东,没有毛泽东,也没有今天的周恩来。叶剑英生前讲过,他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周恩来,毛泽东的格局,周恩来的气质。吴玉章在《自励诗》中写道:“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是怀抱这样的人生信念工作和奋斗的。周恩来伟大光辉的一生,是以身许党许国、献身党的事业的一生。除了党和国家利益,他没有丝毫个人利益。周恩来伟大光辉的一生,是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有限的生命,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获得了永生。周恩来伟大光辉的一生,又是为理想信念而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一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用毕生奋斗践行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光辉照亮了他的一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周恩来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光辉榜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主要培育者之一,也是以身作则,践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杰出榜样。如果说,毛泽东思想培育了几代共产党人,那么周恩来作风则影响了几代共产党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3年3月18日,在延安整风之后,周恩来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五、适当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纠正自己的短处;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这七条修养要则,周恩来信守一生。他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与多方面的知识修养,既注重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又注重学习世界各国文化的精华,集东西方智慧于一身。他一生不停顿地学习,一生践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一生坚持言行一致、行重于言。他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有一句名言:“跟着新生的力量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并具有不怕困难的精神,这样才是正确的。”周恩来终其一生,永不懈怠、永不自满,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和精神的进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3月5日,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毛泽东发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的伟大号召,他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当时党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向北平出发。周恩来和毛泽东有一段著名的“赶考对”。临行前,周恩来对毛泽东说:“多休息一会儿好,长途行军坐车也是很累的。”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两个务必”的伟大号召和这段著名的“赶考对”,影响了周恩来后半生。周恩来用一生的实践,践行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践行了艰苦奋斗;他同样用一生实践,向党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为全党作出了榜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在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方面,堪称典范。他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严守党的组织纪律,维护党的团结,从不搞小圈子、小团体,在党安排的任何岗位上都竭尽全力工作,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他严守党的工作纪律,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从不超越权限办事;在国外参加会议或访问,每天不管多晚都要向中央报告请示。他严守党的保密纪律,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绝不泄露半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但贡献越大,他越是谦虚谨慎。他说:“我们每一个人,不管过去做了多少工作,现在担任什么职务,没有党和人民,就既不会有过去的成绩,也不会有今天的职务。党和人民是伟大的,我们个人是渺小的。”周恩来一生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有人称他是世界上最平民化的总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长期身居高位,但他从不以此自居,从不搞特殊化,凡要求党和群众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周恩来没有孩子。延安时期,他收养了许多烈士子女。他和邓颖超,相濡以沫,互敬互爱,是家庭关系和夫妻关系的典范。他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给他们订立了“十条家规”。严以用权是周恩来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他对党的责任担当。他曾说过:“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会影响一大片。”他从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过半点私利。他身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和邓颖超一生的工资积蓄全部交了党费。他说:“我们这一辈子和这一个时代的人多付出一点代价,是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呕心沥血,日夜操劳。他的工作日程总是以分秒来计算的。他没有节假日,还经常通宵达旦,甚至昼夜不眠。1968年,胡志明到北京时,向周恩来提出一个要求,希望他能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每天多睡两小时。周恩来的回答是——“我做不到。”据有关方面统计,1974年1月到6月1日住院期间,除去在医院检查和重病休息的日子外,共139天。他抱病工作的情况是:9天工作12至14小时;74天工作14至18小时;38天工作19至23小时;5天工作24小时;只有13天的工作量在12小时以内。他以76岁高龄的重病之身,有44天工作18至24小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周恩来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榜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一生情系国家和民族。他曾经说过,我们这些人一辈子就是为国家、为人民拉车啊!一息尚存,就得奋斗!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大地之子”。他时刻关心人民的安危冷暖,把自己看成人民的“总服务员”。在他胸前带着的徽章上,铭刻着的是“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成为他一生践行的宗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为了让毛泽东集中精力思考战略性和理论上的重大问题,自己把大量精力放在处理具体事务、具体问题上。有一次,一位曾经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多年的同志问周恩来为什么这样做?周恩来严肃地说,你怎么也讲这个话?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有那么多具体的事,总要有人去管它们。我多管些这类事,就可以让毛主席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一些更大的问题。周恩来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的总管家,是政务最繁忙的人。但他游刃有余,无论是复杂问题,还是简单问题,都处理得自然流畅,井井有条,节奏分明,有声有色。中国有一句古语:“致广大而尽精微。”周恩来具有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博大襟怀,他的格局是广大的。他一生又养成了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严谨作风,有关注细节的惊人才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一生倡导按唯物辩证法办事。他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客观规律,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他在外交工作中创造性地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无论是对敌斗争还是处理人民内部的、党内的矛盾,无论是外交活动还是在国内工作中,周恩来总是善于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方法的灵活性统一起来。他说:正确的意见常常是要经过许多等待、迂回才能取得胜利。这中间有许多艰苦的、细致的工作,要灵活地处理许多问题,才能使真理具体化,为大家所接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一贯坚持实事求是。他号召大家“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他抓工作深入细致,一丝不苟,既有超凡的远见卓识,又能够极为周密细致地考虑和处理问题。有一次,国家计委负责同志去向周恩来汇报工作。他拿出本子,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记。国家计委负责同志说,补一份书面材料,您就不用记了。周恩来回答说:张治中曾经给我写过一封信,说我应该持盈保泰。我说我和毛主席不一样。我是辅佐毛主席办事,我需要把这些情况都记下来,毛主席需要问时我能答得上来。他经常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做决策时,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鼓励大家各抒己见。他强调“不要如浮云一样,过了就忘了”,做事情总是事必躬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一生诚恳待人,平等待人,关心同志,没有架子。他经常说自己是一个普通共产党员,一个普通劳动者。与民主人士交往,他尊重对方,礼贤下士,被尊称为“周公”。他喜欢与群众打成一片,水乳交融。到剧场看演出,他总是在开演后悄悄地进场,不打扰别人。周恩来一生会见外宾逾万人,一生全方位、多层次地结交了无数“畏友”“诤友”。周恩来成为人们心中最受尊敬和最受信任的共产党人,根本在于一个诚字。他以诚待人,以诚持国。大至国家关系,小至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周恩来的诚信,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鞠躬尽瘁为人民,是周恩来伟大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总是说:把我推上这个历史舞台,我得用一切精力把工作做好。周恩来一辈子都贯彻这个主导思想,从没有考虑过自己。1971年6月28日,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曾经当面向他请教“养生之道”。周恩来说:“在漫长的中国革命岁月中,有许多同志都牺牲了。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要更加倍地工作。我每天都以此激励自己。这也可以算是我的‘养生之道’吧!”这是多么高尚、多么伟大的养生之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有两种矿藏。一种是物质矿藏,是可以穷尽的;另一种是精神矿藏,是不可穷尽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留下的就是不可穷尽的伟大精神宝藏。这种伟大精神宝藏,同我们民族的一切精神宝藏一样,愈久远而愈珍贵,愈久远而愈光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勤于交友真诚待人 一碗甜粥暖人心</p><p class="ql-block">《红岩春秋》刊发杨耀健署名文章《周恩来在重庆的统战实践》,其中提到抗战时期,周恩来在重庆积极团结民主党派人士和各阶层人民,壮大了革命力量,他率先垂范,求同存异,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以理服人,善于将党的方针政策与个人的人格魅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呈现出高超的统战艺术。他勤于交友真诚待人,用一碗甜粥温暖人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将原文摘编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致公党领导人之一黄鼎臣,曾留日学医,抗战时期在重庆挂牌,医术高明,门庭若市。一些达官贵人欲以高薪聘他去做家庭医生,被他谢绝。而当新华日报社聘请他为医药卫生顾问时,他却不怕戴上“红帽子”,毅然答应。原来,黄鼎臣是在大革命时期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后因联系人被捕失去组织关系,但他并没有彷徨气馁,仍自觉地为党服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此,黄鼎臣常到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新华日报社和周公馆出诊,给共产党人看病,有机会见到周恩来和其他南方局人员。他挂上听诊器时是医生,摘下听诊器时则成了学生。他津津有味地听周恩来讲时事政治,从中汲取进步思想的营养,以充实自己的人生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方局党组织也注意团结黄鼎臣,指定许涤新负责与他联系。当时,陪都各界人士常到天官府郭沫若家去聚会,讨论抗战形势,寻找民族前途,黄鼎臣也是座上客。聚会中,只要周恩来到场,气氛就异常活跃,他对各界人士一视同仁,推心置腹。给黄鼎臣印象最深的是,周恩来对不同意见从不强词夺理,而是通过透彻的分析讲清道理,使大家心悦诚服。他的精辟阐述,给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各界进步人士指明了方向。黄鼎臣回忆说:“周恩来同志在重庆负责南方局工作,从不放过任何同党外人士接近的机会。有什么事情,他都向党外民主人士通报,找大家商量。”正因为如此,党外民主人士对周恩来都敬佩有加,言听计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勤于交友,真诚待人。在黄鼎臣的记忆中,一次,周恩来在郭沫若家召开座谈会,其间,大家品尝到了周恩来带来的“小礼物”——用延安带来的小米和红枣熬成的甜粥。一时间,大家心里都甜甜的,暖暖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6月15日,黄鼎臣作为中国致公党的代表,赴北平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当时住在北京饭店。周恩来常到饭店看望大家,有时召开座谈会。政协会议筹备工作由周恩来亲自领导,他善于把各方面的意见归纳起来,有道理则采纳,不恰当的就加以引导,使会议文件为各方面所接受。黄鼎臣认为,“致公党能够走向革命,成为爱国民主统一战线中八个民主党派之一,是与周恩来的支持帮助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1898年3月5日生,字翔宇。小名,大鸾。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1913年进入天津南开中学学习。1917年在日本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1976年1月8日在北京去世,享年78岁。</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与道家文化</p><p class="ql-block">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ture.china.com.cn  时间: 2010-04-22 11:01  责任编辑: </p><p class="ql-block">在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有不少人通晓中国传统文化,而周恩来和毛泽东又最为突出。周恩来幼承庭训,求学期间又刻苦自励,对博大精深的国学涵咏默会,故对于儒、道、墨、法等传统学派均有精到的体悟。但中外人士谈及周恩来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时,大多十分强调儒家文化对他的影响,这方面的言论实在是不胜枚举。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指出:周恩来的教养,“来自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和‘上等人’应具有的品德、智慧、尊严、宽厚、仁慈、决心和刚毅”。不错,周恩来生长在一个儒家教化深厚的家庭,青年时代强调“诚意”、注重“人格”力量,主张待人处事要“端赖良心”,特别富于道德践履精神,因此很容易让人将之与儒家“内圣外王”之道联系在一起。周恩来的许多优秀品质如积极人世、忧患意识、仁慈厚道、清廉俭朴乃至忍辱负重,确也能从儒家文化这个庞杂的思想体系中找到渊源。但我认为,仅仅专注于从儒家文化的角度去解读周恩来与传统国学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周恩来对道家文化的研究和体悟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道家文化对他的影响和启示决不在儒家文化之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在青年时代就对老子哲学怀有非同一般的敬意,甚至有明显的扬老抑孔的思想倾向。春秋时代,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期,那时社会秩序失范,天下大乱,于是异说竞起,各展风姿。周恩来在解释孔、老哲学产生的原因和用意时说:“且孔氏亦值是时,尼山设教,倡仁义之说,秉先王之法,学者风从,几移完域。老氏际此,其不入于孔者几希。然老氏固明哲者,周都授礼之日,未尝不嘉孔氏之志。惜所言未尽脱于羁挚,所行又多限于绳规,乃不得不超乎世俗,为忿世嫉邪之言,冀世人醒悟,守真返璞,知死明生,勿逾分作私利之争,宁退让保故有之我。弃礼灭义,剖斗折衡,岂无因而发哉?”老子比孔子年长20岁左右,曾经为周王室守书,博览文典,又经世变,对成败祸福之道体悟极深。在周恩来看来,老子的明哲之处,就是他知晓孔子“所言未尽脱于羁挚,所行又多限于绳规”的局限性。换句话说,就是儒学明于知礼义而陋于知人心,不知道“仁义出,大道废;智慧出,有大伪”。鉴于当世人“假仁义以济私,恃斗衡而犯禁”的乱象,老子不得不站出来发抒己见,虽言多愤辞,但目的无非是促世人醒悟,回到知雄守雌、见素抱朴的正道上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耐人寻味的是,周恩来特别强调:那种认为老子主退让便是失去了竞争之旨的观点是肤浅的,因为既然一味主退让,老子又何必为道德五千言,“发为文章,与孔氏争学理之长短哉?”鲁迅曾在一次演讲中透辟地指出,凡文章都关乎人事,一个人既然写诗文,就可以知道他于世事未能忘情,譬如墨子讲“兼爱”,杨朱讲“为我”。墨子讲兼爱当然要著书;杨朱就一定不著,这才是真正的“为我”。因为一旦写出书来给别人看,便成为“为人”了。周恩来与鲁迅一样,不愧为英雄巨眼。他认为老子既然著书,就表明老子于世事未能忘情。老子倡无为之说,实际上是仍欲以此治天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早年周恩来将老子的“生存常道”与赫胥黎的“天演竞争”并提,确认它们掌握了天地生化、人事演变的真谛。在他看来,世界上的各种学说(包括孔教、耶稣教和佛教)中,对生死存亡阐发得最为通达的,无过于老子和赫胥黎。这两家学说,一派主退让,一派主竞争,看似有如冰炭不同炉,实则“二氏固未为冰炭,且所持之道,实一而二,二而一也。吾子殆未之深思也”。周恩来“深思”后的见解是,老子主“无为”,实际上是想做到“无不为”;老子讲柔弱,而柔弱却可以胜刚强,比如水至柔,却无坚不摧;舌至柔,但齿落而舌存;老子崇尚谦冲处下,但谦冲方能受益,如江海为川谷所归。这便是老子所谓“明道若昧、进道若退”的精义所在。退让与竞争看似矛盾,实际上却有某些相通之处。对于周恩来的见解,他在南开的国文教师深有同感,评论道:“凡作文必有一段不可磨灭之识,始能不朽,若拾人牙慧,不越宿而腐矣!”并称赞周恩来能将老、赫二氏“救世之心,曲曲传出,识解迥不犹人”。旅日期间,周恩来又在日记中写道:“我但期望我的‘思’、‘学’、‘行’三者,能顺着进化的轨道、自然的妙理去向前走。”将“自然的妙理”与“进化的轨道”并称,恰恰是周恩来以前将老子的“生存常道”与赫胥黎的“天演竞争”并提的旨趣之延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因为早年便对老子哲学有过浓厚的兴趣和较深的研究,所以周恩来后来与人谈论老子哲学时也颇能驾轻就熟。1939年,他在故乡绍兴与《战旗》杂志社的曹天风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曹天风说:“道家思想对于革命、对于社会改造虽然无用处,但对于个人修养却是有帮助的,能使自己过好‘黄金关,权利关,美人关’”。这时周恩来反问道:“道家最精彩的话是什么?”曹天风一时回答不上来,周恩来笑着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大概是道家最精彩的话了吧?”从老子五千言中选出这十二字作为最精彩的话,显然是比较推求的结果。虽然周恩来在20世纪30年代才讲这番话,但这个认识应当说在青年时代便形成了,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正是道家自然主义宇宙观和人生观最为集中的表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德经》云:“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就是说,虽然“道”使万物产生、繁殖、成长、发育、结果、成熟,但又不据为己有,不恃为己功,不主宰它们。所谓“不有”、“不恃”、“不宰”,即“不以有为有”。“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正因为有而不有,所以才有“有”。这就叫“玄德”。老子在这里阐述的本来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宇宙观,但它却可以转化为一种崇高而智慧的人生观,周恩来正是这样做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谁都承认,周恩来有着儒家、墨家那种积极入世、励志勤苦的精神,对世界、对人类有脱不开的情缘。他像他所推崇的诸葛亮那样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我们只要仔细寻味便可发现,周恩来又呈现出一种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特点。他对名利得失的超然和淡泊,使他格外地能够忍受劳苦乃至屈辱,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光和热,给世人留下了深厚的遗爱。人们往往惊叹他做入世之事的专注和投入,却很少去考量在这种态度的背后还有何种精神底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最能传达出周恩来人生哲学的神韵和境界。他在青年时代就乐于为公众“服役”,但这种“服役”绝没有什么功利色彩,而几乎是出自道德上的“绝对命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成为职业革命家以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与共产主义理念在周恩来的头脑中产生了共振效应,从而使他一步一步地迈向人格的巅峰。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发现,周恩来在谈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时,总是把聚光灯的焦点只对准毛泽东一人。他对任何宣传他个人的形式和内容都加以劝阻。江苏淮安县委多次提出,要在他的旧居所在地办个纪念馆,他始终没有同意。周恩来对功劳缄口不言,但对错误却公之于众。他说:“错误要逢人就讲,既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和帮助,也可以给同志以借鉴。”1961年,有次周恩来在上海与文艺界人士座谈时,有人提议他把自己丰富多彩的一生写成一本书,他笑了笑说:“如果我写书,就写一生的错误,这可不是卢梭的《忏悔录》,而是让活着的人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在党内,周恩来做检讨的次数恐怕是最多的,他动辄讲自己过去特别是民主革命时期的某些错误,以致陈毅元帅后来都有了厌倦之感,说你那点事我们都知道了,用不着再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是,“文化大革命”后期,毛泽东曾特意将《史记·汲郑列传》推荐给周恩来阅读。汲黯、郑庄在汉武帝时皆位列九卿,而且都服膺道家思想,习治黄老之术。也许是毛泽东赞赏汲黯、郑庄不谋私利、忠心辅国的品德,认为他们与周恩来的为人有某些共通之处,所以才将他们的传记推荐给周恩来。1973年3月26日清晨,周恩来致信毛泽东:“凌晨读史记汲黯、郑庄列传及太史公曰云云,深有所感,愧未能及。”事实上,周恩来比起汲黯、郑庄来,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他的一生充分体现了不以有为有,所以才有“有”的人生哲理和大无大有的辩证法。他一生公而忘私,又终不留言,死不留灰,属于那种事情做完,转身即走的大智之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家思想对周恩来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人生观、道德观方面,而且在其治国理念上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周恩来对中国政治史有极深的体悟。早在1939年他就说过:“我们不但要做党的领导者,还要做一个治国的人才。如果参加中国的治国,不懂科学,不懂中国的社会历史,那怎么治国呢。”治国要懂科学,人人都会明白,至于治国还要懂“中国的社会历史”,则不是人们一下子能体会透彻的。但只要我们留意和分析便不难发现,周恩来在治国中广泛吸取了中国传统政治理念中可资借鉴的东西。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他的政治思想明显受到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所谓“无为而治”,绝不是无所作为,无所事事,其实质在于与民休息,讲求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保持一个安定无扰的秩序,让人民在平稳体制所提供的广大空间中自由地谋求福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上有名的“萧规曹随”,展示了汉初宰辅“返淳守朴、唯施是畏”的治国风范。那时政治上几乎全是道家的天下,汉朝最有名的相国萧何鉴于民众痛恨秦之酷法,“顺流与之更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主持起草了《共同纲领》。这是一部新民主主义的建国纲领,意在使各种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达到恢复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周恩来郑重指出:“按照《共同纲领》不折不扣地做下去,社会主义的条件就会逐步具备和成熟。”新中国成立之前,社会经历了长期的征伐和战乱,这与汉朝立国时的情形颇有相似之处。此时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无为而治”,让人民平稳地创造和积累财富。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将各项事业纳入《共同纲领》的轨道,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1952年2月11日,他主持完成的《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任务》一文指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秩序已经安定”,全党的领导和工作重心应“转到经济建设方面,特别是工业建设方面”。1953年1月13日,他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说:“我们现在还是新民主主义阶段,我们还是要根据共同纲领的精神办事。”1953年1月下旬到2月初,周恩来主持起草了全国政协四次会议政治报告的修改稿。这份修改稿在简述建国三年多来的成就之后强调:“以上这些成就,说明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已经确立,工人阶级在经济、政治和思想上的领导地位已经加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恩来以上“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已经安定”、“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已经确立”等观念,与刘少奇1951年3月提出的“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的思想,都是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和深化。但不久“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的观点却受到毛泽东的批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这一批评主要是针对刘少奇的,其实是一种误解,刘少奇从未在文章和讲话中使用过这样的提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4年,《共同纲领》结束了她的历史使命。紧接着从1955年起,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变革步入了一条“务激昂、喜更张”的道路,即所谓“不断革命”,往往是一个阶段立足未稳,就向下一个阶段转变;一项政策的应有效果尚没有体现出来,又急忙推出了新的政策,如何在理想主义激情与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之间搞出一个折中可行的方案,就常常成为周恩来苦思焦虑的问题,方能窥见周恩来在进行政策设计时的深层心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治国理念上,周恩来还推崇“无为而治”基础上的“无我之境”。作为举世公认的行政雄才,周恩来历来把政治管理当作一门精湛的艺术来对待。早在1943年他便意味深长地指出:“领导群众的方式和态度,要使他们不感觉我们是在领导。”显然,这与老子“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的思想是一脉贯通的。在周恩来的眼中,一切成功都是人民自己的成功,管理者应当把自身的活动“消融”在人民的创造过程之中,“无处无我而又看似无我”。如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和施工,本来凝聚了他的智慧和心血,但当人民大会堂落成时,他考虑的不是如何突出自己的政绩,而是一再感谢那些为工程的顺利完成付出了努力的人们,他甚至特意安排搬迁的群众回来参观并观赏文艺演出。他的无私和淡出,给中国人留下了悠远的回忆,也为东方式的管理树立了一座丰碑。(摘自:《大智周恩来》  作者:胡长明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章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表</p> <p class="ql-block">1977年邓小平写给华国锋的信,让人大开眼界,字迹一改温润风</p><p class="ql-block">2022-04-21 </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书信也是研究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邓小平的书信,风格不同,与常见的题字作品,常见的公文批签不同,这些书信,才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也是性格特点的最好展现,相信很多朋友曾经在中央档案馆见到过不少伟人的书信交往,包括毛主席、朱德元帅、邓小平等等,提到邓小平,在我们的印象里,他的书法,往往是一种内敛沉稳风,无论是题字作品,还是书法作品,还是校名的题写,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路子,可是,看到这封书信,却让人倍感意外,这封硬笔书信的书信,字迹更加刚强,筋骨尽显,与众不同,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这封书信,竟然是邓小平同志写给华国锋和叶剑英的,在书写上,更加斩钉截铁,没曾想邓小平的硬笔书法也是如此精到,还有一股书卷气和文人气,这是在其他书法作品,或者是题字作品上所看不到的景象,通篇看来,布局上非常整齐,一改常规做法,行与行的距离也非常之大,形成了一种明显的视觉差,让人倍感惊艳,也倍感清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的这封书信,书写上更加注重笔法,对笔法的驾驭非常到位,而且还能够巧妙地嫁接毛笔书法的用笔之道,融会贯通,灵活应用,而且每一个字,都犹如一个个跳动的字符,无比精妙,对点画的打磨,更加沉实,笔笔坚强有力,字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而且彼此之间的关系,无论点画之间,还是字与字之间,都处理的十分有功夫,既有彼此联系,又有彼此照应,首尾联系十分有心得体会,顾盼生情,别样精彩,而且在字形上似乎更加小巧了。还透着一股轻松活泼的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邓小平的硬笔书法竟然如此有韵味”,不少朋友看到这样的硬笔字迹,都赞叹不已,颠覆了我们的认识和审美,也刷新了我们的视野,在诸多伟人中,邓小平的硬笔书法,还是相当精彩的,不是吗?分享交流。</p> <p class="ql-block">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存有"毛主席手书《兰亭序》”镌刻石壁</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一生都非常热爱书法艺术,他的书法造诣很深。毛泽东书法早期得力于钟王,在汉魏、隋碑、章草、晋唐楷书等前人碑帖基础上下了较深的功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内,毛泽东手书《兰亭序》石壁格外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石壁是一尊天然的园林奇石,</p><p class="ql-block">高二点八米、宽三点七米、重约八吨。</p><p class="ql-block">临沂市五位著名篆刻师,</p><p class="ql-block">采用传统的手工刀刻,用时33天,</p><p class="ql-block">精心雕刻完成毛泽东,</p><p class="ql-block">这一气势磅礴的手书《兰亭序》。</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诗词的大美意象:豪迈、悲悯、宏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独树一帜的大诗人。两种身份相互重叠、两种气质相互渗透,使他的诗作具有了一种前无古人、独步峰巅的大美意象。这种大美,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是豪迈气派。自信、乐观的英雄主义豪气,是毛泽东诗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投身和主导的革命伟业刚刚起步,尚未经历太多的坎坷、体验太多的磨难,因此他这个时期的作品明净、清朗、纯粹,洋溢着理想主义的情怀。即将导演历史大剧、问鼎神州大地的青年诗人纵目天下,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在这幅山水大画中,众多船只乘风破浪、穿梭往还;矫健的苍鹰在万里长空大秀身段,姿态俊美雄健,动作刚劲有力;鱼儿在清澈的水中信游曼舞、恣意嬉戏——这正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画卷,是意气盎然、生机勃勃的青春画卷,是对未来充满美好期许的历史画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乐观主义基调从此就在他的诗作中沉淀并固定下来,成了毛泽东诗作的生命基因,即使在最恶劣的政治、军事条件下,也没有动摇过,更不曾改变、遗失过。在人民军队“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井冈山时期,面对“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险恶局面,是“我自岿然不动”的从容镇定;在初创赣南闽西根据地的艰难岁月,是“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喜乐情绪,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迷人味道;在突破敌军围追堵截的长征路上,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热烈景象,就连千里雪山都是白光粼粼、遍地灿烂,与红军官兵同开颜、共欢笑。面对“高天滚滚寒流急”的形势,诗人感受到的却是“大地微微暖气吹”的气息!这岂止是大地的微微暖气,分明是诗人的表情、心情,古今中外哪个诗人有此等豪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是悲悯情怀。毛泽东虽然是一个在政治、军事舞台上叱咤风云、千锤百炼的巨人,却从来没有失去一个普通人的正常情感,最让他揪心动容的是百姓的苦乐悲欢。得知老百姓食不果腹的时候,会难过得流泪;听到某地根除了某种传染病,又兴奋得失眠。在遵义会议顺利结束、红军取得战略上主动地位的有利形势下,呈现在他面前的景色却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落日西下、万山红遍、让无数文人墨客倾倒折服的壮丽景观,在毛泽东的眼中却像是遍地鲜血,令人触目惊心!那个时候,他想到的一定是牺牲在刑场上的一个个亲人,是倒在血泊中的一批批战友,因此心潮起伏、心绪苍凉。吟诵夕阳的诗句很多,比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等,都是惋惜美好时光的短暂。相对毛泽东的“残阳如血”,内涵、气象就单薄了许多。将“夕阳”视作“残阳”,凸显它的残缺性,由夕阳余晖联想到血染疆场、血洒征程,并因此而伤感、沉郁的,似乎只有毛泽东一个人。这种意象的形成和表达之所以能够成为毛泽东的“专利”,是由他的特殊经历和身份决定的——作为一个诗人,却又指挥过那么多的战役、面对过那么多的死亡;作为一个军事家,对死亡和鲜血却又具有诗人的敏感!面对身边一个个倒下的战友,当时可能来不及伤感,但隐痛并未因此消失,而是沉淀在记忆深处了,以致当别人激赏夕阳的万丈光芒的时候,毛泽东看到的却是它的残缺姿态,是鲜血的回归再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长征即将胜利、偶有闲暇放纵一下诗情的时候,诗人的笔下还是对战友的牵挂思念。“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他深情地目送着南飞的大雁,一直到它们消失在天际。我们不知道他向南方的战友们遥寄的是怎样的情思,但触摸这些文字的时候,已经感受到它们暖热的温度了。开国前夕百废待兴、日理万机,但面对老朋友对待遇安排的牢骚抱怨,还得耐心地说服疏导:老朋友啊,“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风物长宜放眼量”。昆明湖虽然湖小水浅,但观鱼看景并不比大江大河差,将眼界放大一些才能领略到好风景的妙处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是宏大气象。如果说豪迈气派反映的是毛泽东精神世界的质地,那么宏大气象说明的就是他精神世界的容量。容量有多大呢?“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座座顶天立地的磅礴大山蜿蜒起伏,犹如温顺细碎的浪花、轻轻一握的泥丸——这是他精神世界的空间包容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他精神世界的时间包容度。30岁离开湖南、奔向革命风暴中心的时候,就写下了“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以这样的决绝气势抒写自己改造旧中国的信念意志。从此,诸如昆仑、寰宇、四海、五洲、汪洋、北国、长城之类的宏大词汇就成了他诗作中最常见的意象关键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同时成为伟大的诗人,是诗歌的幸事。他为多姿多彩的诗歌长河贡献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增添了一道绚烂的风景,也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养分。(文章来源:解放军报)</p> <p class="ql-block">祭黄帝陵</p><p class="ql-block">毛泽东</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p><p class="ql-block">赫赫始祖,吾华肇造。</p><p class="ql-block">胄衍祀绵,岳峨河浩。</p><p class="ql-block">聪明睿知,光被遐荒。</p><p class="ql-block">建此伟业,雄立东方。</p><p class="ql-block">世变沧桑,中更蹉跌。</p><p class="ql-block">越数千年,强邻蔑德。</p><p class="ql-block">琉台不守,三韩为墟。</p><p class="ql-block">辽海燕冀,汉奸何多!</p><p class="ql-block">以地事敌,敌欲岂足?</p><p class="ql-block">人执笞绳,我为奴辱。</p><p class="ql-block">懿维我祖,命世之英;</p><p class="ql-block">涿鹿奋战,区宇以宁。</p><p class="ql-block">岂其苗裔,不武如斯;</p><p class="ql-block">泱泱大国,让其沦胥?</p><p class="ql-block">东等不才,剑屦俱奋。</p><p class="ql-block">万里崎岖,为国效命。</p><p class="ql-block">频年苦斗,备历险夷。</p><p class="ql-block">匈奴未灭,何以家为?</p><p class="ql-block">各党各界,团结坚固。</p><p class="ql-block">不论军民,不分贫富。</p><p class="ql-block">民族阵线,救国良方。</p><p class="ql-block">四万万众,坚决抵抗。</p><p class="ql-block">民主共和,改革内政。</p><p class="ql-block">亿兆一心,战则必胜。</p><p class="ql-block">还我河山,卫我国权。</p><p class="ql-block">此物此志,永矢勿谖。</p><p class="ql-block">经武整军,昭告列祖。</p><p class="ql-block">实鉴临之,皇天后土。</p><p class="ql-block">尚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译文及注释译文</p><p class="ql-block">我盛名赫赫的人文初祖,中华民族的创始之人。</p><p class="ql-block">子孙生生不息,香火绵延不断;山岳巍峨,江河浩瀚。</p><p class="ql-block">您聪明智慧的光芒,直至覆照到边远荒僻之地。</p><p class="ql-block">建立中华民族这一伟大事业,崛然雄立于世界东方。</p><p class="ql-block">世间沧桑变换,其间也曾经历了失足跌创。</p><p class="ql-block">而今跨越数千年岁月长河,又遭逢霸强的邻国蔑视道德。</p><p class="ql-block">琉球和台湾失守于外敌,整个朝鲜半岛也已是一片废墟。</p><p class="ql-block">辽海一带及华北大部地区,为虎作伥的汉奸何其多!</p><p class="ql-block">以割让土地来与敌国议和谋事,敌国的贪欲又岂能满足?</p><p class="ql-block">正所谓人家执掌着绳索鞭杖,我竟沦为任人欺辱的奴隶之邦。</p><p class="ql-block">还数我先祖德范垂永,是顺应天道而立于世间的英雄。</p><p class="ql-block">与蚩尤奋战于涿鹿之野,终使天下得以安宁太平。</p><p class="ql-block">哪知他今天的子孙后代,竟如现在这般没有英雄气慨!</p><p class="ql-block">我本泱泱一个大国,就这样任其衰败沦丧?</p><p class="ql-block">我毛泽东等人不才,挥剑征伐奋勇驰骋;</p><p class="ql-block">不畏惧万里崎岖坎坷,敢以生死报效祖国。</p><p class="ql-block">连年艰苦奋战,可谓历尽万千险难。</p><p class="ql-block">不把入侵之敌消灭,以什么保障来安稳地操持家业?</p><p class="ql-block">号召中国各党各界,务要牢固地保持团结;</p><p class="ql-block">无论是军人还是平民,也无须贫富之分。</p><p class="ql-block">只有建立民族统一阵线,才是救国良策之本。</p><p class="ql-block">我四万万同胞奋起,一定要坚决抵抗到底。</p><p class="ql-block">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改革中国当前内政。</p><p class="ql-block">亿万民众同心协力,我们就会战则必胜!</p><p class="ql-block">收复我沦陷的大好河山,勇于捍卫祖国的权利与尊严!</p><p class="ql-block">如此救国之信念与志向,誓将永远铭记不忘!</p><p class="ql-block">我们励精治武整肃军心,特此告明中华列祖于今:</p><p class="ql-block">恭请临视,监察于皇天后土之间!</p><p class="ql-block">请享用我们的供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赫赫始祖:赫赫:显赫,显盛。始祖:即最初的远祖,亦称初祖。</p><p class="ql-block">吾华肇造:吾华:我中华。肇造:始建。《周书·康诰》:“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顾我弘济苍生,其益多;肇造区夏,其功大。”</p><p class="ql-block">胄衍祀绵:胄(zhòu):即后代子孙。参见《增修互注礼部韵略》:裔也。又系也,嗣也。《左传·襄十四年》: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注》胄,后也。衍:繁衍,衍传。祀(sì):此指祭祀香火。绵:绵延,不断。</p><p class="ql-block">岳峨河浩:山岳巍峨,江河浩瀚。</p><p class="ql-block">光被遐荒:睿(ruì):智慧。被:在此读 pī (音披),覆也,覆盖,义同披。遐荒(xiá huāng):边远荒僻之地。光被遐荒:其光辉直至覆照到边远荒僻之地。</p><p class="ql-block">建此伟业:指建立中华民族这一伟大事业。</p><p class="ql-block">世变沧桑:世间沧桑变换。</p><p class="ql-block">中更蹉跌:其间曾经历了失足跌创。中:此一字接前句,意为:之中,其间。更:经过,经历。参见《史记·大宛列传》:“因欲通使(大月氏),道必更(经过)匈奴中。”又《新唐书·房琯传》:“其佐李揖、刘秩等皆儒生,未尝更军旅。”蹉跌(cuōdiē):失足跌倒。参见《后汉书·蔡邕传》:专必成之功,而忽蹉跌之败者也。</p><p class="ql-block">越数千年:越过数千年之后到如今。</p><p class="ql-block">强邻蔑德:霸强的邻国蔑视道德。</p><p class="ql-block">琉台不守:琉台:指琉球、台湾岛,当时均在日本侵占之下。不守:失守。</p><p class="ql-block">三韩为墟:三韩:原指古代朝鲜半岛(约公元前2世纪末~公元4世纪)的三个部落联盟,包括“马韩”“弁韩”和“辰韩”。见崔致远《桂苑笔耕·上太师侍中状》:“伏闻东海之外有三国,其名马韩、弁韩、辰韩,马韩则高勾丽,弁韩则百济,辰韩则新罗也。”后来,“三韩”一词常被用来代称整个朝鲜半岛。</p><p class="ql-block">辽海燕冀:辽海:辽海地区,泛指东北三省。燕:在此读 yān(音烟),古燕国,即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端,建都蓟(今北京)。战国时七雄之一。冀:即河北省的简称。燕冀:泛指华北大部地区。</p><p class="ql-block">汉奸何多:汉奸:原指汉人中那些为效命敌国而出卖汉人利益的奸贼,后来泛指那些为外国人效命而损害本国利益的一切奸贼。何多:何其多。</p><p class="ql-block">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以割让土地来与敌国议和谋事。事:谋事。敌:指敌国。敌欲岂足:敌国的贪欲,岂能满足。</p><p class="ql-block">人执笞绳,我为奴辱:笞(chī):古代原指竹片或竹条,常用来行刑拷打,后指鞭杖等拷打刑器。</p><p class="ql-block">懿维我祖:懿(yì)德:持久的美德。“维”,此同“唯”;此处含义用现今语言来描述,即为:“唯属于”“还得说……”。句解:有认为“维”与“唯”“惟”在古诗文中常用作发语词,此“维”亦为发语词,非也。</p><p class="ql-block">命世:“命”,在此含义为“立命于”“应天命”“应天道”。“世”:人世,世间。“命世”:为古文言中特定词语,用意于:顺应天道而处于世间,或应天道而立于世间,尤指立志于开创宏伟大业。参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汉晋春秋》:“命世之志既恢,非常之业亦固。”命世之英:指应天道而问世的英才,或应天道而立于世间的英雄。此句承前句而引后二句,为四句一结;接下来的四句,亦四句一结。</p><p class="ql-block">涿鹿奋战,区宇以宁:涿(zhuō)鹿:涿鹿故城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南,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相传黄帝破蚩尤于涿鹿之野。区宇:天下。以宁:得以安宁太平。</p><p class="ql-block">岂其苗裔,不武如斯:岂:岂有。其:代词,指黄帝。苗裔:后裔,后代。“武”:这里指武勇、英勇。不武:这里指没有英雄气慨。如斯:如此,如现在这样。句解:此二句指向前面“琉台不守,……我为奴辱”八句所述状况。</p><p class="ql-block">泱泱大国,让其沦胥:泱泱(yāng):宏远博大。沦胥:泛指沦陷、沦丧。</p><p class="ql-block">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东等:即毛泽东等人。不才:自谦之语。剑:原指兵器的一种,此泛指与敌战斗的武器。屦(jù):本义为用麻、葛等制成的鞋,后泛指鞋子。在此句中,指行军征伐。俱奋:俱,一起;奋,踊跃、振奋。句解:剑屦俱奋:喻指奋勇行军打仗,但词句非常含蓄古朴。</p><p class="ql-block">备历险夷:备:尽。历:经历。险夷:安危。</p><p class="ql-block">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匈奴:此喻指一切入侵国土的外寇。何以家为:即“何以为家”,以什么保障来安稳地操持家业?</p><p class="ql-block">此物此志:此处之“物”,见《玉篇》:“事也。”《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十三经注疏·礼记注疏》:“物,事也。”句解:这里指上述“各党各界,……卫我国权”数句所言及之事与所明心志。</p><p class="ql-block">永矢勿谖:矢:同“誓”。谖(xuān):忘记,欺瞒。如“永矢弗谖”。</p><p class="ql-block">经武整军:经:经办,营办。参见《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灵台》:“经之营之。”《毛传》:“经,度之也。”左宗棠:“整军,乃可经武。”此“军”指军队,此“武”指整个军事武装。句解:“经武整军”,此句可作意解:励精治武、整肃军威。</p><p class="ql-block">昭告:告明,公开地告示。</p><p class="ql-block">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实鉴:即如实地监察、核查。临:亲临省视。临之:唐·韩愈《杂说》:“执策而临之。”句解:“实鉴临之”此为倒装句,即为:临之皇天后土而实鉴。“之”为指向介词,指向后句“皇天后土”。</p><p class="ql-block">尚飨:古代祭辞结尾常用词语,即“请享用我们的供奉!” </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创作背景  1937年4月5日,在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之际,为进一步营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联合抗日的社会舆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分别派出代表,一起在黄帝陵,举行国共两党共同公祭黄帝陵仪式,两党公祭代表在公祭仪式上,分别宣读两党的《祭黄帝陵文》,中国共产党的《祭黄帝陵文》系毛泽东亲笔撰写,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撰写的首篇《祭黄帝陵文》。</p><p class="ql-block">赏析  “序文”交待了祭祀的单位、时间和对象。</p><p class="ql-block">  “正文”是祭祀的内容,分四层表述</p><p class="ql-block">  第一层,“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我河浩。”概括黄帝对中华民族的创造:显赫盛大的始祖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后代子孙繁衍不息,面向巍峨的山岳和浩瀚的黄河大川,祭祀年年不断。据说黄帝时期,开拓了中国古时巨大的版图:东至海洋,西至空桐(山名,即崆峒。在甘肃平凉市西。),南至长江,北至釜山(徐水釜山),征服了许多部落,统一了全国。这四句诗歌颂了黄帝开创中华民族的伟大基业。“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是指黄帝为人民办了许多好事,恩惠泽及万里荒原;建立如此伟大的事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中华民族雄立在世界的东方。这是概写黄帝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功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层,“世变沧桑”至“我为奴辱。”主要回顾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史。中国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多次受到挫折,而邻国日本等日益强大起来。1895年,日本霸占中国台湾及附属各岛和澎湖列岛;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1931年,又侵占中国东北三省,进而占领华北大部分地区。同时,也揭露了统治者的卖国行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先后割香港及九龙给英国;割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大片国土给俄国;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所以说,汉奸何其多,用国土来奉事敌人,敌人的欲望怎能满足。他们手拿武器,得寸进尺,致使沦陷区的老百姓沦为奴隶受辱。在“回顾”中既揭露了外国侵略者的狼子野心,也批判了丧权辱国的统治者没有继承黄帝的精神,卖国求荣的丑恶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层,“懿维我祖”至“让其沦胥。”是指黄帝是具有美德的著名的一世英雄。在涿鹿奋战,使国家的区域得以安宁,赞扬了黄帝以武力战胜邪恶的勇猛精神。可是,今天黄帝的后代子孙却如此不敢动武,让祖国辽阔的土地沦陷在敌人之手,这是批评那些力主投降日本,高唱亡国论的民族败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四层,表述抗日政策,表明抗日决心。</p><p class="ql-block">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毛泽东等人虽然“不才”,但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在行军打仗方面正奋力进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陕北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正为国效命,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战斗。一</p><p class="ql-block">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是指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备尝多少艰难险阻,都是为了拯救祖国。日本侵略者不赶出去,中国人民哪里还有家呢。这里借用了西汉名将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的故事。他曾率军多次打败匈奴,汉武帝为表彰他,给他建造府第,他拒绝说:“匈奴不灭,何以家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先有其国而后有其家的博大胸怀。一</p><p class="ql-block">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是指各党派和各界人士,要坚固地团结起来,不分军民和贫富,共同抗日。写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反对国民党的分裂活动,共同抗日救国的主张。“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写出了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唤起全国四万万民众,共同反侵略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表达全国人民的愿望,国家必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改革内部政治,实行民主,组织和团结全国人民一心抗日,抗日就一定能取得胜利。</p><p class="ql-block">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中国一定要侵略者还我河山,维护中国主权,这样的志向和决心,将永志不忘;中国一定要严格治军整军,加强国防力量,保卫国家,特此告诉列祖列宗,请列祖列宗和皇天后土一起加以监督。这一层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党各派组成抗日救国的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这篇“祭文”采用四言诗的形式,一方面概述了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创建大中华的丰功伟绩,一方面谴责了清政府近百年来丧权辱国的可耻行径,同时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收复国土、保卫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语言朴直,内涵丰厚,爱国报国卫国之情,充溢其间,浩然正气,令人感奋。</p> <p class="ql-block">a毛泽东《心之力》(正版全文)</p><p class="ql-block">2018-10-01 19:26阅</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心之力》(正版</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一. 寰宇万国之心力(共7段,即1-7段,计102句)</p><p class="ql-block">1.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5句)</p><p class="ql-block">2.博古观今,尤知人类之所以为世间万物之灵长,实为天地间心力最致力于进化者也。(3句)</p><p class="ql-block">3.夫中华悠悠古国,人文始祖,之所以为万国文明正义道德之始创立者,实为尘世诸国中最致力于人类与天地万物精神相互养塑者也。盖神州中华,之所以为地球优雅文明之发祥渊源,实为诸人种之最致力于人与社会、天地间公德良知依存共和之道者也。古中华历代先贤道法自然,文武兼备,运筹天下,何等之挥洒自如,何等之英杰伟伦(13句)。</p><p class="ql-block">4.然天妒神州,外侵内乱,泱泱华夏,愚昧丛生,国人于邪魔强盗阴险心力渗透、攻击治下,神圣使命渐渐失忆,煌煌中华民众却败于众生甘愿自卑、沉沦、散弱之积弊。五千年中央神州屹立寰宇,慈润天道,德化昆仑,逐忘除魔灭盗之大道使命。待魔鬼而好生,如东郭之饲狼,渐失土于广袤。魔盗全球侵杀,血罪滔天,贪婪残暴,伪善阴险。愚克己隐忍,憨良感化,以善招恶,如鱼肉怂恿魔盗之刀俎。(22句)</p><p class="ql-block">5.纵览千百年世界万国者,以其心行观其本性,如恶魔强盗者惟有西方诸国,其嗜血之恶贯满盈如非魔盗,则绝无他国可称之为魔盗流氓。如神侠义士者惟有神州中华,其中庸之尊道重德如非神侠,则绝无他国可称之为神侠圣贤。神侠圣贤乃悟创农耕生产经济之始祖,勤劳耕作,取舍有度,好生求德,修身养性,良善处世,信仰天人合一之大道。魔盗流氓乃强盗流氓劫掠杀戮之恶徒,不悟耕种,贪婪猖獗,残暴凶险,横征暴敛,敷衍游牧,笃信寄生剥削之妖道。神侠与魔盗自开天辟地即为死敌,神侠创建而魔盗毁灭,势同水火,形同白昼与黑夜,此乃宇宙间光明与黑暗之决断,生存与死亡之厮杀,智者断不可轻信两者之平安以待。(29句)</p><p class="ql-block">6.忠奸分善恶,史实辩正邪,生杀断神魔。神魔与正邪自古由来,角力争斗,幻化人间光明与黑暗之搏杀。惟天道昭然,邪终不可胜正。故神侠稍有振作,即可灭魔除盗,切不可胆怯生畏,更不可投贼!神魔厮杀非生即死,永难消泯。故神侠终为魔盗死敌,若昏然求和必招自戕。魔盗皆以亡我为本恶,神侠当以灭魔为本义,世代相传,不可懈怠。(18句)</p><p class="ql-block">7.国弱君愚则国破,外侵内斗,有德者心力与物力难济,空有济世情怀。无德者无耻与无畏沆瀣,实为欺世盗贼。丑恶者霸拥民众赋权,神器私用,愚钝者尽情尸位素餐,祸国殃民。贪腐官僚国贼举家富贵,万众民脂民膏皆被劫掠。(12)</p><p class="ql-block">二. 中华正邪之心力(共17段,即8-24段,计260句)</p><p class="ql-block">8.民心民生衰,则国力日衰,国力衰则国家民族之心力亦衰!内可诱发天灾兵祸,朝代更迭,官僚、商贾、农工、学者皆难免沉沦,岂有完卵?外可唆引强盗侵犯,奴役掠夺,国贼、汉奸、军民、学生均家破人亡,终无善果。迁居蛮夷国度者,神州子民多寄人篱下,世代受辱,命利不保。(10句)</p><p class="ql-block">9.数十年来,神州大地屡受残暴侵杀,国库民资尽被阴险抢劫。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二十一条……不平等诸般卖国条约卑下怯弱,引狼入室,资敌来犯,实为召唤、鼓励蛮夷强盗分食神州华夏之举,此昏君国贼祸民之罪。(8句)</p><p class="ql-block">10.与蛮夷通商者使洋货泛滥,居高居奇,国人尽被盘剥。泱泱中华竟无力生产民众生活诸品,更无些许官僚执权以为民众之艰辛解忧。世界诸魔盗在中国如入空境,颇有斩获,无不为惊叹神州可欺。故恶敌觊觎长存、亡我之心不死,只有寻机死战拒敌,方可换得暂时太平。炎炎烈战未开,巍巍国耻未雪,则蛮夷、豺狼、凶魔如食甘饴,纷沓而至。(15句)</p><p class="ql-block">11.洋奴横行,汉奸猖獗,国民皆因腐败汉奸官僚、军阀、买办家族合力卖国而所欠洋人无尽之亡国债务而自危。国体破败,军阀割据,混战连年,国债深陷,物价飞涨,食宿艰难,灾厄连连,何日可止?今满清鞑虏虽败,可恨国家、政治、经济均被愚昧独夫、洋奴把持,国民心力沉疴羸弱,蛮夷恶敌肆意摧残,恍惚间,惊见万民为奴,国资殆尽。(18句)</p><p class="ql-block">12.若欲救民治国,兴中华英武,虽百废待兴,可铸奇造伟,成我辈绝伦。救国救民计,惟有自强国民心力之道乃首要纲领,然民众思维心力变新、强悍者是为首要之捷径!心力变新、强悍者首应破除封建、官僚之愚昧邪道,惩治卖国、汉奸、洋买办之洋奴愚众,明戒其不义浮财罚入公帑,暗布其家族子女皆无善终,方可尽教化威慑之道。(13句)</p><p class="ql-block">13.举世兴原创睿智,立国显始做宏略。国家民族之新生心力志向,必缔造世界仁德勇武文明之新学,新学为思想理论之基石、栋梁,新学不兴,御敌难成,则洋奴必兴亡国。西方学教均显邪佞,如若任其纵横世间,则人文尽毁。如神州中华新学宏论集古今大成之时,必为人类之新邦。中华古国之敌皆为西方邪恶之魔盗与汉奸,与倭寇同仇,此仇无解,倍当警惕,方可自救而救人,万勿混淆。(19句)</p><p class="ql-block">14.今力主洋务之事应借鉴“师夷之长以制夷”之道,尽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非我族者其性必恶”之祖训。与洋盗交往,睚眦必报,以霹雳睿智显纵横捭阖,击杀敌酋,方可博取中华国邦民众之自强尊严与资贇。细观西方魔盗侵杀之秘技,以掠夺财富之技巧攫取全球侵杀之辎重,以伪善之攻心宗教幻化万国奴役之中枢。故无数肖小愚昧弱国之政客尽被蛊惑麻痹,以自卑万漏国体媚洋为奴,贱卖民脂国魂。(13句)</p><p class="ql-block">15.研魔盗纵民强国之道,均为结党外扩之策。我泱泱中华,不可效仿魔盗船坚炮利之全球侵杀,大可创新神侠互助友爱之世界改良。凡团结对外者,无论慈善罪恶,均为消除内斗与外辱之上策。此攘外策为兴国智者之深谙。恶魔群盗当世,中华焉能以一国一隅而强盛?又焉能以求和退让之宋赵腐朽之自残苟且偷生,妄想与魔盗流氓自守君子相交之道德?凡此皆为出卖国家,祸害民众之国贼。惟有举寰球反击魔盗之大旗,方可行强国富民之拒敌谋略。不谋全局者不足于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与谋一时,我等岂可独坐井底。(20句)</p><p class="ql-block">16.留洋之风,不可放纵,国学之巅,大有裨益。故救国者必在国内,留洋者志不可晦。留洋列强之同胞漂泊海外,须警惕邪魔强盗对我正义灵魂之误导、侵扰,有如寒冬之防风,病弱之辟邪。女者学子当尤为养护心志。攻防有度,张弛有道,则洋奴、汉奸、倭寇难以得手,自无处安身。留学之天道睿智,在于研思魔盗千百年劫掠奴役神州良善国民之天工、性命、财产,累积淫巧技器之盗贼罪证,追索群魔偿还之赎罪。尤以识破阴险隐晦思想学术和蛊惑心力为紧要,破除愚弄。反思神州隐忍求和之萎靡,复兴中华英勇卫道之刚猛,谋造赶超魔盗之捷径,创新攫取赃物之奇术。解禁民众有志者向上晋升之途径,清新吏治转移民志与极权之冲撞,释放民意,滋润民生,嘉奖平民廉洁为公者以公权。(30句)</p><p class="ql-block">17.中华栋梁必生自主自强之新象,设抗御蛮夷强盗杀戮之预防策,扬神州民众富国雄军之壮志,恤民生福祉农工商学之滋养。开创新学润养新民,辅以新民楷模国民,文以德攻,武以勇助,抗击蛮夷列强剿灭中华神圣传承之奸计,继承万国大同神圣文明之志向,履行正义道德教化优靖之使命。(11句)</p><p class="ql-block">18.夫闻“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志者心之力也。民之志首推国家民众个性之天然强健,则国家栋梁层出不穷。数百年外侮内斗中民众个性屡被君主、官僚残害之积弊甚重,国民心性身体多有贻害,民之弱即国之弱。举国凡有压抑个人、违背国民个性者,罪莫大焉!故我国三纲所在必去,愚民愚治尽除,方有优塑民众强盛之希冀。(12句)</p><p class="ql-block">19.自中国开埠以来,封建、官僚、愚民、洋务祸国殃民,究其缘由,而教会、资本家、君主、卖国贼四者,为内四贼,四贼结伴,犹如鬼魅食人之联盟,皆同为天下恶魔强盗者也。四贼之中,尤以执掌政权之官僚当为祸首!盖国之神圣重器以民为先,决不可助长恶私贪欲窃为己用!国之中枢如有愚昧肤浅肖小之徒窃而居之,则外魔必侵,国民必衰亡。(15句)</p><p class="ql-block">20.亡我中华之心不死者,有外四贼之巨敌,千年来侵寐卧榻,中华灾难皆源于此。外四贼乃倭寇王室,魔盗人种之犹太邪教及衍生诸教魁首,欧洲强盗王室,周边忤逆背叛之肖小诸国之王室家族。均杀我之心,掳我之身,劫我之财。为神州中华复仇、雪耻、扬威之强劲恶敌,须清算史实锱铢必较以传授我辈世世代代,切忌遗忘。可以兵法之诡道重创之,辅以新兴之道德良知信仰同化之,方为多管齐下攻防策。(17句)</p><p class="ql-block">21.自满清鞑虏洋务运动之后,贪墨腐败家族皆以盗取盘剥民脂民膏逃逸海外,为家族享乐之诡计。假以时日,神州中华亿万民众祖辈之福祉乃至血肉、骨髓,将被尽数剥夺转送西方魔盗与贪腐家族!国人如寒冬之时又堕深渊,垂死之躯更遭荼毒。农业之国民众落后狭隘,必将沦落为亡国之奴。而劫掠国民财富者逃逸海外,更无人于海内查处、治罪,亦无人于海外统计、堵截,故国贼前赴后继,趋之若鹜。吾辈倘若不能惩戒,又与倭寇、魔盗、国贼、禽兽何异?(17句)</p><p class="ql-block">22.远观三国乱世以来,南北朝五胡屠杀险些灭绝中华,幸有天赐之英烈冉闵救国救民;唐虽富强亦被蛮夷安禄山渗透,尚有神族之战将维护破旧山河;宋朝轻武重文惧外而厉内,为外敌大肆侵杀之根本;明朝倭寇猖獗屡有进犯终成明朝衰败源头;元清鞑虏更是举国之力豢养众多汉奸,始为亡国灭族之端始。故汉奸、国贼终为中国羸弱之症结所在。(11句)</p><p class="ql-block">23.汉奸、国贼亦分三类,一者乃倭寇和魔盗之奸细,伪作教士、行商、学者潜进中华伺机而动;二者乃有意被敌国、邪教收买笼络甘愿卖国求荣者;三者愚昧、狭隘、自卑而媚外蔑内,与无知中被误导利用,大行卖国害民之实者。凡三类者,均为国家民族之公敌,应有教育淳化之良策,惩前毖后,精研规律,树立标榜,方为中兴并永绝汉奸之肃反纲常。(14句)</p><p class="ql-block">24.今愚者忘本堕渊,竟争先自掘其坟,却不思国家民族社稷危亡之计。苟活于当下,遗失神圣之使命,忘却民族之重任;背离于真理,违逆人本之慧根,蔑毁先民之道德;醉心于享乐,不知当世之惊变,甘当媚外之洋奴;沉迷于自我,罔顾危机之四伏,轻信魔盗之谗言!故西方与倭寇强盗皆可肆意侵杀、掠夺、奴役我汉唐中华,犹如进无人之境界。(17句)</p><p class="ql-block">三. 强国救民之心力(共15段,25-39段,计277句)</p><p class="ql-block">25.千古圣人,教化为根。我辈恰逢此乱象当前之世,人皆逐物欲而迷心,循末节而忘真,醉娱乐轻国志,谋小私绝大利,认蛮夷做乃父,拜魔盗为师尊,任倭寇以渗侵,毁文明于无耻。你我又岂能苟且偷生,熟视无睹?国家存亡之关头,有志者呼吸难畅,应以天下为己任,拯救黎民于水火。(17句)</p><p class="ql-block">26.普看当今,世界格局风云激荡,人类文明之前途扑朔渺茫,天下苍生之幸福岌岌可危。虽有科技带来物质之充足,仍难满人欲之巨壑,各派皆为私利而竞相奔走,人人皆被牵入滚滚洪流。强盗流氓制订裁决世界野蛮法律,邪恶魔鬼公然成为人间伪善领袖,万国不思兴道义之师,竟全然拜魔盗为导师,此星球之一草一木万物生灵涂炭、灭绝之期不远矣。(14句)</p><p class="ql-block">27.虽有智者、勇者愿做中流之砥柱,却犹如闹市之人语,瀑下之鱼鸣。请问周边,还有几人执著于真理?还有几人探求于本源?一句开心就好,便甘愿随波逐流;一句事不关己,便通行四海愚夫;一句莫谈国事,便据民权为私器。孰不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试问为天地立心何以立?为生民立命何以立?为往圣继绝学何以继?为万世开太平何以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心之力)的全文内容!!!</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心之力》(正版全文)</p><p class="ql-block">(1917年,时年24岁)</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一. 寰宇万国之心力(共7段,即1-7段,计102句)</p><p class="ql-block">1.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5句)</p><p class="ql-block">2.博古观今,尤知人类之所以为世间万物之灵长,实为天地间心力最致力于进化者也。(3句)</p><p class="ql-block">3.夫中华悠悠古国,人文始祖,之所以为万国文明正义道德之始创立者,实为尘世诸国中最致力于人类与天地万物精神相互养塑者也。盖神州中华,之所以为地球优雅文明之发祥渊源,实为诸人种之最致力于人与社会、天地间公德良知依存共和之道者也。古……</p> <p class="ql-block">1914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大学求学期间写的这副自勉的对联,联语对仗工整,寓意深刻,说明了“学习贵在有恒”的道理。“一曝十寒”,典出《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毛泽东此联源出于明代胡胥仁。胡胥仁的原联是:“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贺廖廷璇、皮述莲婚联</p><p class="ql-block">二月梅香清友;</p><p class="ql-block">春风桃灼佳人。</p><p class="ql-block">1915年春,同窗好友廖廷璇和皮述莲结婚。毛泽东为他们的婚礼撰写了这副贺联。“二月”、“春风”指廖、皮的结婚时间,“梅”、“桃”分别形容他们的品貌,联语表达了对学友结成连理的赞美和祝愿。“桃灼”典出《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原诗是一首贺新娘的诗,诗人看见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鲜艳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貌美。</p><p class="ql-block">3赠堂妹毛泽建联</p><p class="ql-block">绳锯木断;水滴石穿</p><p class="ql-block">1915年春,为鼓励堂妹毛泽建苦学成才,毛泽东为她题赠了这副成语联,出自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p><p class="ql-block">4挽湖南第一师范同学易永畦联</p><p class="ql-block">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p><p class="ql-block">腥秽待煎,独令我来何济世;</p><p class="ql-block">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殁</p><p class="ql-block">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p><p class="ql-block">1915年5月,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同学易永畦病逝,毛泽东撰此联哀悼。此联足见毛泽东青年时的卓尔不凡,有济世和民胞物与的情怀,也寄托了对同窗好友的深情。</p><p class="ql-block">5畅游湘江联</p><p class="ql-block">自信人生二百年;</p><p class="ql-block">会当水击三千里。</p><p class="ql-block">1917年,毛泽东畅游湘江后,写下了这副对联,抒发了青年毛泽东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壮志豪情。《宋书·宗悫传》记载宗悫年轻的时候,有人问他的志向,宗悫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p><p class="ql-block">6赠同学王熙</p><p class="ql-block">爱君东阁能延客;</p><p class="ql-block">别后西湖赋予谁</p><p class="ql-block">1917年仲夏,毛泽东邀学友肖子升徒步旅行。路过同学王熙家,受到热情款待。临别毛泽东留赠了这副对联,清闲新颖流畅的联语表达了同学间深挚的情谊。</p><p class="ql-block">7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附小礼堂题联</p><p class="ql-block">世界是我们的;</p><p class="ql-block">做事要大家来。</p><p class="ql-block">1918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附小主事期间,曾亲自书写了这副对联,让学生刻在竹板上,悬挂于附小礼堂中。对联不仅通俗易懂,明白如话,而且富有崭新的时代内容和深刻的教育意义。</p><p class="ql-block">8挽母两联</p><p class="ql-block">春风南岸留晖远;</p><p class="ql-block">秋雨韶山洒泪多。</p><p class="ql-block">9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p><p class="ql-block">长生新学佛,不能往世,一掬慈容何处寻?</p><p class="ql-block">1919年十月,毛泽东的母亲文其美病逝,毛泽东因正忙于领导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而未能参加葬礼,尔后含泪写下这两副挽联,一短一长,短联借王安石的诗句,比喻母亲的德泽;长联叙述母亲病危时呼儿的情景,极见真切,而自己又未能亲自送终,空留遗憾之心,注入字里行间。联语写出了作者对伟大母亲的无比感激和无限哀思。</p><p class="ql-block">10挽易越村联</p><p class="ql-block">无用之人不死,有用之人愤死,</p><p class="ql-block">我为民国前途哭;</p><p class="ql-block">去年追悼杨公,今年追悼易公,</p><p class="ql-block">其奈长沙后进何?</p><p class="ql-block">1921年8月,革命志士、湖南长沙人易越村因不满北洋军阀统治,愤而投海自杀,欲以生命唤醒民众。毛泽东为其写挽联,高度评价了易越村捐躯抗争的精神,忧国忧民之心、之情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11</p><p class="ql-block">为同学刘能诗家题春联</p><p class="ql-block">过乱世新年,何分贵贱;</p><p class="ql-block">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p><p class="ql-block">12一年好景随春到;</p><p class="ql-block">三亿苍生盼日升。</p><p class="ql-block">13</p><p class="ql-block">资水入湘江,涌入洞庭归大海;</p><p class="ql-block">天情怀众庶,长怀国运救中华。</p><p class="ql-block">1927年冬在湖南湘阴县考察农民运动情况时,毛泽东住在他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同学刘能诗家中,并为刘能诗家题写了这三副春联。三联不仅切时,切景,切情,而且像日月星辰一样珠联璧合,均自然深刻地反映了毛泽东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心目中的伟大理想抱负</p><p class="ql-block">14挽王尔琢联</p><p class="ql-block">一哭尔琢,二哭尔琢,</p><p class="ql-block">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p><p class="ql-block">生为阶级,死为阶级,</p><p class="ql-block">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p><p class="ql-block">1928年10月,红军第四军团参谋长王尔琢在率部追赶叛徒袁崇全时不幸牺牲,第二天,全军在江西宁冈县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亲自拟就长联致哀。联语有对死者的哀悼,更有对生者的激励,格调凝重。</p><p class="ql-block">15宁都军事会议动员大会联</p><p class="ql-block">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p><p class="ql-block">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p><p class="ql-block">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p><p class="ql-block">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p><p class="ql-block">1930年12月,红军在江西宁都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反围剿作战计划。在动员大会上,毛泽东作了富有说服力的和振奋人心的动员报告,详细说明了我军反围剿的有利条件,也反复说明了“诱敌深入”的必要和好处,并专门撰写了这副对联,高度概括了自己的游击战略思想。</p><p class="ql-block">16</p><p class="ql-block">挽黄公略联</p><p class="ql-block">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p><p class="ql-block">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p><p class="ql-block">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p><p class="ql-block">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p><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5日,红五军副军长黄公略在转战途中,路经江西吉安县东固山六渡坳时,遭敌军空袭,不幸中弹牺牲。毛泽东亲自主持追悼会并撰写挽联。联语既切亡者生平,又激励后人奋斗,文词洗练,言真意切。</p><p class="ql-block">17</p><p class="ql-block">挽孙中山联</p><p class="ql-block">国共合作的基础如何?</p><p class="ql-block">孙先生云:</p><p class="ql-block">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p><p class="ql-block">抗日胜利的原因何在?中国人曰:</p><p class="ql-block">侵略战线是和平战线的死对头。</p><p class="ql-block">1938年3月,延安各界集会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追悼阵亡抗日将士,毛泽东为此撰写挽联。联语巧妙运用问答形式,肯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指出了抗战胜利的希望。</p><p class="ql-block">18</p><p class="ql-block">挽王铭章</p><p class="ql-block">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p><p class="ql-block">决心歼顽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p><p class="ql-block">1938年5月,在台儿庄战役中,国民党爱国将领王铭章率部坚守滕县,因城破殉难。武汉国民政府举行公祭,毛泽东与中共其他领导人联名送去挽联。联语高度概括了王铭章以身殉国壮举,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赞颂之情。</p><p class="ql-block">19</p><p class="ql-block">挽郭朝沛联</p><p class="ql-block">先生为有道后身,衡门潜隐,</p><p class="ql-block">克享遐龄,明达通玄超往古;</p><p class="ql-block">哲嗣乃文坛宗匠,戎幕奋飞,</p><p class="ql-block">共驱日寇,丰功勒石励来兹。</p><p class="ql-block">1939年7月,郭沫若的父亲郭朝沛先生病逝。毛泽东和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叶剑英联名送了挽联。联语意蕴丰厚,上联悼念去世的父亲,下联称赞儿子,宣传抗日,激励人心。“衡门”指简陋的房舍,也指隐士的居所,典出《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遐龄”是高寿的意思。“哲嗣”是对别人儿子的尊称。</p><p class="ql-block">20</p><p class="ql-block">挽杨十三联</p><p class="ql-block">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于我辈特增负荷;</p><p class="ql-block">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于先生尤见典型。</p><p class="ql-block">1939年7月,著名化工专家、抗日英雄杨十三病逝,年仅50岁。杨是河北省迁安县人。“七·七”事变后,他毅然投笔从戎,曾组建地方抗日武装,领导农民起义,配合八路军抗敌,功勋累累。9月,重庆各界为他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亲自题写挽联,对杨十三给予高度评价,对后死者以殷殷期望</p><p class="ql-block">21</p><p class="ql-block">延安新市场悬挂联</p><p class="ql-block">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p><p class="ql-block">边区是抗日民主的根据地;</p><p class="ql-block">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p><p class="ql-block">人民有充分的救国自由权。</p><p class="ql-block">1939年,延安新市场落成,毛泽东为此撰写了这副对联,联语将中国共产党《七七宣言》中提出的三大政治口号嵌入其中。</p><p class="ql-block">22</p><p class="ql-block">挽蔡元培联</p><p class="ql-block">学界泰斗;人生楷模。</p><p class="ql-block">1940年3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地香港逝世,延安举行了追悼会,毛泽东撰送了挽联,表达了对蔡先生的崇高评价和景仰之情。</p><p class="ql-block">23</p><p class="ql-block">挽张冲联</p><p class="ql-block">大计赖支持,内联共,外联苏,</p><p class="ql-block">奔走不辞劳,七载辛勤如一日;</p><p class="ql-block">斯人独憔悴,始病热,继病疟,</p><p class="ql-block">深沉竟莫起,数声哭泣已千秋。</p><p class="ql-block">1941年8月,为国共合作作出重大贡献的张冲先生病逝,毛泽东与吴玉章、林伯渠、邓颖超合作此联</p><p class="ql-block">24</p><p class="ql-block">挽葛健豪联</p><p class="ql-block">老妇人新妇道;</p><p class="ql-block">儿英烈女英雄。</p><p class="ql-block">1943年,蔡和森的母亲、向警予的婆婆,也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蔡畅同志的母亲葛健豪老人病逝,毛泽东对这位十分有影响的老人敬送了挽联。短短六字联,涵极大的容量</p><p class="ql-block">25</p><p class="ql-block">挽戴安澜将军联</p><p class="ql-block">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p><p class="ql-block">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城;</p><p class="ql-block">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p><p class="ql-block">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p><p class="ql-block">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的香山寺为戴安澜将军举行国葬。毛泽东专门从延安拍去电报,电报在“海鸥将军千古”六字的后面,题写了这副诗一般的挽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联主要写了戴安澜慷慨高歌二〇〇师英勇顽强的军人本色;下联用几个典型的战斗场面,对戴安澜将军远征缅甸取得的战绩,戴安澜将军誓驱日寇的豪情壮志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对戴安澜将军战死沙场的结局表示了深切的惋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联激情满怀,戴安澜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海鸥将军悲壮而动人的事迹,都壮怀激烈地凝聚挽联里,寥寥数语,将军形象跃然纸上。</p><p class="ql-block">26</p><p class="ql-block">挽朱德母钟太夫人联</p><p class="ql-block">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p><p class="ql-block">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p><p class="ql-block">1944年2月,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以八十六岁高龄在家乡四川逝世,延安各界群众举行追悼会,毛泽东敬撰挽联,将母亲上升到伟大的劳动阶级的地位,颂其母,赞其子,是悼念也是号召。</p><p class="ql-block">27</p><p class="ql-block">挽彭雪枫联</p><p class="ql-block">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p><p class="ql-block">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p><p class="ql-block">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p><p class="ql-block">千万里破碎河山,正待从头收拾,</p><p class="ql-block">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p><p class="ql-block">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p><p class="ql-block">1944年9月,新四军抗日名将彭雪枫不幸牺牲,毛泽东与朱德、刘少奇、彭德怀、陈毅等联名挽此联。</p><p class="ql-block">28</p><p class="ql-block">挽徐谦联</p><p class="ql-block">存亡攸关,抗战赖持久,而今正是新阶段;</p><p class="ql-block">死生同慨,团结须进步,岂能再抄旧文章。</p><p class="ql-block">国民党元老徐谦病逝时正值抗日战争进入新阶段,毛泽东结合当时形势作了这样一副挽联。</p><p class="ql-block">29</p><p class="ql-block">挽续范亭联</p><p class="ql-block">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p><p class="ql-block">事业垂成,公胡遽死?</p><p class="ql-block">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p><p class="ql-block">典型顿失,人尽含悲。</p><p class="ql-block">1947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为国民党爱国将领续范亭同志举行葬礼,毛泽东敬献挽联。字里行间,透露出深深的悲痛之情、惋惜之情和敬仰之情。</p><p class="ql-block">30</p><p class="ql-block">挽冯玉祥逝世一周年联</p><p class="ql-block">置身民主;功在国家。</p><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1日,在北京纪念冯玉祥将军逝世一周年大会上,会场两侧悬挂着毛泽东撰送的这副挽联</p><p class="ql-block">31</p><p class="ql-block">为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题联</p><p class="ql-block">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p><p class="ql-block">1950年,毛泽东回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题写了这副对联,作为对师生的勉励。</p><p class="ql-block">32</p><p class="ql-block">贺张维母八十寿联</p><p class="ql-block">如月之恒;如日之升。</p><p class="ql-block">1950年9月19日,毛泽东为他早年同学张维的母亲八十寿辰,书写了这副对联。</p><p class="ql-block">33</p><p class="ql-block">题洞庭湖联</p><p class="ql-block">八百里洞庭重入眼;</p><p class="ql-block">五千年历史再从头。</p><p class="ql-block">大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写了这副气象雄浑、境界阔大的洞庭联。联语对工整,词句铿锵,气魄壮伟,胸襟豪放。上联从空间入笔,下联从时间着眼,空间的开阔与时间的悠远凝结着历史的沧桑厚重之感,表现了一代伟人改天换地、继往开来的大无畏精神和豪迈气概。</p><p class="ql-block">34</p><p class="ql-block">题扇联</p><p class="ql-block">各求各志各行各路;</p><p class="ql-block">离凡离圣离因离果。</p><p class="ql-block">1971年9月的一天,周恩来向毛泽东书面汇报了林彪准备叛逃的异常情况,请示处置办法。毛泽东阅过材料后,在他喜欢用的一把丝绸折扇上题写了这副对联,旋即叫警卫人员直送周恩来。</p><p class="ql-block">上联“各求各志”,意即各从其志,语出《史记·伯夷传》:“道不同不相与谋,亦各从其志也。”既然各有各的目的和志向,必然会各走各的路。下联的“凡”、“圣”来自儒学范畴。“圣”指圣贤豪杰,“凡”指人民大众。“因”、“果”为佛家语。</p><p class="ql-block">35</p><p class="ql-block">赠邓小平</p><p class="ql-block">柔中寓刚;绵里藏针</p><p class="ql-block">邓小平在“文革”期间受尽迫害。1973年年初“复出”,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同年十二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建议邓小平参加中央军委工作,任总参谋长。毛泽东介绍说:“我请了一位军师,出任总参谋长。他办事比较果断,也是你们的老上司,他叫邓小平。”并以“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称赞邓小平,概括了他既坚持原则,又机动灵活的特点</p><p class="ql-block">36</p><p class="ql-block">赠叶剑英联</p><p class="ql-block">诸葛一生唯谨慎;</p><p class="ql-block">吕端大事不糊涂。</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晚年曾书赠叶剑英元帅这副对联。此联用典恰到好处,寓意深刻,发人深思,表达了毛泽东对叶帅的信赖,也是对叶帅的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联语出自明代李贽《藏书》。上联的“诸葛”指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魏将司马懿说:“亮平生谨慎”。“谨慎”即古人所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之意。下联的“吕端”是北宋大臣,宋太宗至道元年担任宰相,太宗称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p><p class="ql-block"> 欢迎给“书韵闲话”赐稿,投稿信箱421445835@qq.com,或加入杨智慧语文工作室交流。</p> <p class="ql-block">四言诗·祭母文</p><p class="ql-block">《四言诗·祭母文》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篇《祭母文》以恳挚朴实的语言,饱含深情地追述了母亲一生的辛劳和美德,表达了一个儿子爱母、念母、思母、报母的一腔挚情,具有撼人心魄之艺术感染力。[1]</p><p class="ql-block">作品名称</p><p class="ql-block">祭母文</p><p class="ql-block">呜呼1吾母,遽然2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p><p class="ql-block">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p><p class="ql-block">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p><p class="ql-block">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3。</p><p class="ql-block">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4。</p><p class="ql-block">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5。</p><p class="ql-block">恺恻6慈祥,感动庶汇7。爱力所及,原本真诚。</p><p class="ql-block">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p><p class="ql-block">手泽8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9。</p><p class="ql-block">事无遗算,物无遁形10。洁净之风,传遍戚里11。</p><p class="ql-block">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12荦荦13,乃其大端14。</p><p class="ql-block">合其人格,如在上焉15。恨偏所在,三纲之末16。</p><p class="ql-block">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p><p class="ql-block">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p><p class="ql-block">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p><p class="ql-block">但呼儿辈,各务为良17。又次所怀18,好亲至爱。</p><p class="ql-block">或属素恩19,或多劳瘁20。大小亲疏,均待报赍21。</p><p class="ql-block">总兹22所述,盛德23所辉。必秉悃忱24,则效不违25。</p><p class="ql-block">致于所恨,必补遗缺26。念兹在兹27,此心不越28。</p><p class="ql-block">养育深恩,春辉朝霭29。报之何时,精禽大海30。</p><p class="ql-block">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31,灵则万古。</p><p class="ql-block">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p><p class="ql-block">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32大端,置其粗浅33。</p><p class="ql-block">此时家奠34,尽此一觞35。后有言陈,与日俱长。</p><p class="ql-block">尚飨36![2]</p><p class="ql-block">注释译文</p><p class="ql-block">作品注释</p><p class="ql-block">1、呜呼:叹词,表悲痛。</p><p class="ql-block">2、遽然:急速、匆忙。</p><p class="ql-block">3、温吐:回想倾吐。</p><p class="ql-block">4、恨偏:愤恨不平。</p><p class="ql-block">5、覆载:天覆地载,言其多之意。</p><p class="ql-block">6、恺恻:平易诚恳。</p><p class="ql-block">7、庶汇:众人汇集。</p><p class="ql-block">8、手泽:手勤润泽,亲手操持。</p><p class="ql-block">9、劈理分情:分清感情和理智,不以感情用事。</p><p class="ql-block">10、物无遁形:凡物皆能见,是说看问题全面。</p><p class="ql-block">11、戚里:亲戚邻里。</p><p class="ql-block">12、五德:儒家主张的仁、义、礼、智、信为人的五种品德。</p><p class="ql-block">13、荦荦:明显。</p><p class="ql-block">14、乃其大端:就其大的方面来看。</p><p class="ql-block">15、如在上焉:好似天上的神明一样。</p><p class="ql-block">16、三纲之末: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之末指封建礼教的末期。</p><p class="ql-block">17、各务为良:希望个个成为有用之人才。</p><p class="ql-block">18、又次所怀:还有所挂念的。</p><p class="ql-block">19、或属素恩:有的是平时给您恩惠的。</p><p class="ql-block">20、或多劳瘁:有的是多为您劳苦的。</p><p class="ql-block">21、均待报赍:都等待送物报答。赍:给物给人。</p><p class="ql-block">22、总兹:总起这些。</p><p class="ql-block">23、盛德所辉:大德所放出的光辉。</p><p class="ql-block">24、悃忱:诚恳热情。</p><p class="ql-block">25、则效不违:仿效不违背。</p><p class="ql-block">26、必补遗缺:必补上遗憾之处。</p><p class="ql-block">27、念兹在兹:想到您在这里,您就在这里。</p><p class="ql-block">28、此心不越:我们的心离不开您。</p><p class="ql-block">29、春晖朝霭:春阳晨雾。</p><p class="ql-block">30、精禽大海:像精卫鸟衔着石子想填平大海一样,矢志不移。指母亲的恩情永远也报答不完。</p><p class="ql-block">31、隳:毁坏。</p><p class="ql-block">32、惟挈:只提着。</p><p class="ql-block">33、置其粗浅:把大小事情都放在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34、家奠:家中用酒食祭祀死者。</p><p class="ql-block">35、觞:古代喝酒的酒具。</p><p class="ql-block">36、尚飨:请您享用酒食。[3]</p><p class="ql-block">作品译文</p><p class="ql-block">我深切哀悼我的母亲,她突然之间就过世了。她享年五十三岁,曾生下过七个子女。七子中只剩下三个,也就是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其余的未能养育成活,他们是二个女儿二个男儿。养育我们三个兄弟,母亲真是历经艰辛。身体受到损害与磨难,并因此染上疾病。母亲此生所经历的种种事情,全部是一部伤心史。我也不忍全都写出来,只待我慢慢和缓地吐露。今天我要说的,只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她盛大的德性,一个是她的隐痛或抱恨。我母亲的高尚风格,首先予以推举的是博爱。无论远近亲疏之人,她全都庇养照料。她慈祥而富于同情心,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她的关爱所到之处,其本质就是真诚。她从不说谎话,也不存有半点欺人之心。她天性严洁端正,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她生前亲手操办的事情,全部有条有理。她头脑精确缜密,处理事情合情合理。做事也没有什么失算了的,任何事她都能明察秋毫。她清洁干净的风尚,传遍了亲戚邻里。她一尘不染,外表与内心始终如一。她仁、义、礼、智、信五德一‘一鲜明,这是做人的大节。整个看她的人格,宛如在我头上照耀。她隐痛抱恨的地方,就是处于君臣、父子、夫妇这三纲的最后。有志向未能舒展,有希求未能获得。母亲精神上的痛苦,以这点最为突出。这究竟怪天呢还是怪人?悲痛得连大地也塌陷了一角。其次她抱憾的是儿女们,要把他们养育成人。兄弟三人就像还未成熟的果实,正处于青黄不接之间。她在病中拉着亲人的手,内心酸楚愁肠百结。她呼唤着儿子们,各自务必要作好人。然后母亲所关怀的,就是至爱亲朋们。有的平时有恩于我家,有的却劳累病苦。无论大小亲朋远友,都有待于报答周济。总结这一切叙述,都是盛德所辉映着的。我会禀受母亲的诚恳,效法她而不违背她。至于母亲的抱恨,我定要加以弥补。铭心刻骨记住这些,心里绝不忘怀。如同春日的朝晖与云霞。何时才能回报母亲呢?要以精卫填海的雄心。悲哉我的母亲,母亲终究不会死的。躯体虽然毁灭,灵魂却万古常青。只要我活着一天,那么每一天都会报母亲之恩。只要我活着一天,都将陪伴在母亲身旁。今日说得太长了,其实时间却很短暂。因此这篇祭文只能提纲挈领,就主要方面简单陈述母亲的事迹。此时在家中祭奠,就聊敬你一杯酒吧。以后对母亲的陈述,将随着日月增长而增长。请享用祭品吧。[3]</p><p class="ql-block">创作背景</p><p class="ql-block">此诗作于1919年10月8日,这篇四言古诗式的韵文体祭文是哀悼毛泽东的母亲的。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湖南湘乡人,生于1867年2月13日,1919年10月5日因患淋巴腺炎病逝世。母亲逝世后三天内 ,诗人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这篇至性流露、沉郁平实的《祭母文》。[4]</p><p class="ql-block">作品鉴赏</p><p class="ql-block">文学赏析</p><p class="ql-block">“祭文”就是祭奠亲人和好友而写的押韵的文辞。明代徐师曾在《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中说:“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而韵语之中,又有散文、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毛泽东的这篇《祭母文》采用四言韵语,可说是一首四言诗。它重在叙事和抒情,歌颂了母亲的盛德和养育之恩,表达了自己对母亲逝世的无限悲痛之情。</p><p class="ql-block">全文分五层来表述:</p><p class="ql-block">第一层,写母亲的早逝和辛劳养育子女,以致积劳遭疾。“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三男。”先说母亲生有七子,仅存活三人,辛劳一生,如今匆匆而逝,仅享年五十三岁。1919年10月5日,毛泽东的母亲因患淋巴腺炎去世。此前两月,毛泽东还领母亲在长沙医院治疗,并扶母亲去照相馆同他们兄弟三人一起合影留念。不料母亲到家不久便去世,这怎不引起他的无限悲痛呢?“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次写母亲的养育之恩。为了养育我们兄弟三人,备尝辛苦。摧磨劳累,以致得病。“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再写对母亲的思念。母亲一生中历事千万,全是伤心之事。现在,我再也写不下去了,只有等待以后慢慢回忆倾吐。</p><p class="ql-block">第二层,追述母亲的“盛德”和“恨偏”。“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提出追述之纲:现在要说的只就两点,一是母亲高尚的品德,一是她怨恨不平之事。接着,从“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到“合其人格,如在上焉”。集中再现母亲的“盛德”。表现在:她有博爱的胸怀,远近亲疏,一视同仁。她平易慈祥,感动了众人。她普施爱心,完全是出于真诚。她不说假话,更不存欺人之心。她正直谨慎,一点也不作假。她细心,经她手做之事,皆有条理。她头脑精密,“理”(智)“情”(感)分得很清。她计划周密,事无遗漏,观察事物也绝无不见之处。她爱洁净的习惯,传遍了亲戚乡里。她一尘不染,身心表里如一。仁、义、礼、智、信的“五德”规范,在她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这些美德完全合乎母亲的人格,好像是上天赋予她的一样。毛泽东从博爱、真诚、整饬、洁净、“五德”等方面写出了母亲的高尚与伟大。再写母亲的“恨偏”。“恨偏”者,遗憾之事也。母亲之遗憾是什么呢?诗人写道:“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这就是说,母亲怨恨不平之事是封建礼教末期,妇女仍受多重压迫,有志不能施展,有追求不能实现。这就是母亲最大的精神痛苦。这是天意吗?人愿吗?好像“倾地一角”,无法填平!这里,诗人从母亲的角度对封建礼教提出了强烈的抗议!</p><p class="ql-block">第三层,写母亲对儿辈的关心及临终时的遗嘱。“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是说我们弟兄三人虽已活命下来,但像没有成熟的果子,处在青黄之间。因此,母亲病时放心不下,总是“揽手”,拉着我们的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赍。”这是临.终的遗嘱,一是希望儿辈“各自为良”,成为有用之才。二是对平素有恩于我们的或为我们帮过忙出过力的亲戚朋友,无论大小远近亲疏,都希望儿子为母报答他们。再次实现母亲的贤良美德。</p><p class="ql-block">第四层,写儿辈一定学习母亲的“盛德”,牢记母亲的“遗恨”,报答那些恩人。“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心秉悃忱,则效不违。至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总之,上述这些都是母亲美德放出的光辉。我们一定秉承母亲的诚恳热情,学习母亲的美德,决不违背。至于母亲的遗恨,我们一定为您弥补上。母亲,我们一想到您,您就仿佛出现在眼前。这种思念之心将永远不灭。您养育我们的大恩,如同春阳和晨雾,我们何时才能报答完呢?我们一定像精卫鸟衔石填海一样,矢志不移,坚持不懈。念母报母之情,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第五层,写母亲虽死犹生以及对母亲的悼念。“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月俱长。尚飨!”唉,母亲的身躯虽然毁坏了,但她的美德却传万古,虽死犹生。我们有生之日,都是报答和陪伴母亲之时。现在话说长了,而时间又显得过于短暂。我只有把母亲的主要事迹写出,其余事迹只好留存在我们心里。此刻正进行家奠,请母亲喝下这杯酒。我们以后还会像太阳那样长久地有许多话向您陈说,表达对母亲的永远思念。母亲,享用酒食吧!悼亡深情,感人肺腑。[4]</p><p class="ql-block">名家点评</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启蒙老师毛宇居:“此文脱尽凡俗,语句沉着,笔力矫健,皆至情留露 ,故为之留存,以为吾宗后辈法。”[1]</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其他已公开发行的著作有《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诗词选》等。</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兰亭序》,为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时所作的诗序,也称《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此帖文采斐然,书法出神入化,自然天成、和谐畅达的晋人风致一览无余,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p><p class="ql-block">文征明临慕《兰亭序》</p> <p class="ql-block">褚遂良临慕《褚摹兰亭序》卷,唐,褚遂良摹,纸本,行书,纵24cm,横88.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兰亭序》原迹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其妍美流便的风神,被后世视为行书的典范和楷模。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羲之书法,在得到《兰亭序》真迹后,曾命当朝书法名家褚遂良、欧阳询以及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等勾摹数本,分赐臣下,以广布扬。真迹据记载已随唐太宗殉葬昭陵。这些唐摹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为褚遂良摹本,存世的褚遂良、虞世南、冯承素等墨迹摹本,多属此系统,以冯摹的“神龙本”为最佳;一为欧阳询摹本,刻帖“定武本”即源自欧本,为存世最佳的石刻帖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卷根据卷前项元汴标题“褚摹王羲之兰亭帖”,定为褚摹兰亭序。同时卷中有米芾题诗,故亦称“米芾诗题本”</p> <p class="ql-block">“把笔抵锋,肇乎本性。</p><p class="ql-block">梁老师讲义:</p><p class="ql-block">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gt;金文--&gt;小篆--&gt;隶书--&gt;楷书--&gt;草书--&gt;行书,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通过统一的文字记录,一脉相承的过程,通过形式上审美情境的艺术要求,要求书法人从文字结构章法的变化,深入领悟到大自然刚柔相济阴阳互生循环平衡的哲学境界,它传导的尊重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促进了中华文明保持着源远流长的传承发展。一次书法创作,错落线条浓淡色彩虚实字形的变化,谋篇布局的章法平衡等等,实际上是修身养性的良好训练,仰观碑帖瑰宝的过程,也是从心灵深处领悟民族精神底蕴和传统文化内涵的美好体验。传授书法文化,是师生一道,共同唤醒内心深处潜藏的审美情怀、敬畏先哲贤达的德性修养境界,涵养辩证思维理念增强复兴家国情怀的善德之行</p><p class="ql-block">中华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是从士大夫的人格培养向着平民百姓普及,传承和凝聚民族精神的过程。这是书法发展中的时代属性所决定的,因为以往在“士大夫”阶层的人才有机会接触到并能够学习真正的书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圣王羲之认为,字是书者人品的写真;北宋文学家苏轼也有曾表示:“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都说字如其人,正如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言:“写字者,写志也。”如何从字看出作者的性格、审美和品德呢?“品高则下笔妍雅”即是说,一个人若品格高尚,书法就脱俗;若品德清纯,则书法潇洒。请跟小编一起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胡适、梅兰芳的书法作品中,欣赏他们的性格魅力。</p> <p class="ql-block">十七帖</p><p class="ql-block">王羲之在梁武帝时期便已经确立了在书坛的地位,他的法帖从梁武帝时代就开始搜集,到了唐太宗年间依旧如此,在皇家的内库当中,网罗了3000多件王羲之法帖。</p><p class="ql-block">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法帖,乃是在公元347-361年,也就是王羲之从44岁到58岁,这14年当中,王羲之写下的17封书信。这17封书信总计943字,乃是草书界的“无上范本”,被奉为“书中龙象”!</p><p class="ql-block">学习草书,《十七帖》是每一个人都绕不过去的一件经典法帖,《十七帖》在草书上的地位就如同《集王圣教序》在行书上的地位一样,字字堪称模范,字字如同教科书一般。</p><p class="ql-block">后世的草书大师无不是从《十七帖》里面汲取营养,然后卓然成家的。《十七帖》之所以比其他的草书法帖高明的原因乃是它“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气象,无丝毫狂怪之气,中正而平和,且又不失变化,这本帖就好比汪洋大海,后世学书者,任取一瓢便足以受用终身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儒朱熹曾经这样评价《十七帖》道:“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这便是《十七帖》从容之气象品格,唐太宗评价其章法为:“烟霏霹结,状若断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意思是笔意绵绵,势力超绝。但唯一可惜的地方是《十七帖》传世仅为刻本,没有墨迹本,这对于初学者而言是大为不利的,启功先生曾经说过,临摹刻本要有“透过刀痕见笔痕”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则很容易走弯路。所以初学者学习《十七帖》,最好是学习历史上最为经典的墨迹临本。这件《十七帖》,苏东坡临摹过,只可惜行笔悠游精神气格很像,但是用笔之法与结字之法与右军相去甚远,不宜初学。元朝的康里巎巎临摹过,其点画精微,用笔爽利,不足之处是用笔上颇有俭省,意趣更是与原帖相差较大。明代的胡正、项元汴、董其昌皆有临本传世,但只可惜面目气格与原贴相差甚远。而历史上最佳的临本乃是朱大有临的《十七帖》,无论在用笔、结字之法和章法气息,能够完全贴合晋人,若是直接看他的临本,满满的皆是晋人意趣,你会难以想象,这个临本是出自明朝人之手。朱大有在书法史上寂寂无名,但他临摹的《十七帖》却成为了书法史上至为经典的临本,为后世所仰望。朱大有临《十七帖》</p> <p class="ql-block">原帖:颜真卿《争座位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临帖:宋代苏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颜真卿《争座位帖》,又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并称为“行书双璧”,与《祭侄文稿》《祭伯文稿》合称“颜书三稿”。此帖信笔疾书,豪宕尽兴,姿态飞动,苍劲古雅,受到历代推崇,堪称颜氏行草精品。</p> <p class="ql-block">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局部)</p><p class="ql-block">清代书法家赵世骏,楷书初学钟、王,晚学褚遂良,几可乱真。所临《雁塔圣教序》,得褚书“变起伏于锋杪”之妙,轻灵流美,仪态万方</p> <p class="ql-block">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鉴赏</p><p class="ql-block">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中国书法历经上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永恒魅力。</p><p class="ql-block">中国书法在发展的过程中人才辈出,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同时,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p><p class="ql-block">1、王羲之</p><p class="ql-block">王羲之(303-361) 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p><p class="ql-block">王羲之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最终“兼撮众法,备成一家”。 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行书和草书成就相当高。是一位影响及其深远的大书法家。后世尊其为“书圣”.几乎可以说,王羲之决定了其后2000年的书法发展</p><p class="ql-block">其作《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颜真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为一代名臣。德宗诏文称之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书法史上,颜真卿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对后世影响巨大。“颜体”犹如:“关羽坐帐,正气逼人。”其楷书《多宝塔碑》,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行书《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米芾《书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多宝塔碑</p><p class="ql-block">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纯厚,大义凛然,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提高了其于书法界的地位。</p><p class="ql-block">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人称“颜体”。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史上千百年来不朽的领军地位,颜真卿是中国书史上最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p><p class="ql-block">3、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由于赵氏艺术的出类拔萃和政治上的位高权重,赵孟頫晚年名声显赫,“官居一品,名满天下”</p><p class="ql-block">赵孟頫同时是一位气贯古今的书画大家,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赵孟頫的这首题画诗已成为我国书画界的座右铭。</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位士大夫画家,赵孟頫一反北宋以来文人画的墨戏态度,这是十分可贵的。作为价值学原则,赵孟頫既维护了文人画的人格趣味,又摈弃了文人画的游戏态度;作为形态学原则,赵孟頫既创建文人特有的表现形式,又使之无愧于正规画的功力格法,并在绘画的各种画科中进行全面的实践,从而确立了文人画在画坛上成为正规画的地位。</p><p class="ql-block">赵孟頫使职业正规画与业余文人画这两种原本对立或并行的绘画传统得以交流融汇,从此,一个以文人画家为主角,以建构文人画图式为主题的绘画新时代,拉开了序幕。赵孟頫也成为文人画的一代宗师</p><p class="ql-block">赵孟頫同时还是元代的书坛领袖。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法作品华美而不乏骨力,流丽而不落甜俗,潇洒中见高雅,秀逸中吐清气。这是赵氏深厚的功力、丰富的学养、超凡脱俗的气质所致。世称“赵体”。到其晚年更是达到:人书具老,超神入圣的境界。为中国书法史立下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p><p class="ql-block">鉴于赵孟頫在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柳公权</p><p class="ql-block">在我国的书法史上,有一位擅长楷书,以骨力清劲著称于世的大家,这就是为人所熟知的柳公权。</p><p class="ql-block">柳公权(778—865),字诚悬,陕西耀县人。他继承了前辈书体结构,自创所谓“柳体”,并为后世百代楷模。穆宗帝问他怎样用笔最佳,他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名言被后世传为“笔谏”佳话。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柳体”与“颜体”齐名,并称“颜筋柳骨”</p><p class="ql-block">柳公权成功的桂冠既是由辛勤刻苦的荆棘编成,又是站在巨人的肩头上去摘取的。他善于吸取书艺大家的智慧与成果,变化成自己一家书艺。柳公权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柳体”,竖起了一座巍峨丰碑。人们瞻仰这丰碑时,景行仰止,重其书,慕其人,故书与人并垂不朽。</p><p class="ql-block">柳公权的楷书成就之高,以至其后一千年来,在柳体一路中再无名家。所谓:“自古学柳无大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王献之(344-386)东晋书法家,字子敬,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官至中书令,故世称大令,为羲之第七子。幼时从他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创一格,与父齐名,人称“二王”。</p><p class="ql-block">王献之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p><p class="ql-block">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是后世书家所叹为观止的。</p><p class="ql-block">中秋帖,鸭头丸帖,洛神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苏轼</p><p class="ql-block">苏轼(1037-1101),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p><p class="ql-block">苏轼有着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皆有精湛的造诣。他是中国杰出的文豪,是北宋文坛领袖。建树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苏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清新刚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宋一代诗歌新貌。词风豪放雄浑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改革了词风,开拓了词境,提高了词品。他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苏轼同时是宋代杰出的书法家,居北宋书坛“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之首。苏轼书法早年学徐浩、柳公权,中年又学颜真卿、杨凝式,最后形成独特的风格。他精于行书及楷书。苏轼的行书与黄庭坚的清劲、蔡襄的温淳婉媚不同,而是笔墨丰肥圆润、浑厚爽朗;因其修养广博,故“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天真平淡,格调俊逸,以气韵见胜。其作《黄州寒食帖》用笔浑厚遒逸、跌宕多变,富有情感,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其书风之影响至今不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p><p class="ql-block">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p><p class="ql-block">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画及理论。他是海内文宗,执艺坛牛耳数十年,是晚明最杰出、影响最大的书画家。董其昌的绘画长于山水,注重师法传统技法,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调,讲究笔致墨韵,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画史绘要》评价道:“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出于儒雅之笔,风流蕴藉,为本朝第一。”董的绘画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很大,并波及到近代画坛。</p><p class="ql-block">董其昌的书法成就也很高,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自负。董其昌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 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p><p class="ql-block">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书为宗法,倍加推崇、偏爱,甚而亲临手摹董书,常列于座右,晨夕观赏。康熙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长段跋语加以赞美:“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尝观其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盖其生平多临《阁帖》,于《兰亭》、《圣教》,能得其运腕之法,而转笔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颜真卿、苏轼、米芾以雄奇峭拔擅能,而要底皆出于晋人。赵孟頫尤规模二王。其昌渊源合一,故摹诸子辄得其意,而秀润之气,独时见本色。草书亦纵横排宕有致,朕甚心赏。其用墨之妙,浓淡相间,更为绝。临摹最多,每谓天姿功力俱优,良不易也。”虽然康熙有些言过其实,但董其昌的书法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董其昌是可以与赵孟頫比肩的扛鼎书家。在其之后再没有一位有如此影响的书法大家。另外,在康熙、雍正之际,他的书法影响之深,是其他书法家所无法比拟的。</p><p class="ql-block">8、张旭</p><p class="ql-block">张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工诗书,草楷俱佳尤长草书。</p><p class="ql-block">他的草书,名噪当时,影响后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时与李白诗,裴文剑舞称“三绝”,被后世誉为“草圣”。</p><p class="ql-block">9、米芾</p><p class="ql-block">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定居江苏镇江。因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官”。</p><p class="ql-block">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p><p class="ql-block">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称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芾学书在传统上下了很大功夫。他少时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p><p class="ql-block">米芾书法作品(请将手机横屏欣赏):</p><p class="ql-block">米芾的书法在宋四家中,列苏东坡和黄庭坚之后,蔡襄之前。然如果不论苏东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的影响,但就书法一门艺术而言,米芾传统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实出二者之右。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谓:“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无怪乎苏东坡说:“米书超逸入神。”米芾的书法影响深远,尤在明末,学者甚众,像文徵明、祝允明、陈淳、徐渭、王觉斯、傅山这样的大家也莫不从米子中取一“心经”,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米芾擅水墨山水,人称“米家云山”,米芾以画代笔,颇有意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怀素</p><p class="ql-block">怀素(725——785),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以“狂草”名世。</p><p class="ql-block">怀素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刻苦临池,采蕉叶练字,木板为纸,板穿叶尽,秃笔成冢,其后笔走龙蛇,满纸云烟,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p><p class="ql-block">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历代书法名家更是层出不穷。除了以上介绍的10位著名书法大家,历史上的著名书家还有:钟繇、张芝、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黄庭坚、蔡襄、杨凝式、赵佶、鲜于枢、邓文原、祝允明、文征明、刘墉、何绍基等,他们也都是声名赫赫的书法大家,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p> <p class="ql-block">古代著名行书</p><p class="ql-block">1、《兰亭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兰亭序》是王羲之在其47岁时的书作,记述了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兰亭序》共计三百二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兰亭序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祭侄文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 因为此稿是在颜真卿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可以说基本上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可以说,《祭侄文稿》是我国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十分珍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黄州寒食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州寒食诗帖》,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出的人生感叹。诗的感情基调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伯远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伯远帖》行书纸本,此帖为晋代真迹,王珣书,故列希珍之宝。此帖行书,态致萧散,妍媚流便,笔力遒劲,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并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韭花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韭花帖》杨凝式书,行书,墨迹麻纸本。《韭花帖》是一封信札,叙述的是午睡醒来,甚是饥饿时,恰逢有人馈赠韭花,非常可口,遂执笔以表示谢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蒙诏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蒙诏帖》,墨迹纸本,又名《翰林帖》,书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当时柳公权四十四岁,字如惊鸿击空,曾刻入《三希堂法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张翰思鲈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帖也称《季鹰帖》,是欧阳询为张翰写的小传,属于行楷,无款。纸本,纵25.2厘米,横33厘米。共十行,每行九至十一字。字体修长严谨,笔力刚劲挺拨,风格平正中见险峻之势,是欧书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蜀素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蜀素帖》是米芾三十八岁时,在蜀素上所书的各体诗八首。此卷相传为邵氏 所藏,欲请名家留下墨宝,以遗子孙。 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而米南宫却不惧怕,见到后,一挥到底,写得随意自如,清劲飞动。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此帖充分体现了他“ 刷字”的独特风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松风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庭坚的行书,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其结体从颜鲁公《八关斋会报得记》来,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撑舟,气宇轩昂。其特点十分显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土母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建中,北宋书法家。字得中,号严夫民伯。后随母迁居洛阳。官至工部郎中。被人称“李西台”。传世书迹有行书墨迹《土母帖》。石刻有翻刻《峄山碑》及法帖《千字文》等。《土母帖》,行书墨迹,纸本。后有萧引高、王称等跋。《珊瑚纲》、《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此帖是传世的《西台六帖》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发布于 10 月前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 <p class="ql-block">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p><p class="ql-block">文徵明曾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生平九次参加乡试均不中。嘉靖二年(1523年),以岁贡生参加吏部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之职。嘉靖五年(1526年),文徵明辞官归乡,专事创作。[1]</p> <p class="ql-block">王铎就是看了米芾幅作品开的窍!</p><p class="ql-block"> 米芾早年遍临古帖,后来上溯魏晋,前半生入古,后半生出古,假如不是靠着一股疯癫,恐怕很难达到后世评价的高度。</p><p class="ql-block"> 王铎的书法之路,和米芾神似,他以临帖如灯取影般的逼真自得,后来一天临一天创,也引为得意之事,但这些都被当时的高手看不起。直到后来,境遇不佳,心情不好,随意写出的字才臻于化境,所以傅山说,王铎数十年前字极力造作,后颓然自放,遂成大家</p><p class="ql-block">王铎小楷《韩愈答李翊书册》</p><p class="ql-block"> 而王铎的颓然自放,大概也是受了米芾这卷大行书的启发。虽然两者在字形上相去甚远,但字里行间充斥的那种“颓然”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华国锋同志与颜体书法</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颜体书法,是唐代著名大书法家、忠烈将领颜真卿创作的一种楷体,运笔方圆并用,起笔藏锋,收笔回锋;结体宽博丰肥,骨力苍健,气势磅礡;结构严谨端庄,气势开张,别具一格。所以,颜真卿书法与其高贵品格,在我国书法史上居于很重要的位置,历来有“学书先学颜”的说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华国锋(1921年-2008年)</p><p class="ql-block">在70年代曾担任我国最高领导人的华国锋同志,便是其中取得优异成就的一份子,他以较高颜体水平被赞誉为“华氏颜体”,近些年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让我们对华主席有更为饱满和深厚的认识。</p><p class="ql-block">在混沌历史背景下的华国锋同志,不仅是一位改变中国命运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凭借出色颜体书法堪比专业水准的书法高手,被后世景仰。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也曾对华国锋的“华氏颜体”给过很高的评价。</p><p class="ql-block">华国锋以其“华氏颜体”,之所以成为被群众甚至专业界认可的高手,原因有两点</p><p class="ql-block">一方面,华国锋对颜体书法不止于临摹,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与创造,他强化了颜书的方圆用笔、粗细、节奏对比(如下图),增强了笔性筋韧,难得以“行楷”貌呈现出颜体风范,灵气十足,且浑然大气;</p><p class="ql-block">再一方面,华国锋同志作风正派,光明磊落,谦虚谨慎,忠坚爱国,维护团结,关爱人民,顾全大局,这种人格魅力,赋予颜体书法独特书品。因而,观华国锋书法,华丽正气,不失为一种家国胸怀的笔墨表现。</p><p class="ql-block">所以,相对古代专业书法家而言,华主席的颜体有一些不足,比如对收笔的处理有些草率,不够凝练。但是在近现代书坛尤其在领导人当中,属于佼佼者,作品值得品味。</p><p class="ql-block">1980年10月,为破除个|人|崇拜,华国锋提出要求,今后在公共场所不再悬挂华国锋像和题词。于是,华国锋的画像,及语录和书法题词纷纷被取下。至今,唯一被官方保留下来的华国锋题词,就是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纪念堂”六个镌刻在大理石上的硕大金字。</p><p class="ql-block">通常而言,书法中的颜体,是指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写的正楷书法。其以圆笔为主,兼用方笔,起笔藏锋,收笔回锋;笔画清劲丰肥,骨力苍健,气势磅礡;结构严谨端庄,气势开张,别具一格。所以,颜体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居于很重要的位置,历来有“学书先学颜”的说法,对后世影响很大。</p><p class="ql-block">也正因为这样,历史上学习、临摹颜体的书家从未间断过,曾经担任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华国锋同志,便是其中突出的、并取得非凡成就的一位,他的不少书法作品也因此被赞誉为“华氏颜体”,近些年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并给当下书法界增添了许多夺目的光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的确,华国锋同志不仅是一位改变中国命运的杰出政治家,而且他凭借一笔华美的颜体正楷书法和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早已大步跨入了专业书法家的行列,为后世所景仰!中国顶级书法大师启功先生,也曾对华国锋的“华氏颜体”给过很高的评价。</p><p class="ql-block">笔者以为,“华氏颜体”之所以被公认为书法珍品,一方面,华国锋在书法实践中,不是简单地临摹颜体,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自己独到的创造,因而他的“华氏颜体”往往筋韧骨坚,浑然大气,观之华丽正气,让人感慨万端!另一方面,也与他老人家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和高贵的人品他不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舒同</p><p class="ql-block">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了。舒同坐在招待所的一间小屋里,眼眶里泛着泪花,紧紧拉着儿子舒关关的手,讲述着他与毛主席之间的点滴往事。</p><p class="ql-block">天色渐暗,舒关关起身想去开灯,却被父亲制止了。他清了清嗓门,挥手指了指日头落去的天空,语重心长地说:“不管怎么样,如果没有他,我们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p><p class="ql-block">图丨舒同</p><p class="ql-block">这时,舒关关发现,从父亲的眼眶里涌出了两行热泪.....</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战地黄花呦!”</p><p class="ql-block">舒同与毛主席的交往,最早要追溯到上个世纪的30年代。他1926年入党,1930年参加红军,曾跟随毛主席亲历了空前惨烈的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诗词中有一名句:“战地黄花分外香”。后来的专家学者往往把它解释为菊花或菜花。但舒同却说,毛主席的“战地黄花”另有所指。</p><p class="ql-block">1932年春,漳州战役刚刚结束,舒同正在指挥红军战士打扫战场,毛主席踏着渐散的硝烟来到阵地上。</p><p class="ql-block">他一把握住舒同的手,说:“你是舒同同志,早就知道你了。看过你的文章,见过你的字。”</p><p class="ql-block">随后,主席边走边听舒同向他汇报战斗经过,不时为红军战士的英勇壮烈发出感慨。</p><p class="ql-block">在战斗最激烈的山顶,毛主席弯腰抓起一把焦土,又缓缓把手张开——几粒铜制的子弹壳从焦土中显露出来,在夕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深情地说道:“这,就是战地黄花呦!”</p><p class="ql-block">图丨舒同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舒同深深地被毛主席那伟大的革命气魄和丰富的情感世界所折服。这也是后来舒同常把毛主席的诗词作为自己书法创作的主要对象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人们评价说:舒同书写的毛主席诗词,或雄健,或姿肆,或凝重,或飘逸,却总能充分体现出原作的意境和气魄,堪称当代书坛一绝。</p><p class="ql-block">1936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旬邑县时,为了团结抗战,我党拟请当地一位名叫萧芝葆的前清翰林出任边区参议员。几次请他,都被拒绝了。</p><p class="ql-block">他说:“共产党好是好,但都是当地打仗的,没文化,谈不来。”毛主席就叫舒同以中央的名义给他写了封信,宣传我党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p><p class="ql-block">翰先生最终同意“出山”了,他说:“这封信不仅字写得漂亮,文笔也比我好。共产党有人才!”毛主席听说后很高兴,称舒同是“党内一支笔”、“红军书法家”。</p><p class="ql-block">从此,遇有请毛主席写字时,他经常会推荐自己的这位“书友”去写。</p><p class="ql-block">就这样,舒同奉命为“中国抗日军政大学”题写了校牌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八字校训。</p><p class="ql-block">图丨毛主席</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许多革命志士就是唱着“抗大”的校歌,从这里奔赴抗日前线,英勇作战,为抗战的胜利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p><p class="ql-block">1939年,敌人的飞机轰炸延安,将延安的农贸市场夷为平地。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坚持抗战,党中央决定就在农贸市场旧址上,重建一个新市场。</p><p class="ql-block">舒同又奉主席之命,挥笔题写了“延安新市场”5个斗大的榜书字,而毛主席则亲自为这个新市场撰写了一副对联:</p><p class="ql-block">上联是: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边区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p><p class="ql-block">下联是: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国自由权</p><p class="ql-block">一些行内人士评论:舒同提写的横匾,雄浑遒劲、藏锋不露,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博、包容、坚毅的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而毛主席撰写的长联,则气势如虹、恣肆磅礴,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决心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坚强信念!</p><p class="ql-block">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而这次合作,也是我们所知的毛主席与舒同两位当代书法大师生前唯一的一次合作。</p><p class="ql-block">图丨毛泽东</p><p class="ql-block">20年后的1959年,为了庆祝建国10周年,北京兴建了著名的“十大建筑”。</p><p class="ql-block">从北京站、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到民族文化宫、中国美术馆,都是由毛主席亲自题写的匾额。</p><p class="ql-block">唯独到了要给“全国农业展览馆”题词时,毛主席挥笔作了个令人颇感意外的批示:山东,请舒同同志题。</p><p class="ql-block">据舒同后来分析,毛主席之所以要他为“全国农业展览馆”题字,除了对他的书法表示肯定之外,还可能因为当时舒同是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而山东又是一个农业大省。</p><p class="ql-block">这种安排,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做是毛主席对山东工作的期望和关怀。</p><p class="ql-block">“鲁迅走的是改造中国的第一步一认识中国,而我们要走的是第二步一改造中国”</p><p class="ql-block">1943年,中央派舒同赴山东,传达延安整风运动精神,协助罗荣恒巩固和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p><p class="ql-block">临行前,毛主席在自己的窑洞里,接见了舒同,并进行了一次令舒同终生难忘的长谈。毛主席在谈话中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和前景。</p><p class="ql-block">突出强调了山东的战略地位和加强山东根据地建设的重大意义,指示舒同要尽快与山东的干部和广大军民打成一片;开展工作。舒同深感此行责任重大。</p><p class="ql-block">图丨舒同</p><p class="ql-block">快到吃晚饭时,主席邀舒同留下来共进晚餐。</p><p class="ql-block">可能是有意要缓和一下过于严肃的谈话气氛,主席站起身来,指了指窑洞里简陋的“书橱”(其实就是在窑洞的土墙上挖了一个长方形的槽)。</p><p class="ql-block">对舒同说:“人家说我们是靠马克思主义起家的,可是你看,我这里并没有几本马克思的书嘛!马克思主义光靠书本是不可能真正学到手的,要到斗争实践中去学。”</p><p class="ql-block">舒同注意到,在主席的“书橱”里除了《共产党宣言》等几本马列的书以外,还整齐地摆放着一套1936年出版的《鲁迅全集》。</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解释道:</p><p class="ql-block">“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把当今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国民的劣根性都解剖得可以说是淋漓尽致了。我们可以借助他的‘解剖’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并找到医治这些弊病、改造中国的药方。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鲁迅走的是改造中国的第一步——认识中国, 而我们要走的是第二步——改造中国,将来还要把中国建设好!”</p><p class="ql-block">舒同当时担任新四军和山东军区的政治部主任,他正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全身心地领导着整个山东战场的政治工作,忙得连坐下来认真给自己的孩子起个名字都顾不上。</p><p class="ql-block">妻子一个人独自怀抱着刚出生的婴儿,穿过道道封锁线,历经艰难险阻,来到了山东。</p><p class="ql-block">图丨舒同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舒同听说妻子千里寻夫,出生入死的经过后,感慨道:“你们过了一关又一关,真不容易,孩子就叫‘关关’吧!”就这样,舒同为儿子取名为舒关关。</p><p class="ql-block">后来时局的发展,完全如毛主席当时的分析,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不仅成为抗日战争的坚强堡垒,而且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舒同当《人民日报》社长,还可以兼的省委书记嘛!”</p><p class="ql-block">1954年,舒同再次被中央派到山东工作,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1956年7月兼济南军区第一政委。</p><p class="ql-block">在舒同主持山东工作期间,毛主席曾多次亲临山东视察。在听取汇报,指导工作之余,两人经常谈论诗词、历史和书法。</p><p class="ql-block">说到此次重返山东,舒同与山东还真有着不一样的“缘分”。</p><p class="ql-block">本来,上海刚解放时,中央和华东局曾研究制定过解放台湾的作战方案。</p><p class="ql-block">考虑到在解放战争中,舒同曾多次深入敌营,成功地策反了国民党第46军、第96军和国民党第二绥靖区等多支部队起义。</p><p class="ql-block">不仅对扭转华东的战局,作出了关键性的特殊贡献,而舒同本人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国军”工作经验,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有着相当高的声望。</p><p class="ql-block">因此,党中央、毛主席曾内定由舒同担任“特殊情况下的台湾省委书记”。后因朝鲜战争爆发,攻打台湾的计划搁浅了。</p><p class="ql-block">舒同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兼宣传部长期间,还同时兼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校长、华东党校校长和华东局党校《解放日报》社社长等9个职务,表现出了很高的政治热情和较强的工作能力。</p><p class="ql-block">根据毛主席的意见,党中央这次原本是要调他到北京去,当新华社社长或人民日报社社长。结果,却被陈毅元帅中途拉到了济南,要父亲协助他解决山东的“向明问题”。</p><p class="ql-block">处理完了“问题”,中央决定撤销华东局建制,各省也要撤销分局,通过召开全省党员代表大会,组建省委。</p><p class="ql-block">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陈毅、谭启龙等同志的要求,党中央决定把舒同留在山东。</p><p class="ql-block">1955年1月的一个深夜,毛主席在济南接见了舒同、谭启龙,听取有关“向明问题”处理情况和如何改变山东党的工作作风问题的汇报。</p><p class="ql-block">其间,毛主席突然改变了话题,重新提起了要舒同赴京,出任《人民日报》社长的旧事。</p><p class="ql-block">舒同觉得自己刚到山东半年,许多工作刚刚,希望再给他些时间熟悉情况,开展工作。谭启龙也说山东情况复杂,需要把舒同留下来,以便打开工作局面。</p><p class="ql-block">不料,主席竟挥手打断了他们的话,说:“舒同当《人民日报》社长,还可以兼山东的省委书记嘛!在中央工作能统揽全局,掌握政策,必要时可以到济南来,指导山东的工作;兼省委书记又便于搞调查研究,了解下情,对办好《人民日报》也有好处。”</p><p class="ql-block">听了主席这番话,舒同一时不知该怎样应答。倒是陪同主席前来的杨尚昆出来打了个圆场,建议:“此事回京后再议。”</p><p class="ql-block">1958年,创办中共中央机关理论刊物《红旗》杂志时,原先拟定的编委都是在京工作的领导和理论专家。报到主席那里,毛主席又亲笔在名单上增加了3位在京外工作的第一书记:舒同、陶铸、王任重。</p><p class="ql-block">图丨舒同一家</p><p class="ql-block">“你们山东这下子可好啦.....可以搞成一个‘独立王国’了!”</p><p class="ql-block">舒同生前曾两度在山东战斗、生活和工作,前后达16年之久。</p><p class="ql-block">他始终把山东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也经常教育子女要永远牢记山东父老的养育之恩。</p><p class="ql-block">由于他任期内,毛主席曾多次亲临山东视察、指导工作,他还比其他人更真切地感受到毛主席他老人家对山东人民怀有的那种特殊的感情。</p><p class="ql-block">1958年的一天,舒同刚参加完一个会议,回到家中,就在饭桌上眉飞色舞地讲起了毛主席帮山东免掉了巨额债务的感人情景。</p><p class="ql-block">在那次会上,主席曾专门要舒同汇报山东近年来工农业发展的情况。</p><p class="ql-block">当舒同讲到山东的掖县、招远金矿开采前景喜人的情况时,毛主席显得异常兴奋。他插话说:</p><p class="ql-block">“只知道山东有烟台苹果、莱阳梨,还有肥城的桃子。想不到还有这么大的金矿呦!还有铝、又有煤、又有铁.....嗬嗬,不得了啊!舒同同志,你们山东这下子可好啦,要什么有什么,万事不求人。山东可以搞成一个‘独立王国’了!孔夫子时代,山东就是一个国家嘛!那时候叫‘鲁国’,他是鲁国大夫。”</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对山东的发展是真的关心,他向舒同了解了山东目前还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中央帮助解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图丨毛主席</p><p class="ql-block">得知至今还欠中央巨额债务的问题时,主席当即表示:“这些钱全部免掉!”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惊住了,李先念看了看主席,又看了看舒同,大声回答道:“我同意主席的意见,免!”</p><p class="ql-block">1960年,舒同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的职务被撤销,他主动提出要到灾情十分严重的章丘县,与老百姓们一起生产救灾。</p><p class="ql-block">长期过度劳累,导致他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痔疮复发,流血不止。毛主席得知后十分着急,立刻指示要舒同回省里疗养,并将其调回陕西工作。</p><p class="ql-block">1962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全会上,舒同见到了毛主席,两人聊了很多心里话,毛主席也关切地询问了他的身体状况。</p><p class="ql-block">后来,舒同与毛主席就很少见面了,他的处境也变得越来越困难。</p><p class="ql-block">1971年的一天,毛主席接见了陈士榘,两人在闲聊时,毛主席便询问陈士榘:“舒同现在在哪?他处境如何?”。</p><p class="ql-block">图丨陈士榘</p><p class="ql-block">得知了舒同处境困难时,毛主席立即指示身边的工作人员:“解决舒同的问题。”这是毛主席对舒同的最后的关爱。</p> <p class="ql-block">舒同的章丘县委书记之“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0年冬,因“大跃进”造成的全国性的经济困难,山东成了重灾省之一。因为当时震惊全国的“黄河事件”,中央对山东省委的领导核心进行改组,舒同被免去省委第一书记职务。1961年4月,舒同被下放到章丘工作一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舒同同志老年时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曰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任县委秘书刘宝华亲历全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0年冬,因“大跃进”造成的全国性的经济困难,山东成了重灾省之一。缺粮少吃是当时最主要的原因,特别是章丘黄河公社因为饿死及病死人数较多,惊动中央领导,这就是震惊全国的“黄河事件”。其实,这只是当时山东乃至全国的一个缩影,因为当时的状况都差不多,只是其他地方的灾情还没有暴露而已。中央遂对省委的领导核心进行改组,舒同被免去省委第一书记职务。按照中央“体察民情、调查研究、改造思想”的指示,1961年4月,舒同被下放到章丘工作一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山东的问题暴露后,全国各地的问题相继暴露,随即中央又在全国掀起了反对“五风”的整风运动。在这样的背景下,舒同在多次检讨的基础上,根据中央的指示到离济南不远的县进行调研和思想改造,1961年4月15日上午9时半左右,在一名司机和一名警卫员的陪护下来到章丘县委。当时的县委所有领导都下去搞生产救灾和地瓜育苗。刚刚21岁的时任县委秘书刘宝华同志把舒同同志领进了常委会会议室,然后县委的几名主要负责同志立即赶回县委接待了舒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情虽然过去了53年,舒同同志也已经离开我们16年了,但章丘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他在章丘工作的这段经历也常常成为老百姓传说的佳话及谈资。舒同同志兼任或挂职章丘县委书记一事传遍章丘,以至于后来传遍全国。无论是《章丘县志》,还是网上搜索到的所有历史资料,均是如此。笔者在和刘宝华伯伯多次接触的时间里,曾经提起此事,刘伯伯总是无奈地笑笑,因为一些不实的证据和谣言频频来袭,怎么解释也是无法摆脱。刘宝华是当时的县委秘书,主要跟随县委领导,又参与县委常委会记录,经历了舒同同志在章丘的全过程,是真正的亲历者。同时,刘宝华又和县委安排的做舒同同志生活和行政秘书的赵金祯同志同住一个宿舍,每天交谈和关心舒同同志自然是少不了的,应该说是详细了解底细的人。后来,舒同去千佛山医院疗养时,刘宝华陪同县委领导多次去看望,并且多次接受过舒同同志的书法指导,现在,刘宝华还一直保留着舒同亲自写给他的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舒同当时的思想压力非常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刘宝华介绍,舒同来章丘工作是根据中央关于“体察民情、调查研究、改造思想”的指示精神来的,对兼任章丘县委书记一事省委从来没有公布过,就是泰安地委和章丘县委也从未接到这样的任命或口头通知。舒同自己在章丘工作期间从来没有讲过,当时所有的县委领导也都没有听说过。直到1961年秋后,舒同从章丘回到济南养病(在当时的高干疗养院千佛山医院),一直到后来离开章丘也没有任何的口头或文字的免职文件和通知。当时任章丘县委第一书记的刘钦鉴未因舒同的到来而有文字或口头的降职任免通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舒同为章丘留下的墨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的舒同,中央只是免去其省委第一书记职务,尚未做最后的处理。舒同当时的思想压力非常大,包袱沉重,他见人不语,遇事很少言语。有时讲出一句话,县委领导和秘书们也听不懂,需要由随从的人翻译。由于压力大,舒同神经衰弱比较严重,失眠是其最大的苦恼,晚上九点一定要按时休息,否则便难以入眠。那时常委们是白天下去工作,晚上开会,县委常委会舒同很少参加,都是第二天由当时的县委第一书记刘钦鉴同志向他汇报。汇报以后舒同也很少表态或提出意见,都是让县委按照省委及地委的部署办事(当时的章丘由管辖的济南市按照区划调整划归为泰安地区管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舒同同志兼任县委书记的事情又从何而来呢?据刘宝华说:“最大的可能就是在1961年12月,应《大众日报》之邀,办公室主任于承福代县委书记刘钦鉴写一篇关于调查研究搞好农业救灾的文章,稿子的落款是:中共章丘县委第一书记刘钦鉴。但是,在稿子刊登后却改成了中共章丘县委书记处书记刘钦鉴。”刘钦鉴书记去秘书办公室找刘宝华抄写一份材料时,于承福就把报纸拿给刘书记看并问咋回事?刘钦鉴书记没有讲出个理由来,也觉得有点纳闷。但是,刘书记最后说:“可能是因为舒同同志在这里的缘故吧,咱们都得往后排。”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报社既没有联系,也没有说明,再者说报纸已经登了,县委也不便再问,此后就没有人提及此事了。由此看来,这就是被后人说成是舒同兼任过县委书记的唯一能够让人联想到的重要线索。但事实是,舒同从来不主持县委的工作,都是当时的县委第一书记刘钦鉴主持。舒同也从来没有干预过县委常委的工作安排,几乎不参加常委会会议。因此,完全可以断定,舒同同志根本就没有兼任过章丘县委书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试想,在那个年代,舒同同志身居高位,是党的高级干部,免职不是省委所能够决定的。何况在当时,舒同也是领袖比较欣赏的人物之一。再加上后来的资料显示,只是“认识问题”,贬至县委书记几乎不可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鉴于舒同同志的地位、身份及在书法界的威望,我们不能盲目去传说,要实事求是,以免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参考的是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是刘宝华亲历所为的感想,也是重要的历史见证,希望人们能够正确借鉴和学习。[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纠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舒同的章丘县委书记之“谜”.齐鲁晚报数字报刊.2014-12-09 [引用日期2014-12-0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李景田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 1921一2011 ) 》人物卷,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4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清廉传家的舒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引用日期2021-06-30]</p> <p class="ql-block">书法家,文化领域创作者</p><p class="ql-block">关注</p><p class="ql-block">启功先生的一生对传统书法用力甚深,对众多的书法名家碑帖都下过苦功。在《启功论书绝句百首》中,启老先生曾自述其学书之过程:“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竞体芳。偶作擘窠钉壁看,旁人多说似成王。”诗下自注甚为详细:“余六岁入家塾,字课皆先祖自临九成宫以为仿影。十一岁见多宝塔碑,略识其笔趣。二十余岁得赵书胆巴碑,大好之,习之略久。”</p><p class="ql-block">可见,对传统的学习、继承, 启功先生是身体力行的。在启功先生早中期的作品中我们都能清晰地看到这种学习、借鉴的痕迹。启功先生认为:学习书法必须立足于对传统的继承,只有从传统书法走出来的人,对书法下过工夫的人,才能懂得传统书法艺术技法的精妙所在。</p><p class="ql-block">启功先生的一生,恪守传统,以古为新,将古代的笔墨传统、精神传统,转化为当代创作的养料,成为一种新的笔墨语言形式,显得儒雅风流,体现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境界,堪称当代书法创作楷模。这也是启功书法深受大众喜爱的原因。启功先生对书法传统的固守、学习,来自于他对传统书法的发展充满信心。可以说,启功先生的书法很少受到当代书法的审美思潮的影响,而是长期以来以古为师,走出了一条由传统走向创新的路子,从而表现出了启功书法鲜明而独特的个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