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专题研究——书中的女性形象

HUI

<p class="ql-block">《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水浒传》描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广大农民在贪官逼迫下,无以为生,纷纷占山为王,结盟起义的历史史实,记述了起义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水浒传》一共塑造了七百多个人物形象,女性有七十多位,占了十分之一。她们一般社会地位低下,再加上社会混乱,朝廷腐败,充满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每个人都存在着生命危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百姓惶恐不安,很多女子为了生存,不惜一切手段,不顾人格尊严。有的出卖自己的肉体,有的委曲求全,有的奋起反抗加入,造反的行列,成为女中豪杰。作者施耐庵就是通过塑造这样一系列人物形象,为读者描绘一幅历史的画卷,让我们去品味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b><i>第一类:朝三慕四型 。代表人物: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和贾氏。特点:总觉得没有经历过的东西是最好的,感情不专业,容易被外界的花花世界所诱惑。</i></b></p> <p class="ql-block">  <b><u>1.潘金莲</u></b></p><p class="ql-block"> 潘金莲作为《水浒传》整本书中出场最早的一名女性角色,可以说是本书中所刻画描写的最为成功的一名女性角色之一了,她朝三慕四,总是认为自己没经历过的感情一定是完美的,但对于自己平平淡淡的生活和丈夫总是像是对待臭水沟的垃圾一样嗤之以鼻。</p><p class="ql-block"> 书中首次对于潘金莲的描写是“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云意。纤腰袅娜,拘束着燕懒莺慵。擅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这是水浒传中首次对于一女性描写如此极尽笔墨,充分体现了她的相貌较好也为下文卖夫为情做了铺垫。潘金莲在本书中的存在不但推动了情节发展,也为梁山好汉武松这一形象做了侧面映衬进行了塑造。</p><p class="ql-block"> 潘金莲因心生淫情才有背叛武大勾结西门庆一事,最终才导致意气用事的武松为了给哥哥鸣不平才一脚飞踢杀死了西门庆,也间接导致了武松因杀人不得不四处漂泊流浪最终因仇恨的堆积血溅鸳鸯楼才落草为寇。</p><p class="ql-block"> 潘金莲也完美的塑造了武松这一人物形象,她的毫无底线心无贞洁与武松的为人正义还有心存正道的品质形成对比,这中强烈的反差也恰恰是本章人物之间矛盾之所以爆发的原因。武松在之后毫不留情杀掉西门庆为武大报仇,看到这一情节任何人都会认为武松本人是一个武艺高强,眼中不揉沙子兄弟义气深重的人。这一切也都离不开潘金莲这一人物在反面的衬托。</p> <p class="ql-block"><b><u>2.阎婆惜</u></b></p><p class="ql-block">阎婆惜,郓城县的妓女,歌舞辞赋琴棋书画可谓样样精通,尤其写得一手好文章。被其母阎婆送给宋江当外宅。阎婆惜与张文远情投意合,因此欲改嫁张文远。在与宋江分手时,阎婆惜以宋江与梁山往来的信件为要挟,强行索要一百两黄金,最终惹怒了宋江,被宋江杀死。</p><p class="ql-block">客观地看,阎婆惜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具有强烈反叛现实之心的女性,这主要表现在她对爱情自主真诚的追求上。自看上了张文远,“这婆惜十分有情”,虽然那张文远是个酒色之徒,但婆惜是真诚的。“自从和那小张三两个搭上了,他并无半点儿情分在那宋江身上。这美好的爱恋和单相思的坚守,在自已露骨的急切的对于金钱的贪欲和愚蠢面前一败涂地,土崩瓦解了。</p><p class="ql-block">阎婆惜虽然只是小说中的一个小人物,一个在贫寒线上挣扎的女性,但作者有意通过她命运的一次转机来表现她从金屋美人到情毒淫妇的变化过程,来表现她的反叛精神和人性的本真面目,从而反衬英雄宋江气贯长虹的胸怀和被逼上梁山的意义。</p><p class="ql-block">从小说的叙事和立意的角度看,阎婆惜是不可或缺的人物。是阎婆惜的出场和表现才把宋江抬高,故事的政治意义也明确化了。宋江杀惜后被发配江州,“演成了许多曲折繁复的故事,通过那些故事,全面展开了《水浒》所反映的广阔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b><i>第二类:利益至上者。代表人物:王婆。此物王婆为两个王婆,一个是介绍潘金莲给西门庆的王婆,另外一个是介绍阎婆惜给宋江的王婆。特点:为了利益,会不择手段,哪怕是伤天害理的事情只要有钱赚,肯定不会拉下。</i></b></p> <p class="ql-block"><b><u>1.王婆</u></b></p><p class="ql-block">王婆是水浒传中的反面形象,她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整体。她是一类善于察言观色,撮合整事的媒婆。他们利益至上,为了利益会不择手段,哪怕是伤天害理的事,只要有钱赚,她们就会做,而且会是十分乐意的做。</p><p class="ql-block"> 比如介绍潘金莲给西门庆的王婆,它不仅仅算到了西门庆的好色与潘金莲的没有底线,她还安排了一场武大郎捉奸的巧合以便后面接着为他们分忧帮忙的幌子,串通西门庆潘金莲一起毒害武大郎,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还有骗宋江娶下阎婆惜的王婆,一样是为了利益。</p><p class="ql-block">王婆同样也是必然存在。她有存在的意义与原因,她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她不仅塑造了以自己为典型的一类群体,她们唯利是图,狡猾奸诈,虚伪做作。</p> <p class="ql-block"><b><i>第三类:女中豪杰型。代表人物: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特点:武艺比较高强,能力出众。尤其是比自己的男人有本事。</i></b></p> <p class="ql-block"><b><u>1.扈三娘</u></b></p><p class="ql-block">扈三娘是出生在扈家庄里的千金小姐,相对于卖人肉的孙二娘与性格暴躁的顾大嫂来说她还是有那么一些许女性的形象。然而她在书中展现出的却是封建社会下女性的悲哀书中给出的扈三娘的形象是完美的。</p><p class="ql-block">在第四十七回中,扈三娘还未出场,就有杜兴说的扈家庄“唯有一个女儿最英雄,名唤一丈青扈三娘,使两口日月双刀,马上如法了得。”接着又有石秀乔装打听祝家庄路,遇酒店一老人又提“西村唤扈太公庄,有个女儿,换做扈三娘,绰号一丈青,十分了得。”。杜兴在见了宋江后,再次说起扈家庄:“他庄上别的不打紧,只有一个女将,唤作一丈青扈三娘,使两口日月刀,好生了得。”都侧面描写出她的名声之大,武艺之高,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多次的铺垫也证实了扈三娘和矮脚虎王英第一次见面,扈三娘“轻舒猿臂,将王矮虎提离雕鞍,活捉了去。”,接着连让宋江看了“暗暗的喝采”的欧鹏也是“斗一丈青不下”。第五十五回中,她与高太尉的战斗是其上梁山后的首战,结果当然是扈三娘活捉了大将彭玘。这些都可见扈三娘武艺之高强扈三娘貌美如花,武艺高强个人能力极高在现代来看就是成功女性然而,书中在李逵杀了她全家之后,他却无所作为,面对宋江的指婚,他只说了一句推却不得,就把自己嫁了嫁给了贪财好色的王英而这样的悲剧来自于哪?全都来自于她被封建社会所禁锢的思想哪怕貌美如花,武艺高强思想的未解放也使她造成了这些悲剧在封建社会里,女人的地位本来就很低下,皇权、神权、族权、夫权像四块大石重重地压在女性的身上。在《水浒传》里,为我们造就了女将扈三娘,但他的地位又“无一不在男子的下层”:排座次时,又列于矮脚虎之下:武艺高强,每每出征又都随夫而行:王英一死,她马上“夫死妇随”。如此结局与前面的描写相互脱节。作者似乎想要为女子“平反”,却也难逃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p> <p class="ql-block">  李师师本身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她的相貌。在其刚刚出场时,书中就写到:“少年声价冠青楼,玉貌花颜世罕俦。万乘当时垂睿眷,何惭壮士便低头。”由此可见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但单凭这相貌,还不能做到这样受欢迎。李师师的情商也很高。虽在文中没有详细描写,但能让当今天子龙颜大悦,会说话是肯定的。</p><p class="ql-block">在《水浒传》中,李师师对剧情的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高俅的幕后操作下,梁山之前次次想要招安的意象都未能别上报,并且直接到宫中上报皇帝也不现实。李师师,就是梁山好汉与宋徽宗之间的那座桥。在李师师的牵线搭桥下,燕青成功会见宋徽宗,讲述招安之心,并揭露了高俅的隐瞒。从而促进了之后在朝廷安排下梁山好汉攻打方腊的举动。李师师虽然身为妓女,但从她的语言行为方面来看,不难看出她其实是一个正义之人。对于梁山好汉,她一直持支持认可态度。她对于朝中势力的无奈与叹息。身为宋徽宗的枕边人,朝中局势自然是有所了解,但身为一个妓女,她也无能为力。她能做的仅仅是帮好汉们说说话。在最后宋徽宗梦见宋江等人时助他们一力,让其功德在死后有所表现而以。身为一个貌美并灵巧聪慧,富有才情的女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却也仅仅能作为一个妓女生存,因其是女子。与她差不多情况的就是高俅。同样受高位之人喜爱,同样聪明机智,却能在朝廷中翻云覆雨。</p> <p class="ql-block">在作者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中,既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女性在男性世界中生活的痛苦,也使我们深刻地了解作者对女性真挚的同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感谢观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制作组:楚霸王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查找资料:冯莘峪 魏妤桦 王子烁 顾嘉原 楚丁伊 赵紫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制作美篇:赵紫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