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瑶信步集

Sherry Sun

<h5><br></h5><h5><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i style="color: inherit;">听朋友提醒海外微信功能或有改变, 赶紧查看自己以往记录, 看到一切安好, 颇为欣慰。</i></h5><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inherit;"> </i></p><h5> <i style="color: inherit;">自己从2012年起开始使用微信,最初十分上心,近来因老眼昏花很少触碰,也因人老了需要倾诉的越来越少,见新如旧,少了很多感慨, 提笔无神,也就淡漠了许多。 开始的时候使用微信的人不多, 对微信的功能也不甚了解,但觉得英文界面“朋友圈”的翻译“Moment”更贴近“当下”的意思,觉得非常妙, 于是就把它当成自己的电子日记, 随时记下此景此情,很少转发他人的文案, 也因此比较珍视里面的内容,尽管没有常常翻看, 但一旦丢失确有遗憾, 曾经有过抽时间整理备存的念头,但总没实现。倒是疫情来了空闲多,说翻就看,发现十年前的自己精力真叫可以,不仅隔三岔五发感慨,竟然还保留着对诗词的眷恋,写下了不少现在看来心气儿十足,底蕴欠佳的诗词。 尽管食之乏味,但弃之不忍, 毕竟记载了不可再现的曾经,于是准备按照年度时间段凑几集《微瑶信步》,是个间杂顺口溜,散诗,古体诗与词,赋的大杂烩,留给自己老来取乐。又准备求先生按照微信原配照片捡其贴合作画一二,也不知他是否愿做捧哏的角色?试试吧! </i></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集 - 2013年写的诗和词</p> <b>散诗 - 关于缝隙的心得</b><div><br><h5>去吧,<br>去寻找,<br>两个思绪间的缝隙。<br>缝隙,如羽。<br>轻轻的一呼,<br>又盈盈一息。<br>近在指尖,<br>又飘忽悠远。<br>无受无思无形无识,<br>无幻无嗔无怨无惧。<br>缝隙<br>就是我吗? <br>哎呀呀,<br>一息间吹跑了轻盈,<br>一念间关合了缝隙。<br><br></h5><h5>感恩瑜伽大师, 引领我们寻找不追逐美妙的定力!</h5><h5><br>2013年1月</h5></div> <h5><div><br></div><div><br></div></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h1><h3 style="text-align: left;"><b>七言绝句<br></b><b>帘影</b></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b><br></b></div><h3 style="text-align: left;">暮雨霏霏暗晚云,<br>归鸦嗷嗷唤初晴。<br>帘添叶影结新意,<br>影借枝身缔故心。</h3> <h5><i><br></i></h5><h5> <i>午后春雨绵绵,品茶读诗忘了时辰, 窗外传来乌鸦的叫声才知黄昏将至。窗外云收雨歇,窗帘印上了夕阳投射下的竹枝掠影,写了首打油诗记下当时的心情, 后又循照古韵七言改写成竹影绝句,是初学七言的习作。</i></h5><h5><i><br></i><i>又: 家住温村乌鸦每日往返觅食的必经之路旁, 清晨和傍晚各有数千只乌鸦从屋顶嗷嗷飞过。 刚入住时露台是乌鸦们歇脚的场所, 尤其是傍晚回巢时黑压压站了一地,后来听取邻居建议在露台建了花园, 摆上座椅, 乌鸦就择它地高枝歇息去了,从此彼此相安无事, 露台上的花草从未被乌鸦打扰过。晴日里常会出外与它们挥手致意,偶有负责收尾的鸦官儿会在头上盘旋片刻后飞走, 算是客套回访一番吧? </i></h5><div><br></div>2013年4月<br> <h3><b>卜算子 - 樱雨人<br></b><b>(复阙,和阙 )</b></h3><div> <br><h5>花雨落纷纷,香雾揉云衬。</h5><h5>小伫凝眸恐碾尘,可是惜花人?</h5><h5><br></h5><h5>入暮雨霏霏,茵绿妆红泪。</h5><h5>浅见旖旎一烟随,亦或探花人?</h5><h5>(网友和)</h5><h5><br>继夜雨淋淋,惊梦怜花冷。</h5><h5>揽鬓提篮帘自启,幽若藏花人。</h5><h5><br>晨晓雨殷殷,深院铺新粉。</h5><h5>袂倦沉香人未倦,吾乃赞花人</h5></div> <h5><p><br></p></h5><h5> <i> 公司如花美貌的OJ午餐时拍照了满地落樱的街景拿给我们看,说自己怕踩踏花瓣惦着脚尖走去拍照, 顿时觉得人和景都美得闭月羞花,忍不住吟诗一首赞惜花人,读后才觉得比较贴近卜算子的格律, 尽管韵脚让位给了词意,但还是赢得了朋友圈中喜欢古词的朋友和了下调-探花人,颇有仙气,感觉甚合吾心吾意, 于是就又和一调-葬花人。 朋友说尽管不错,但略带悲凉之意, 辜负了OJ美妹赏花的愉悦心境, 于是改做藏花。 惜花、探花、藏花、又怎能不赞花?所以又强添赞花人进而乱了韵脚。尽管勉为《卜算子》,但能在当今虚拟世界论诗作词,感觉好极了, 向来少梦的我竟然梦游了竹林七贤饮酒作诗的场景,美滋滋的心情持续了数日。</i></h5><i><br></i><p></p><p><i>2013年4月</i><br><br></p> <h5></h5><h3><b>忆江南 - 春樱四首</b></h3><br>樱花蕾,怀蕊意倾谁?<br>开向狮峰白雪照, 怀拥湾岸绿茵堆。<br>温煦又经回。<br><br>樱花放,佳丽俏东洋。<br>恩种它乡承好雨,情植孤土散幽香。<br>谦曳奉春光。<br><br>樱花落,风沥雨还凉。<br>花悯花怜终有恨,魂飞魂散一摇殇。<br>犹唱谢秋娘。<br><br>樱花祭,依浪醉唏嘘。<br>雨伴香泥埋归意,风织斑泪嫁华衣。<br>魂伫大洋西。<br><br><br><h5> 《忆江南》曲牌在白居易三忆江南前称《望江南》, 再前本名为《谢秋娘》,是晚唐朱崖李太尉(德裕)为谢秋娘(杜仲阳)所撰。</h5> <h5></h5><h5> </h5><h5> <i> 2013年初春的早樱开得分外娇美,粉嫩中透着纯净的晶莹,隔着一抹海湾朝向依然白雪皑皑的狮峰山轻摇慢摆,温哥华美若待嫁的新娘。<br></i></h5><h5><i> <br></i></h5><h5><i> 温哥华城中的樱树多移自樱花之国-日本, 应该是早期东洋移民思乡的伴手。 早樱初放绚丽, 但多遭春寒冷雨,不过几日樱花树下的斑驳花瓣就比挂在树上的还多了, 分外招人怜惜。现在市里设有樱花节,许多人特地穿上和服打把花伞到樱花树下流连一番。樱花节过后各色强劲的郁金香就粉墨登场了。</i></h5><div><br></div><div>2013年4月<i></i><br></div> <h1></h1><h3><b>七言打油诗 - 北岸深湾问友仙</b></h3><br><h5>伴花随柳深湾行,对山面海浮云生。<br>似烟似雾似仙至,问仙问道问众卿:<br>吾乃东海不老翁,循声觅迹此山中。<br>尔等龙孙长亭客,何缘游落故水东?<br>众卿听罢泪眼濛,潸诉游子长叹情:<br>故园河溪依旧在,水水奈何不再清。<br>故道百里长短亭, 亭亭住着寻租人。<br>他乡山水千般好,怎及乡音高堂亲。<br>异地风情万般媚,怎比丹菊浓墨深。<br>听罢仙翁泪沾襟,悄然垂首道隐衷:<br>叩拜香客密如蝇,算盘打的比俺精,<br>巧取妙夺精气尽,可借片云纳老身?</h5> <br><h5>  <i>春日与友小聚北岸深湾,聊起网媒关于华人“占领”温哥华的文章,又观周边许多在故土本已功成名就的精英背井离乡,过起寂寞种南山,聊聊踏北岸的日子。调侃之余,不禁惘然若失。</i></h5><h5><i><br> </i> <i>自己早离故土, 初来北美时北京的街道上还看不到出租车, 怀胎7月仍要挤公交车去上班, 普通居民家中也没有电话,因此长久旅居北美的选择来得自然而然。后来听多见多,才慢慢了解新一代移民在抉择上的各种苦衷和内心的纠结,故捡其浮表一二,凑了一首散诗略发感慨。</i></h5><h5><i><br></i><i>2013年4月</i></h5> <h1></h1><h3><b>打油诗 <br></b><b>小女何地粉弓张</b></h3><div><br><h3>春晓慵慵浅梦长,<br>枕边震震信到箱。<br>凝神镜下细细看,<br>小女何地粉弓张? </h3></div> <br><h5>  <i>小女年幼就随我们来到北美生活,对父母故园的了解甚浅,国文水平一直保留在幼稚园水平。 大学毕业后她选择了去北京继续深造, 给自己一个了解母国学习母语的机会。 从她时不时发来的无字照片看, 尽管在北美也一直生活在大都市, 但对北京年轻人的都市生活还是无法完全习惯,课余娱乐依然绕着冰球、户外展开。微信信箱里的照片应该来自她与朋友春假间去郊外踏青。</i></h5><h5><i><br> </i> <i>在朋友圈得瑟后, 好友Jane附上了一首诗: 老妈耍枪女玩弓, 英姿飒爽豪气冲。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勇。 我的确喜欢枪械,爱它们的简洁精准, 并有几份收藏, 偶尔也会在朋友圈得瑟一二。 但小女并不赞同我的爱好, 并明确告知她抵制任何形式意义上的杀生。</i></h5><h5><i><br> </i> <i>转写打油诗也有一段趣事。 因前几日那首《深湾问仙友》长诗被朋友缪赞为七言, 被先生放了狠话, K我气坏了老的,懵了小的,吓得赶紧奉上一首诗认错:</i></h5><h5><br></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堆词砌字枉称诗,共愤难托罪证实。<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收砚藏宣唯面壁,从今只赋打油诗。</span></h5> <h5><i><br></i></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b></b><b></b><i style="color: inherit;">朋友读后问: 你平日里就是这样怼你家先生的吗? </i></h5> <h5></h5><h3><b>菩萨蛮 - 菲沙河春色</b></h3><br>春堤暗摆儬茶案,悻悻未见佳君面。<br>古树涨新梢,新蚁歇故巢。<br>意迎花入坐,却逢双鹕落。<br>密密菌菇长,遥遥错认郎。<br> <h5></h5><h5><i><br></i></h5><h5> <i>趁缠绵数日的细雨稍作停息赶紧出门透气,漫步在泛着早春泥土湿气的河堤上 ,见到许多有趣的景物:河边漂木摇椅前摆放着一个相当精致的竹制茶案,案上被人摆放了一只外形神似茶杯的河石; 面水的长椅前开着艳丽的水仙, 等不到佳人成双就坐, 却见两只鹭鹕卿卿我我; 古树长出茂密的新枝藤, 蚁巢蚯穴工程也十分浩大;叫不出名的菌菇在雨后的草地上见缝插针的长着……. 远处走来一队提着袋子的年轻人,乍看以为是前来拾菇, 走近才看清他们是志愿过来拣拾弃物垃圾的大学生。 于是见景说景, 凑出了一首菩萨蛮。</i></h5><br>2013年4月<br><i></i><br> <p class="ql-block"><b>西江月- 春至温哥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下樱红柳绿,山头白雪云轻。</p><p class="ql-block">飞花洒洒叙春晴,我自闲游步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见春秋几世,更闻依旧涛声。</p><p class="ql-block">狮峰又起雾重重,报道春潮又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5>  <i>温哥华依山傍水,初春的时候, 海岸的樱花飞絮随风起舞,对面狮峰山上却还常常白雪飘飘,是一个让人放不下诗意的地方, 不仅时时触景生情, 看到几张朋友发来的照片也能勾起诗魔。 <br><br></i> <i>上面这首《西江月》就是对着友人上山戏雪发来的照片写的。 因为小时候就把毛词《西江月-井冈山》背的滚瓜烂熟, 所以套路起来十分顺畅, 该押韵的押韵,该对仗的对仗, 实在叶韵难觅, 把字颠来倒去也能凑得七七八八将就着看,只是觉得英雄就是英雄, 小资就是小资, 填得了韵脚, 填不来气势!<br></i><div><i><br></i></div><div><i>2013年4月</i></div></h5>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五言律 - 茶-花-禅</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span style="color: inherit;">熙熙心自静,<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嚷嚷意亦闲。<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花坐禅团畔,<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香跌茶案前。</span></h3> <div><br></div><div><h5> <i> 友人一心向佛, 但又从业于最熙熙攘攘的旅游界,常年风尘仆仆奔波四海。匆匆又去前发来一组照片, 配上了心迹数语:“匆匆又要离去,品味一杯清茶,玩味一丝法喜”。 读后不禁赋诗一首, 愿佛法清凉, 常伴好友左右。 <br></i></h5><br><br><i>2013年4日</i><br></div> <h5><br></h5><h5><b>沁园春 - 巴蜀震殇</b></h5><h5><br></h5><h5>地陷山崩,魂惊魄散,瞬息浮生。</h5><h5>料黄泉碧落,独魂觅影,残蝶辨路,孤雁寻双。</h5><h5>断壁残垣,冷街空院,不忍未亡独断肠。</h5><h5>哀云骤,共三山五岳,同泣悲伤。</h5><h5><br></h5><h5>回眸巴蜀春秋,多磨难,亦多雄略郎。</h5><h5>昔五丁辟栈,化鹃帝望,武侯羽扇,诗杜回肠。</h5><h5>峰转峡江,崖横蜀道,剑倚雄门安平羌。</h5><h5>试泪尽,待秋坟上罢,重赋新章。</h5><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div><br><h5> <i>惊闻巴蜀劫难, 内心悲凉。 思地动山摇之间人们的惊恐,转瞬间至亲天各一方的哀痛, 感同身受, 辗转难眠, 心中成诗一首,哀悼四川灾区遇难的同胞。 </i></h5></div><div><br></div><div>2013年4月20日</div><div><br></div> <h1></h1><h3><b>长相思 - 春去秋来</b></h3><h3><br></h3><h3>春花红,<br>夏花浓,<br>春夏吾君细细耕,<br>别前红绿浓。</h3><br><h3>雨来摧,<br>霜亦摧,<br>雨败霜摧秋叶堆,<br>吾君归不归?</h3> <h5> <i>家中露台花园是先生回国前仔细整理的, 现在已经绿肥红瘦,闲庭飘香。 昨夜冷风细雨, 竟透出丝丝秋意。清理一地凋花败叶的时候顿生感伤, 不禁赋《长相思》一首以存情思。 <br></i></h5><div><i><br></i></div><div>2013年5月<i><br></i></div><br> <p class="ql-block"><b>七律– 航标白塔</b></p><p class="ql-block"><br></p><h5>孤孤断岸伫白衣,泣泣笛咽问有期。</h5><h5>尽数来帆皆不是,空听去浪追唏嘘。</h5><h5>白塔茫茫照雾重,家灯漫漫暗星稀。</h5><h5>天崖共梦忆尘事,海角独坐对往昔。</h5><p class="ql-block"><br></p><h5>改自即兴散诗:</h5><h5><br></h5><h5> 行不相似影相依,</h5><h5> 魂兮相接憾无际。</h5><h5> 涛声谱尽凄凉曲,</h5><h5> 从此白塔空佳期。</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5>  <i>朋友到加拿大东海岸考察旅游产品, 发来一组照片分享, 说他走了这么远就是为了看她一眼, 这座孤独地守望了一个多世纪的白衣灯塔, 如佳人遗世伫立于大西洋岸边, 执拗的盼着泰坦尼克的汽笛声。</i></h5><h5><i><br></i> <i>加拿大东海岸的民风弥漫着浓浓的海洋气息。 海岸高高的石崖上矗立着一座座红顶白身的航塔,给航行的船只引航。 入夜海崖边惊涛拍岸浓雾弥漫, 白衣航塔射出束束白光, 发出呜咽的汽笛声, 这是生活在内陆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意境。 相传这里的出海人家中也有一盏灯永远亮在面向大海的门窗前, 直到亲人从风浪中归来。</i><br></h5><div><i><br></i></div><div>2013年5月<i><br></i></div><div><br></div><div><br></div> <h3><p style="text-align: left;"><b>七言 – 冷雨孤灯</b></p><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冷雨伤春暗孤灯,</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酸枝痛柳怎禁风。</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拥衿强弩长短赋,</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默数空阶落雨声。 </span></div></h3> <div><br></div><h5> <i>自滑雪受伤后一直没有认真疗养, 肩头伤处始终隐痛僵硬,每逢阴雨湿冷长夜更觉酸痛难忍,常常静数窗外滴滴雨声, 用以转移对伤痛的注意力, 却又无端泛起其它心绪,心头眉头搅成一团。 似睡非睡中默赋散诗一首,记下当时的心境。 </i></h5><div><i><br></i></div><div><i><br></i></div><div>2013年5月<i><br></i></div><div><br></div><div><br></div> <h3><b>散诗 – 触景念故园</b></h3><h1></h1><h5>又游落基山国家公园</h5><h3><br></h3><h3>两眼雪岭云潭,一心古寺旧庵。<br></h3><h3>凭依他乡松石,觅寻故土碑砖。<br>虽拥万仞山壑,亦揽沧海桑田。<br>回眸生身往事, 浮沉寂静云端。</h3><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div><h5> <i> 加拿大落基山国家公园山河壮美举世无双, 每次到此都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这里是千百万年前太平洋海底板块与北美大陆巨壳岩石挤压崛起形成的巍峨山峦,又经几百万年冰河迁移的刻画, 留下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这里也有几千年原住民生活的足迹, 时间不短, 但始终处在渔猎的原始阶段, 直到200多年前欧洲开拓者前来从事皮货贸易, 直至建立殖民国家。地质变化可谓沧海桑田, 但人文历史脉络的痕迹却非常简单清晰,加之后人的精心呵护, 如今它以纯净而又雄浑的风姿令我们神往! 站在高山之巅, 从中国大陆来的人们在赞其原生态至真至纯时,总觉得它少了点儿什么, 对导游三言两语的介绍略感不足。 当地人或许无法想象在这块地壳另一边的大陆, 几千年里会怎样的翻天覆地, 那里的一山一水, 一草一木都会讲述数不清的故事啊! </i></h5><br>2013年5月<br></div><div><br></div> <h1></h1><h3><b>打油诗 – 童声稚趣</b></h3><h5><br></h5><h5>童声稚趣又北海,岸边垂柳几重栽?<br>清风暗换荷塘貌,秋霜亦染白塔衰。<br>双桨尤爱红领系,独舟偏向白头来,<br>轻拍回廊携手处,绿树还在红墙外。</h5><div><br></div> <div><br></div><div><h5> <i> 六一儿童节, 先生在北京老宅子里翻出了婆婆保存了四十年的旧报纸, 上面有一张先生儿时在少年宫学做航模的照片, 感叹光阴如剑之余还发上了微信朋友圈。 这张照片让我想起在儿时喜爱的歌, 从网上找来听了几遍, 不曾想几句散诗就顺嘴诌了出来。</i></h5><h5><i><br></i></h5><h5><i><br> 2013年6月1日</i></h5><br></div> <h1></h1><h3><b>歌词 - 守候<br></b><b>Till You Return</b></h3><div><b><br></b></div><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5px;">相距幽幽寰宇,</span><h5>身边依然有你。<br>冥冥中近在咫尺,<br>伸手却无法触及。<br>你的印记,<br>点点逝去。<br>但你尤在,<br>相距寰宇。<br>跨越天际寻你而去,<br>你却灵飙一转,<br>不见踪迹。<br>我愿守候,<br>待归途芳影再依稀。<br>我会在这里,<br>不再相距寰宇。 </h5></div><div><br></div> <h5><div><br></div> <br><div><i> 《神秘花园》歌集CD一直放在车中,曲调优美伤感, 中文翻唱的不多, 其中一首 Half An World Away 这首歌的翻唱一直无法找到,对网络上的文字翻译也略感缺失。 睡觉前读纳兰《沁园春 – 悼亡妻》,突然想起这首歌,就试着翻译给自己。 唱起来并不敷贴, 但很符合这一整天“春华秋叶 ,触绪还伤” 的心境。 是的, 白天去看望在北大读书的女儿, 特地去未名湖转了一转。 湖畔的春色不仅没有赶走沉闷的心情, 却越发伤感,回家的路上拣来听的歌也都带着缕缕忧伤。或许有些东西本就是造物主赐予的,但人们不知珍惜, 直到失去后才又执着于它, 即便它已经走到幽幽寰宇的另一边,人们总还是固执的相信, 固执的守候它的归期。 对已经逝去的人的思念也是如此, 往往是音容笑貌后某些与你相通的心意,才是人们长久不忘, 寻寻觅觅要找回的。<br></i></div><div><i><br></i></div><div><i>2013年6月4日</i><br></div><div><i><br></i></div></h5> <h1></h1><h3><b>散诗 - 端午伤怀</b></h3><h5><br></h5><h5>自古悲情属汨江,彩缕玉心祭楚殇。<br>魂歌九曲离骚恨,一声三泣为君王。<br>谁念千载君子伤,骏骨凉台青冢荒。<br>空寻湘君美政梦,长情英娥易断肠。 </h5><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h5> <i>读完纳兰词, 正逢端午, 又找出楚辞翻看, 感怀自古多少才子名士惆怅一生, 最后成为乱世冤魂, 盛世陪衬, 英才埋没在君王宝座之下。惜《九歌》本是人神恋曲, 无奈幻化成君臣悲情,竟然让汨罗江幽幽长怀恨,楚风凄凄难送情,不禁悲从心来,赋诗一首端午伤怀。</i></h5><h5><i><br> 2013年6月</i></h5><div><i><br></i></div><div><i><br></i></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蝉联 – 写意夏梦</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风摇柳枝芊似月,<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月抚皓腕凝如雪,</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雪着明眸幽比梦,</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梦入深潭静无声。 </div> <div><br></div><h5> <i> 肩伤又犯, 辗转难眠, 随便取一本书来看, 却是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 她的诗很美,书中也有她的照片插图, 但读诗的时候,才女的相貌却渐渐的被另外一副面孔所替代, 细细一琢磨竟然是演员夏梦。 网络上找到夏梦的一张照片, 觉得这张小照比她所演绎的任何角色都美, 应该是张爱玲,石评梅,也可以是陆小曼,但更像诗词的主人-林徽因。 所以写了首蝉联赞美一下。 又想起前几天写了首端午伤怀, 网上寻来后人给屈原作的画像, 简直就是九歌-东君里描绘的“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的样子。 谁说才华没有相貌呢?</i></h5><div><i><br>咦,此类诗还真是我第一次写呢。 </i><br></div><div><i><br></i></div><div><i>2013年6月</i></div><div><i><br></i></div> <h1></h1><h3><b>散词- 长亭客</b></h3><h5><br></h5><h5>长亭客, 万壑艰行,风雪一程程。<br></h5><h5>问君何处去? 身向金山心向东。<br></h5><h5>他乡驿站,冷床孤灯,寒雨湿裘梦难成。<br>故水浪东去,新江涛西行。<br>残阳同色, 乱鸦旧声。<br>趁月色迷蒙,暗换千针袍褂,<br>背依松身送笛声。 </h5> <div><br></div><div><br><h5> <i>跟随BC省旅游局参观内陆北部华人淘金历史小镇-Parkerville, 巧遇早期淘金客后裔一家, 并参与他们同老朋友YingYing博士的交谈,让传说中的人物在脑海中鲜活起来, 挥之不去。</i></h5><div><i><br></i></div><h5> <i> 这家淘金人后裔是第五代人, 外曾祖父并没有亲自参与北上淘金, 而是停留在第一个落脚驿站詹姆士湾, 也就是今天的BC省首府维多利亚, 在那里经营了一家餐厅, 就是今天依然在唐人街备受人们追捧的晋美大酒家。 但是他们家族的许多人选择了继续北上追梦。 从水上从菲沙河入海口逆行至希望镇( Hope,多数人因此地是好莱坞电影“第一滴血”的外景基地而记住这个小镇的, 其实它是北美早期淘金时期最重要的驿站), 然后换成陆路翻山越岭一直北上, 直到Parkerville。 据说Parkerville是旧金山以北最大的唐人城。 遗憾的是除了一只竹笛外, 他们并没有其它遗物保留下来。 此次举家到历史古镇拜访参与古迹重建的YingYing博士,目的是想得到专家的指点,找寻到一些祖先的遗物。</i></h5><h5><i><br></i></h5><h5> <i> 这只竹笛我无缘见到, 但它却成了我多少天来心中挥之不去映像。 它在风雪中飘忽不定, 又常常定格在一身长袍背靠松身的年轻华人男子的手中。 心中的悲凉无法找到任何词牌可以不受辖制的抒发出来, 于是就寻着内心的感受写下这首散词-长亭客。 </i></h5><div><i><br></i></div><div><i>2013年6月</i></div><br></div> <h3><b>散诗 – 送你一枝玫瑰吧</b><br><br>送你一枝玫瑰吧,<br>你的眼睛<br>笑了吗? <br>玫瑰边<br>还有一丛竹子呢,<br>是你去年种下的。 <br><br>送你一枝玫瑰吧,<br>你的嘴角<br>翘了吗? <br>竹影里,<br>还有一池莲花呢,<br>是你前年供养的。 <br><br>送你一枝玫瑰吧,<br>你的心儿,<br>甜了吗? <br>莲花下<br>还有一塘鱼儿呢,<br>是我们一起喂养的。 <br></h3> <h5><div>  <i>  露台上的玫瑰花开了, 莲花也开了。几只越冬的金鱼长得越发红润, 在莲叶间嬉闹。 新发的翠竹间偶尔落几片去秋的竹叶,明黄的颜色在初夏一片浓郁的中显得非常好看, 让人不禁思念一起种竹的人。</i></div><div><i><br></i></div><div><i>2013年6月 <br></i></div><div><i></i><br></div></h5> <h5></h5><h3><b>南乡子三首 - 心香,茶香,墨香</b></h3>和先生微画展<br><br>夜浅伴灯深,冉冉轻烟绕窗棂。<br>尺镇丹青思忖忖,萦萦,一饼心香染画屏。 <br><br>碧质入泉清, 陶紫云青释玉茗。<br>绢阔宣方呈画意,盈盈 , 一缕茶香漫径庭。<br><br>玉砚和青峰, 浓梦清溪照月明。<br>泼墨挥毫轻慢点, 凝凝, 一卷墨香道有情。 <br><br> <div><br></div><h5> <i> 先生在乌镇帮朋友打理项目, 慢慢的喜欢上了这座江南古镇,工作之余把见到的涂在纸上,并选了几幅发了朋友圈, 号称微画展。 既然老王卖瓜, 俺也夫唱妇随, 并附上三首南乡子自卖自夸一番。朋友调侃说让南乡子一烘托, 直接把王生的画展从潘家园吹到了美术馆, 哈哈哈哈。 </i></h5><div><i><br>2013年7月</i><br></div> <h3><b>随感 – 观,闻,行, 悟</b><br><br>观感花开花落景,<br>闻听潮起潮落声,<br>行识山穷水尽路,<br>悟了云舒云卷风。<br></h3><div><br></div> <div><br></div><div><h5> <i>朋友关注我的朋友圈后问你咋每天都在玩, 要助理吗? 我回答:导游嘛,必须做的功课啊。</i></h5><h5><i><br></i> <i>其实旅游和做旅游是两回事, 内里的辛苦也不是外人所能体会到的。 <br><br></i></h5><i>2013年7月。</i><br><br></div> <b>有云图</b><br><br>风若有意云出画,<br>水若含情山成景。<br> <h5><i><br></i> <i>做旅游的, 常行大山大水之间, 置身其中的感觉是山常在, 水常流, 风云出画。 就像儿时看的小画书, 山水是书上的图, 风云则是写在下方的故事。 <br><br><br>2013年7月</i><br></h5> <b>散诗 - 玉女河</b><div><br><h3>我称这河为玉女河。<br> 从雄浑中静静走出,<br>身姿绘出一谷幽色。<br>时而轻盈,<br> 时而欢快,<br>时而浪涌 ,<br>时而静默。<br> 婉转于山峦崖谷,<br>缠绵于石滩草坡。<br>映衬云的婀娜,<br>拥抱树的绿色。<br>带走雨的宣泄,<br>附和风的豪歌。<br> 身边花儿绽放,<br>怀中鹿儿戏波。<br>安抚舐伤的困兽,<br>滋润枯干的根棵。<br>玉女河,<br>历经打磨的善水,<br>清清自流,<br>幽幽送波。 </h3></div> <h5><div><br></div><div> <i>BC省的大山里流淌着数不清的小溪大河, 开车路过时常常被河水的风姿感动,停下来静静的欣赏一番, 心中总是浮起温柔的情感。 是的, 上善若水。<br><br>2013年8月</i><br></div></h5> <b>如梦令 – 月又圆</b><br><br>星淡风凉琼玉,<br>小院竹傍醉语。<br>杯举恨眉低,<br>樽落眼波难觅。<br>宫月,宫月,<br>圆后夕夕残阙。<br> <div><br></div><div><br><h5> <i>月儿圆了又缺,人儿聚了又散。 说些个不着边际的故事, 低眉举案醉倒竹下。</i></h5><h5><i><br></i></h5><h5><i><br> 2013年8月</i></h5></div> <b>千载青史一局棋</b><br><h5>应景一幅幽默画</h5><br>千载青史一局棋,<br>一步三惊观者迷。<br>士卒车马肝胆瘁,<br>隐者杀机弃子急。<br>楚河垓下歌筵唱,<br>汉界鸿门樽又举。<br>无奈东风不识君,<br>倚剑空歌无贞姬。<br>可怜王孙桀雄志,<br>秦城内外哀声泣。<br>劝君休笑他人痴,<br>美梦黄粱有人继。 <br> <h5><i>算隐者, 要成杀局。 使急者, 恐悻不完。</i></h5><h5><br>2013年8月<br></h5> <p class="ql-block"><b>七言- 夜读《空谷幽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转三番墨未干,茶倾五道尽茶烟。</p><p class="ql-block">昏灯暗暗空幽谷,妙眼灼灼照净兰。</p><p class="ql-block">牵梦忘乎千种事,回神又记万重难。</p><p class="ql-block">魂飞雨夜南山脚,只问书僧可否安?</p> <div><br></div><div><h5><i><br></i> <i>茶品三番又饮两遍,《空谷幽兰》也翻到了最后一页。好茶配好书, 书中的故事像极了茶的味道, 苦涩中带着回甘, 慢慢地茶香散尽趋于平淡。 好书也会让人忽略茶的味道,忘却人生苦短,渐渐进入墨香的世界。 雨夜伴书灯,仿佛身临终南山密林雾霭之中,静听寺钟在空谷中悠远传响。昏黄的书灯也像“菩提达摩的眼皮”一样跳动,灼灼有神地照在书上,常常觉得纸上的字迹在眼前放大成墨迹,然后变成一幅幅意境幽幽的画面。 </i></h5><div><i><br></i></div><div><i>2013年8月</i></div><br></div> <h3><b>六言绝句 - 识秋</b><br><br>去夜西风冷雨,<br>晨来树挂温霞。<br>认取星窗夜语,<br>识秋离燕归家。<br></h3> <h5><div><br></div><p> <i>夜里飘起冷雨, 窗前竹枝也哗哗作响。 天明后发现窗外层层枫树竟变了颜色,树梢齐齐的染上一抹微红,是秋天又到了吗?</i></p><p><i><br> </i> <i>女儿去故国留学, 先生也决定留在国内多陪她几年,每到金秋十月总会抽出时间回来团聚几日, 于是一同出行赏枫就成了我们老两口重拾旧游的节目, 十分令人期待。</i></p><div><i><br></i></div><div><i>2013年9月 </i></div></h5> <b>《禅的行囊》读后感</b><br><br>放眼千江万河,<br>回眸一翁一蓑。<br>高眼银花火树,<br>低眉一香一烛。 <br><br><br> <div><br></div><div><br><h5> <i>比尔波特的读完了, 尾章的结语很精彩, 隔一句录一句也能把要义说明白:“ 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跋涉而来,…… 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 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以放下,……. 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想罢了。”</i></h5><h5><i><br></i> <i>我想人生最难放下的包袱就是对自己的在意了。 </i></h5><i><br>2013年9月</i><br><br></div> <b>浪淘沙漫曲 – 中秋问月</b><br><br>正秋夜,丹茶尚在, 瘦菊还睡。<br>庭下熏风尽去。<br>琼盘玉树摇碎。<br>应景竹下饼圆闲醉。<br>影单处,一觞樽设,正与那轮清月般配。<br>秋思教人醉。<br><br>情切,<br>举杯效古邀月。<br>尽望遍冰洁寒清处, 未见双影缀。<br>懵眼问缘由,<br>浮袖飘月,玉盘辗转,<br>搅散了,杯内双双对对。<br><br>空洗樽杯还凝月,<br>缘何处, 藏勾又渡?<br>故何人, 持玉斧周规?<br>美嫦娥,袖泪千古,<br>弄月色, 直叫人轻唤郎归。 <br><br> <h5>  <i>中秋竹下独醉, 吟诵李白的《月下独酌》,怎么都记不起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三人是谁。 抬头见天上的是孤零零的玉盘, 低头看杯里也是孤零零的月影。 一阵清风吹过, 杯里的月影竟也模糊不清, 或许是嫦娥的舞袖遮住的月色, 搅散了月影。</i></h5><h5><i><br>2013年9月<br></i><br></h5><br> <b>打油诗 - 西子湖畔飞来峰 </b><br><br>西子湖畔飞来峰,环溪绕涧茶禅行。<br>农家藤下问茶讯,亭台碑前辨字音。<br>灵隐寺外怯踯躅,不忍烛香染佛心。<br>转行茶田青石路,溪声雨声秋蝉声。<br> <div><br></div><div><h5> <i> 一年一度的Showcase Canada在杭州西子湖畔举行, 偷闲会友携游龙井村及灵隐寺, 甚是欢喜,偶得打油诗一首, 记下当日的脚程。 </i></h5><br>2013年10月<br></div> 微瑶信步第一集暂且整理到2013年10月。 10月后就离开了温哥华的旧屋, 搬到菲沙河畔。可能是因为搬家的缘故, 年底的两个月基本上没有写诗凑词,直到来年的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