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 韵的美篇

福 韵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近日,惊闻在巴东县茶店子镇的天保山村青岗河谷的悬崖上发现大量悬棺,悬棺须在秭归县的升坪电站附近才能看见悬棺群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巴东县民族文化研究协会和巴东县文旅局邀请县考古专家向勇、李西宁和巴东电视台,于2021年12月22日前往天保山青岗河谷探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行受到天保山村村支两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村支部书记谭宏亲自陪同前往,村民谭双传主动带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考察队一行从巴东县城出发,在天保山村集结,途经秭归县的肖家坪和龟坪河,行程100余公里,于下午2点才到达秭归县升坪电站,步行约1公里后,天保山悬崖上几十个悬棺墓穴,展现在大家眼前,我们兵分两路,天保山村谭书记带稍许年轻的队员和考古专家向勇等,趟水过河至巴东县所属的悬崖脚下,除悬崖上约40余个洞穴(含崖缝)外,河滩上还有大量的古墓遗迹,崖壁上的洞穴,离地约5米,最高处I00米左右,在摄影图片中,我们清晰的看到,低处的10多个洞穴,已不见悬棺踪影,高处还可见悬棺痕迹。据天保山村书记谭宏介绍,这处悬崖俏壁均为天保山12组的崖下,一无田,二无树,下山也十分困难,以往没当回事。直到秭归县在升坪河修建电站时才被发现,升坪河电站也没认真考虑他的价值,直接动员民工破除迷信,清除悬棺,并以崖洞为家,住进了崖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悬棺是我国历史进程中,最重要的丧葬文化之一,据向勇老师介绍:悬棺葬,是中国古代葬式的一种。即人死后,亲属殓遗体入棺,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其俗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特别是在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非常流行的一种奇特葬俗文化之一。生活在长江中上游活的主要族群,土家族的祖先古代巴人,以及同时期的濮、苴、蜒、共等少数民族也大兴该葬俗,几千年以来一直流行,到明代随着汉文化普及这种葬俗消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洞窟:数十个人工开凿的石洞窟,为长短不一的长方形人工凿洞、上部半圆形,下部为垂直向直角方形,宽1900至2200公分不等,高160公分左右,深度60公分左右,不等。洞内物:靠上部看不到的不知情形。几十米高洞窟中,只见为数极少完整棺木葬具,多为散堆棺板,十米以下洞窟中,基本上只剩空穴。(最高洞窟百余米,最低洞窟因河流堆积泥石逐年升高,已距洞窟底边2至30公分高)。洞窟排列:低处密集,逐渐升高也就逐渐减少。总数量约四五十个,还有岩表崩裂掉的无法计数。根据全国考古发现材料对比,人工凿洞法崖墓的洞窟形制和葬具形制等因素,初步判断时代为战国晚期至汉代。距今2200年左右。民族属性应为巴人后裔所为。与流传说法中的僰人悬棺大相径庭。原来,靠秭归县一侧还分散分布有几处悬棺洞窟,数量都不多,唯巴东一侧数量为最多。悬棺葬群的发现和保护,有利于民族文化史和古代葬俗文化研究,有利于丰富地域旅游资源的多元化,是实实在在的文化资源实物,异常的珍贵。在考查中我们发现:秭归县在升坪河电站建设后不久,就开始向省人民政府申请此悬棺墓群为"文物保护单位",取名为"仙人洞崖墓群",湖北省人民政府于2014年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宜昌市人民政府于2021年7月在秭归一侧立碑并承担了保护之责,同时由秭归县磨坪乡和杨林村立下"文物安全责任公示牌",并立"悬棺群"旅游指示牌。在这种情况下,茶店子镇和天保山村均表示非常不满其单方面的行为,更有村民欲采取极端措施阻止秭归县磨坪乡的不当做法。巴东县民族文化研究协会在考察中还发现,此段河谷自巴东县莲峡河一直往东至秭归县的龟坪河及梅家河乡,峡谷幽深,龙潭"虎穴",民间故事传说丰盈,多处瀑布,河流弯延曲折,民风古扑,继巴人河风景区下游,极具开发价值。</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