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若凝脂 灿若云霞——“中国国石”和田玉印象(子料;雨中拍摄)

江山多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它三种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2003年10月底,中国“国石”评选结束,和田玉获得“美玉”称号,被中国宝玉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南北朝时期《千字文》中即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意译:黄金产在金沙江,玉石出在昆仑山岗)之说(昆冈玉即是指的和田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和田玉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白色、青色、灰色、浅至深绿色、黄色至褐色、墨色等。因此,按照国家标准样品以颜色分类,和田玉分为6个大类: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和糖玉,每一类都有参照标准。传统分类,依据颜色花纹,将和田玉分为8类:白玉、青白玉(介于白玉与青玉之间,似白非白、似青非青的玉)、青玉(深绿带灰或绿带黑色的玉)、碧玉、黄玉、墨玉、糖玉(血红、红糖红、紫红、褐红色的玉)和花玉。和田玉可呈油脂光泽、蜡状光泽或玻璃光泽。和田玉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绝大多数为微透明,极少数为半透明。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采用新疆和田玉作为材料。(“北京奥运徽宝”共有两方,取自同一块没有瑕疵的新疆和田玉料。其中一方作为礼物赠送给国际奥委会作为奥运历史的永恒见证;另一方作为国家永久性文物将珍藏于首都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和田玉按产出环境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原生矿:山料;次生矿:山流水、子料、戈壁料。不同产地的产出环境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和田玉的品质上会有所不同,同种级别情况下,子玉质量最佳、价值最高,山流水次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子料——又名子儿玉,是指软玉原生矿经风化、冰川、泥石流、河水不断冲刷、搬运而形成。子料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因为长期搬运、冲刷、分选,所以子玉一般质量较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