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当天,公交行至屯溪区医院站后,我和母亲便拎着大包小包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公交站台前等车,这时候围过来几位大爷大妈,问我们要不要车。<div><br>我打量了一下他们的吃饭家伙,是时下最常见的那种电动小四轮,这小四轮可是威风的很呐,既能在机动车道与汽车们并驾齐驱,又能灵活的插入非机动车道与电瓶车、自行车比翼双飞。</div><div><br>走那条道主观上要看司机们的心情,客观上要看哪条道比较空,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交警的位置,看到交警就像调皮的学生看到老师一样,得躲着走。</div><div><br>以前在火车站外经常看到这种小四轮,宰客宰的那叫一个飞起,现在与时俱进,随着公交车在小县城流行起来后,老司机们嗅到商机,小四轮的足迹便蔓延到了公交车站。</div><div><br>我对这铁盒子素无好感,它的存在使得原本并不宽阔的慢车道更加逼仄,按照速度来说应该在慢车道与电瓶车作伴;按照体积来说这玩意应该在宽阔的快车道撒欢,现如今这四不像让交警也很难管控,于是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你骑电瓶车骑的好好地,突然从你耳畔掠过,转身对你骂骂咧咧的,不把你吓个半死才怪。</div><div><br>我于是挥挥手,让大爷赶紧走,大爷看起来经验丰富,不但没走,还不紧不慢的跟我们磨着,毕竟干这行,不会磨是无法生存的。这个公交车什么时候来,真没谱,我经历的最长的一次等车花了一个小时,就算上了车,没座加上拥挤,体验感非常不好,外加天冷,这论持久战未必打得下去,所以说嘛,大爷有大爷的优势,可以马上就走,中间不停直达目的地。</div><div><br>我有了一丝丝动摇,仔细打量了一眼大爷,大爷看起来五六十了,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庞,两鬓斑白,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一副憨厚的模样,他把车门敞开,让我先看看车。</div><div><br>这车啊,像极了上世纪的绿皮火车,车窗打不开关不上,积满污垢,没有空调只有个小电扇,座椅破旧,海绵垫外露,我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中,坐还是不坐?不坐就等公交,起码正规不怕被宰,坐吧,鬼晓得会出啥事?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元旦谁不想在家待着,这把年纪还在外面跑生意,挣这三瓜两枣,挺不容易的。</div><div><br>我最后问了下价钱便不再犹豫,拉着母亲上了车,毕竟,跑大半个市区才五块钱,绝对的良心价了。</div><div><br>没有安全带,大爷关好门,让我们扶好了,于是嗖的一声,开始启动,这车严格来看,不能说漏风,因为窗子根本关不上,幸亏我们都带了口罩,脸庞不至于和寒风亲密接触。</div><div><br>一路上可谓是惊心动魄,大爷非常抢戏,让我忘却欣赏节日的市区风景,专注于大爷的车技,他展现了一个老司机的风范,让我想起了送餐的骑手,无视交规,如同一只泥鳅,在人流中穿梭自如,见缝插针,时而在快车道飚,时而往慢车道钻,别的车在走,他也走,别的车停了,他还在走,印证了那句话:“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时间是有限的,能跑一趟就跑几趟。</div><div><br>一心二用,既专注于路况,又专注于交警,毕竟被抓,一天都白干了,甚至玩起了漂移,梦回秋名山,间或与摩擦的车和阻挡的行人打起了嘴炮,说实话这五块钱还是很值的,既让我们有了过山车的体验又能欣赏到吵架这种民间活动,美中不足的是大爷始终神色凝重,未曾笑过,毕竟生活不易,五块钱,还要人家微笑服务,确实说不过去。几分钟后到达了目的地,大爷冷冷的说;“扫码,下车”,我嘟囔着:“五块钱挺便宜的,良心价,你挣钱不容易啊”</div><div><br>大爷关起了车门,转身风驰电掣般驶离了小区,从车里飘出来一句话:“争分夺秒,薄利多销”……<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