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春,指“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从青涩懵懂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自古而今,青春都是生机、朝气、希望的代名词。永葆青春、青春永驻自然也成了人们美好的祝愿、希冀与渴望。</p><p class="ql-block"> 青春,对于南通县中1967届初中二班的同学们而言,对于步入古稀之年的爷爷奶奶辈来说,似乎已遥不可及。但他们对于青春的记忆却是那样的刻骨铭心,挥之不去,因为那段逝去的青春,对于他们,实在是吝啬与刻薄。十五六岁,正当梦想的脚步刚刚迈开,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让他们美好的青春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奔东西,来到农村,用稚嫩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p><p class="ql-block">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不堪回首的青春,竟也成了津津乐道的青春。艰苦的校园生活,艰辛的家校跋涉,艰难的田间劳作,如今都成了同学们惺惺相惜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青春,自然法则告诉我们,它一去不返;词语内涵告诉我们,它常伴左右。活力四射,积极进取,怀揣梦想,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也是很多老年人的追求与常态。焕发青春涉及的是一种心态,一种精神,一种气质。年龄不由我,青春我做主!不是吗?“县中老同学”微信群建群五年来的一路风景,其实就是最好的诠释,那就是——尽管躯体在岁月中衰老,但是青春在晚霞中复燃!</p><p class="ql-block"> 青春在晚霞中复燃,见于追新逐异。五年前,大多数同学对微信知之甚少,甚至不知其为何物;刚一进群,就犹如刘姥姥初进大观园,懵懵懂懂,恍恍惚惚,跌跌撞撞。但大家就是不服老,更不服输,经过不断地自我尝试,同学交流,子女帮忙,慢慢的,拦路虎被慢慢清除,输文字,发短信,通语音,拍照片,做视频,抢红包……一个个成了久经沙场的高手,乐此不疲的玩家。</p><p class="ql-block"> 青春在晚霞中复燃,见于古道衷肠。会长姚立德当初为寻找同学、聚拢全班,煞费苦心,四处奔波;群主范建和为同学聚会、日常事务不停操劳,常常身在上海,心挂南通;秘书长徐晓辉,为让微信群丰富内容、提升品位,主动发挥特长,写诗作文,编辑出刊;远在京城、身居要职的顾勇华,也一直不忘对家乡学伴、玩伴投来关注的目光,送来热情的问候。更有众多的老同学自发地邀约聚会、捐资宴请、组织春游、赠送礼品等等,让“县中老同学”微信群一直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快快乐乐。</p><p class="ql-block"> 青春在晚霞中复燃,见于聚会场景。建群五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大小聚会足有20多次。用晓辉同学的话讲,“次数之多,人员之广,频率之高,氛围之浓,在周边微信群所罕见”。在搭建的一个个平台上,大家的欢声笑语,踏青身影,翩然舞姿,清亮歌喉,活脱脱都是青春风采的形象展现。男同胞们的酒文化更让青春气息扑面而来。由于大家知根知底,平起平坐,于是推杯换盏中,敬酒时的睿智,应战时的霸气,干杯时的潇洒,微醺后的酣畅,无不透露着当年校园中同学们的那种率真、直爽、好胜的年轻人性格。</p><p class="ql-block"> 以下择要选取几年来的一些聚会场景,让思绪回到过往,让美好重现眼前:</p> <p class="ql-block"> 2017年10月25日,姚立德会长邀请同学们到石港,为他的“十八岁”干杯!</p> <p class="ql-block"> 2017年12月13日,俞金美邀同学“相聚在冬日,温暖在杨港”。</p> <p class="ql-block"> 2018年6月17日,徐世军在南通江海渔港,很有气派地来了一场“徐总作东”。</p> <p class="ql-block"> 2018年9月23日,徐晓辉于通州湾合兴村老家,与老同学们“相聚在迷人的秋天”。</p> <p class="ql-block"> 2018年10月25日,姚会长再次邀请学友们光临石港,喜庆“十九岁”,“致敬十九岁”!</p> <p class="ql-block"> 2019年3月10日,金沙新金海大酒店,徐琴、瞿萍“一对姐妹花”,第二次“点燃同学情”。</p> <p class="ql-block"> 2019年4月7日,老班长张栋邀约班级同学来到东社镇忠孝文化园,开展了一次“间隔五十余年的班级春游”。</p> <p class="ql-block"> 2019年5月11日,张水珍在通州油榨,与同窗们“乐在金乐”。</p> <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23日,范建和特地从川港移师金沙,兑现“群主请客”。</p> <p class="ql-block"> 2019年11月2日,“好客陈夫子,设宴聚贤阁”。</p> <p class="ql-block"> 2020年5月30日,孔祥华在金沙新金海大酒店,招待全班同学。</p> <p class="ql-block"> 2020年6月21日,蒋洪请同学们莅临金沙湖景大酒店,分享他“筑梦七十载,功成一笑间”的不平凡经历。</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22日,王金阳迎候于“金沙沃土”,展示其“阳光人生”。</p> <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23日,王美平在骑岸私家宅邸,奉上“家的味道”,真好!</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26日,在“县中老同学”微信群建群四周年之际,沈锦泉、何锦成两位合作筹办了纪念盛会。60余位与会者不禁发出“缘起县中校,情续微信群”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时光定格在了2021年12月26日——“县中老同学”微信群建群五周年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今天,朱家伟是东道主,他在金沙新金海大酒店恭候同学们的光临!</p> <p class="ql-block"> 虽然寒冬腊月,但挡不住赴会的脚步。上午九点刚过,东道主朱家伟、会长姚立德、后勤主管王金阳第一批来到了聚会酒店。</p> <p class="ql-block"> 提前从上海赶回的群主范建和,搭乘蔡烟桥的汽车,早早地从川港过来了。</p> <p class="ql-block"> 虽然分别不久,但见面后依然那么亲切,那么动情。</p> <p class="ql-block"> 烟民们扛不住烟瘾,一点火、一侧身之间,礼数尽显。</p> <p class="ql-block"> 女同胞们内心更细,话题更多,感情更丰富,</p> <p class="ql-block"> 赵娟老师(右一)是朱家伟夫人,也是通州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来到同学们中间,带来了另一种温馨和靓丽。</p> <p class="ql-block"> 大家有聊不完的话,说不完的事……聊着、说着,心理距离更近了。</p> <p class="ql-block"> 两位摄影爱好者,不时地捕捉美好瞬间,记录聚会亮点。</p> <p class="ql-block"> 纪念会讲话正式开始,群主安排代表逐一发言。</p> <p class="ql-block"> 朱家伟:今天是个好日子,感谢大家远道而来!(文字稿附后)</p> <p class="ql-block"> 徐世军:感谢微信群,感恩同学情!(文字稿附后)</p> <p class="ql-block"> 徐晓辉:为“县中老同学”微信群五周年点赞!(文字稿附后)</p> <p class="ql-block"> 钱文新:戮力同心奋楫行,行稳致远启新篇。(文字稿附后)</p> <p class="ql-block"> 赵新民:礼品虽小,感情乃真!(文字稿附后)</p> <p class="ql-block"> 东道主夫妇分别为同学们斟满酒,纪念“县中老同学”微信群建群五周年宴会环节隆重开启。</p> <p class="ql-block"> 喝的是酒,续的是情;品的是味,美的是心。</p> <p class="ql-block"> 酒品、人品,品品皆优;男生、女生,生生不俗。</p> <p class="ql-block"> 宴会即将结束之时,姚会长当场向全班同学发出邀请:明年10月25日,请各位再次光临石港!</p><p class="ql-block"> 10月25日,是姚会长重获新生的日子。从1999年算来,至今已22年。这越活越年轻的22年,应该是“青春”赋予的生命活力,“青春”创造的生命奇迹!</p><p class="ql-block">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徐世军、郁美云、丁剑、洪素和、李爱群、陈汉华等同学慷慨解囊,为后续聚会而“粮草先行”。</p> <p class="ql-block"> 青春在霞光中复燃,见于本次聚会中抓拍到的张张灿烂、恬淡的面容……</p> <p class="ql-block"> 赵新民为微信群五周年刻意准备的纪念礼物——寿山石印章,造型稳重,寓意深远。</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带上礼物告别了,也带上美好的心情告别了!</p><p class="ql-block"> 与其说是本次聚会的告别,还不如说是下次聚会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还是晓辉说的好,“我们期待着,到建群10周年、20周年乃至30周年,我们都要出席,一个也不能少!”</p><p class="ql-block"> 青春在晚霞中复燃,但愿复燃的青春与晚霞齐辉,照亮我们余下的宝贵人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东道主朱家伟的发言</b></p><p class="ql-block"> “县中老同学”微信群建群五周年,是值得大家庆贺的。按黄历算还是黄道吉日,是个好日子。</p><p class="ql-block"> 感谢大家冒着严寒赶到金沙,来参加活动。因秘书长的发言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建群五年来的一些经过和重点,希望大家认真地听秘书长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五年来,姚会长和范群主对每次活动都周密安排,理事会也都积极配合,努力运作,你们辛苦了,表示谢意。本次活动中,赵新民还给我们带来了礼品,一并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 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庆祝“县中老同学”微信群建群五周年</b></p><p class="ql-block"><b> 徐世军</b></p><p class="ql-block"> 各位老同学、尊敬的管老师、赵老师: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五年前的今天,就是2016年12月26日,我们的老同学范建和、姚立德、徐晓辉等人策划组织建起了小范围的同学微信群。随即他们走南闯北,东奔西走,并且带动了已经联系到的同学,想方设法,终于让全班老同学们都聚集到了“县中老同学”微信群。从此微信群为老同学之间相互联系、加深了解、传递快乐、增进友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大家都不会忘记是顾勇华老同学首先提议倡导姚立德等同学建立了现在的班级微信群。我们老同学能够经常相聚与微信群所起到的纽带作用是分不开的。微信群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有情趣,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自从建立了微信群,老同学们探讨着精彩的话题,交流着心得体会,彼此给予亲切的问候,美好的祝福,真诚的友谊永远是联络的主题,一句温馨的“早上好”为我们新的一天拉开序幕。五年来微信群一直传递着非常开心、乐趣、正能量的内容,同学们以微信群形成了持续提升友谊的交流平台。“县中老同学”微信群是知识的海洋,心灵的港湾,温馨的驿站,快乐的家园!美好、快乐、活跃的同学微信群是同学们共同努力积极参与的结果,一人一句便是欢乐的相聚,三言两语就是满满的情义。同学微信群最大的幸福是抽空送去亲切的问候,闲暇时给个回头的致意。高兴时说个俏、逗个笑,让大家开心热闹。同学微信群最大的满足,是不管同学们的职位高低,不管是富裕还是普通,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大家都是平等相待,互相鼓励,彼此包容,共同快乐。无论是在人生顺畅如意时或者是逆境缺憾时,同学之间都能够关心彼此。</p><p class="ql-block"> 同学微信群最大的感动是大家天天在守候,每天在群里露个面,默默守望着,关怀着。同学微信群最大的欣慰是同一个大家庭的人懂得珍惜,懂得相依,懂得感恩。感恩同学清晨送给我们“早啊!新闻来了”,让我们及时知道时事要闻;感恩同学送给我们“早茶”,让我们感觉到香甜舒心;感恩同学送给我们“营养早餐”,让我们品尝到可口的精神食粮;感恩同学送给我们“每日生活小议”,让我们不断增长新的知识;感恩同学喝点小酒后乘兴吟送给我们的精妙“诗句”,让我们联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的典故,还分享到清酒助诗兴,诗情添酒量的别样乐趣;感恩同学送给我们记叙同学深情的几十篇极佳文章及诗词的五本文集,让我们更加深刻铭记同学间的深厚情谊;感恩同学送给我们自己亲手创作绘出的山水画,让我们品味到艺术美的享受;感恩同学送给我们“心灵鸡汤”,给我们增添了沁入心田的美味佳肴;感恩同学别具匠心为全体同学刻制了精美的姓名印章,让我们爱不释手永久保存;感恩同学的生日祝福,让我们感觉到特别开心。</p><p class="ql-block"> 同学微信群最大的享受是能够收到有意义的信息,听到激励、舒心的话语,分享老同学们的喜悦和成功。同学微信群最大的财富是拥有这么多不离不弃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老同学。对老同学念念不忘,常常想起,对老同学有一份浓烈的牵挂。惦记深情的老同学,更会牢记老同学的深情,衷心祝愿老同学们开心过好每一天,个个活得象神仙。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先生说得好:“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人生七十古来稀,及时行乐莫犹豫”。</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说几句顺口溜:同学建群五年到,无可话伊就是好;今日庆祝恁热闹,大家康健都没少;微信群里人气豪,会长主持有妙招;感谢群主勤指导,诸位理事热情高;清晨新闻每天报,早茶美餐来犒劳;小议精句经常抄,佳作印章诗画稿;经常相聚乐陶陶,集镇乡村多处跑;谈笑风生开心唠,深厚情谊记得牢。</p><p class="ql-block"> 我的话讲完了,祝大家快乐享受今天相聚的分分秒秒。谢谢大家! </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26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县中老同学”微信群礼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一一为建群5周年而作</b></p><p class="ql-block"> <b>徐晓辉</b></p><p class="ql-block">各位老同学,尊敬的管老师、赵老师:</p><p class="ql-block"> 大家中午好!</p><p class="ql-block"> 在这寒风凛冽、气温骤降的严冬,新金海酒店里却是暖意融融,庆祝建群5周年的聚会早已拉开序幕,正按预定计划如火如荼进行。</p><p class="ql-block"> 2016年12月26日,经顾勇华倡导,由范建和、姚立德、徐晓辉三人率先建立、后又逐步扩容的“县中老同学”微信群诞生。随后又成立了老同学理事会,走过一段不平凡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值此建群5周年之际,我受群主委派,代表老同学理事会作一个发言,题目是“县中老同学”微信群礼赞,敬请大家指正。</p><p class="ql-block"> 一、团结协作,身体力行的老同学理事会</p><p class="ql-block"> 作为理事会的顾问,顾勇华始终关注我们的有关活动,并于2017年2月3日为《献给县中老同学的诗》撰写序言,2018年元旦又为《壮哉,纯真的同学情!》第一集题写了序言“少年二度,能不忆青春?” 这两次写序,不仅是对诗集、文集作者的支持与鼓励,更是情牵所有老同学之举。他还在石港聚会时发表热情诚恳的三点希望,祝福大家保重身体。他赠送u盘给大家,这些情景点点滴滴铭记于心头!</p><p class="ql-block"> 会长姚立德当初为寻找老同学十分辛苦,大家一定会记忆犹新吧!如寻找王耀宗、蒋洪等。他为建群倾心尽力,完全彻底,为开展各项活动呕心沥血,他是同学们信赖的好会长、主心骨,他仗义执言,真诚待人,充满了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群主范建和主持理事会的日常工作,5年来不为名、不为利,有条不紊开展活动。每次聚会他很辛苦,往返沪通,小有损失。他考虑事情周到,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社交潜质,对每一位老同学都很热心,是个称职、合格、优秀的好群主。</p><p class="ql-block"> 副群主朱家伟关注理事会和微信群建设,顾大局识大体,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旗帜鲜明正确评判客观现实。为这次聚会朱家伟出手大方,正如范群主所说,好比雪中送炭的及时雨!今天赵娟老师也参加我们的活动,请大家为朱家伟和赵老师夫妇俩鼓掌致敬!</p><p class="ql-block"> 总后勤王金阳勇挑重担,为每次聚会做大量具体事务工作,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奉献。我们的王厂长、王科长平时具有鲜明的政治站位,举重若轻,有全局观念,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境界令人赞叹!</p><p class="ql-block"> 葛惠兰不仅是老同学中的佼佼者,也是大家敬重的一位热心人。她悉心制作信息表,因人而异,随时增添或修正。她支持老公管老师为同学群服务,深得大家的好评。财务收支帐目清楚明白,是我们信得过的财务总监。</p><p class="ql-block"> 徐晓辉作为秘书长,在理事会的领导与支持下,积极主动做了大量文字工作,为49名老同学写了嵌名诗,为38名老同学写了《新传奇》。顾勇华赞誉他:“5本文集的出刋,倾注了他对每一位老同学的深深情意,这也是微信群里团结和谐的一大亮点。” </p><p class="ql-block"> 二、慷慨解囊,甘愿付出的聚会东道主</p><p class="ql-block"> 立德会长多次宴请老同学,体现了好客诚信的博大胸怀,为大家作了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带动下,许多老同学纷纷仿效,在一些酒店或家中先后作东,宴请全体或部分老同学。次数之多,人员之广,频率之高,氛围之浓,恐怕在周边微信群罕见。</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另一种形式,同样能彰显有关老同学的古道热肠。譬如沈锦泉与何锦成为建群4周年筹集资金,徐世军请过全体又捐资3000元,丁汉清、郁美云、朱家伟等先后出资,你们乐善好施的美好心灵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 三、品位上乘,形式新颖的爱心奉献者</p><p class="ql-block"> 俞浩明老同学每天早上为大家送来精神大餐《早啊!新闻来了》,多年如一日,确实不容易。我想起了伟人的一句话:“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当我每天早上聆听新闻时,不禁为浩明老同学的辛勤制作、及时发送、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同样值得敬佩的还有李爱群大姐的《早茶》,何锦成老弟的《每日生活小议》。这三个精神层面的栏目已成为微信群里的当红品牌,深受大家欢迎!</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的首任老班长赵新明别具匠心,赠送给大家的寿石刻字礼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含义镌永,体现出浓浓的同学情谊,连同他两次带给我们的二甲笼糕,都成为印象深刻的物质层面的珍贵礼物。蔡烟桥等许多老同学频频感谢的微信,代表了大家的心声。让我们为上述这些老同学点赞、喝彩!</p><p class="ql-block"> 四、互致问候,发领红包的温馨大家庭</p><p class="ql-block"> 每天上午,同学们相互发出动画表情或格言警句以及个人作品,营造了热烈祥和气氛。陈老夫子陈均的格律体诗词和韵文越写越好,展示了他的文学风采。钱文新书记的幽默风趣、谈吐不俗的祝福或表白,很有人情味。</p><p class="ql-block"> 姚立德、范建和、王金阳、葛惠兰、蒋洪、徐世军、郁美云、俞金美、杨衡等几乎每天都要问候大家;丁汉清、史燕琴、张栋、刘九斤、徐琴、王美平、瞿萍、孔祥华、凌煌、杨耀祖、王林妹、张水珍、陈汉华、李忠等老同学,经常和有关老同学私聊互致问候,体现了一个和谐、快乐、融洽的场景。刚入群的洪素和老同学以自身的纯朴平和,很快融入到同学群,大家欢迎她的加盟。她还以实际行动奉献了对大家的一腔深情。我写藏头诗《贺洪素和同学回家》就是代表所有同学的心意。</p><p class="ql-block"> 每逢有人生日,范群主总是率先祝福,同学们则一呼众应,争先恐后,真像一大家子人似的。当然了,也有老同学在子夜和凌晨时分发送贺诗、贺联、贺文,令当事人十分感动。</p><p class="ql-block"> 寿星发红包,大家抢红包,数额有大小,但意义是一样的,于细微处见精神嘛。而且领到几毛钱红包的人同样表示“谢谢”,这也折射出我们群里的所有老同学具有良好的素质和心态。</p><p class="ql-block"> 五、图文并茂,情深意切的当代活雷锋</p><p class="ql-block"> 南通市天星湖中学原政教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管仲贤高风亮节,大家亲切地喊他为管老师。</p><p class="ql-block"> 管老师先后写了10多篇美文,还有10多个视频,非常受到大家欢迎。管老师拍摄的照片取景适当,剪辑合理,善于捕捉时机,将精妙的瞬间定格为永恒,画面一直留在大家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 管老师的文学功底深厚,遣词造句得体,语言风格自如,他的文章没有平铺直叙的流水帐,而全是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他撰写的散文,跌宕起伏,文笔优美,生动活泼,引人入胜。</p><p class="ql-block"> 管老师只作奉献不求索取,他是“编外”人员,其实就是我们的贴心人。我由衷赞美管老师,让我们为管老师鼓掌!</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建群5周年,我们30多名老同学欢聚一堂,场面火爆,气氛融洽。微信群是老同学们谈心交流的平台,是展示精神文明的载体,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同学们,祝福大家身体健康长寿,阖家幸福安康!我们期待着,到建群10周年、建群20周年乃至30周年,我们都要出席,一个也不能少!</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县中老同学”微信群建群五周年感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钱文新</b></p><p class="ql-block">各位老同学:</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缘起县中校,情续微信群”。这是一年前一位德高望重的资深老师在点赞我们“县中老同学”微信群风声水起、如火如荼走过四周年辉煌历程时给以的精准、精辟的赞语。一年后的今天,我们迎来了我们的“小爱群”——“县中老同学”微信群五周岁的生日。可喜、可贺、可庆!</p><p class="ql-block"> 五年,弹指一挥。但是,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我们犹如朝夕相处、至诚至爱的兄弟姐妹。生活在其乐融融、温馨和谐的大家庭里,温暖指数、幸福指数天天提升!流光溢彩整五年。五年来,一幅幅令人感慨、令人回味的精彩画面,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记忆里,历久弥新,永不褪色!这是值得我们好好珍藏的无价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五年,我们奏响了最美的“群”之韵;五年,我们续写了最纯的“情”之篇!一位哲人说过,一个团队的成功,除了要有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外,睿智、豁达、强有力的决策层,则是关键之所在。衷心感谢以姚立德为会长、以范建和为群主的理事会领导五年来的辛勤付出!</p><p class="ql-block"> 老同学们,群建五周年,是我们群里程碑式的新起点,以后的路还很长。千里之行,积于跬步;万里之船,成于罗盘。让我们在理事会领导们的掌舵下,戮力同心,合力划桨,我们“县中老同学”号这艘幸运之舟,友谊之舟,远望之舟,幸福之舟,一定会劈波斩浪奋楫进,行稳致远启新篇!</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礼品赞助者赵新民的发言</b></p><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建群五周年,本想请同学们到二甲来相聚一次,考虑到二甲太偏,交通不便,恐怕上座率不高,故放弃了此想法。我儿子也说搞点有意义的,后来我想搞一个纪念品,人手一份,刻上建群五周年纪念字样,这样可以永久保存。</p><p class="ql-block"> 为了突出一个“五”字,我就把印章由原来的2*2公分改成了2.5*2.5公分,高度设计为5公分,侧面喷上建群五周年字样,这样就有4个5了;我们群共有49位同学,离50差一个,后来想到管老师,其实管老师早就是我们群里的人了,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一位,这一来共制作了50枚,又多了一个“5”,一共有五个“5”。</p><p class="ql-block"> 最后在建群五周年之际,祝大家五福临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