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收元《时光记忆》(八) 追根溯源进修校 (1953年—1984年)

元首

<p class="ql-block">1985年,晋城市建立地级市,可是三十多年来,很少有人提到建市以前老晋城县老教育局是怎样培训教师的?老晋城县有没有办过进修校?如果有,地方在哪里?有哪些人在这里工作过?以前的教师培训工作是怎样的?带着这些疑问,我翻阅资料、搜索网络、询问长者,果然还真的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这些发现和收获,更加激起了我对进修校追根溯源的兴致。所以,我想以一位多年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资深者,去探究老晋城县的教师培训状况,在沧桑的岁月中,寻找我们的根和魂,让改革开放时期成立起来的城区教师进修校找到自己的文化基因和文化根脉。</p> <p class="ql-block">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有教育必有教师,重视教育发展,必然重视教师培训。晋城正规教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1世纪,在晋城古老的历史上,曾设立过多处官办书院,治学育人蔚然成风,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曾任晋城县令的理学创立者程颢,他曾在晋城任县令,并开创了“泽州学者如牛毛”的局面,为晋城的古代教育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除此以外,晋城历史上还养育了许多历史名人和文化巨匠,如明代经济学家王国光、诗书大家张慎言,清代文渊大学士、《康熙字典》总编纂陈廷敬,当代著名作家赵树理。千年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传承为晋城教育和晋城文化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当然这些“大家”本身就是学识渊博的教育家,更是教师培训的启蒙者、实践者和示范者。可以说在晋城教育和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伴随着教师培养和教师进修的气息,为催生进修校的成立奠定了扎实的根基。</p> <p class="ql-block">1953年,伴随着新生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的局面,率先成立了晋城县教师进修校,在“大跃进人民公社”期间又叫晋城县红专学校,地址就在现在的城区二小院内西北的位置,是城区二小的一个院中院。2008年城区二小修建教学大楼之前,旧址还比较齐全完整,因为修建教学楼,拆去了不少房子,现在剩下的遗址也就只有几间北房和几间西房了。</p> <p class="ql-block">建市以前的晋城县教师进修校因为单位不大,所以知道的人也很少。但是城区教育局的退休老同志还是知道的,甚至还有人在那里工作过。比如原退休干部付克瑞同志,曾经从1960年到1965年期间,在那里工作了六年。</p> <p class="ql-block">付克瑞1937年出生,2015年去世,终年78岁。他在世的时候,经常和我说他也是一个地地道道老进修校人,聊起他在老晋城县进修校期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他在写的《家园琐忆》中有详细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59年,我中师毕业分配在上梨川中心完小,1960年正月,全县教师在城里集训时,晋城县教师红专学校的主任朱廷礼找到我说,他计划把中师一、二班中优秀的毕业生调到红专校工作,要我做好思想准备。果然,1960 年春季开学不久,我就被调回了县红专校。红专校是在政治挂帅的大跃进年代里,大搞插红旗,拔白旗,强调知识分子走又红又专道路的形势下,把晋城县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合并到进修校并改名为红专学校,1962年又改回原名。当年,我们的同学先后调到红专学校的有孔广明、许永久、刘贵发、彭建忠、郝满魁、赵子光、王祥仁等。这一工作调动,对我的人生和事业至关重要,它不仅使我由小学教师成为教老师的老师,改了身份,改变了环境,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学到了许多东西,经受了很好的锻炼,增长了才干,增强了能力,提高了思想境界和社会阅历。从60年到“文革”开始前的六年多时间里,我跑遍了全县三十个公社和几百所学校进行面授和辅导,教了两年干部文补校的高中班语文,负责全县高等师范函授,策划和制作了全省性的教师培训展览,编写了几十万字的进修期刊和辅导资料,多次参加了全县性的大型经验材料写作。在工作中,接触了许多高层次的人物,经历了很多大事要事,使我大开眼界,大长见识。”</span></p> <p class="ql-block">晋城县教师进修校从1953年成立到1984年结束,期间为全县教师的培训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在晋城的教育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从1953年——1955年学校主要采取假期集中学习和平时下乡辅导,组织广大教师互教互学,帮助教师过好教材关。1958增设中师班。1960年学校受山西教育进修学院委托组织教师进修高师课程。1966年教师进修校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滞,1978年教师进修学校恢复,先后组织了中师函授和高师函授,1983年创办了离职进修中师班。1984年3月按照省教育厅通知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教材教法过关考试,随之完成历史使命,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建市以前的晋城县进修校(红专校)是一根藤,那么城区教师进修校和泽州县进修校就是这根藤上的两个瓜。我们衷心希望这两所学校都能对接历史根脉、传承优良作风、赓续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写好教师教育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