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阳谷县西街小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简报</h3> 2021年,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依然扑朔迷离、新冠疫情依然此消彼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国内形势却是“风景这边独好”。 “双减”政策落地,为教育领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课题、新的机遇。 阳谷县西街小学积极面对教育新形势,乘势而上、坚持“三精”教育方向不动摇,确立“减量不减质”的底线思维,积极探索育人新途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 一、开展学习培训,形成教育共识 为在学校、老师、家长三者之间,形成对“双减”政策的正确理解,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共同与人目标,阳谷县西街小学利用校会、学科教研活动等形式,对各学科教师进行专题培训。 利用家长会对全体家长进行双减政策解析,适应教育形式变化,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二、推进德育工作,筑牢教育根基 本学期,我校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利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活动。 各班开展少先队主题活动课 学校组织开展少先队分批入队仪式。 利用“九一八”“烈士公祭日”“建队节”“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涵、提升了学生的思想素质。 三、抓好常规教学,扎下教育根基 1、早读环节程序化,让读书成为学校响亮乐章 学校从早读安排抓起,规定好各班早读流程 孩子们在早读中的精彩表现。 加大对早读的巡视力度,并进行针对性点评,促进早读抓好抓实。 2、课堂教学推改革,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主人 学校继续推进“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的教学改革方向,通过一课三磨的教研形式,撬动全体老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发展动力。 3、学科素养基本盘,让素养训练提升成为主线 各学科首先明确学科素养内容训练点,利用早读、教研活动对学生语文、英语学科素养进行抽查抽测,推动老师重视学科素养、提升学科素养。 4、作业布置分层化,让实践性作业调动积极性 学校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把大多数学生的书面作业在校完成,学生回家后进行课外必读书目阅读、综合实践性,转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校本课程展个性,让学生全面发展补齐短板 学生在五个门类、30多个校本课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爱好、发展、特点的地方,张扬个性、寻求突破。 6、评价方式求创新,让一考定终身成为过去式 低年级由书面考试,变成学科素养测试,综合学科由无法测试,探索新的测评方式,保证各学科高质量发展有迹可循、有证可求。 四、强化教师培训,提升育人本领 1、开展基本功训练,让教师挺起腰板教书育人 学校利用教师粉笔字练功台、学科教研活动、开展专题培训等形式,对教师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等进行培训活动,增强老师教书育人的基本能力。 2、教学交流常态化,让竞争合作优化教学生态 学校通过各学科的集体备课-无学生试讲、一课三磨等形式,推动课堂教学常态化交流评比,老师们学习先进老师的教学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不足,进而实现教学本领的进步。 3、网络教研新突破,让教师合作突破地域界限 我校继续与李台小学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借助网络实现了共同备课、观摩课堂、互动评课,深化了两校的教育教学合作。 4、借助平台新契机,让教学教研发展获得生机 本学期,学校借助“阳谷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教师资源建设、学校教研活动、学校网站建设的齐头并进,并为家校沟通提供了新的平台。 五、开展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1、一年级习惯养成展示,巩固幼小衔接成果 学校针对一年级新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幼小衔接活动,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小学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展各学科竞赛活动,夯实学科基本素养 本学期,各学科分别开展了语文作文比赛、古诗词诵读比赛、书法比赛,数学计算比赛,英语口语比赛、书写比赛,美术绘画比赛、体操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个学期的辛勤付出,换来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丰硕成功。 (一)展板介绍 (二)综合素养展示 (三)阳光大课间 (四)课堂教学 (五)查阅资料 (六)反馈交流 汇报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 在县教研室期末教学检评工作中,我校的特色展板、学生素养展示、阳光大课间、课堂教学、常规教学材料获得了县教研室领导的交口称赞和一致好评。 “百般寻觅初心在,青山不负育苗人”,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我校将继续秉承“办最适合学生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围绕“精品课程、精英教师、精彩学生”的办学方向,不畏艰险、戮力前行,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