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古稀 徒步雨崩

致虚守静

<p class="ql-block">  雨崩村是梅里雪山深处一处与世隔绝的藏族村落。</p><p class="ql-block"> 由于四周雪山合围,交通不便。村民出行靠骡马驮负货物,穿行于原始森林和雪山高岭古驿道间。这种封闭环境,使雨崩村保留着原始质朴的本我状态。</p><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来被徒步爱好者发现,这里有如世外桃源般的宁静,森林原始,村民质朴。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雪山在目,清溪在足,恍如仙境。遂成为徒步爱好者的最佳路线选择。</p><p class="ql-block"> 即便如此,雨崩村的年游客量仅几万来人。还不如热门景区的一天的游客量。</p><p class="ql-block"> 问题出在,这里地僻天远,徒步路线艰难漫长。非强壮体力者难以胜任。</p><p class="ql-block"> 为此,雨崩村将进村翻越高山密林的17公里道路改造成简易的进村道路,勉强可供四驱越野车通行。单程收费200——260元。(上雨崩村200元,下雨崩村260元)。当坐上颠簸的越野车行驶在这陡峭的雪原密林中,沿途险象环生,才感觉到这个收费千值万值。</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文化基因中和内心深处隐藏着一个田园梦,这个播梦者是陶渊明和庄子。</p><p class="ql-block"> 一篇《桃花源记》和《逍遥游》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拔升到人类文明的高点。陶渊明和庄子强调精神的解放和天性的自由。</p><p class="ql-block">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都在寻求自由。</p><p class="ql-block"> 年轻时寻求财务自由,方能安身立命。</p><p class="ql-block"> 中年时寻求心灵自由,才能在名缰利锁,内卷倾轧,欲望至上,物质泛滥的复杂人世中找到心智的平衡点。因此追梦田园,寻觅诗和远方是现代人调节心灵失衡的一剂良方。</p><p class="ql-block"> 及至老年,则寻求行动自由。老年人最好的状态是不指望谁,不羡慕谁,不小看谁,不嘲笑谁,不依赖谁,默默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我今年68岁,已接近古稀之年。拿着退休金,实现了财务自由;退休后过着半隐半仙的生活,已经远离职场的烦恼,实现了心智自由;剩下的人生,就是实现行动自由。老年人有一颗尚未痴呆的头脑和一副健壮的身体和灵便的四肢,就是对儿女最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徒步雨崩村,就是我实现行动自由的最好实践。坐言起行,不负韶华。</p><p class="ql-block"> 与雪山为伴,与林泉相依,与田园牧歌相呼应,与诗酒人生相为伍。细数炊烟,漫话桑麻。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晨,从我居住的客栈向外望去,天空阴沉,正飘着小雪。</p><p class="ql-block"> 远方雪山迷离之处,就是今天要徒步抵达的地方:莲花峰下的神瀑。</p> <p class="ql-block">  早起的藏民,已经牵着马匹上路了。</p> <p class="ql-block">  由雪山流水汇聚的溪流,在此形成一处回环,把雪山、寺庙、经幡倒影入水。形成了雨崩村对外宣传的标志性景点。</p> <p class="ql-block">  几根原木跨越着溪流,草场对着U字形山谷,后面可见神女峰和莲花峰。天气开始放晴。</p> <p class="ql-block">  藏民在寺庙的香炉内焚烧松枝,香烟袅袅,增添了迷人的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  大部分藏居已被村民改造为客栈,以适应日益增多的旅游客源。一种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p> <p class="ql-block">  雨崩村分两个部分,这是上雨崩村。</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下雨崩村。两个村庄相距几百米,走路要40分钟。</p> <p class="ql-block">  以水流为动力冲动旋转的经桶,发出特有的响声。藏民以这种方式实现对神山和神灵连续不断的祭拜。</p> <p class="ql-block">  村中骡马成群,这是藏民劳作和提供给游客骑行的主要工具。</p> <p class="ql-block">  雨崩盆地海拔仅300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古木成林。这株古树姿态优美,屈曲盘旋,分杈而上,充满活力。下面立一标牌,冠以迪庆古树。</p> <p class="ql-block">  这些古树,也不知年份多久,老干虬枝,历经岁月沧桑。</p> <p class="ql-block">  这棵树灿若春花,其实是树的果实种子类的东西,像满树红花,光彩照人。</p> <p class="ql-block">  雨崩村的植被呈立体分布。峡谷盆地内以阔叶树为主。随着海拔的升高,以针叶林为主。及至雪山脚下,以稀树灌木草甸为主。</p> <p class="ql-block">  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树木出现明显变化。高大的高山松迎面扑入眼帘。有些巨松甚至要3-4人才能合抱。</p> <p class="ql-block">  由于森林幽闭,气候潮湿,森林间的青苔遍布,呈现出特有的翠色,靓丽而柔软。</p><p class="ql-block"> 其实徒步雨崩,走在这样的密林间,听潺潺流水,看云走瀑飞,吸富含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实乃人生的一大惬意之事。此段路程尚未有跋涉劳顿之感。</p> <p class="ql-block">  从此处眺望神女峰和莲花峰,云雾掩映中偶现雪峰真容,朝阳染红了山脊,蓝雾缭绕,景色震撼。</p> <p class="ql-block">  途中要穿行这片原始森林,林木茂密。从高空看,有如盆景。</p> <p class="ql-block">  穿出原始森林,进入开阔地,沿着深蓝色的溪流前行,这里行程大约走了一半。</p> <p class="ql-block">  半路上邂逅一位湖南长沙的年轻人,28岁。个子185,相貌英俊。独自出行,也放飞无人机。遂相伴而行,互相拍照,留下徒步跋涉的珍贵影像。此乃雪山缘分。</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两人在进行无人机航拍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航拍下的沿途景象。</p> <p class="ql-block">  植被又发生变化,林木逐渐稀少。我们已经爬到雪线以上。道路积雪增厚。行走逐渐艰难。沉重喘气声在视频中明显出现。</p> <p class="ql-block">  天气放晴,天空湛蓝,雪峰似乎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实际上路程尚不到一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p> <p class="ql-block">  同行的年轻人,正在艰难跋涉。</p> <p class="ql-block">  途中有藏民开设的简易补给点。卖一些饮料酥油茶之类的东西。烧有柴火,可免费休息。</p> <p class="ql-block">  废弃的木制建筑,剩下柱梁,在雪峰下显得有些荒寂和苍凉。</p><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间,旅游业受挫,游客稀少,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当天,雨崩徒步神瀑,前后总共遇到游客20来人。</p> <p class="ql-block">  游客稀少,景致却出奇的好。阳光灿烂,山谷寂静,心情可以自由的放飞,张开双臂可以拥抱这无人的雪峰。人对自然的依恋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p><p class="ql-block"> 你能感动自己,自然也就感动了风景。</p> <p class="ql-block">  逐步接近神瀑,五色的经幡铺满道路。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神瀑在望,翻越这道雪坡就可以抵达。</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传说中的神瀑。一壁高耸的岩壁上流下一股不大的泉流。仿佛从天而降。</p><p class="ql-block"> 这水无疑来着梅里雪山的高处,自带山神的灵气。因此传说能淋上几滴圣水,便能保一生平安。</p><p class="ql-block"> 我贪婪地淋了几十滴,不知是否有更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但这是个危险的举动,因为当天下雪,气温骤降,神瀑上方溪流结冰,影响流速,故瀑布时断时续。不时听见隆隆的坠雪声,有一女游客被篮球大的雪块击中手臂。我也差点被一块苹果大的冰雪块打着。所幸眼明手快避让及时。</p> <p class="ql-block">  这个神瀑岩壁色彩斑斓。一边呈黄色,一边呈青色。据说上面有莲花生大师的影像,由于没有导游指点,也就没能瞻仰尊容。</p><p class="ql-block"> 神瀑的下方,有一条转经的路径,朝拜者一般转三圈,以祈祷平安吉祥。</p><p class="ql-block"> 我也认真地转了一圈。转经圈数单数即可。</p> <p class="ql-block">  神瀑下有香炉一座。一位藏族老乡正在虔诚的烧香,既添松枝,又洒青稞,嘴中念念有词,甚是虔诚。</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夫妇俩背着孩子赶了30公里的山路来到这里,路程比我们远了数倍。</p> <p class="ql-block">  下山回程,比想象中的艰难。坡陡雪滑,每一步都要抓紧脚筋,不然便会摔跤。所幸我在客栈听从建议,花10块钱租了一副冰爪,走起来比湖南年轻人从容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网上有段子这样写道:一辈子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了奋不顾身的爱情;另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爱一个人,请带TA去雨崩,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请带TA去雨崩,那里是地狱。</p><p class="ql-block">  说的是脚在地狱,眼在天堂。</p><p class="ql-block"> 事实是,脚的痛苦是短暂和可以克服的,天堂的美景印入大脑却是终生难忘的。</p><p class="ql-block"> 沿途风景有如油画。天空湛蓝,经幡飘动。雪后的山谷更加寂静和明丽。</p> <p class="ql-block">  雨崩徒步神瀑来回大约12公里。从雨崩村3000米海拔上升到神瀑3600海拔。垂直爬升600米。其难度与亚丁爬牛奶海相当。所差别是亚丁人山人海,而雨崩旷寂无人,旅行感受要好很多。</p> <p class="ql-block">  与湖南年轻人,且摄且玩,也不着急赶路,充分体会徒步雨崩,亲近雪山的过程。前后耗时8个小时。从体力上没有发现自身与年轻人有什么差别。须知,我比年轻人整整大了40岁。</p><p class="ql-block"> 天下之事,有好些看似困难之事,只要下了决心,一旦行动起来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困难。人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动物。</p> <p class="ql-block">  在这些年的摄影旅行中,结识了一些年长的摄影师。</p><p class="ql-block"> 其中湖北摄影师陈天纪老师,80多岁高龄,还活跃在摄影一线,并多次获得大奖。仙髯飘飘,风采照人。</p><p class="ql-block"> 四川成都网名疾舟的刘老师,留美学者。七旬以上高龄,精力充沛,前期后期技法纯熟。各种摄影风格具备。且毫不保留,诲人不倦。人品和职业操守极好。</p><p class="ql-block"> 与两位老摄影师较之,我的差距还很大。我向他们学习的路还很长。他们充满活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是我的楷模和榜样。祝两位老师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摄影事业上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心态不老,人就年轻。但愿如此。</p> <p class="ql-block">  摄影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起早贪黑,风餐露宿。最美的风景往往在最边僻,最险远之处。</p><p class="ql-block"> 故宋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p><p class="ql-block"> 人总要有追求和梦想,中国博大奇伟的山川地貌,能记录其中美好,是值得我余生为之奋斗努力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2年新年第一天,愿阅读此文的朋友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阖家幸福,青春永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