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汉的美篇

铁汉

<h3><strong>赵铁汉推荐词</strong></h3></br>   马宝田、范广瑛是我的北京十三中的同学,也是在陕西插队时的队友。宝田、广瑛为人忠厚,吃苦耐劳,受到乡亲们的喜爱!他们两个回到北京,热衷知青的公益活动、坚持数十年,精神可嘉!正如广瑛的回忆中说的:在刘党家沟生活的几年里,不光有每天上山受苦,生活艰苦的经历,也有很多幸福,美好的时刻,值得我们珍惜,回忆。《终生难忘的一天》、《我当菜园的园长》正是马宝田、范广瑛的一段有意义有趣的难忘经历的故事!<h3> <h3><strong>终生难忘的一天</strong></h3></br><h3><strong>作者 / 马宝田、范广瑛</strong></h3></br><h3><strong></strong> 1974年我在延长县刘家河公社郭家塬大队插队。当时北京支援延长县两台12马力的北京产手扶拖拉机,一台分给了郭家塬大队,另一台分给谁已记不清了。我当时是郭家塬大队五七排排长,大队党支部让我开这台手扶拖拉机。我们大队当时已有一台常州产的手扶拖拉机,也有三名手扶拖拉机手。在他们的帮助下,经过几天的训练,在那一年的12月29日我们就上路干活了。那一天两台手扶拖拉一同出发,常州产的那台是到郑庄石马科拉煤,我们这台是到黑家堡种子站拉玉米良种。去时是师傅开着(他姓朱,是郭家塬大队朱家圪捞人)。回来时我自告奋勇,当上了驾驶员,这是我第一次驾车上路,车箱里满载着良种,上边还坐着师傅,拖拉机沿着延河边上的公路,向县城方向驶去。当开到白家疃村处,拖拉机开始爬坡,由于满载,很吃力,我开着它,走之字形路,以便减少坡度。公路的一边是土壁,一边是石崖。当拖拉机拐到石崖一侧时,由于我驾驶技术不熟练,扭动动作过大、过猛,拖拉机离开了公路,向崖边驶去,当时我下意识从车上跳了下来,拖拉机的后轮,蹭着我的后背(棉袄被蹭得分成几条)蹿下了石崖。(那一刻我的师傅也跳下了车)。那石崖深有5—6米,拖拉机头碰到崖底,整个拖拉机趴在崖壁上,没有翻过去,车上的口袋破了,良种撒满了一地。这几秒钟之内发生的事,让我惊呆了,望着这一切,我不知所措,脑子里一片空白。师傅说他必须要马上赶到郑庄通往县城的那个路口,以便拦下那辆拉煤的手扶,到这里救援。    师傅走了,我一个坐在那里,脑子很乱,望着滚滚东去的延河水,望着河那边的村庄,一件件伤心事涌上心头。文革中家庭受冲击,父亲去世,母亲户口仍在原籍。由于出身原因,我与招工、招生无缘,身体还有高血压,这几年插队生活,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磨难。好容易盼着开个拖拉机,刚一上路,又出了这种事,回去怎么交待。莫非应爬到身后那个最高悬崖边,向前再迈一步,了断这一切。    <h3> <h3>      看热闹的人群散去了,在冬日残阳照耀下河滩上只有一位妇人在那缝着什么,我的视线慢慢清晰,她大概有四十岁左右,正在缝着那摔破了的装良种的口袋。接下来她开始往箥箕里扫散在河滩上的良种,然后像准备滚碾子、推磨似的,把良种箥净,装进口袋里。她不紧不慢,一声不吭,一遍遍地重复着这些动作。公路上的车继续过着,河里的水继续淌着,太阳按着自己的轨迹一点点向地平线的那一端扎着。当天渐渐黑下来的时候,撒在地下的良种又重新装进缝好的羊毛口袋里。那妇人拿着箥箕,夹着扫帚踩着河边的簿冰、河中的石头,一步步向河那边村庄走去。我们素不相认,我们萍水相逢,我们相处无言,但使我的精神从万念俱灰中振作起来。又过一段时辰,那辆营救的手扶拖拉机终于来了。原来是他们相遇后将煤拉到县城内缷下,又来这里的。我们将拖拉机机头和机身缷开,(后来通过检查只是将发动机下身架摔得扭曲,其它并无大碍)分开抬至公路上。然后将那些经妇人整理好的良种口袋一个个扛到公路上,装到摔过的那个车厢内,然后将那台北京产手扶拖拉机重新组装好,让它的机头趴在那台常州产手扶拖拉机车厢内。这样一个机头拉着两个车厢,拉着良种,返回县城。到县城大车店时已是下半夜,大车店的老头安慰我说:这是免不了的事。  </h3></br>事情已经过去整整四十七年,那一天我终身难忘,那一天我记忆犹新。不知那位大婶是否还健在人间。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起这件往事,想起那位大婶。她会使我心里升起一股暖流,从而振奋精神,勇往直前!                      <h3> <h3><strong>作者范广瑛</strong></h3></br><h3> <h3><strong>作者马宝田</strong></h3></br><h3><strong>作者简介;</strong></h3></br><h3><strong>马宝田。与范广瑛都是北京十三中的同学、又是插友。后来办回北京,并在北京退休。</strong></h3></br><h3><strong> </strong></h3></br><h3><strong>欢迎关注《宁古塔作家网》</strong><br></br></h3></br><h3>顾   问:<strong>田永元  耕夫  高万红 许君</strong></h3></br><h3>主编团队成员 :<strong>马志刚  阿亮</strong>  <strong>西子 可儿</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 金美丽  金波</strong><br></br>总编 :<strong>金 波</strong></h3></br><h3>摄影师 :<strong>张立宏</strong></h3></br><h3>《宁古塔作家》和《宁古塔作家网》是国内线上有广泛影响的文学平台,长期征稿,推荐优秀作家、诗人! <strong>是文联和作家协会的重要网络平台。</strong></h3></br><h3>1、投稿信箱<strong>Jinbo1974@163.com(金波总编)<strong>或发在金波的微信里。</strong></strong></h3></br><h3><strong><strong>总编金波微信号:b13945316144</strong></strong>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请在邮件或文稿主题处注明<strong>“</strong><strong>独家授权</strong><strong>宁古塔作家网开通原创”</strong>(不同意者,请勿投稿)。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h3></br><h3>2、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以上文字为本文作者原创授权刊发。插图来自网络,版权为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h3></br><h3><strong>稿费打赏20元以上,(不包括20元)开始给作者发放稿费.赞赏费用的百分之四十作为作者稿费。百分之六十作为平台<strong>运转和发展</strong>。<strong>一周结算一次赞赏,故作品在平台发布后两周发放稿费,后续稿费由于无法统计,所以不发放。</strong></strong></h3></br><h3>主编金波在这里期待您的佳作!</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stbhWsXdCRvw7jlMk3RXn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