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82年1月5日,享誉山东书坛的一代书法大家张立朝先生在济南逝世,享年68岁。弹指一挥间,张立朝先生离开我们已整整40周年了,但他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在山东书坛乃至全国仍影响深远,这说明书坛并没有忘记他老人家。四十年间,大家怀着敬仰的衷情,写纪念文章、举办书法展、召开艺术硏讨会、整理出版纪念集、清明扫墓祭拜,以及在新建的公园里以集字的形式,刻制他的书法作品……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张立朝先生仍然活在人们心中。大家高度评价张先生书法艺术的成就及在书坛的地位;盛赞他在培养书法人才方面做出的贡献;崇尚他那虚怀若谷、淡泊名利的清流品格…</p><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5日,是张立朝先生逝世40周年纪念日。我们将以2009年5月举办的“缅怀张立朝书法展”和2014年12月举办的“百年立朝纪念展”为重点,以网络美篇为平台,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深情回顾张立朝先生平凡而辉煌的艺术人生和超群出众的书法成就,这既是对张立朝先生的深切怀念,也是对张立朝先生最好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深切缅怀,隆重纪念——张立朝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span></p><p class="ql-block"> 翰墨飘香,书坛锦绣。为纪念著名书法家张立朝先生诞辰95周年,由山东省文联、山东省书协、济南市文联、济南市书协和张立朝艺术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缅怀张立朝书法展暨《张立朝书法集》首发式于2009年5月29日上午在山东省美术馆隆重举行。</p><p class="ql-block">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李德强,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文联主席王凤胜,山东省总工会副主席伊戈扬,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华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谭延伟 ,副市长刘善鹏,市政协副主席王世敦,济南市原市长翟永浡,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李启万,济南市委原副书记、副市长张福山,济南市原常务副市长王炳琴等省市领导、省市书协负责同志以及书画界著名人士、各界群众、张立朝先生的家属子女及弟子共计千余人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展览。</p> <p class="ql-block"> 开幕式当天,山东省美术馆布置的庄重、高雅、大气。横贯展览馆上方的横幅上写着“缅怀张立朝书法展暨《张立朝书法集》首发式”的展标。展馆两侧悬挂着两条长13米宽1.5米的巨幅标语,上面写着:“墨舞笔飞、先生手泽垂书翰;桃繁李茂、后进仰怀在门墙。”张立朝先生的三子张剑英为其父雕塑的塑像矗立在中央展厅。塑像前是展览的前言,两旁摆着由济南市文联、李苦禅纪念馆、王学仲艺术馆、朱复戡艺术硏究会等单位敬献的花篮。中厅左侧是张立朝先生简历及不同时期的照片,右侧是张立朝先生的年表。这独具匠心的精巧布置与省美术馆的雄浑壮观,和谐庄重的建筑风格浑然一体,相映生辉,使整个展览充满了庄重、大气、和谐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 开幕式由济南市文联党组书记、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杨炳云主持。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业法作了讲话,他在讲话中对张立朝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及地位作了客观公正的高度评价,他说:“张立朝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山东及济南书法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积极投身书法事业和书法实践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独特的才华、高尚的品德、深厚的学养、勤奋的创作卓然成家。为推动山东书法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国内外书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济南市政协原副主席、济南市文联主席吴泽浩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简要介绍了张立朝先生的艺术人生和艺术成就。他说:“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张立朝先生以书法崛起于齐鲁艺坛,与关友声、黑伯龙、弭菊田、岳祥书、金棻被誉为济南书坛画苑“六大家”,深受业界称道。”他还强调指出:“如今,张立朝先生己逝世27周年,但他的影响却日渐突出,其艺术成就越来越得到书法界的重视。我们坚信,张立朝先生的书法艺术一定会继承和发扬光大,让中华传统书法艺术的宝库多一份财富。</p> <p class="ql-block"> 《张立朝书法集》由张立朝先生的次子张国英编著、济南出版社出版发行。该集封面题字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书画家王学仲先生的手笔。全国政协常委、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朱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业法 ,济南市政协原副主席、济南市文联主席吴泽浩,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陈梗桥分别为《张立朝书法集》作序。</p><p class="ql-block"> 《张立朝书法集》大八开精装精印,收录了张立朝先生生前不同时期的130幅书法作品。所收录作品各体齐全,形制多样,琳琅滿目,美不胜收。作品跨越时间长,以其艺术创作鼎盛期的精品为多。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意境深远,品位极高。堪称是一部书艺精湛、难得的艺术珍品。 张立朝艺术研究会在首发式上,向省市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赠送了《张立朝书法集》。</p><p class="ql-block"> 由国家一级作家、书法家自牧主编,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代书家张立朝先生纪念集》同时发行。纪念集由著名书画大家丰子恺的女儿丰一吟题写书名。</p> <p class="ql-block"> 展览三天期间,前来参展的观众络绎不绝。不少人进入展厅后,驻足张立朝先生塑像前,眼含泪花,鞠躬致敬。著名邮集专家任怀平先生,用两天时间精心设计,制作了一枚缅怀张立朝先生诞辰95周年和书法展为内容的纪念邮戳,表达了一位集邮人的缅怀、祟敬之情。来自淄博的陈再林先生在留言薄上写道:“张立朝先生是山东书坛的杰出代表,是那个时代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由此可见,张立朝先生的人品、书品在艺术界和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的震撼力是何等深远。更多的书法同仁和广大观众则一致评价:张立朝先生精湛的书法作品以及其特有的魅力,给了我们真、善、美的艺术享受。这次展览是一次震憾人心的成功之展,必将载入山东书坛史册!</p> <p class="ql-block"> 此次展览共展出了张立朝先生生前不同时期的书法精品佳作156件。作品不仅包括楷、行、草、隶、篆、魏碑诸体,而且对联、中堂、横幅、立轴、条幅、匾额等齐全。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格调高雅。既有毛泽东诗词,也有唐诗宋词。还有反映当年工农业生产和四化建设的作品,充滿时代气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张立朝先生书法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p><p class="ql-block"> 同时,还展出了张立朝先生的后人、弟子的书画佳作121件。这些书画作品不仅展示了较深的功力,还体现了书法传人的风采。</p><p class="ql-block">张立朝先生书法墨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张立朝先生书法墨宝之二</p> <p class="ql-block">张立朝先生书法墨宝之三</p> <p class="ql-block">张立朝先生书法墨宝之四</p> <p class="ql-block">张立朝先生书法墨宝之五</p> <p class="ql-block">张立朝先生书法墨宝之六</p> <p class="ql-block">张立朝先生书法墨宝之七</p> <p class="ql-block">张立朝先生书法墨宝之八</p> <p class="ql-block">张立朝先生书法墨宝之九</p> <p class="ql-block">张立朝先生书法墨宝之十</p> <p class="ql-block"> 2009年,济南千佛山公园历山院内修建“一览亭“时,市里有关部门邀请了几位著名书法家题写匾额、楹联等。因为张立朝先生已去世,故采用集字的方式,选用了张立朝先生楷书墨迹中的“慧昭日月”四个大字作为匾额。其抱柱联“静心可浮想七桥风月,极目能尽收九点岚烟”,也是集自张立朝先生的行草书墨迹。另外,济南园博园内的“济泉苑”中的“泺上亭”和济南护城河的“西门桥”也是集张立朝先生的书法墨迹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百年立朝”系列纪念活动成功举办,全方位展示张立朝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span></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山东老一辈著名书法家张立朝先生诞辰100周年,由山东省文联、省书协,济南市文联、市书协主办,张立朝艺术硏究会承办的“张立朝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展”于2014年12月12日在山东省文化馆隆重举办。原山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克玉及省市文联、省市书协等领导,以及学者、书画家、各界群众等近千人参加开幕式并参观展览。</p><p class="ql-block"> 开幕式由济南市文联党组书记刘溪主持。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顾亚龙委托省书协副主席李向东代表省书协到会祝贺,并题贺作品《铁划银钩》一幅。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娄以忠致辞。</p> <p class="ql-block">原山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克玉(右)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副主席单应桂(左)</p> <p class="ql-block"> 《百年立朝》纪念集由我国著名书法家孙伯翔先生题写书名,济南市文联党组书记刘溪作序,由张立朝先生的长子张汉英主编,泰山出版社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 该纪念集收录了《张立朝传略》《张立朝年表》,《一代学人•百年书家》序文和纪念、悼念文章及书艺评论等各类文章30篇;收录张立朝先生工作、创作及生活照片76幅;收录张立朝先生的书法精品近60幅和来自全国及省内的书画名家的题贺作品69幅。是一部较为全面地反映张立朝先生平凡而光辉的艺术人生和书法艺术成就的巨制,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是学习和硏究张立朝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 展览三天,前来观展的观众络绎不绝。有机关离退休干部,有厂矿企业的职工,有大专院校的师生,有来自省内的书法爱好者和热心市民,还有德兴街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在观展中,有的站在《张立朝先生传略》大型展板前,聚精会神地认真阅读。有的面对张立朝先生的精美绝伦的作品,俯身细看,凝神品赏,有的不时按动手中的快门进行拍照。还有的站在张立朝先生塑像和作品前争先恐后的合影留念……此时,前来观展的观众不仅被张立朝先生的“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光辉一生所感染、所感动,也完全被张立朝先生这些精湛的书法作品和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所吸引、所折服。</p> <p class="ql-block"> 中国美协理事、山东省美协副主席、著名女画家单应桂在接收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曾深情并感概地讲道:“张立朝先生是在山东乃至全国很有影响的书法大家。他的书法从颜体出来,具有自己的面貌,造诣也很高。他还培养了一大批书法人才,功不可没。今天省市艺术界为张立朝先生举办大型回顾展,既是对他的深情怀念,也是对后学书人进行艺术传承,是有很大益处的。</p><p class="ql-block"> 中国书协理事,济南兰亭书法院院长张仲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张立朝先生的人品、书品赞叹不已。他说:“张立朝先生传统功底很深,真、草、隶、篆各体都写的很好,而且很美,达到雅俗共赏,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张立朝先生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针,为人民大众写字,是他书法艺术的追求之一,赞誉他是人民的书法家,是当之无愧的!可惜他去世的早些,否则,他的书法成就和影响更大。张立朝先生是山东和济南书法的一面旗帜,一个里程碑。”</p><p class="ql-block"> 人民日报海外版书画艺术部记者陈厚学在评语中高度称赞:“震憾!感动!学习!在当今如此深厚功力和博大底蕴的书法大家,并不多见!斯人己去,一去不复返啊!把这份思念中的力量,传递给书坛上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 “百年立朝”纪念展共展出张立朝先生的书法精品近60幅,其中不乏精彩、经典之作,同时还展出了上海、北京、天津、山西、宁夏、云南、江苏、河南、福建等全国十多个省市及省内著名学者、书画名家王学仲、周退密、田遨、高莽、张建会、孙伯翔、陈巨锁、邹德忠、霍春阳、杨修品、郑歌平、顾亚龙、张志民、陈梗桥、娄以忠、吴泽浩、韦辛夷、粱修、张仲亭、李向东、蒯宪、杨炳云、宁兰智等人的69幅祝贺作品,既展示了书画名家的深厚书画功底和不同的艺术风格,也表达了他们对张立朝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1、王学仲(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大学教授、黾学学派创始人)题贺作品《颜书名家/别开门户》。</p> <p class="ql-block">2、张建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主任,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题贺作品《和风清穆/高山仰止》。</p> <p class="ql-block">3、陈巨锁(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省书法家协会顾问、五台山书画院院长)题贺作品《立德立言名标泰岱/朝宗朝圣书通晋唐》</p> <p class="ql-block">4、邹德忠(中国书法家中协会理事、原组联部长、中直国家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题贺作品《书为心画/言为心声》。</p> <p class="ql-block">5、杨修品(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云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云南师范大学教授)祝贺作品《斯人犹在抱/于世大有为》。</p> <p class="ql-block">6、郑歌平(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宁夏书法家协会主席)题贺作品《为道敢言能日损/著书何似观心贤》。</p> <p class="ql-block">7、霍春阳(天津美院中国系主任、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题贺作品《神遇迹化》。</p> <p class="ql-block">8、马寒松(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题贺作品《识骏图》</p> <p class="ql-block">9、顾亚龙(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题贺作品《铁划银钩》。</p> <p class="ql-block">10、张志民(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题贺作品《立艺之道/朝夕临池》。</p> <p class="ql-block"> “纪念张立朝先生诞辰100周年研讨会”在展览开幕式当天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书法家及张立朝先生的弟子代表从不同角度回顾了张立朝先生平凡而辉煌的艺术人生,全面分析了张立朝先生的书法艺术特点和风格,高度评价了张立朝先生的艺术成就、艺术修养和崇高品德。</p> <p class="ql-block">刘溪(济南市文联党组书记、济南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p><p class="ql-block"> 一个书法家的成功绝非仅仅依靠笔墨功夫,书法,作为东方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是需要广博的知识和已成独立系统的相关艺术来支撑的。因此,书法家全面的修养就至关重要。张立朝先生非常注重个人的综合艺术修养,他认为,作为书法家,如果没有深厚的学外文化修养功夫,书法作品就缺乏艺术的创造力和感染力,就不可能成为造诣深厚的书法艺术家。</p><p class="ql-block"> 各种艺术在人性的表达上都是共通的,尤其在接近最高境界上,更是趋向一致。东方艺术,最突出的体现出这种艺术的通感特质,所谓诗书画印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就是典型的例证。张立朝先生自觉的意识到这一艺术特质,花费一生心力,勤奋学习,在诗词、绘画、篆刻、戏曲、经史子集和古代汉字等方面涉猎广泛,研究深入,增进个人学养,提升艺术境界,堪称为学为艺的通才大家。</p> <p class="ql-block">陈梗桥(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p><p class="ql-block"> 张先生31岁时拜教育家、诗书画名家王讷(墨仙)先生为师。书法以颜柳为主,遍及各种书体,多种流派,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从蝇头小楷,到擎窠大字,全驾轻就熟,挥洒自如。楷书、行书、行楷书,笔法统一,恪守中锋用笔。尺幅的变化,书体的变化,其间是平稳过渡,得心应手。他的大楷书,有颜真卿的苍劲、浑厚,有柳公权的弹性,线条圆润饱满。苍劲便不单薄,有弹性便不死板。由于他注重实用,所以在结体上没有照搬颜真卿《麻姑仙坛记》一路的古拙风格,而是适应当代人的审美习惯,端庄、匀称、美观、大方,使人易于接受。又由于把行书的手法运用于楷书之中,所以显得潇洒、舒展。而行草书,在酣畅淋漓的同时,有意识地保留了楷书的转折、顿挫,很好地处理了稳与险、正与奇的平衡关系,飞动而又有板有眼。张先生仿佛就是为书法而生,以毕生的的精力,完成了一位书法家的职责与义务。</p> <p class="ql-block">娄以忠(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济南名士多,山东出大家。张立朝先生就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书坛大家。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就以卓著的书法成就,名扬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使张立朝先生名扬海内外的,就是他的作品两次入选参加我国在日本举办的书法展。第一次是1966年2月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国现代书道展”。这是建国以来,我国举办的第一次高水平、大规模的赴日书展。张立朝先生入选参展的是用楷、行、隶、篆四体书写的中堂作品,每幅作品各循其法,精彩绝妙!也是整个展览中唯一用四种书体书写的作品,为展览增辉添彩,受到日本书道界的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是时隔十年之后的1976年7月在日本东京、名古屋等大城市举办的“现代中国书道展”。这是中日建交后的第一次全国性的赴日书展,张立朝先生入选的参展作品是楷书的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这幅作品深得颜柳之精髓,苍劲浑厚,端庄灵动,展出后,受到了日本书坛的高度评价。日本著名书法家广津云仙先生称赞道:“在中国当今书坛上,能真正彻悟颜筋柳骨之精髓而能吐新韵者首推张立朝。”甚至有书家把张立朝先生与钱南园、华世奎、唐驼等人连在一起,列为近代最有影响的颜体代表人物。</p> <p class="ql-block">侯龙飞(山东大学教授、济南明湖诗词学会副会长)</p><p class="ql-block"> 张立朝先生生前非常喜爱诗词,而富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书法家写诗,不仅仅把诗词当作创作的素材,更重要的是通过书法形式表现出诗的意境美。”他一生中对毛主席诗词情有独钟,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对毛主席诗词的硏究,并作为他艺术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他是当代书写毛主席诗词最早、最多、最有成就的书法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唐诗中,张立朝先生最喜欢李白、王维、孟浩然、刘禹锡的诗。他对唐诗中的重要诗篇及名句,都能熟记于心,为己所用。在宋词,他十分喜欢书写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词。</p><p class="ql-block"> 在张立朝先生的艺术生涯中,尤其是建国后,他创作的书法作品几乎都是古今名人和伟人领袖的诗词,其对诗词意境的领悟以及运用书法独到的创作发挥,都达到了一个让人惊叹的水平,极大地提升了他的艺术造诣,造就了他那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一代书法大家。</p> <p class="ql-block">吴耀(张立朝先生的弟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协理事、济南市书协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老师作一代书法大家,但从不居功自傲,处处以身作则,为弟子做出表率,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弟子,使之潜移黙化。老师非常重视对弟子的品德修养的教育。他经常告诫弟子们:“学书先做人,人品不高,书品难高。”老师虽有众多弟子,但从不搞门户之见,他主张“转益多师”,鼓励弟子们早日成才。 </p><p class="ql-block"> 老师授徒传艺的态度十分认真,通过言传身教,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书法知识、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弟子们。老师总是循循善诱,耐心传授,从如何把握用笔、用墨,如何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如何懂得布局章法,甚至连注意落款、钤印都讲得清清楚楚。对布置的作业,老师坚持亲自动手批改,一笔一画地示范、指导讲解,不厌其烦,直到弟子们明白为止。老师还把自己珍藏的历代碑帖拿出来给弟子们开阔眼界,提高欣赏水平。</p><p class="ql-block"> 今年适逢老师诞辰100周年,回想与老师在一起的日子里,老师的教诲时刻在耳边响起,受益终身。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书写了贺联:“书风独峙,教泽永辉。”以表达对老师的无限怀念和感恩之情。</p> <p class="ql-block">天津大学教授、中国书协原副主席王学仲先生的三位济南门生、知名作家自牧(左)、王欣荣(中)、徐明祥(右)参加纪念张立朝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硏讨会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张立朝先生胸怀坦荡,淡泊名利,精诚团结,深受人们的敬仰和拥戴。</span></p><p class="ql-block"> 从张立朝先生的经历来看,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就与济南的书画大家金棻、关友声、黑伯龙、弭菊田、岳祥书等人相互交往,关系密切,成为当时书坛画苑的“关黑弭岳金张”六大家。平时经常在一起把酒言欢,谈艺论道,这实际是古代名士生活范式的遗韵,他们共同演绎了济南“名士文化”一个精彩的章节。他与张茂才、黄立荪、姜守迁、于希宁、蒋维崧、陈左黄、陈维信、魏启后、高小岩、张彦青等书画名家也保持着极其良好的关系。张立朝先生与人为善、以诚待人,他与同时代的书画名家,心心相印,相学相长,不仅成就了个人的书法人生,也共同为济南和山东书画艺术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他谦虚谨慎,和善平易的为人处世风格很值得后人学习,其与同时代书画家融洽和谐的关系,也给我们当代艺术家加强团结、共生发展以重要启示。</p> <p class="ql-block"> 1982年1月14日,著名书法家张立朝先生追悼会在济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堂隆重举行。时任山东省委书记高启云送了花圈(右图)</p><p class="ql-block"> 时任山东省副省长李予昂题写挽词:“墨舞笔飞先生手泽垂书翰,桃繁李茂后进仰怀在门墙。”</p><p class="ql-block"> 著名书法家魏启后先生致悼词并题写挽词:“人近工农贡献四化,书承颜柳流传千秋。”</p> <p class="ql-block"> 张立朝先生与著名书法家舒同的交往更是一段佳话。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张立朝先生经时任山东省副省长陈雷推荐,有幸与时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的舒同相识,随着他们的多次相会和交往,不仅使他在书法硏究中受到深刻启发,还被舒同的谦虚胸怀所感动。不论是舒同第一次到张家走访,还是在南郊宾馆的多次相会,不但拉进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逐成为人生挚友。后来,舒同书记调离山东时,他把自己精心创作的对联和四条屏留赠给了张立朝先生。而张立朝先生也把自己最喜欢、而且保存最完好的《裴將军诗字帖》和两幅书法作品回赠给了舒同先生。舒同对张立朝先生极为赏识,曾称赞他:“师古创新,入颜出颜,是山东难得的书法大家。”</p> <p class="ql-block"> 张立朝先生和岳祥书先生,当年既是济南书坛画苑的书画大家,又是心心相印的挚友,平日常在一起把酒言欢,淡艺论道。张立朝先生还叫长子汉英拜岳祥书、黑伯龙为师,学习绘画。“文革”中,岳祥书先生曾一度受迫害,张立朝先生经常登门看望他。岳祥书先生不幸病故后,张立朝先生十分悲痛,带领长子张汉英到其家中吊言送葬,并亲笔写下“岳祥书先生追悼会”大横幅,以示悼念。这幅绘画作品是岳祥书1976年赠送张立朝先生的。岳先生在题跋中写道: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鳌。立朝同志当代大书家法正。表达了对张立朝先生的尊重和敬佩之情。</p> <p class="ql-block"> 1981年3月,张立朝先生在弟子郑承文的陪同下,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到南京、杭州、上海、苏州等地学习观摩,还专门拜访了享誉“当代草圣”之称的林散之大师。当来到南京市中央街11号林老家时,他刚自我介绍,“我是山东的张立朝”时,林老便脱口而出说道:“人没见,字见过,山东的张立朝。”接着又说:“你的楷书写的好,吸取颜柳之精华,有自己的风貌。”张立朝先生没想到初次见面,林老如此了解自己,更何况林老己84岁高龄,对这位草书大师的敬仰之情由然而生。接下来,张立朝先生向林老请教了有关书法方面的几个问题,然后便和弟子一起告辞。回到济南后,张立朝先生刻下一枚印章“学到老”作为这次与林散之大师会见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1981年10月,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书法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隆重举行。张立朝先生接到邀请后前去参观。展览期间,张立朝先生与武中奇先生亲切相见,切磋书艺。武中奇先生书写“实践”榜书作品赠张立朝先生。张立朝先生则书写毛主席《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作品回赠。</p> <p class="ql-block"> 1980年夏天,山东邮电系统举办职工书画展,专门聘请了省里书画名家张立朝(右三)弭菊田(左三)陈左璜(左二)担任专家评委,这是书画展结束后的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诲人不倦,无私奉献,提携和培养书法人才,桃李芬芳遍天下。</span></p><p class="ql-block"> 张立朝先生一生最大的贡献,不只是在书法艺术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卓越成就,更重要的坚持普及书法教育,呕心沥血,提携后人,授徒传艺,为山东书坛培养了一大批书法人才,桃李滿天下。</p><p class="ql-block"> 中国书协学术委员、山东省博物馆硏究馆员、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陈梗桥先生曾这样评价张立朝先生:“面对众多的书法爱好者,张先生言传手教,诲人不倦,为社会带起了一大批书法人才。如今,当今许多成名的书家都是张先生的学生。张先生为书法艺术的硏究与提高,为书法教育、书法普及、书法事业所做出的奉献,是无私的,巨大的,有目共睹的,人们会永远尊敬,永远感谢。这就是人民的书法家。”</p><p class="ql-block">——摘录著名书法家、理论家陈梗桥先生为《张立朝书法集》序之四</p> <p class="ql-block"> 为了普及书法教育,张立朝先生应邀到济南市工人文化宫、群众艺术馆和省市电视台举办书法讲座等。还到徐州、新泰、临沂、莱芜等市县讲学。特别是在他逝世前,还抱病应聘到江西大学讲学,并担任了该校的书法艺术顾问。有人曾问他图啥?他回答道:“图得是我国书法事业后继有人,为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这是我应尽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1981年3月张立朝先生在山东新泰为县城职工挥毫作书。</p><p class="ql-block">下图为:张立朝先生在辅导青少年学习书法。</p> <p class="ql-block"> 1980年,张立朝先生应济南市教育部门的邀请,书写了《张立朝楷书正气歌》字帖。后由黄河出版社出版发行。我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为其题写了书名。该字帖笔画精到,法度超群,气势开张,妙趣别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是张立朝先生的晚年代表作之一。</p><p class="ql-block"> 《正气歌》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在狱中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感情深沉、气壮山河、直抒胸臆、毫无雕饰,充分体现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 师恩如山,师爱似海。 张立朝先生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他的弟子们。一日为师,终身受益,是师生情、教诲恩的最生动体现。</p><p class="ql-block"> 如今,张立朝先生已仙逝40周年,在每年的清明节期间,他的弟子们就自愿地集结在一起,为师扫墓,陪师过节。这种深情祭奠已坚持了40年了(2020年因疫情改为网上扫墓祭拜)。</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1994年张立朝先生逝世12周年时,他的后人、弟子们一起在燕子山林场为张先生扫墓。</p> <p class="ql-block"> 张立朝先生的大弟子张炳南在师弟李福增的搀扶下,一起为恩师扫墓。在祭拜后的追思会上,76岁高龄的张炳南深情地讲道:“今天站在老师墓前,激情难抑。老师那屹然身姿、音容笑貌宛然若生,与老师共处的情情景景似阵阵潮波涌上心头,献上鲜花,行跪拜礼,以稍慰悲思之情”。“每年与师弟们祭拜老师,绝非世俗的知恩报答,而是对书坛一代大家的敬仰之心!思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 2014年是张立朝逝世32周年,清明节之际,张立朝先生的弟子张炳南(中)、王九堂(左)、郑承文(右)在给恩师扫墓时,向恩师跪立叩头的感人场面。</p> <p class="ql-block"> 2014年是张立朝先生逝世32周年,清明节之际,张立朝先生的弟子荆向海(中)、吴耀(右)、刘福海(左)在给恩师扫墓时,向恩师张立朝先生跪立叩酒的感人场面。</p> <p class="ql-block">张立朝先生的弟子董永强诗词—庚子清明缅怀恩师</p><p class="ql-block">每瞻慈容倍觉亲,</p><p class="ql-block">先生睿智堪称尊。</p><p class="ql-block">博闻强记游于艺,</p><p class="ql-block">敦厚善行乐在心。</p><p class="ql-block">翰墨金题成玉躞,</p><p class="ql-block">春风桃李誉乾坤。</p><p class="ql-block">幸得门下承亲灸,</p><p class="ql-block">教诲谆谆励后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翰墨飘香,丹青溢彩,家学渊源,一脉相承,铸成良好家风。</span></p><p class="ql-block"> 张立朝先生一生从艺六十个春秋,在书法方面师承颜柳,独树一帜,被世人称为“立朝体”。而在篆刻、绘画上造诣深厚,均为行家高手。张立朝先生的子孙们在他的影响和精心培养下,均俱擅书画、篆刻,成绩斐然。长子汉英始于书法,擅绘画 ;次子国英继承父业,以书法行世,卓然成家;三子剑英专攻雕塑,兼及书法。外孙戴军,书法、绘画、篆刻皆佳,一门四代同堂,翰墨传世,丹青添彩,雕塑增光,情系艺苑,名扬齐鲁。</p><p class="ql-block"> 济南市文联党组书记、济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刘溪在《一代学人,百年书家》的序中,曾这样评价道:“ 张立朝先生以他的言传身教,铸成良好的家风。不仅子辈俱擅书画,成绩斐然,而且孙辈也是人才辈出,各具风采。这样的家学渊源,一脉相承,在当今时代,确属罕见。这可以算作张立朝先生为济南和山东书画事业所出的一项特殊贡献。</p> <p class="ql-block"> 张汉英,1948年生于济南,张立朝先生的长子。自幼受父亲张立朝先生启蒙,学习书法,耕耘不止。20世纪60年代师从著名画家黑伯龙、岳祥书先生,并深得二位先生器重,在严格的家学环境和学院系统美术教育下,书画并硏,奠定了坚实的书法绘画基础。70年代其作品就深得书画界前辈的赞赏与肯定。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应邀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成功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2007年初赴天津大学黾园拜访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天津大学教授、著名书画家王学仲先生,并被破格收为入室弟子,从而,在书画艺术探硏之路上开辟了新的天地。</p><p class="ql-block"> 2020年9月22日,举办了“翰墨世家•文化济南——张立朝、张汉英父子书画展。先后出版了《张汉英书画集》及中国美术家档案《张汉英书画作品集》。</p><p class="ql-block"> 现为黾学书院学术委员、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会长、齐鲁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张立朝艺术研究会会长等。</p><p class="ql-block">张汉英与恩师王学仲先生在天津拜师的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张汉英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张汉英山水作品</p> <p class="ql-block"> 张国英,1952年生于济南,张立朝先生的次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楹联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曾任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济南市政协社会文教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 七岁起在其父张立朝先生指教下学习书法,始由唐楷入手,后上追秦汉魏晋诸碑帖,法古鉴今,取长弥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1973年起参加国内外各种重大书法展览及赛事,至1989年底共获奖三十余次。</p><p class="ql-block"> 1993年应台湾书画教育学会邀请,在台北、花莲、彰化等地举办《张国英书法展》,并在几所院校举行书法艺术讲座等文化交流活动,受到台湾各界人士的好评。</p><p class="ql-block"> 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有《中国书法家张国英专集》,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有《张国英书法作品集》,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出版有《张国英草书泉城赋》。</p><p class="ql-block"> 其作品作为政府礼品多次赠与国外友好城市及国际友人,传略收入近百部辞书,部分题字及作品被名胜景点选入刻石碑林,并被国内外几十家博物馆、纪念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 张剑英,1960年3月生于济南,是张立朝先生的三子。系山东省雕塑艺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济南市楹联艺术家理事、济南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书法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他幼时起,便跟随父亲张立朝先生学习书法,先由唐楷入手,后研习诸家碑帖,随着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入理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书法作品曾荣获山东省第二届园林艺术博览会书画展一等奖;济南市建党80周年书画展二等奖;济南市美术、书法、摄影展三等奖。其作品也曾入选《中韩书法交流展作品集》、《济南市统战系统美术书法作品集》、《泉甲天下》、《济南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集》。</p><p class="ql-block"> 张剑英在习字的同时兼攻雕塑,其雕塑作品遍及东岳泰山、济南大明湖北极庙、济南华山华阳宫等诸多风景名胜之地。他于1995年创作的雕塑作品《生命》曾荣获山东省园林雕塑创作展一等奖;作品《方圆》入选《当代山东雕塑》</p> <p class="ql-block">戴军,1965年5 月生于济南,张立朝先生的外孙。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济南市文联主席团委员,济南市文联委员,济南市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农工党济南市委常委,中国农工党中央书画院理事,中国农工党山东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农工党济南书画院院长,山东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市委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五一文化奖”获得者,首届“济南文艺奖”获得者。</p> <p class="ql-block"> 在翻阅《纪念山东著名书法家张立朝先生逝世40周年》美篇既將结束的时候,引用2006年12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东当代文化丛书•精神文明篇》之《山东当代书画艺术》上篇《当代山东书法》一段文字,作为结束句。</p><p class="ql-block"> 建国以后,在党的文艺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的文艺政策指引下,与美术界兴起的社会写实主义相对应,书法注重笔画的精到和优美,二王帖学因此有了发展的契机。在山东书坛,蒋维菘典雅温婉的行草书,张立朝端庄雄浑的唐楷,成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心目中的创作理想。这一创作思潮及由此形成的创作风格,在山东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 借此,向山东和济南书法事业的早期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的张立朝先生致敬;向德高望重、淡泊名利,深受人们尊敬和拥戴的张立朝先生致敬;向献身艺术,成就卓越的一代书法大家张立朝先生致敬;向为培养书法人才,呕心沥血做出贡献的张立朝先生致敬;向所有关心和传播张立朝先生书法艺术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书画家及各界群众致敬!</p> <p class="ql-block">《书坛大家•艺苑楷模——纪念山东著名书法家张立朝先生逝世40周年》美篇由张光华编辑制作,除引用的署名文章外,均由张光华执笔写作,部分照片也由其拍摄。在编缉过程中,有幸得到国家一级作家、齐鲁书画协会主席自牧的指导和帮助,他在百忙之中,对文章进行润色、修改,使之更精彩。在此,谨致谢意!</p><p class="ql-block"> 张光华</p><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