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展风采,教研促成长

英语绘本教学课题组

<p class="ql-block">  初冬暖意融,教研意正浓。瑟瑟的冷风不能阻挡课题组的老师们共同研讨,助力成长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11月份几位老师就商讨上课的绘本故事教材以及教法等,为12月每周一节的教研活动作准备。</p> <p class="ql-block">  12月伊始,我校高年级英语绘本教学课题组教研活动就如火如荼地开展。本次教研,课题组四位老师分别呈现了精彩生动的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课题组主持人冯惠玲老师率先上了一节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三级上《Zob is bored》。冯老师通过朗朗上口的歌曲《Seven Seven days》,带领学生们一起复习星期的单词,自然过渡到新课中心-weekdays。然后通过"扫封面"让学生通过"读图"的方式,获取绘本的题目、作者、人物等信息,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p> <p class="ql-block">  然后通过图片环游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找情节,通过阅读、图文结合地理解文本。最后关于space junk的知识拓展更加大大地激起了同学们的求知欲。</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的绘本研讨课由课题组成员孔海容老师来执教:The Street Party。孔老师这节绘本教学课,是采用了图片环游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由从局部到整体理解故事。在设计问题时是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逐步推进的,问题由浅入深,既含客观性又含开放性,所提问题也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同时契合沈峰老师提到过的“绘本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读图能力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李二妹以The Class Trip绘本课来展示。她选择直入主题,通过师生共同看绘本故事封面,以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预测故事内容, 整体感知故事情节。然后采用了图片环游的方式、从局部到整体这样带着学生理解故事文本,还以关键词来引导学生把故事情节进行复述,既帮助了学生理解文本,同时充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p> <p class="ql-block">  本次课题组公开课压轴一节是何诗雅老师的绘本课:Don't forget your homework。何老师以以一首律动歌曲来warm-up,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扫封面"后以问题:What do want to about the story?设置悬念为载体,让学生自然地打开了"话匣子",开启了头脑风暴。既触动了学生主动思考,锻炼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有了阅读的方向,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展现了何老师对这个绘本故事的整体研读和主旨提炼能力。</p> <p class="ql-block">  让学生表演故事的一个环节,让同学们乐开了花。更所谓:玩中学,乐中学!</p> <p class="ql-block">  四节的展示课都是按照了绘本教学的具体步骤:扫封面,翻页面,找情节,精研读以及巧停顿。但是在课堂环节的把控上、对故事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等方面,每节课都各有不足之处。</p><p class="ql-block"> 每节课上完后,我们都马上进行评课 ,把优点与不足进行详细的研讨,希望研磨出适合我们的绘本教学路径。</p><p class="ql-block"> 这次教研活动还得到了学校各年级的一些老师来支持,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感谢老师们!</p>

绘本

学生

老师

教研

课题组

故事

环游

教学

文本

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