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美食”_之旅

太极影像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广东居住有三个冬春了,几乎每年要住上半年,其实与夫人早有一个默契的约定,那就是在粤居住期间,以广东为中心,辐射周边各省市,目的: “倾听中国历史和品尝舌尖上的文化”。开启我们退休后梦幻般的新生活!</p><p class="ql-block">近期受中央二台播出“老广味道”的影响,再加上来广东居住同事影响(典型的吃遍中国美食的专家),于是我俩就萌生了说走就走想法,首选了中国潮州菜之乡——潮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潮汕人以广东潮汕地区为集中地的祖籍地,主要遍布在中国岭南沿海的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有1600多年历史,早在唐朝开始丝绸之路,并于宋元时期开始,大量潮汕人外迁到泰国、柬埔寨、新加坡、法国、美国、加拿大等世界100多个国家和沿海地区(迁移国外的原因是中国丝绸之路经商,潮汕又是到亚洲和欧洲的港口)。上世纪称潮汕人“东方犹太人”。潮汕人在内陆人眼里是很了不起的,如泰国五大帝,澎湃、黄旭华、李嘉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广东省地级市,潮汕四市汕、潮、揭、都(汕尾)市圈城市之一,广东省东部门户城市。北靠梅州,南濒南海,东邻漳州,西接揭阳、汕头。2区、1县,总面积3146平方千米,人口:2568387人,2020年GTP:1096.98亿元。</p><p class="ql-block">潮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p><p class="ql-block">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中国瓷都、</p><p class="ql-block">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p><p class="ql-block">中国食品名城、</p><p class="ql-block">潮州菜之乡、</p><p class="ql-block">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p><p class="ql-block">革命老区苏区、</p><p class="ql-block">华侨之乡、</p><p class="ql-block">港澳台同胞祖籍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工夫茶、潮州音乐、潮绣、潮洲雕刻、手拉壶等被列入国家级的非遗名录达46项。(这与北方城市形成鲜明对比)蕴涵浓郁中古的潮汕文化,被汉学家称之为"中原文化的典橱"。</p><p class="ql-block">潮汕人自古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领域有一定成就 ,民国由潮汕走出去的博士已达到300多人,潮汕名人有泰国五大帝之首达信大帝,彭湃、黄旭华、李嘉诚、黄光裕、马化腾等……。</p><p class="ql-block">《一楼、一桥、一街》,是潮州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下面太极影像从一条街开始讲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潮州城的第一个文化地标——牌坊街。</p><p class="ql-block">牌坊街与广济楼遥相呼应,全长1948m。街上现有古牌坊23座,每个牌坊都有一个或多个坊主,均为古代潮州人中的精英。牌坊街还连结51条古巷,其中串联起就包括“猷灶义兴甲、家石辜郑庵”、开元寺、许驸马府、已略黄公祠、老城古民居住建筑群等诸多名胜。</p><p class="ql-block">状元牌坊记载的是林大钦,潮汕本土培养出来的唯一一位科举文状元,年方20如此年轻的岁数夺取了三年一科的举世瞩目的状元桂冠,在中国科举历史上实属罕见。身受嘉靖帝赏实,为潮州后人勤于读书起到了示范性的历史作用。他的故事和传说的确很多,比如说他从小超人般的神话童,与老师的对联,嘉靖帝赏实,民问传说,对母亲孝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到牌坊街等于没来潮州,位于古城中心,这里体现的都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游玩了古街,好像梦游了历史。其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3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明末清初引入,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p><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据黄梅岑先生《潮州牌坊纪略》载:“牌坊,传说可上溯唐宋,初以木建,形似‘乌凹肚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牌坊街骑楼的店铺主要围绕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手拉壶、陶瓷、工夫茶等,以及潮式美食:潮州三宝、牛肉火锅、粿条、甘草水果……。去一趟牌坊街,就可以了解到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这话一点不为过。</p><p class="ql-block">我们游玩其间享受了“甘草水果,潮州可乐,鸭屎奶茶,潮州牛肉火锅,潮粥先生,虾蟹生鲜,耗烙,鱼生”。还有一个早餐,最廉价,当地人都爱吃的肠粉、干面,我们以实际行动——天天早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让我们兴奋的是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调研,第一站来到国家历史文化第一城潮州。他考察了潮州市广济桥、广济楼、牌坊街,察看文物修复保护、非文化遗产传承、文旅资源开发等情况。总书记强调,爱这个城市,就要“呵护好她、建设好她”。</p><p class="ql-block">该图片就是总书记在此停留与潮州商户讲话及交流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牌坊街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编太极影像介绍古城最精华甲第巷。</p><p class="ql-block">“猷灶义兴甲,家石辜郑庵”一句话概括了潮州城古民居的精华。这条街巷位于古城中南部,是古代潮州城仕宦商贾望族聚居之地,仍保留明清街巷格局和大量古民居。此街比较有名十个巷,甲第巷是精华中的精华,顾名思义,从巷名“甲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长不足200米的甲第巷,集中了数十座大大小小的明清宅院,漫步其中,你可以感受到时光的倒流,触摸古代潮人生活的气息,细细品味、赏析历史的余响。也因此,这些街巷宅院就成了研究古代潮州社会、建筑艺术和民俗风情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猷灶义兴甲、家石辜郑庵”</p><p class="ql-block">——潮州这十大名巷</p><p class="ql-block">甲第巷集中了数十座宋代、明代、清代、民国时期宅院,其中“大夫第”5家、“资政第”3家,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家。这些古民居,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记载着无尽的古城风情。现在居住,都是他们的后人。其住宅已经列为潮州市重点保护文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资政第官名:唐宋朝时“帮助治理国政”二、三品,到民国时为参议员。</p><p class="ql-block">资政第,乃民国初年民国政府参议员黄钧选的故居,亦是原全国妇联副主席、政协常委黄甘英同志的祖屋。2017年3月24日,资政第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编太极影像普及:</p><p class="ql-block">大夫第,一般是指文职官员的私宅,就是士大夫的门第,不是平民百姓的草庐。如同“进士第”、“翰林第”一样,都是一种身份的标榜。</p><p class="ql-block">清代官员的官阶有文武之分,其文官之阶有十八阶。五品以上官阶称“大夫”,六品以下官阶为“郎”。</p><p class="ql-block">正一品为光禄大夫;从一品为荣禄大夫,</p><p class="ql-block">正二品为资政大夫;从二品为通奉大夫;</p><p class="ql-block">正三品为通议大夫;从三品为中议大夫;</p><p class="ql-block">正四品为中宪大夫;从四品为朝议大夫;</p><p class="ql-block">正五品为奉政大夫;从五品为奉直大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儒林第”的主人应该就是潮州“戊辰八贤”之一郭之奇的第六代孙郭永丰。郭之奇是揭阳县城东门人,明代崇祯年间的进士,被潮人尊称的“后八贤”八人。所以,今天居住在“儒林第”中的郭姓住户应该都是这位名贤的后裔。</p><p class="ql-block">“儒林郎”在清朝是六品以下官员,但现存的史料中对郭永丰并无仕途记载,由此推断,可能是郭永丰在潮州做生意后成为一方富贾,最后捐了个六品的“儒林郎”,因此才有这座“儒林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市内和牌坊街很多店铺档口都在经营潮州三宝,潮州三宝分别是老香橼、老药桔和黄皮果。它们是潮州凉果特产中的极品,被誉为潮州三宝,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被外商誉为凉果之珍品。其实这里还有很多故事……。在这里就不过多的赘述了。</p><p class="ql-block">主要功能: 消食开胃、去脂减肥、消痰止咳等多种功效而被消费者誉为“中国一绝”。2009年入选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潮州刺绣与广州刺绣(广绣)总称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发源并流行于今潮汕地区。潮绣始于唐代,形成风格于明、清,流传于国内及东南亚一带。</p><p class="ql-block">自明清甚为鼎盛,尤其是苏绣、湘绣、粤绣、蜀绣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潮绣分刺绣和珠绣。下图是朝秀非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洪裕静、方杰。下面的两个作品,就是2位的真品。我们当天参观的时候洪裕静正在馆内,介绍了作品《裕红刺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潮汕工夫茶,是潮汕地区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极负盛名,被尊称为“中国茶道”。</p><p class="ql-block">潮州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中国茶文化盛行于唐朝,潮州工夫茶则盛行于宋朝,贵族茶就是源于潮州工夫茶,已有千年历史。</p><p class="ql-block">日本茶道、中国台湾地区茶道都来源于潮州的工夫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潮汕之后,有一个最靓眼的场景——“三三两两、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围在一起喝茶;每个店铺、档口或餐桌上都有一套茶具,看到他们严谨的经商风格,也看到了他们以茶待客的习俗,夫人被处处茶道所熏染,提议尝尝潮汕的功夫茶。我终于明白了,环境的感染力,中国功夫茶的功力,哈哈,真可谓“壶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工夫茶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遍及海内外。</p><p class="ql-block">小编太极影像再给你普及一下喝功夫茶的好处 : 补虚扶正、益气润肺、提神益志、润肠降脂、养颜回春。</p><p class="ql-block">与当地人交流得知: 一冲号为皮,流香四座溢。二三冲为肉,芬芳留齿颊。四冲已云极,清风生两腋。今后我们在品茶的时候,也要有这种感同身受意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潮州木雕,广东省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p class="ql-block">潮州木雕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它应用广泛,题材丰富,民间传说、古今人物、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江海水族、戏剧故事等都是其常见的表现题材。</p><p class="ql-block">2006年,潮州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潮州木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项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潮州音乐,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p class="ql-block">主要特点是古朴典雅、优美抒情。它的主要乐器是二弦、二胡、扬琴以及锣鼓等打击乐器。它源于民间歌、歌舞、小调,并吸收昆腔、秦腔、汉调的素材自成一类。流行于粤东、广州、闽南、上海、台湾、香港、澳门各地及东南亚各国和潮人聚居地。</p><p class="ql-block">中央民族乐团将潮州音乐作为他们的保留曲目。中国音乐学院将其引入课堂。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潮州手拉朱泥壶历史悠久,宋以后,潮州成为陶器生产中心,潮州手拉朱泥壶是潮州陶瓷一奇葩,从清代中期潮州手拉朱泥壶的制作工艺源于江苏宜兴紫砂壶,清初开始被引进到潮州枫溪。经三百余年、不仅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逐渐赶超宜兴紫砂壶。</p><p class="ql-block">以谢氏“俊合”号、章氏“安顺”号、吴氏“源兴”号、张氏“裕德堂”四大手拉壶家族为代表的潮州手拉壶工艺师,也大胆打破“技艺不传外人”的老规矩,开门广收门徒授艺。潮汕很多商铺和档口都展示着手拉壶和雕刻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潮剧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是一个已有44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广东四大名剧(粤剧、潮剧、汉剧和雷剧)之一。</p><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老舍、曹禺先生专程来访潮汕。为独特的文化艺术,老舍挥毫疾书,写下满怀深情的诗:</p><p class="ql-block">“莫夸骑鹤下扬州,渴慕潮汕数十秋,得句驰书傲子女,春宵听曲在汕头。”</p><p class="ql-block">老舍、曹禺先生一再叮嘱,要十分珍惜潮汕文化遗产,把富有地方特色的潮剧传承和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瓷都,大开眼界,看到了镇店之宝《松鹤万年》是如何的亮眼!如此着迷的欣赏及发自内心的喜欢,那就与它合影做个纪念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潮汕美食文化</p><p class="ql-block">潮州菜,是潮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历史悠久,起源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明代又进一步推陈出新,进入鼎盛时期;继承了统名菜遵古法制的风味,又溶合吸收了粤菜 、东江菜的酱料佐食而发展,集各地名菜的风味和烹饪技术,精制创新,“色、香、味、型”并美而饮誉中外。</p><p class="ql-block">2004年10月,国家烹饪协会授予潮州“中国潮州菜之乡”称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潮州菜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刀工精巧、造型优美,充分运用炒、煎、炊、焖、泡、炸、烧、炖、烹、卤、熏、扣、滚等技巧。突出特点是:清而不淡,鲜而不腥,嫩而不生,肥而不腻。</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已整理出来的潮州菜谱共分八大类,二百三十四个品种。其中潮州小食是全国八大点心系列之一,远近闻名,乡土风味浓郁。春饼、笋粿、无米粿、水晶包、牛肉丸、沙茶牛肉、金瓜芋泥、鸭母念、蚝烙等应时上市,香溢街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牛肉丸来潮汕</p><p class="ql-block">在清末及民国初期,许多客家人挑着小担,在潮州走街串巷,叫卖牛七牛肉丸汤。</p><p class="ql-block">聪明的潮州人看到牛肉丸很有特色,便将它移植过来。潮州人吸取其优点,加以改进。潮州人用两根特制的铁棒,每根3斤重,面呈方形或三角形,用双手轮流捶打,直至把牛肉打成肉浆。</p><p class="ql-block">煮肉丸是用清水,一向讲究原汁原味的潮州人用牛肉、牛骨熬汤来煮牛肉丸,保证在煮牛肉丸时,肉丸的肉味不会渗透到汤水中,从而使牛肉丸更具浓郁的牛肉味,同时还增加用沙茶酱作酱碟吃。</p><p class="ql-block">故潮州制作的牛肉丸口感爽脆,具有浓郁的牛肉味,很快便盛行整个潮汕地区,成为最为大众化的潮州民间小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在潮汕期间,基本上吃了排行榜50%潮汕的地方特色小吃。感觉牛肉,牛肉丸火锅最好,有生以来吃到最可口的牛肉,再加上特供的沙茶酱蘸着吃,绝对天下无双。插播一条</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广告</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潮州牌坊街的阿彬火锅店,汕头的八合里海记牛肉火锅。海鲜次之,潮粥先生粥熬的很好,喜闻乐见的双生肠粉真的特别入口,每天早餐换店就吃它。卤鹅是当地特色小吃,双鲜粿条与肠粉齐名,耗烙、生腌都比较好(夫人不太喜欢吃),另外地方特色还有甘草粿条、粿汁比较有特色价格不高。</span></p><p class="ql-block">当地有个顺口气溜“没有活着的牛,走出潮汕”。这也证明了潮汕人对牛肉的喜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回家后的感想。“吃什么都不香”,常常想起在潮汕时的美食,至今还让我垂延三尺……。于是做出了一个“</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荒唐的决策</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每年来回二次,一定从潮汕走,一定要去吃潮汕牛肉火锅”。</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隆江猪脚饭是广东省潮汕地区著名的特色传统小吃,得名于原产地——惠来县隆江镇。其鲜美的味道和弹嫩糯香的口感加以本镇特色米饭组合成了隆江猪脚饭,肥而不腻,入口香爽,深受广东人民的喜爱和来自东北的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到广东时对猪脚饭呐,猪脚姜啊一点感觉都没有,后来朋友介绍,另外很多档口都挂有猪脚饭的招牌,我这一次去潮汕,朋友特意告诉我,一定要到惠来隆江去吃一顿猪脚饭。就这样,我下决心特意绕路去惠来蓬莱市场吃了一顿猪脚饭,结果大大大大的出乎了我的意料,用语言绝对表达不出来他的美味,用想象绝对体现不出来它的环境和制作工艺。一个字: 😻😻😻“绝对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在潮州很有名的网红官塘鱼生,明说挺好看,吃起来口味儿不是太合口味,夫人对其不是太上口,价格比较可以,这里不做推荐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潮州城的第二个文化地标——广济楼。</p><p class="ql-block">广济门城楼原称“广济楼”,也称“韩江楼”,民间俗称“东门楼”,列潮州城七城楼之首,襟江控岳,护邑镇桥,为名城标志之一。</p><p class="ql-block">广济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民国廿年(1931年)重修。 以其深具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潮州城的第三个文化地标——广济桥。</p><p class="ql-block">广济广济桥,即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区著名文物旅游胜地,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这座桥非常有观赏价值和一些动听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就随同小编太极影像一起游览广济桥</p><p class="ql-block">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残破不堪;1958年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p><p class="ql-block">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潮州广济桥与河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福建洛阳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这座全长518m的古桥,有着“梁桥、浮桥、拱桥相组合”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不能忘”坊,它是广济桥上唯一的一座牌坊。</p><p class="ql-block">在清道光廿二年1842年,十月久雨,韩江泛涨,广济桥墩被不同程度地破坏。几经修付几遭洪水泛滥毁之,直到道光廿五1847年,新知府刘浔和吴均慨然以修桥为己任“捐廉五千金”先后重修广济桥,补上全桥被冲掉的石梁。</p><p class="ql-block">士绅建此坊以表感激之情,修坊<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纪念,寄托了潮州人对先人们的崇敬和追忆。之所以有“民不能忘”,乃是因为有“不能忘民”在前,心中装着人民才是根本。</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古时的广济桥是货物集散和转运的重要枢纽,桥上店铺林立,热闹非凡,流传下:一里长桥一里市的佳话。如今的广济桥,历经全面维修,梁舟结合,联阁重瓴,造型典雅,成为潮州的一道亮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地史料记载:清雍正二年(1724),西桥八墩和东桥第十二墩各放置一只鉎牛,牛头上刻有“镇桥御水”4字。道光廿二年(1842),韩江发大水,东墩鉎牛被洪水冲入江中,于是便有了“两只铁牛一只溜”之民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韩愈,唐代元和十四年(819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韩愈,写了《谏迎佛骨表》,不料触怒了皇帝,被令处死,幸得宰相裴度等讲情,改贬为潮州刺史。以戴罪之身,在潮七个多月,把中原先进文化带到岭南,驱赶鳄鱼、解放奴婢、兴修水利、兴学育才,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被潮人奉为神,潮州人并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关于韩愈故事,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为韩愈,为其建了一个牌坊,但却未进入牌坊街23个之中,原因是他不是潮州人,韩愈河南人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下是潮州的新八景,只介绍两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其他的就不一一介绍了。</p><p class="ql-block">卓府,是清代潮州总兵卓兴的府第。始建于清同治初期,是潮州现存不多的几大“四马拖车”的古民居之一,整座建筑是坐北朝南,主体三进带一后包,东、西两侧各带一座及二座从厝。府后有花园,府前有戏台及照壁,今已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门前的石狮子与石鼓是完好存着,镇守着老宅,这两样东西,曾是一代代武将赫战功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宋宋英宗的大女儿德安公主嫁给潮州许钰,在潮州古城北门以宫殿式的“硬山顶”建起了一座富丽堂皇的“许驸马府”,这便是潮州最早的“皇宫起”。从许驸马府开始,潮州世家大族争相兴建宫殿式庭院,平民百姓建房也抹灰压脊,兴起建造府第式民居的风潮。</p><p class="ql-block">宋朝以后,潮州民居传承了古代仕族重门第的传统,宫殿式府第衍生出堪比京都帝王府的潮州厝(cuo居住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汕头,简称“汕”,广东省辖地级市,潮汕四市之一,汕潮揭都市圈城市,经济特区,位于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邻揭阳,南濒南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内海湾的城市。全市下辖6个区、1个县,总面积219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550.2031万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汕头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国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文具生产基地、国家交通枢纽城市。素有“华南要冲、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美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汕头是潮汕人重要的祖籍地、聚居地之一,潮汕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兴盛地之一。汕头潮汕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以潮汕方言、潮汕英歌舞、潮剧、潮菜、潮绣、工夫茶、潮汕工艺、潮汕抽纱、潮汕民居、潮汕善堂、潮汕商帮、潮汕木雕、迎老爷、出花园、三山国王等特色文化为代表。汕头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500多万人,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汕头最著名的民国小公园里建设的骑楼,非常有代表性,如今已是汕头观光旅游、寻求历史、商家林立的集散地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后,1867年(清同治六年),潮海关(即汕头海关前身)在海关区内开办邮政业务,当时仅为在汕头的外国人服务。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经清政府批准,潮海关在汕头设立首家官办邮政局,是为汕头邮政总局,局址设于汕头海关区内,隶属海关管辖,由洋人税务司任局长。这既是汕头开埠以来的第一所自建邮局,也是全国首批25个邮政局之一。此后,在粤东、闽南西、赣南等地陆续设立分局(所)共144个,同时,汕头邮政总局于1910年改为汕头邮政副总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汕头邮政总局大楼于1922(民国十一年)年竣工,占地面积1449平方米,全部工程约15万银元。虽然汕头邮政总局大楼已有近百年历史,当年镌刻在大楼正门上方的“邮局”两字清晰可见,洋灰楼梯、楼梯护、方格门、磨花玻璃、木地板、罗马柱等仍原建筑风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澳地理位置重要,东南门户。朝廷为抵御倭夷侵扰,打击海寇劫掠,1575年,明朝特设立“闽粤南澳镇”。“镇”是明清军队建制单位,南澳总兵是正二品大员,负责闽粤交界海面军务。康熙收复台湾后,南澳总兵还分批轮流参与守卫台湾、澎湖、淡水,三年一班,前后历二百余年。明清两朝共有177任,计167名总兵、副总兵驻守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澳总兵府全称“闽粤南澳总镇府”,是全国唯一的海岛总兵府,明万历四年(1576)第二任副总兵晏继芳开始兴建。至清康熙中期,总兵府的建筑体已经比较完善,主体建筑由主座、两厢、前座、两廊、帅旗座、钟、鼓楼、东辕门、西辕门等组成。总兵府留下了众多英雄的足迹,民族英雄刘永福曾于两次任南澳总兵,郑成功更是以此为据点,招兵练兵,最终收复台湾,目前尚存“郑成功招兵树”、“验兵石”等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澳岛是中国唯一一座全岛域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海岛,是南澳县唯一有居民居住的岛屿。南澳岛素有历来是中国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也是中国大陆对台和海上贸易的主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然之门”,是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汕头市南澳县青澳湾的北回归线广场,是我国建成的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之一,处于北回归线与我国大陆东岸的交点处。在广东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县上,也是唯一一座位于海岛上的北回归线标志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设计者郑少文介绍,该塔设计采用汉字“门”字进行演变造型,球体半径3.21米(对应春分3月21日),悬臂长6.22米(对应夏至6月22日),从底座到球体高12.22米(对应冬至12月22日);两边门柱所倾斜的角度正好对应北纬23.50(对应北回归线纬度)。每年夏至正午,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很有幸到此一游,掌握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如果赶上夏至,能亲眼看到日影穿管,那就更牛啦。不过从两个人神情可以看出已经是幸福🈵🈵的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澳县是中国十二个海岛县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海域面积广阔,海洋生物丰富,发展太平洋牡蛎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产牡蛎产量高、肉质肥美。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返程的路上惊奇地发现,在深澳片区的海面上彩色透明的浮球方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很为壮观。让我来告诉大家,这些彩色的浮球是专养牡蛎用的环保彩球,起到固定牡蛎串挂在上面作用,随着牡蛎长大,每半个月就要加一次浮球,每年六,七月份是收获期,具当地人介绍,在南海养殖太平洋牡蛎,还是在青岛海洋大学专家提供技术,目前养值面积103200万亩。眺望养殖区海面,彩色充气浮球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光彩,渔船在穿梭,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美丽多彩的 “海上牧场” 图景,让人神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澳岛,碧水蓝天,视线通透,空气清甜,鲜花盛开;岛上有很多历史故事,绝对值得人们住上一晚,领略岛上风光、倾听大海的歌唱、品尝岛上的美味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赶上市政府在中山公园举办的菊花展。纯属意外收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在编后的话,此行一千二百多公里,往返11天,吃、住、行、游、购、娱等支出:6千有余。收获:其一对潮汕文化,岭南文化有了初步了解,填补了对潮汕、岭南文化的一个空白;其二对潮州餐饮文化进一步了解,对舌尖上的文化体会的更直接一些;其三美篇的制作,是记录,是认识,是回忆。定义:打造快乐人生,创造愉悦份围,让我们更轻松……!</p><p class="ql-block">今年三地游,做了三个美篇,“多彩贵州”,“大美重庆”,“潮汕文化美食之旅”;最后一篇今天赶制完成,为今年画上圆满句号,也算是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新年献礼!</span></p><p class="ql-block">编辑 摄影:太极影像</p><p class="ql-block">助理 道剧:中国风</p><p class="ql-block">音乐:潮州音乐(狮子戏球)</p><p class="ql-block">游览:11 30-12 10</p><p class="ql-block">撰稿:12 20-31</p><p class="ql-block">於:中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