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的执着与生命的“傻”劲 ——回顾考试

<p class="ql-block">  (一) </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30日的凌晨一点,熬到此时才下笔,是对25、26日的考研,不去细究的一种逃避。</p><p class="ql-block"> 白天的阳光明媚,是在几只美丽的喜鹊衔着树枝,敲响宾馆窗外的玻璃建筑开始的。10几层楼的高度,令喜鹊误以为可以在挡风雨的参天大树筑巢——一次次不放弃的尝试,伴随着一根又一根掉下楼的树枝,伴随着它们不解的呢喃交流……是的,当明天太阳再次升起时,它们又会忘掉一切,开始新的一轮尝试。</p><p class="ql-block"> 对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生活,打扰到世界的“同胞”而深感愧疚与恻隐时,不免为喜鹊可爱的“傻劲”——为它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所鼓舞。连鸟儿都可以在不可能的情况下,无数次的尝试,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退缩而不去前进呢?</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从3月份开始进入学习,7月中至8月底有密集的集中训练,再到后期专业知识的:艺术概论与芭蕾理论、史论的合计20次左右仿真模考,考试前从11月16日开始的从早到晚的学习。考试真的只是一个目标,已远不仅是学习的目的。从真正深入的了解舞蹈——以“choreography”的角度:时间、空间的书写者、设计师,到打破多种艺术门类的次元壁,综合的看待艺术与人的关系,看待哲学、科学、艺术等的联系。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激动与欣喜——原来以前的我真的是井底之蛙。</p><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对于我的意义,更多是思维角度、逻辑检索与思想深度的成长。看问题的综合性、学习的习惯性、享受知识力量的自由感……它们令我看到世界的更多可能性。而时间总是不够的——当真正去回首,在还期待着每次3小时模考与真正考场的兴奋与紧张并存中,又带着遗憾:“怎么结束的这么快?”</p><p class="ql-block"> 一场豪赌的游戏。当打开一份卷子时,就是一次赌博:一赌你有没有复习过这道题;二赌你以多长时间写完这道题;三赌你是否理解从而有自己的想法来解这道题……</p><p class="ql-block"> 而人生何其相似?每一个选择,即是一次豪赌。从睁眼开始锻炼身体还是转身再睡;从小学毕业是以兴趣为学习目的,还是因为大多数人一样而选择去学习;从晚上在家是又看了3个小时综艺,还是翻了30页名著……想在股市中赌对,对每一个在牛市中领跑的“龙头”股的选择,并不是人云亦云的“随大流”,不是碰运气的“撞大运”,而是深谙其道的对行业、社会、历史等无数次的推敲、模拟、研究,在一个个有根据动机的选择下,进行的“豪赌”。</p><p class="ql-block"> ——所以,今天好好做次菜吧?算了,还是继续点个外卖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 12月31日 凌晨</p><p class="ql-block"> 其实是想将考试之前真实的心情,与考试当时、考试之后的心态转变,留个纪念,却又在潜意识中好像要赶紧将那份紧张,抛之脑后。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的“与时间赛跑”,到考完试第一天的无所适从。这样的落差,令已经不需要的紧迫感,还在暗示着自己——总得做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考试的过程也是与时间赛跑。政治的还算满意,英语的时间不够,专业一的来不及一道简答,专业二进入状态的三个小时笔耕不辍——即使在结束铃声响起时,还飞速写下两行……惶恐与激动共存、刺激与期待同在,遗憾必然是有的,最终又把命运交给了运气——还是对自己稍有不满与惋惜。</p><p class="ql-block"> 今天作别了住在学校门口的6个晚上,作别了下午准点开工的喜鹊们:又一次令筑巢的树枝不小心掉落;再一次衔起树枝妄图将其固定在外层装饰玻璃与墙体之间,从而发出敲打声——它们依旧顽强的在钢筋水泥的高楼间建设“家园”……这一股“傻”劲,却是在一日又一日重复着看似毫无意义、明知道结果的“无用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是,哪怕有百分之0.1的希望,那不厌其烦、不懈动力的探寻——那对未来结果的执念,那所谓世世代代探寻的“无用功”——不正是生命执着于世、生命挣扎于世、生命坚强于世的最透彻的生命力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