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兴安岭梦回洮儿河 81630部队战友群相册

管恩贵

<h3>制作编辑:管恩贵<br>指导审核:马强</h3> <p class="ql-block">🌟🌟🌟81630部队历史梗概🌟🌟🌟</p><p class="ql-block">魂牵兴安岭,梦绕洮儿河——献给曾经在兴隆沟那个地方当过兵的人们</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北部,有一条称为白阿线的铁路,该铁路从吉林省白城出发,沿着洮儿河谷,一直延伸到兴安岭深处,经内蒙古乌兰浩特,通往边陲小城阿尔山。在这条铁路上的索伦站和明水站之间,原有一个叫“兴隆沟”的乘降点,由此处北行两公里 ,有一个地名叫“兴隆沟”的自然屯。这个不算很大的地方,在六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曾驻扎过一支英雄的守备部队——81630部队。这支部队组建于1963年3月,撤编于1992年8月。部队存续三十年期间,曾先后使用过3043、1339、81630等部队代号。</p><p class="ql-block">在六、七十年代,国际斗争形势风云变幻,中苏、中蒙边境骤然紧张。在中国历史上的紧要关头,81630部队肩负着固守祖国北大门的重任,于1969年8月,整编制从辽南海防前沿,调防到毛主席曾经关心过的地方——内蒙古的东部五岔沟——明水——索伦防线 ,司、政、后三机关在兴隆沟这个地方安营扎寨。所属各营、连配置在防区内阿尔山,马鞍山,明水河,金银沟,杨树沟,无名沟,吉拉斯坦,华家店,丰林等要害之地。前沿阵地遍布在洮儿河两岸的山谷,以强大的轻重火力配置,扼守洮儿河两岸河谷的交通要道,随时准备打击来犯之敌!</p><p class="ql-block">在81630这支部队里,在兴隆沟这个地方,每年都有祖国各地数百名热血青年,为保卫祖国边疆而来,为参加祖国建设而去,他们在守卫国土的岗位上建功,在建设祖国的战线上立业。几十年里,数千名好儿女在洮儿河畔,兴安岭脚下,遍布着他们的足迹,浸润着他们的血汗。在辽阔的科尔沁大草原,在美丽的洮儿河畔,在巍峨连绵的兴安岭脚下,迎来送往日月星辰,餐风饮露春夏秋冬,似钢似铁,如山如松,屹立在神圣的战斗岗位上,守卫着祖国的北大门。他们满腔热血而来,他们无怨无悔而去,把一段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这里,陪伴着那片热土,那段历史。</p><p class="ql-block">81630这支部队,初到兴隆沟这个地方,夏顶酷暑,冬战严寒,白手起家,构建营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站住了脚,扎下了根。夏季国防施工,构筑工事,挖掘坑道。冬季军事训练,苦练杀敌本领。部队建设,战备能力,一年一个新台阶,威名远扬!守备七团这支部队,在兴隆沟这个地方,牢固树立“热爱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四边思想”,以他辉煌的业迹,走过了他三十年的光辉历程,留下了保卫国土的不朽的历史丰碑!81630这组数字,深深地铭刻在数以千计的曾经在兴隆沟那个地方当过兵的战友心中!</p><p class="ql-block">(管恩贵)</p> <p class="ql-block">守备七团司令部兴隆沟驻地旧址全貌(航拍)</p> <h3>守备七团老战友2016年“八一”乌兰浩特联谊会合影</h3> <p class="ql-block">《守备七团战友群》群规</p><p class="ql-block">守备七团战友群自2015年6月30日建立以来,在各位战友的大力支持下,群友队伍不断扩大。男兵女兵,兄弟姐妹,战友群就是大家庭。在群里分别多年,天各一方的老战友通过这个平台又可以相互问候,共叙友情!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回顾在军营度过的峥嵘岁月!追忆在光头山,杏树屯,兴隆沟朝夕相处的历历往事!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延续我们在军营结下的深厚友谊!在感谢高科技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让我们珍惜战友群这个集体,为使战友群健康存在和继续发展,本群重申如下规定:</p><p class="ql-block">一、加入战友群必须是曾在守备七团服役的战友。</p><p class="ql-block">二、加入战友群昵称必须得用真名实姓。</p><p class="ql-block">三、不准妄议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及转发带有国家领导人头像的图片和危害国家利益的言论。</p><p class="ql-block">四、不准转发语言粗俗,格调低下,非正能量链接和各类广告,求助,拉票等信息及不雅图片。</p><p class="ql-block">五、不准信谣传谣和转发封建迷信,小道传闻及一些挑动民怨,对社会不满等网站的信息。</p><p class="ql-block">六、不准在群聊时发生挑事端,闹矛盾和歧视,攻击,谩骂及恶语伤人等过激行为。</p><p class="ql-block">七、战友之间有不宜在群内聊天的内容,请各自在朋友圈里互聊。</p><p class="ql-block">八、对群内聊天时间不作统一要求,但最好别太晚,不超过22点为宜。凡违反以上规定者将会被移除本群。</p><p class="ql-block">群主:马强</p><p class="ql-block">(2015年6月30日)</p> <h3>守备七团战友群群主:马强</h3> <h3>🌟🌟🌟🌟🌟🌟🌟🌟🌟🌟</h3> <h3>守备七团战友群成员照片资料</h3> <p class="ql-block">守备七团自1969年8月从辽南海防前线调防到内蒙古乌兰浩特中蒙边界布防,一直到1992年8月撤编,团部一直驻扎在兴隆沟这个地方。司政后三大机关设在兴隆沟屯和白阿线铁路之间的开阔地处。营房几经变迁:帐篷~木板房~干打垒~砖石平房~楼房。现在七团司令部大院已不复存在,仅存的大门,其雄姿不减,见证着守备七团的那段历史,守候在那里,迎接着故地寻踪的旧主人!</p> <h3>守备七团兴隆沟驻地司令部大门遗址</h3> <h3>守备七团兴隆沟营房遗址</h3> <h3>部队驻地兴隆沟,远离城镇,地处大兴安岭余脉山区,部队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驻地自然环境良好,空气质量新鲜。团部所在地的东西两侧是连绵起伏的山脉,中间形成狭长的沟谷,两侧的山上生长着成片的松树,柞树,桦树和山杏丛。一条洁净的山间小溪从营区流过。春夏季节,漫山遍野 盛开着山杏花。</h3> <h3>守备七团干部家属住宅区</h3> <h3>春夏季节,兴隆沟两边的山上,漫山遍野的山杏花。</h3> <p class="ql-block">守备七团兴隆沟驻地周边 </p><p class="ql-block">(一)白阿铁路线及兴隆沟车站</p><p class="ql-block">吉林省白城市通往内蒙边境阿尔山镇的一条铁路线,在中国铁路交通网络图上,这条铁路线标注为白阿线。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曾长期占领过此铁路线。当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一个大军团就是沿着这条铁路线开进中国与日军作战的。现在铁路沿线还有当年战场的痕迹和纪念苏联红军烈士的建筑物。 白阿线铁路建于1931年~1937年。路线自白城站向西北引出在葛根庙前过洮儿河到王爷庙(乌兰浩特)再过归流河经索伦到阿尔山镇。全长354.7公里。 </p><p class="ql-block">中苏关系紧张时,守备七团从辽东半岛移防到科尔沁地区的中蒙边境,驻地防线就在白阿线上的丰林至明水之间。所属各营、连驻地分布在这区间铁路线两侧。兴隆沟驻地七团部队的干部战士与这条铁路线息息相关。他们参军入伍,探亲休假,转业退伍都要乘坐这条铁路线上的列车聚来归去。因此战友们对白阿线怀有深切的感情。</p><p class="ql-block">兴隆沟车站兴隆沟车站是当时驻地部队当兵的人叫的,其实就是个临时乘降点,停车只有两分钟,没有任何车站设施。但它却在部队干部战士心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兴隆沟乘降点在白阿线237号里程碑处,距兴隆沟屯约两公里。上行的列车凌晨三点四十分到达这里,停两分钟后开往阿尔山,下行的列车下午三点四十分到达,也停两分钟后开往白城。 在1970年以前,列车在这里本来是不停车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中苏边境局势紧张,守备七团随沈阳军区守备三师从辽东半岛黄海之滨移防到内蒙乌兰浩特地区,负责中蒙边境阿尔山五叉沟一带的前沿防务。七团司、政、后三大机关驻地设在兴隆沟。为了便于部队人员流动,增强战备作战指挥机动能力,经部队和铁路部门协商,于守备七团调防兴隆沟的第二年,在白阿线铁路经过兴隆沟沟口的位置,设立了一个临时乘降点,战士们亲切称之为兴隆沟车站。</p> <h3>白阿线铁路,承载着在兴隆沟当过兵的人的聚来归去。</h3> <h3>白阿线上的兴隆沟铁路桥。桥下面是连接道里守备七团司、政、后三机关兴隆沟驻地和道外营、连的重要公路。桥下河水便是从兴隆沟谷流出的山间小溪。</h3> <p class="ql-block">守备七团兴隆沟驻地周边</p><p class="ql-block">(二)洮儿河及河谷 </p><p class="ql-block">在守备七团驻地防线地域,有一条美丽的河流蜿蜒从南北两侧山脉中间自西向东流过,这条河流叫洮儿河。 洮儿河是嫩江右岸最大支流,源出内蒙古大兴安岭阿尔山东南山麓高岳山九道沟,由10条小河汇集而成,由西北向东南流至吉林省洮南市转向东北流入嫩江,全长553千米,流域面积3.08万平方公里。 在流经守备七团防线地域的洮儿河及其河谷气象万千,景色壮观美丽,河谷在南北山脉之间,宽约两公里。这里地势平坦,洮儿河在这一带河谷蜿蜒流转,河水清澈透底,两岸谷地树木茂盛,牧草肥美,树木深处遍布游牧民的蒙古包和羊群。河里生长一种细鳞鱼,肉质细腻,十分鲜美。 从兴隆沟团部出发,通过白阿铁路,便进入洮儿河谷混交林,沿林间公路上行三公里便到洮儿河上的吉拉斯台大桥。过大桥便是吉拉斯台,吉拉斯台是比兴隆沟还要大的河谷村落,村东驻有三营营部和步兵八连、九连。从吉拉斯台西南方向有一山谷,通向特门牧场。</p> <h3>气象万千风景美丽的洮儿河谷,是战士们流连忘返的地方。</h3> <p class="ql-block">横跨在守备七团防区内的洮儿河上唯一一座大桥~吉拉斯台大桥</p> <h3>在兴隆沟当过兵的人都知道马鞍山这个地方。</h3> <p class="ql-block">故地重逢,共诉战友情——2016年“八一”建军节期间,守备七团部分老战友在原守备三师司令部驻地乌兰浩特举行联谊会。阔别数十年的近百位同部队战友,从祖国四面八方回到他们当过兵的地方,又聚在一起,细细回忆共同的军旅往年,互相倾诉阔别多年的沧桑经历,开心畅谈当今的祖国盛世。老战友们举杯畅饮,浓厚的战友之情不言于表,尽在酒中。</p> <h3>军旅寻踪,探访老营盘——2016年“八一”建军节,原守备七团战友群和有关连队战友,在乌兰浩特举办战友联谊会期间,纷纷回到兴隆沟,华家店,明水,古林等老部队驻地,军旅寻踪,探访部队老营盘。</h3> <h3>战友们又来到了兴隆沟。</h3> <h3>战友们在司令部大门遗址合影。</h3> <p class="ql-block">当年七团军中绿花,</p><p class="ql-block">如今战友群里女侠。</p> <h3>守备七团在兴隆沟驻扎期间,在七十年代初,曾抽调各连队文艺骨干,组建一支战士业余文艺演出队,对外称81630部队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这支战士业余演出队,在她成立后的数年间,深入基层,活跃在各个连队之间,以自编自演的形式,宣传演出连队战士身边的人和事,活跃部队政治生活气氛,他们的精彩演出,给广大干部战士留下了深刻印象。</h3> <h3>战士业余演出队节目演出照片</h3> <p class="ql-block">写给守备七团战友群</p><p class="ql-block">……管恩贵</p><p class="ql-block">八一六三零,守备七团兵。</p><p class="ql-block">拳拳报国心,依依父母情。</p><p class="ql-block">换装一身绿,自豪三点红。</p><p class="ql-block">告别家乡路,卫国踏征程。</p><p class="ql-block">参军有先后,年限有不同。</p><p class="ql-block">当年共军旅,东西南北中。</p><p class="ql-block">同吃一锅饭,共宿一军营。</p><p class="ql-block">站岗一杆枪,练兵一队行。</p><p class="ql-block">祖国要塞地,有我七团兵。</p><p class="ql-block">战友共日月,风雨军旅情。</p><p class="ql-block">同饮洮河水,共建边塞营。</p><p class="ql-block">战备阵地前,国防搞施工。</p><p class="ql-block">操练军营里,拉练千里行。</p><p class="ql-block">汗洒科尔沁,血沃兴安岭。</p><p class="ql-block">同走白阿线,聚来归去行。</p><p class="ql-block">日月度年华,洮水育精英。</p><p class="ql-block">熔炉锻真金,风雨贯长虹。</p><p class="ql-block">青春献祖国,终生不了情。</p><p class="ql-block">当年同战壕,如今各西东。</p><p class="ql-block">勇士虽卸甲,不忘初心情。</p><p class="ql-block">战友遍各地,微信群相逢。</p><p class="ql-block">群主搭平台,战友情义重。</p><p class="ql-block">聚会老兵情,故地寻旧踪。</p><p class="ql-block">各地访战友,酒里见真情。</p><p class="ql-block">不言当年勇,更喜夕阳红。</p><p class="ql-block">快乐度晚年,豪情咏大风!</p><p class="ql-block">2020年6月30日即兴而作</p> <p class="ql-block">《难忘的岁月》</p><p class="ql-block">作者:马强</p><p class="ql-block">亲爱的战友:您可曾记得,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辽东半岛驻守着一支部队----沈阳军区守备三师守备七团。她组建于1963年3月,驻地在辽宁省东沟县光头山,1969年4月换防到辽宁省金县杏树屯,1969年7月调防到毛主席关心和指定的地方----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兴隆沟。您在守备七团服役时,其代号是3043部队,还是1339部队,或许是81630部队?不管您是哪年参军的,不管当时部队的代号是多少,我们都曾经是战友,我们都曾经是守备七团这座革命大熔炉中的一员。听,大鹿岛的涛声在叙说着建团初期的艰难,看,杏树屯“百步大街”映现着战友们的身影。在黄海湾漫长海岸线巡逻放哨的情景记忆犹新,在科尔沁草原辽阔边防线布阵设卡的场面历历在目,从辽东换防到辽南,从辽南调防到内蒙古大草原,无论是守海防,还是保边疆,不管是战备执勤,还是国防施工,在辽阔的万里海疆,在茫茫的千里草原,到处都留有我们的辛勤汗水和足迹,到处都留有我们的无私奉献和牺牲。为了祖国的安宁,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守备七团这个坚强集体,我们爱军习武,戍边卫国,我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圆满地完成了各个时期的工作任务,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诗篇。青春报国志,绿营识干戈,军旅手足情,滴滴融心中。此时,我们都相继离开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虽然居住在灯火通明的城市里,但在这万盏闪烁的灯火之中,我们留恋的依然是三一傲山哨所的烛光。虽然我们居住在温暖如春的楼房里,但我们留恋的依然是明水山下滴水成冰的帐蓬。在守备七团,我们度过了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年华在这里悄悄流逝,青春在这里默默奉献,我们没有索取,我们无怨无悔,每当回想起在守备七团度过的战斗岁月,令人感慨万千。当听到守备七团在经过了30年的战斗征程,于1992年10月被撤编的消息时,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非常难过,好象失去了很多……很多。世间多少情,难以说清,但战友之情谁能忘怀?人生多少思念,难以剪断,但思念战友之情将永存心间!虽然守备七团在人民解放军编制序列里取消了,但曾在守备七团服役的战友们还在,我们要继续发扬守备七团的光荣传统,紧密的团结起来,加强联系,经常沟通,让我们的战友之情天长地久,让我们的纯真友谊万古长青!为了加深我们的感情和巩固我们的友谊,为了把我们这一代的感情和友谊传给下一代,有多少次原守备七团的老战友们携家属及子女怀着对老部队的深厚感情,怀着对从戎岁月的美好眷恋在各地举办战友联谊会,有多少次老战友们举家回到光头山,杏树屯和兴隆沟,到老营盘故地重游。虽然三处驻地现在有的已是残垣断壁,有的已是荡然无存……但这里有我们美好的回忆……难忘的军旅生涯,难忘的战友情谊,难忘的逝去岁月,难忘的青春年华。天南地北的老战友重聚首,说不完的知心话。分别多年的老战友喜重逢,道不完的战友情。我们为老战友相聚的情景而感动和欣慰,同时也为因天各一方不能重逢的老战友们表示遗憾和怀念。亲爱的战友们!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在守备七团并肩度过的那一段历史,永远不要忘记在守备七团相处的那一段情怀!衷心的祝愿老战友们开心快乐永远!阖家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我们当过兵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管恩贵</p><p class="ql-block">辽东半岛海防线,三师组建六三年;</p><p class="ql-block">黄海前哨建堡垒,七团驻地光头山;</p><p class="ql-block">六九对调杏树屯,部队移师金海湾;</p><p class="ql-block">风云突变战事紧,奉调内蒙守边关;</p><p class="ql-block">乌兰浩特白阿线,大兴安岭阿尔山;</p><p class="ql-block">明水古林兴隆沟,吉拉斯坦华家店;</p><p class="ql-block">杨树沟外草根台,洮儿河畔马鞍山;</p><p class="ql-block">西口双桥金银沟,白海丰林索伦站。</p><p class="ql-block">边防要塞北大门,戎边卫士守七团;</p><p class="ql-block">坚如磐石保疆土,三千热血好儿男;</p><p class="ql-block">军旅生涯风雪路,青春韶华谱诗篇;</p><p class="ql-block">今生当兵终不悔,满目夕阳照青山!</p><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1日</p> <p class="ql-block">《守备七团战友群相册 》制作说明</p><p class="ql-block">应群主马强之约,重新制作守备七团战友群相册。</p><p class="ql-block">一、本相册只录入《守备七团战友群》成员的个人照片资料;</p><p class="ql-block">二、相册里战友照片资料,按群成员进群的先后顺序排列录入;</p><p class="ql-block">三、守备七团战友群成员来自全团各个机关和连队,入伍时间年份跨度大,入伍地区和现居住地地域幅员广,为了便于战友之间相互了解交流,相册里战友照片标明了姓名、入伍时间和现居住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四、此相册标题具有一定的历史溯源性,编辑内容时添加了部分和守备七团部队生活相关的文字段落和图片,以便更好地引导战友们对曾经当兵历史和对当过兵的那些地方的美好回忆。同时在照片中间加插一些文字和图片,使之分成若干段落,从而减轻因照片太多引起的冗长感觉和阅读时的视觉疲劳。</p><p class="ql-block">五、战友群里成员,没有本人照片的战友,暂不录入本相册。待发上来照片(标明姓名,入伍时间,地址)之后,按收到照片的先后顺序,随时补录在相册后部;以后陆续入群的战友,随时录入相册:</p><p class="ql-block">六、相册发布过程中,如发现有落下的战友和错误的地方(照片和姓名不符,入伍时间,地址错误),请及时反馈到群里,以便修正。</p><p class="ql-block">守备七团战友群相册在重新制作编辑过程中,得到了群主的鼎力支持和战友们积极配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相册制作编辑:管恩贵</p><p class="ql-block">制作指导审核:马强</p><p class="ql-block">相册制作时间:2021年12月31日</p><p class="ql-block">相册结稿时间:2022年元月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