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辞旧迎新,恭贺新禧!</p><p class="ql-block">本篇专题月份牌画。</p> <p class="ql-block">月份牌画是上个世纪上半叶风靡一时的商业广告画。所谓月份牌,是指卡片式的单页年历,方言就是日历。 清代末年到民国初年后,上海小校场木版年画逐渐被新崛起的月份牌画所取代,“月份牌”画成为中国年画史上异军突起的新品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什么她的眼睛跟着你转(见上下图)?请看下文。</span></p> <p class="ql-block">在20世纪前期,上海、天津、广州等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商业美术得到迅速的发展。早期月份牌画主要受民间年画和木刻版画的影响,大多表现中国传统题材,大致有小说戏曲、山水风景、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抗敌报国等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月份牌一开始就与商业有关。清道光十三年,开埠后洋货开始涌入上海,也把近代西方广告带入中国,而并未受到欢迎。后来,洋商结合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等题材,配上月历牌或洋货广告,运用彩印技术印刷,购买洋货即奉送,即受欢迎。</span></p><p class="ql-block">下图为现存最早到一张正式标明“月份牌”字样的画作,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上海鸿福来票行随彩票奉送的《沪景开彩图》。<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采用民间年画木刻印制方式与西方绘画技法相结合的方法,内容既吉祥喜庆,又新鲜有趣。</span></p> <p class="ql-block">本篇分美女月份牌画作、广告月份牌、月份牌画家作品三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本篇所有图片采编自网络。侵删。</p> 一、美女月份牌画作 <p class="ql-block">20世纪20到30年代,月份牌创作进入繁盛时期,风靡一时。这时出现了一批月份牌商业绘画师,他们学习传统绘画,又受西方美术的影响,出名有吴友如、周慕桥、郑曼陀、徐咏青、杭稚英、张聿光等等。30到40年代,画面从传统题材人物变为青春女性又变为摩登女郎,衣着和背景色调从靓丽变为华丽。</p><p class="ql-block">电影明星阮玲玉、胡蝶、周璇、王兰美、陈云裳等,都曾在月份牌上亮相。</p> 二、广告月份牌 <p class="ql-block">月份牌与洋货广告直接相关,借用年画的形式和内容在画面上(通常是四角)标上商品、商号和商标,并配以中西对照的年历或西式月历。这种形式新颖、寓意吉祥的月份牌一经诞生,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与别具一格的韵味赢得人们青睐。</p><p class="ql-block">香烟、洋酒、电池、布匹、百货、火油、肥料、香水、药品和保险等,是月份牌广告商品的主角。</p><p class="ql-block">请看下面——</p> <p class="ql-block">电筒电池广告月份牌:</p> <p class="ql-block">纺织品广告月份牌:</p> <p class="ql-block">广生行广告月份牌:</p> <p class="ql-block">化妆品广告月份牌:</p> <p class="ql-block">酒类广告月份牌:</p> <p class="ql-block">日用品广告月份牌:</p> <p class="ql-block">食品广告月份牌:</p> <p class="ql-block">鞋类广告月份牌:</p> <p class="ql-block">药类广告月份牌之一:</p> <p class="ql-block">药类广告月份牌之二:</p> <p class="ql-block">香皂类广告月份牌:</p> <p class="ql-block">石碱肥料等广告月份牌:</p> <p class="ql-block">保险等其它广告月份牌:</p> <p class="ql-block">香烟广告有好多:</p> 三、月份牌画家作品 <p class="ql-block">月份牌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一阶段以周慕桥、徐咏青和梁鼎铭为代表,他们或是借助传统国画技法,或是釆用西画技法,主要绘制历史典故、戏曲故事和古装仕女,</span>为月份牌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以郑曼陀为代表,1914年创造了西洋擦笔素描加上水彩的擦笔水彩法,画面以美女为主。以“甜、糯、嗲、嫩”为特色的美女月份牌迅速成为主流<span style="font-size:18px;">,确定了月份牌画的基本形态。胡伯翔则以国画为主,兼用水彩,是创作月份牌画擦笔水彩技法的画家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第三阶段以杭穉英为代表,还有谢之光、倪耕野等,继承了郑曼陀的擦笔水彩法。画面内容多为时装美女,使用更鲜艳的颜色,表现更开放活泼的人物形象,使月份牌成为当时的文化符号。</p><p class="ql-block">下图2为月份牌设计师雅聚,左起周柏生、郑曼陀、潘达微、丁悚、李慕白、谢之光、丁云先、徐咏青、张光宇。</p> <p class="ql-block">早期的月份牌名家有周慕桥、徐咏青、郑曼陀、 周柏生、丁悚、丁讷、丁云先等。</p><p class="ql-block">之后有胡伯翔、谢之光、倪耕野、梁鼎铭、杭穉英、张光宇、张正宇、何逸梅、金梅生、金雪尘、李慕白、戈湘岚、杨芹生、杨秀英、唐九如、吴炳生、殷悦明、马瘦红、王莺、唐琳、金肇芳、杨俊生等。</p><p class="ql-block">不少画家开设画室,招募学生。如1923年,杭穉英建立自己的画室。</p><p class="ql-block">下面是周慕桥(1860-1923)到月份牌画作:</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郑曼陀(1888-1961)20年代作品。</p><p class="ql-block">他创造了擦笔水彩法:先用灰黑色炭精粉创作明暗层次,再加上水彩画的淡彩。他画的时装仕女,面部立体感强,色彩淡雅宜人,肌肤细腻柔和。为使画上人物“呼之欲出”,尤其注意画人物的眼珠,使观众与画中人的视线接触时,产生“她的眼睛跟着你转”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徐咏青(1880-1953)1912-1926作品</p> <p class="ql-block">梁鼎铭作品</p> <p class="ql-block">胡伯翔作品</p> <p class="ql-block">杭穉英(1901-1947)作品110幅:</p> <p class="ql-block">谢志光(1900-1976)作品</p> <p class="ql-block">附两幅谢志光后期非月份牌作品:</p> <p class="ql-block">倪耕野作品:</p> <p class="ql-block">金梅生(1902-1989)作品:</p> <p class="ql-block">关蕙农作品:</p> <p class="ql-block">还有,礼良作品:</p> <p class="ql-block">陈石青作品:</p> <p class="ql-block">李慕白作品:</p> <p class="ql-block">月份牌在新中国的时代洪流中,默默融入新年画,逐渐销声匿迹。但月份牌开创的绘画技法,成为表现新中国新人、新事、新风尚的重要年画样式。</p><p class="ql-block">1952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建后,成立“年画创作研究室”,一方面将上海原有的月份牌画家聘为特约年画作者,组织他们专门运用月份牌画技法创作新年画。另一方面师傅带徒弟培育后备人才,使上海形成由新老两代年画家相结合,继承和发扬月份牌画技巧,创作新年画的队伍。</p><p class="ql-block">此后,以月份牌画艺术手法创作的新年画大量涌现。1958年,上海年画初、重版近600种,印数一亿一千多万份,占当年全国年画发行总数的四分之三。</p><p class="ql-block">上海创作出版的新年画在全国年画评比中屡屡获奖。1984年和1988年由文化部、新闻出版社总署、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年画评奖中,上海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新年画有23件。全国各地选派画家来上海学习,月份牌画艺术表现样式为全国许多新年画家所采用。</p><p class="ql-block">附:下图为50年代金雪尘李慕白合作的新年画作品踢毽子——</p> <p class="ql-block">如今,月份牌成了价格昂贵的收藏紧俏货,并似乎成了文物。</p><p class="ql-block">本篇到此打住。</p><p class="ql-block">谢谢各位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