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下午,我院六名援疆工作队专家由新疆哈密平安返回郑州,人事处副处长郑媛及相关职能科室工作人员前往机场迎接队员们凯旋。<div> 2021年,按照河南省卫健委统一部署,我院选派六名河南名医援疆工作队专家赴新疆哈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医疗对口支援工作。目前,医学美容中心副主任医师韩兆峰、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张燕、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孙莉萍、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温培豪、遗传与产前诊断副主任医师刘宁、呼吸内科主治医师李占江已圆满完成三个月的援疆任务。援疆期间,我院专家克服远离家乡、语言不通、环境不适等诸多困难,积极作为,开拓创新,在学科发展、科室运行、制度管理等方面,将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为哈密打造出一支“高水平、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专家们不畏艰辛,勇挑重担,展现出我院一如既往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强烈的责任感。因表现突出,六名专家被授予2021年度河南名医援哈工作队“优秀援疆专家”、2021年度卫生援疆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王文观)<br></div> 六名援疆工作队队员感言 韩兆峰 医学美容中心副主任医师<br> 在援疆工作期间,我参与了当地医院皮肤科的临床医疗诊治工作,为其组建毛发种植中心,积极开展毛发移植技术、超减张缝合技术、PRP联合自体毛发移植修复瘢痕性脱发、脂肪移植在面部凹陷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填补哈密技术空白4项,并培养了一个专业毛发移植手术团队。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这是一段令人难忘的人生经历,我的努力得到认可,也收获了信任与友谊,这三个月,将是我人生无悔的选择。<br> 张燕 麻醉科副主任医师<br> 初到哈密,我发现当地麻醉科的无痛诊疗麻醉技术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就带领团队用舒适化诊疗的方法,让患者在安全、无痛苦、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检查治疗,为此,我开设“麻醉小讲课”,邀请全国知名麻醉专家“线上援疆”,为他们麻醉科医师授课。援疆是一种情怀和使命,一份责任和担当,援疆不仅要提高当地医院救治水平,更要把自己的先进理念、技术要领、临床经验分享给大家,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br> 孙莉萍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br> 在初步了解了当地心血管内科各方面情况及科室工作需求后,我迅速投入日常工作,补足当地技术空白,包括改良valsalva动作、卧立位血压测量、院内电复律规范、运动平板检查和食道调拨技术等多项技术和规范。我还通过理论授课、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力图将自己学习、实践与临床工作总结出来的学术经验以及临床经验传输给当地医生,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换。援疆三个月,不仅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能力,还淬炼了我的心智,重塑了我的品格,让我获益终生。<br> 温培豪 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br>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回顾这忙碌且不平凡的3个月,将是我人生最值得珍藏的记忆。援疆期间,积极进行肝胆胰外科理论教学和手术示范。完成学术讲座7期,共培训学员66人次,下社区慰问养老院老人1次,疑难病例会诊讨论8次,完成示范性手术7台,其中肝癌肝段切除术、胆总管一期端端吻合术、非胆管扩张型胆肠前后壁间断吻合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静脉阻断术4项技术填补哈密技术空白。<br> 刘宁 遗传与产前诊断副主任医师<br> 我作为河南省名医援哈工作队一员,在援疆工作期间,助力科室产前诊断中心规划建设,对科室人员进行产前诊断中心建设的政策解读、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设流程、如何筹备等问题理论培训,将我们自身建设的经验、科室的发展历程进行交流和分享,并对科室人员进行科研论文撰写培训。在专家门诊共接诊患者200余次,主要接诊对象为产前复杂、疑难病例;教学讲座6期,共培训学员40人次;参与3场大型下乡义诊活动,接诊病人30余人次。援疆工作是人生非同寻常的一段经历,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心系边疆,随时为边疆贡献力量。<br> 李占江 呼吸内科主治医师<br> 到当地医院后,我积极参与教学查房及科室疑难病例讨论,提出相关建议及处理措施,实际解决临床疑难工作,做到“以人为本”“想病人所想”,充分体谅患者的病痛,尽自己能力解除患者病痛。同时,带领本地医疗人员进行气管镜相关工作实际操作指导,在3个月时间内使当地医院对气管镜有进一步认知及在实际操作工作中能独立应对,并建议科室创建属于自己的介入团队。一次援疆行,一世援疆情,回顾这忙碌且不平凡的3月,将是我人生最值得珍藏的记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