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河南辉县郭亮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地处太行山区的农民出行靠攀岩而行,极为困难,1972年由13村民历经5年时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了一条“挂壁”公路,郭亮村因挂壁公路而闻名于世,近几年,被开发成供游人参观的景区,古老的小山村因为发展旅游业而失去了原有的宁静生活,村民的生活也随着旅游的不断壮大发生改变。</p> <p class="ql-block">郭亮挂壁公路是一种最有特色的公路,是在峭壁悬崖和高峻大山上开凿出的奇险公路。交通专家称,此类工程奇险、艰难,在中国筑路史上都很少见。</p> <p class="ql-block">为了施工方便和开通后取自然光照明,聪明的郭亮人在修建挂壁公路多贴壁而凿,相隔十余米旁开一侧窗。从远处望去,这一线侧窗勾勒出隧洞的走向。</p> <p class="ql-block">郭亮挂壁公路被称为“世界最险要十条路”之一、“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条公路据说始建于1972年,于1977年完工。而这条公路最被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挂壁公路全部都是由郭亮村村民独立用手工一点一点的开凿而成,其中主要负责开凿的十三位村民更是为这条公路耗费了五年的时间,是村里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路。他们由此被人们尊称为十三壮士。</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游客还是很多的</p> <p class="ql-block">“高路入云端,望顶眼欲穿。一时不小心,脚错归黄泉。”村里流传至今的顺口溜记录了人们当年的出山之苦。郭亮村祖祖辈辈下山的路是一条始建于宋朝的“天梯”,共720级台阶,纵贯百米悬崖,由凸起的岩石和在岩壁上凿出的石坑组成,最宽处1.2米,窄处仅0.4米。</p> <p class="ql-block">挂壁公路不仅解决了山区交通难题,成了脱贫路、致富路,更把深山美景奉献人间,它本身也成了奇景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当年为支援抗战,郭亮村民捐资修建的红石桥</p> <p class="ql-block">郭亮村神奇的喊泉,喊声越大泉水涌出的越多。</p> <p class="ql-block">这位志愿者是一位退休教师,也是当年的建设者之一,义务为游客介绍挂壁公路。</p> <p class="ql-block">的确,郭亮洞既险又美,让人错爱,让人望崖兴叹,让人浮想联翩。同时也为郭亮人的精神点赞!</p> <p class="ql-block">河南,这块开山有瘾的土地,再一次书写了感天动地的愚公移山精神。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没有申明信们,就没有豫南的改天换地,也不能够改变那里一穷二白生活;没有申明信们,就没有人知道大山深处隐藏着如此秀美的自然风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