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遇见 未来可期——大庆市中青年音乐教师教学技能培训

杜娟

<p class="ql-block">  为构建一支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音乐教师队伍,保障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大庆市教师发展学院的统一部署,音体美部组织了大庆市中青年音乐教师技能线上培训。12月20日和12月27日的两个下午,全市中青年音乐教师、教师合唱团所有成员及区县音乐教研员近400人,相聚钉钉和抖音平台,聆听了两场音乐盛宴。</p> 主讲教师介绍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鲁宏国:导演、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声乐与合唱学术委员,原哈师大艺术学院音乐系、大庆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外聘教授,教育部认定的全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专家评委,东北三省美育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合唱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师基本功大赛、课堂教学大赛、合唱大赛评审委员,意大利未来国际教育协会中国东北三省艺术总监,大庆市政协教育委员会委员,大庆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大庆市合唱学会会长,大庆市中小学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大庆市教师发展学院音体美部主任。</span></p> 专家引领 且学且行 <p class="ql-block">  鲁老师以《歌唱教学中的教与学》为题,为我们带来了两场专题讲座。他从歌唱的气息、共鸣、换声区的转换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理论结合范唱讲解,多角度诠释了歌唱中的气息、共鸣和换声区转换的重要性。此外,鲁老师还邀请了奥林学校屈丽利老师、实验中学唐秋凤老师、大庆实验中学二部战小男老师和北二外石晓磊老师现场做演唱示范,靓湖学校李唐老师钢琴伴奏,奥林学校屈丽利老师和宋美诺老师做节奏和声势表演,鲁老师对每位教师的表演逐一做了深入的剖析和点评,为大家树立了直观、正确的声音概念和听觉判断。他还不时地与直播间的老师和声乐爱好者进行线上交流,讲座氛围融洽、互动热烈。</p> <p class="ql-block">  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鲁老师认为:气息训练要掌握好气息的位置、容量和控制,发挥胸腹主动吸气的作用,把喉头的位置低下来;气不是吸得越多越好,吸得多容易造成肌肉僵持,吸多少合适,它只有通过歌唱者的感觉来衡量,歌唱呼吸是一种既放松又积极的状态;控制气息要在吸气下沉中找到对抗,感觉气息是向下保持着,整体是平衡保持的感觉,不要强制和极端用力!</p> <p class="ql-block">  鲁老师还特别强调了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关于童声和童声合唱训练以及学生在变声期训练,现场传授歌唱秘诀,如:训练儿童的气息可以发“hei”和拍皮球“peng”的音;保持气息可以采用游戏“牵线走”发“yi”的音来练习,声音的弹力可以采用游戏“扔东西”发“hei”的音来训练;变声期发“u”母音,切忌发“a”“i”母音,“u”母音对改善学生的音质、稳定喉头和帮助学生进入头声的通道具有很明显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共鸣在歌唱中的作用,鲁老师说:我们人体共鸣形成的过程是,气息冲击声带产生了基音,然后进入到人体固有的共鸣空间后,产生了不同形式的声波共振,于是出现了泛音。要想取得较好的歌唱共鸣,首先要注意发音器官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循序渐进,从中间往两头发展,即声带振动从口腔到头腔和胸腔,不能急于求成。鲁老师列举了用“哼鸣”来帮助找到共鸣,要张开嘴来哼唱。</p> <p class="ql-block">  关于换声区——歌唱中真假声的转换,鲁老师强调要找到假声状态唱真声的感觉,口腔和气息的配合也要找到感觉,找到混声,就是真假声融合,但又不能全假,必须与真声混合在一起,声音的衔接才不会有痕迹,声音才不会虚和空,这样才能做到真假声转换自然。</p> <p class="ql-block">  鲁老师还与学员们分享了大家比较关注的音准问题,他认为音不准主要是因为听的少和唱的少,气息保持不住。解决音准问题,要在钢琴上慢唱音阶练习,先了解音和音的关系,这样才能在大脑中形成音高的概念,教学中还可以运用科尔文手势辅助解决音准问题。鲁老师还鼓励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利用节奏和声势,把歌唱和身体、乐器联系起来,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的有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p> 分享感悟 收获满满 <p class="ql-block">  短短两场的培训,让老师们收获满满,久违的音乐专业知识让老师们重拾了那份对音乐热爱的初心,期望老师们将带着这份满腔热情在音乐教育这条漫长道路上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  美好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留给我们很多音乐歌唱教学的思考及感恩。感恩鲁主任的专业引领,愿我们初心不改,潜心为乐!勇敢前行,为大庆音乐教育事业再做新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