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自在走在那山路

郭新辉,

<p class="ql-block">  缘于自己在散文《那山路》里描述了石寨古村、松源古镇的美美与共。</p> <p class="ql-block">  12月26日,蕉岭户外运动协会荣彬会长组织了“重走红军路·轻松山路行”的徒步活动。在那山路上的自由自在,我们不由地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自在》诗:“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自问我为谁,胡然独安泰。”</p> <p class="ql-block">  缘于你们的造访,深山古堡顿添青春活力。当我们的队伍穿行在这个客韵桃源、人文古村的巷道、土楼、古桥、古榕.......村民们无不驻足,投来惊喜和好奇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协会标志性的“花开舞”在寂静土楼内尽情绽放的时候,那几个卖白茶的阿姨都静静地欣赏,忘记了向我们摊销她们的特产。</p> <p class="ql-block">  其中,有一个会唱山歌的郭大姐跟我说:“阿新,刚才看到你们整齐划一的舞蹈,好想为你们来一首山歌。要不,我等一下到榕树下为你们唱山歌?”我们还要赶时间去看更多的风景,下次一定会请你来唱歌的。</p> <p class="ql-block">  特别羡慕的是微信名叫“山涧泉”的姐妹们,她们的劲歌热舞、自信倩影、清新装扮......更是我们一路上的“开心果”“风景线”。我偷偷地问:“收不收男学员?”她们说:“这个可以有!”</p> <p class="ql-block">  诚然,石寨古村在你们眼里像内外古朴、自然美丽的少女,这也凭添我“无处不说家乡好”的底气和自信。我会乐此不疲把朋友们带来观光做客、体验采风,也恰好给自己一个个亲近家乡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  缘于你们的陪伴,红军路上不再是漫长孤寂。1988年9月,因为妈妈娘家是松源的,要做“宿生”才能静下心读书等缘故,所以我转学到松源读初中三年级,从石寨到松源往返,都要走这条山路。后来考到松口中学读高中三年,还是走这条路。那时,为了求学,改变命运,自己经常一个人挑着米、咸菜和课本,形单影只行走这山路上,一走就是四年。</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与你们一起走在曾经的“红军路”“求学路”,30多年前的那孤独路上虽然历历在目,但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其实,在这条山路上,我可以回首很多的故事、往事,但是,我们都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才会有今天像风一样的自由自在!</p> <p class="ql-block">  缘于你们的热情,松源古镇不是圩日胜似圩日。</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还在石寨土楼时,我便打电话给松源的舅舅,让他为我们准备好热气腾腾的地瓜和芋头。当我们12点左右到达舅舅家时,舅舅早已把青菜、甘蔗、地瓜、芋头都准备好了。可是没有见到那热气腾腾的地瓜和芋头端出来。这都全怪我,一激动,电话里头没有跟舅舅说清楚,他以为只是我和春兰两个人来。热情好客的舅舅一个劲地跟我解释说:“真是没有想到外甥带那么贵客来我家。没有吃上热气腾腾的地瓜、芋头,确实是没有想到、没有听清楚,真是怠慢客人了。”他赶忙热情带伙伴们到甘蔗园,砍下一垄的甘蔗给我们解渴。我们的伙伴们吃着甜甜的甘蔗,嘴巴甜甜的叫上“八舅”,我的舅舅、舅妈那天的笑容是最灿烂的。我觉得,这样的“插曲”“乌龙”应该就是我们旅途上最大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吃完甘蔗,舅舅带我们参观老红军、老革命王维的故居蛟花堂,我装模作样地当了一回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的讲解员。</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又徒步到松源圩上的步步高酒楼用午餐。精明的酒楼老板娘向我们热情地推介松源圩上的麦芽香糖、五香豆干、桃子豆腐......,我们都带了好多松源古镇的特产回家。听说,正是缘于我们的到来,那些商贩们都以为那天就是圩日。</p> <p class="ql-block">  文字是较枯燥平淡的,相信有“三木大师”的高清照片和视频做成美篇,会更印记我们的美美与共。</p> <p class="ql-block">  缘于蕉岭户外运动协会这个家,缘于户外运动爱好者这群人,相信会经常有我们一袭清新装扮,背上行囊、带上相机,一起去体会诗人杜甫“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句里“自由自在”的真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