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25日我与课题组成员参加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一届全国小学数学HPM(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讨会的第三场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聆听了《百分数的认识》和《面积》两节课堂实录,观摩了HPM视角下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两节课例可以说是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一面镜子,为我们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示范和引领。</p><p class="ql-block">         听课的过程使我如沐春风,豁然开朗。我们为老师课堂设计的独具匠心所折服,为数学史的自然融入表示赞赏,课堂中老师也提出了“教学的为什么?历史的为什么?”这样的思考,使我认识到教学之路的无止境,学术钻研的无止境,提升自身的无止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i><u>探寻历史,追溯数的本质</u></i></b></p><p class="ql-block">         王小娟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认识》,注重以生为本,课前做了学情前测;设置了环环相扣的问题,使学生逐层深入思考;通过数形结合,引导学生建立模型思想。这些都彰显了王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娴熟的教学技艺。王老师通过微课介绍和数学阅读的方式,带领学生了解了百分数的产生、百分号的演变过程,处处散发着人文气息,有效地实现了数学史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数学史在数学课堂中的融入使学生知道了知识的来源,更好地掌握了数的基本原理。</p><p class="ql-block">         我想正是因为王老师对百分数的历史做了深入研究,才能借鉴历史,使课堂充满数学文化芬芳。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更多地思考如何从HPM角度设计课堂教学,借鉴数学史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受益于HPM课堂。</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i><u>教学要向深度学习的方向发展</u></i></b></p><p class="ql-block">         王小娟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百分数的基础上深挖了十分数、千分数......使学生了解了知识的外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王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调研、史料梳理,教学设想,思考困惑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些解读都使我们明确了数学教学要向深度学习发展,只有有效地挖掘知识本身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创造深动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   通过观摩HPM视角下的两节数学课堂,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数学史在课堂上的融入使“课堂变厚了,人文知识增加了”。我们在史料拓展,丰富感性认知中感受到了文化之谜和德育之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半天的云端研修落下了帷幕......活动中既有理念灌输又有案例支撑。专家组高屋建瓴的示范和引领,是对数学课堂中渗透HPM模式的一种鞭策。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将尝试通过数学史的融入,体现更多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