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三中学 刘艳艳</h3> 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提供、清华远程教育商都教学站组织的线上培训——清华伟新乡村振兴英语教师培训进行到了第四讲。 12月27日下午,赵文娟老师带来《初中英语不同课型文本分析及活动设计》培训课程。 <h5>赵文娟,北京市特级教师,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英语教研员。13年一线经验,曾获得北京市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全国首届中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优秀奖。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外语教师。15年教研员工作,被评为全国首届教研之星,荣获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研究专长是教法学法指导。被北京外国语大学聘为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培训专家,参与国培计划等培训项目;被首都师范大学聘为指导专家,被北师大聘为全日制教育硕士答辩评审专家。主持了国家市区级多个课题研究工作,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多次在全国和市级学术年会上做专题发言。论著《有效教研 促教师成长》、《娟娟细雨话教研----走进老赵英语工作坊》、《听力“坊”谈》均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h5> 赵老师首先向我们明确了初中教师的三年整体规划,指出七年级好比春天播种,八年级便是夏日耕耘,九年级是秋季收获。 <h5>三年整体规划</h5> 赵老师同时指出,我们要做好备课,研课,上课,评课和用课。建议教师要善于把对课堂教学研究及反思结果用到新的教学设计中。团队要善于把深入研究的好课作为教研活动或校本研修的情境,在学科内或跨学科跨学段的交流分享。通过研究,不断提高新一轮备课的起点。并提出说课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形式,是教研团队研究、交流、实践、反思、分享的过程。 可以在研课阶段、评课阶段和用课阶段实施。<br> 接着,赵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文本分析的地位。 <h5>文本分析的地位</h5> <div>文本分析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div><div><br></div>一、学习内容分析<div>就是教学活动中位实现学习目标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br>• 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学习策略五个层面。<br>• 具体的学习内容是课标规定、通过教材实现的语言材料。<br></div><div>要使教师、学生明确,教学活动要让学生学什么、与教学目标密不可分。<br>• 语义内容;语境内容;语用内容;<br>• 语用目标的严重缺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br></div> 二、深入研读,科学运用教材资源<br><div>教科书是英语课程的核心资源,是英语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br>• 展现先进的教育理念;<br>• 涵盖国家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br>• 代表国内外英语教育的发展方向;<br>• 体现科学有效的学与教的过程。<br></div><div>所以教师要做到:</div><div>1 、领会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思路和结构。<br>2 、创造性地对教材资源进行灵活的处理。<br>3 、运用广泛的英语资源作为教材的补充。<br>教材的体例设计和内容安排表现着教科书的教育思想; 明确教材的思路和教材各个部分的出发点,才能有序地 运用好这一教学载体,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br></div> 那么,如何写文本分析?<br>每篇课文的文体不同、意义不同、语言不同。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来把握教学核心内容。根据《课标》的建议,教师进行文 本分时需要从 “what, why, how” 三个维度研读语篇和思考设计。<div>What 指的是“语篇的主题意义和主要内容是什么”。<br>Why 指的是“语篇的深层涵义,也就是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 态度或价值取向是什么”,这是目前教师做文本分析普遍薄弱的部分, 挖掘的程度深浅不一。<br>How 指的是“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 也就是作者为了恰当表达主题意义选择了什么样的文体形式、语篇结 构和修辞手段”。目前教师基本都做语言和结构的分析, 但是尚不能 将文体和语言的分析与文章的主题相融合。<br></div> 赵老师结合各种课型的同课异构教学案例,为我们展示了课例评析。经过文本分析,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做到有的放矢。不研究教材不行,那么光研究教材肯定也是不行的,另外,只研究教材上的文字也是不行的,还有研究教材的内涵、外言、结构和背景,因为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其次,文本分析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做到事半功倍。只有在充分了解和熟悉教材的基础上, 才能知道哪里详,哪里细,哪里强,哪里弱,这样才能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和提升。再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由此,可以挖掘出课程的内涵,赋予了课程以“鲜活”感。<br>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而热情和内驱力,便是教师赋予教学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