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绽放雪伦花——简析郝秀琴长篇小说《雪伦花》及雏菊人物形象的塑造

楊晓群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题记:雏菊绽放雪伦花,怎么可能?但这不是奇葩,这确确实实是作家郝秀琴的奇特的、颇为不易的一段人生历程。当然,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进行了艺术创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国实力派女作家郝秀琴老师是我在美篇刚认识不久的美友,确切地说是同在美篇散文达人群里的师友。一个非常偶然的机缘巧合,我阅读了美友红山文醉一篇非常不错的书评,让我注意到了一个网名叫止山孤鱼的美友,一下子被她文笔隽永秀美的散文所吸引住了,叹为观止啊,进而一发而不可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说起来有些抱憾美篇!我当然知道美篇里藏龙卧虎,但由于个人事务庞杂,白天里鲜有大块头的时间光顾、浏览来自五湖四海美友们的作品,只能是偶尔尽力为之,大多是泛泛而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真的不知道如此实力派女作家也会在美篇里进行创作与交流,与龙虎们为伴,且如此执著而又乐此不疲,令人刮目相看而又肃然起敬!作家,如此遥远又近在眼前,往后遨游在美篇的海洋里,可能不单单是纯粹的浪漫与游玩那么自在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本月下旬,我急不可待地终于拿到了郝秀琴老师的一部分作品,其中就有一本红山文醉老师点评过的长篇小说《雪伦花》。我利用三四个晚上的时间,不到三更天绝不收手,认真地拜读了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长篇小说《雪伦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不得不说,好久没有如此酣畅淋漓地阅读一本文学作品了,您看,在书页间我写下了密密的批注,那是作者与读者思想碰撞的火花;此刻在灯光下疾书的这篇文字,那是一个虔诚的、慕拜的读者,献给美女作家一朵小小的、幼稚的花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绝对是一次全新的阅读体验,一次非常愉悦的阅读之旅。自始至终,《雪伦花》给我留下的震荡与回响是前所未有的。作家,保姆;保姆,作家,这两个“南辕北撤”的人物,一虚一实,一实一虚,始终纠葛在一起,如影随形,如梦如幻,如醉如痴,挥之不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最后,在书快近尾声的最后几章里(第三十九章),终于水落石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那就是雏菊回答苏琦的一句话:“不要忘了我是一个作家,我需要的是生活,而不是生活需要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是啊,作家需要生活,而不是生活需要作家。这看似波澜不惊的一句平淡之语,在我的眼里,俨然是一句气呑山河的豪迈之言,震聋发聩!这是作家勇于挑战自我的心声!这是作家心底里的呐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红山文醉老师说的没错,为了梦想而接受孤独!《雪伦花》中的保姆雏菊,是作家的艺术化身。她为了儿子,更为了寻觅自己人生的精神之路,变卖家当,义无反顾,漂泊南国,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与风险的人生之路,也就是踏上了一条异常坎坷、异常艰辛的文学之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文学家切斯拉夫.米沃什有首著名的诗,其中有一句写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你因梦想而在这个世上受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就像一条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因为云和树的倒影不是云和树而受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我以为,套用在小说人物雏菊的身上是最恰如其分不过了,与此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文学家们为了追求神圣的文学梦,他们的执著,他们的毅力绝对是无与伦比的,他们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所付出的牺牲甚至是可以毫不吝啬自己的生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雏菊,一个特殊的“保姆”,一个拒绝婚姻,不愿意输掉自我的女人,一个敢于挑战生存极限的女人。她,一个外表颇为柔弱的女子,却是一朵颇为耐寒的雏菊花。“草原上所有的花儿都凋谢了,只有寒风中的雏菊还在绽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一天可以十六小时的工作,还要忍受小说主人公高雪伦歇斯底里的吼叫指责挑剔。这是一种何等的精神?这是一种何等的境界?那都是因为她的心中有一个梦,一个作家的文学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有一段时期,雏菊的周围是她完全陌生的、令人困惑的打工环境,在那个世界里,总是晃动着她一个孤独的身影,颤动着接受心灵的煎熬与折磨。笔墨间萦回着浓重的情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文字的波涛中旅行,读者往往会情绪起伏跌宕,饱受折磨,却又欲罢不能,如醉如痴,心头涌着一吐为快的冲动,这也许就是阅读名家名作的奇妙所在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上帝的眷顾,逆境中的发愤,是雏菊成长的能源,终于,作者成为了中国一位著名的作家。苦尽甘来,然而,有多少的心血与泪水,有多少的艰难与曲折,有多少的失败与困境,有多少的心酸与不眠,只有作者自己知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小说作者以其亲身的经历,从保姆的视角描写了海归高级知识分子工作、子女教育、个人感情以及真实家庭生活的内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同时,蕴含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从环境污染到人的精神被污染;从肉体的归宿到灵魂的归宿,这些问题的提出给了读者一个深思的空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是这部小说的大致轮廓,但在我看来,《雪伦花》最打动我、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对雏菊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这应该也是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人物。作家雏菊成功跨越了在当今社会上难以跨越的障碍,她所跨越的障碍本身构成了这个故事的背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作家雏菊摇身变成保姆邹菊,走进了海归知识分子的家庭,担负起照顾主人和孩子的职责。在孩子眼里,保姆和家长是一个层次,在家长看来,保姆又不是他们的一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是保姆在孩子和大人之间的特殊处境,是保姆地位上的尴尬。我们稍想一下,知识女性为了梦想去扮演如此“低微”的角色,走上一条不同寻常的人生之路,在常人眼里是无法想象的,心理的承受力绝对爆棚,如同警察走进黑帮作“卧底”,当然,凶险是没有的,然而,说忍辱负重似不足以表达作家去当保姆的心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每当夜深人静,“一束光透出来,照着电脑的键盘,也照亮我的心路。……那是我至高的灵魂,她居住在空灵的境界,宛如一只火凤凰,飞翔在玫瑰色的梦幻里。一切艰难和困扰都不能折断它飞翔的翅膀。”这是作家雏菊字里行间给出的解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三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上文说过,雏菊是作家郝秀琴老师本身的艺术化身,有着作家浓郁的自传色彩,也就是说,雏菊的命运即是作家本人的命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有了雏菊这个人物,作者才能将要说的话说出来,要传达的意义传达出来。由于整个作品都浸润着作者的心理暗示,所以作品具有很强的思想穿透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小说的成功在于它能唤醒人们对现实的注意和引发读者的思考。作品在批判和捍卫的双重作用下,产生了“启蒙”的自然效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小说尽管取材于平凡的现实生活,但作家思想的敏锐和感受生活的能力,使她透过平凡的生活现象,发现了不平凡的生活真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既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尊严,保姆也有自己做人的准则,有压不跨打不烂的崇高理想,即使她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也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尊严和对理想的追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而她们和那些自以为是但在爱情上却互相背叛的高级白领和学界精英相比,她们的人格和形象还是光彩照人、熠熠生辉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集中表现在保姆雏菊身上。一个看似小说次要人物的雏菊,却在高雪伦这个典型人物的塑造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小说在处理莫教授夫妇及两个孩子与保姆的关系问题上,作者用对话的方式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每次对话都能推动情节的发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而且贴近人物对所处特定环境的要求,为完全小说人物个性化、典型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高雪伦的登场,辐射全篇。而雏菊的出现,加強了作品对社会现状的“掘进程度”。帮助作品对现代社会中人的深层心理的揭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小说《雪伦花》,虽然看不到一个曲折复杂的故事。仔细阅读,你便发现小说中,常以生活场景作为情节中心,通过人物肖像、行动、语言、心理、景物、场面等细节描写, 自然、贴近、细微地反映出一个人物的意志、爱好、情绪和内心活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逼真的人物形象和完整的心理流程始终支配着小说叙述风向。使小说的每个细节都落地生花,结出预想的果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作品中富有特征的环境描写,为衬托和暗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起到了意识形态上的外延作用,在客观上,为预示人物命运的必然结局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两个女人,一个男人演绎的一场人性婚姻故事本身,就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这里面,雏菊忍受着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反差,处处如履薄冰,多少次想洗手不干而又坚持了下来,都是为了心中的那个“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作家保姆雏菊身上,闪耀着“高贵与优雅”的光辉。这也是《雪伦花》成功塑造的最有分量的当代保姆可敬可爱的形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雏菊聪明美丽,热情善良,待人坦诚,善解人意,工作时尽心尽职,甚至逆来顺受,夜晚再苦再累也坚持写作,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废寢忘食。这是中国当代千千万万保姆群体中的一个颇为独特的角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今天,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看,雏菊,不,郝秀琴老师颇为不易地文学道路无疑是选对了,掩卷深思,郝秀琴老师肯定是感概万千。面对一片赞扬声,她会清醒地认识到,她的写作素材、灵感來源始终都来源于她的故乡乌兰察布草原上,那是她的源泉,于是便有了《隆盛庄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郝秀琴老师不愧为是一名出色的散文家,《雪伦花》语言典雅秀丽,文笔犀利传神,她不追求作品情节曲折复杂,却以灵巧的笔触来点燃生活片断,温婉简约的文字外表下,其实暗流涌动,纤秀的笔杆内,跳动的是有力的脉搏,将写景、叙事和抒情融合一体,读之回味无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语言的轻盈与内涵的凝重完美糅合,给予了我们文学审美上的绝妙的享受,充分彰显了郝老师臻于圆熟的艺术创作技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由此可见,作者对生活具有整体客观的视野,丰富深厚的生活积累, 深刻直接的人生感悟以及入木三分的精神透视。无论从作品的叙事视角、叙事风格、表达方式和语言技巧,还是整体结构的驾驭及创作心理的形成与延续,都标志着作者的文学才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文学是生活的镜子,是时代生活的晴雨表。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历来是以反映时代声音,时代风貌,给人以精神的陶冶,并引导和鼓舞人们积极向上为特色的。无疑,《雪伦花》做到了,这是雏菊绽放出来的雪伦花吗?是也不是,这是郝秀琴老师历时7年培育出来的“孩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备注:我非常不擅长写文学评论,不妥之处,还请郝老师凉解。)</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