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连花名册

君子

<p class="ql-block">  (1969.12~~1974.4) </p><p class="ql-block">“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也许这一别,就是一辈子,再也不会见面。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战友你在哪里,你过的好吗?历史不会忘记,14连的旗帜在召唤你,看看这花名册里的名字你还熟悉吗?你还认识多少?是网络通信把我们连在了一起,彼此还能通个信息,偶尔还能聚聚,这就是缘分,因为我们是战友,一朝战友,一世兄弟……。</p><p class="ql-block">14连兵源来自:山西61天镇、山东61莘县;河北65沧州、65献县、65涞源;湖北66天门、京山县;山西68阳曲县、68离石柳林、山东68;河北69深州、安徽69蒙城、69天津河东区;70太原市、山西70榆次、70寿阳县、四川70江油县;河北71南官、湖南71芷江县;73石家庄市、河北73栾城、安徽73寿县;山西74运城。</p><p class="ql-block">十四连干部:连长左如英、指导员许建钦、副指导员王根联、毛玉福、副连长郭进学、一排长芦守明、二排长王玉堂、芦新茂,三排长于子亮,司务长李春祥,指导员李文田。</p><p class="ql-block">65河北献县: 孟书增、冉玉坤、马永太、靳铁锤、马宝岭、蒋俊彦、王风云、刘增全、王长友、宋志波、崔万行。</p><p class="ql-block">66湖北京山:裴东方、李再富。</p><p class="ql-block">68山西阳曲县: 蒋俊善、彭存贵、张永祥、金守礼、胡贵小、胡林元、张友禄、杨子富、郝尚礼、朱林贵、杨继文 、赵全绪、王富良。</p><p class="ql-block">68山西柳林县 :于仁义、郭友栓、马留管、贺林虎、秦子亮、刘进全、董彦亮 、王秋生、王继翠(山东)</p><p class="ql-block">69河北深县:王瑞民、骆永昌、李兴华、张宝春、张玉龙、郭宏生、王元起、陈忠献、杨炳乾、王贵忠、信建勇、贺瑞高、王丙珍、魏林可、杨松茂、王进福、王秀槐、石国良、张振杰、王进才、杨松臣、张贵香、林德欣、刘鹏寿、周振川、高占锁、单进志、赵占军、李孟清(天津)。</p><p class="ql-block"> 69安徽蒙城县:杨文爱、张殿荣、张殿生、张景云、李华光、邵金峰、李幼巨、杨在文、李连举、唐忠杰、马兵、王兴金、苗光友。</p><p class="ql-block">70山西太原市: 王哓明、张德俊、张建政、刘振宏 。</p><p class="ql-block">70山西榆次:宇文福柱、朱永生、郝俊林、李继光、王福来、闫昌富(寿阳县)、徐二友、张镜、张振声、郭月峰、刘春玉、陈丙亮、牛玉山、闫利斌、王友根。</p><p class="ql-block">70四川江油县: 周士龙、唐仁杰、李全华、张德友。</p><p class="ql-block">71湖南芷江县:王有恒、周福坤、杨志文、李盛友 、唐中华、何永福、杨仁涛、曹启全、李泽田、彭凤铁、张秀明、尤前坤、江兴砚、陈祖荣、刘家福、龙长金、杨茂元、补声华、錢德贵、补荣训、尹昌明、杨顺来。</p><p class="ql-block">71河北南宫县:刘风林、吳玉亭、张肖 、刘根深、李金桩、孙树生、王庆山、鲍文明、李怀军、尹朝军、张福寿、张朝仲、菅新昌、魏庆泽、张銀、郑永忠、张庆刚、曲根银、冯长俊、甘计民、范保祥、高永才、张振鎖、闫文学。</p><p class="ql-block">73安徽寿县:張庆成、沈维友、张胜、高传生,穆庆维,黄西龙,薛卓杰,胡永安,程新善,李家维,杨冬生,祝伟林,张永周,朱多林,刘刚,梁昌德,刘子如,陈广树,王洪文、任元龙、汪玉民、胡永安、李泽玉、江传友、杨会先、赵久侃、杨硕智、李生富、刘瑞江、李自传。</p><p class="ql-block">73河北栾城;谢玉亮,刘增群,段银丑,罗玉震、刘玉亮、乔全兴、闫瑞申、赵书德、李锁印、杨胜利、王金成(石家庄市)。</p><p class="ql-block">74山西闻喜:郭海旺、杨槐树、杨玉成、宋金锁、李套河、孙安狮、杨玉成。</p><p class="ql-block">全连共收集到203人。14连战友在部队提干的有:王贵忠、王进福、杨炳乾、张友禄、张宝春、沈维友、王瑞民、张庆成、马兵、闫利斌、郭海旺、李套河、杨玉成、張振锁、刘玉亮。</p><p class="ql-block">14连大事记:1969.12原4750部队7连整编到北京军区工程兵建筑第一七八团,由原七连分别组建成四营14、15连,从河北元氏县开赴河北昌黎碣石山下。1969.12底移防到北京安定火車站执行卸車任务。1970.3在北京大兴县赤鲁店施工。1970.10下旬在北京昌平县杨坊口至丰台执行铺设电揽任务。1970.12在北京通县马驹桥大白村冬训、国防施工。1971.10在北京通县张家湾张辛庄冬训。1972.3.15在北京双桥国防施工。1972.8.30在北京和平里,执行軍区首长院防空施工。1972.10.17在北京通县城关小神庙牛奶场冬训。1973.3在北京通县麦庄公社北神树村执行国防施工。1973.7在北京通县马驹桥小白村执行国防施工。1973.9在北京市西直门内小学,为军区首长院进行防空施工。1973.11.30在北京通县城关小神庙牛奶场冬训。1974.4部队整编,四营整建制划归北京军区直属守备五师,移防河北承德围场,为守卫首都,保卫祖国北大门开始了新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71.1部队营野拉练至河北省遵化县;1972.11部队摩托化行军至河北省山河大唐会;1973.12部队野营拉练至河北省山河县灵山公社 </p><ul><li>1974年4月部队整编后情况 : (<span style="font-size:18px;">1)北京军区守备第五师1974年4月组建,隶属河北省军区代管,下辖守备第17团、18团、19团。1979年11月,该师增编守备第20团,1980年底增编炮兵团。1980年11月1日,北京军区守备第五师划归陆军第24军,同时17团改编为山西省军区独立团。1985年7月,大裁军撤消北京军区守备第五师番号。守备五师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 (2)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工程兵建筑第一七八团,1977年 1 月转隶为海军工程兵建筑第十七团,1981 年 5 月改番为海军工程兵建筑第十二团。1983 年 4 月,十二团光荣地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番号奉命撤销。 </span> </li></ul><p class="ql-block"> ……凝聚集体的智慧,我们再现了“十四连花名册”,敬献给各位战友。收集撰写人张德俊,原十四连文书、副排长,1969.12入伍,于1974.1退伍,后在太原铁路局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