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厂从“0”说起

风过乌拉泊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兴建合成氨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风过乌拉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5年,我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后,开始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思想指导下加快经济建设,新疆建设兵团提出扩大农垦规模和提高粮棉产量,迫切需要解决化肥问题。</p><p class="ql-block">1965年7月22日,当时的国家农垦部与化工部协商向国家计委报送了“关于新疆建设兵团兴建合成氨厂问题的报告”(附设计任务书),1965年8月获得批准,工程设计任务下达给原化工部第二设计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选址选中乌拉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5年9月,原化二院以总工程师韩学通为组长的5人小组赴新疆考察建厂址。自治区党委对选厂址有一个原则:要符合靠山隐蔽的备战要求,在乌鲁木齐以西和以北地区不予考虑。选址小组经过现场踏勘和多方比较,认为距离乌鲁木齐不远的兵团工交部乌拉泊农场区域内,交通方便、水量丰富、取水容易,工厂的净下水可进入农场的灌溉水渠供农业使用,建厂较为理想。问题是孤立地建在开阔的平地上,不符合备战要求,不知能否得到批准。</p><p class="ql-block">时任新疆建设兵团政委张仲瀚邀请当时的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听取选址汇报,他介绍说:兵团正在规划把乌拉泊农场建成一个农牧并举、多种经营,种植果树、蔬菜,生产自给性农产品加工副业的试点,要实行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化肥厂建在那里可以树立一个工农密切协作配合的典范。这一番话对统一思想发挥了作用,会议决定化肥厂就建在乌拉泊农场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设计多次变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厂址好不容易定下来了,但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又经历了焦改煤、结晶硝酸铵改成造粒硝酸铵、增品种、改工艺的一波多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化工部在设计任务书中提出:化肥厂以焦炭为原料编制设计,焦炭由乌鲁木齐八一钢厂供应。新疆建设兵团同意在合成氨投资中拨款200万元,给八一钢厂扩建焦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原化二院在组织设计中发现八一钢厂扩建焦炉需要增加投资700万元,用汽车到煤矿拉主焦煤要经过化肥厂,炼成焦再倒流运回化肥厂,不仅运输费用高,还有可能造成与高炉争焦的矛盾,因此建议改为用煤作原料,不仅减少运输费用,还可以扩大原料来源。建议得到了原化工部基建总局与农垦部和新疆建设兵团的同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兵团化肥厂原定设计规模为年产合成氨5万~5.36万吨,全部加工为硝铵,年产硝铵12万吨。</p><p class="ql-block">设计过程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向农垦部、化工部发了一份“急电”:结晶硝酸铵因结块严重,将大大影响机械化施肥,建议设计生产造粒硝酸铵。原化二院对生产工艺设计再次修改。又针对建厂地区气温变化大(最高40℃,最低-40℃),对一些设备的结构和材质进行了特殊设计。</p><p class="ql-block">1965年11月,原化二院完成初步设计。原国家计委审查后批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化肥厂的设计和规模改为年产合成氨6.8万吨,氨加工产品方案由原来的硝铵改为硝铵和尿素两个品种。原化工部又要求:设计规模和产品品种变更后设计仍一次完成,新增加的尿素车间采用高效半循环的流程,设备选型尽量与当前设备系列相结合。</p><p class="ql-block">原化二院立即组织各专业人员,对原料煤和生产用水、电、蒸汽、运输系统、总图布置进行了重新修订。1966年3月完成补充扩大初步设计,设计产品为年产合成氨6.8万吨、尿素4万吨、硝铵10万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终于破土动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6年春,兵团合成氨厂破土动工(另外一种说法是1965年,因为该年11月底,浙江籍7位支边青年进入工地,有龙绿绮,陈曼青,金美云,郑海燕,翁莲芬,肖士龙,许庄武为证,但据分析,新疆11月底的气候已经非常寒冷,天寒地冻,不具备上述“破土”条件,另外,原化二院1966年3月才完成补充扩大总图的修订,故1966年春“破土动工”是较为合理的说法)。而正当各路人员紧张地开始施工时,5月16日,“文革”开始了。正常的工作秩序被破坏,当时全国上下一片混乱,设备制造厂家停工停产,工地的建设受到安装设备断供的影响,1968年冬,军宣队进驻,组织成立“革命委员会”,为了支援合成氨厂设备安装与机械制造维修,1968年兵团决定新疆天山锅炉厂划归合成氨厂,1969年天山锅炉厂开始从乌鲁木齐胜利路122号整体迁址于乌拉泊。4月,兵团党委派现役干部傅文祥、王景阳、祁德南来锅炉厂主持党委工作,傅文祥任厂长,王景阳任政委,祁德南任副厂长。新党委促进文革两派实行大联合,组织工厂搬迁至乌拉泊,投入合成氨厂建设中。8月,现役干部岳永发到锅炉厂任厂长。迁厂之初,不少职工住在乌拉泊工地帆布帐篷内。10月,兵团警通连70名官兵带家属进厂。没有住房,全厂职工顶风冒雪挖地窝子,解决临时住宿问题。这一住就是十年,最后一间地窝子到80年才绝迹。锅炉厂边搬迁边生产,1969年锅炉厂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1.16万元,工业锅炉21台/24.2蒸吨,利润0.9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91.8元/人、年,职工573人。新疆天山锅炉厂应该是最早成建制进入乌拉泊农场、踏进 合成氨厂建设工地的整装单位,也是最早成建制退出乌拉泊的单位,在乌拉泊历时37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兵化厂正式成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兵团化工总厂正式成立,下设三厂一团,即化肥分厂,锅炉分厂,聚氯乙烯分厂,农业团。随后,各路招工大军纷至沓来,夏季,从农七师奎屯、农八师石河子等团场招工进厂的一批人员到达兵团化工总厂被安排在二食堂北侧露天电影院空地,一片帐篷群住宿,随后分配在总厂基建队打土块,盖房子,11月12日由总厂统一分配至各分厂</p><p class="ql-block">1974年,兵团化工总厂化肥分厂正式投产,试生产成功,全总厂沸腾!人们欢呼雀跃,像人海中掀起了欢乐潮水,此起彼伏,荡漾开去。造粒塔上自由落体喷洒下来的化肥,捧在掌中 ,晶莹微透,犹如珍珠般迷人,人们在分享胜利的喜悦!建成后的兵团化工总厂终于扬眉吐气,不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特殊的地位,在我国化肥工程设计的发展中也有独特的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5年3月,中央撤销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制。相关人员并入了国家农垦总局。兵团化工总厂更名为新疆化工总厂,隶属于自治区化工局,兵团化工总厂沿用的兵团正师、团、连等准军事建制和职务称谓有所改变,正师级改为厅局级,政委改称党委书记,各连队改为车间,连队指导员改称车间支部书记,各分厂仍归总厂领导。</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撤销苟成富党内外一切职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1978年5月7日,《新疆日报》 头版头条、通栏大字标题新闻 : 自治区党委严肃处理新疆化工厂违法乱纪事件 决定解散新疆化工厂党委,撤销该厂党委书记苟成富党内外一切职务(1983年纠正)。同月,自治区党委派出工作团进驻新疆化工总厂,查处总厂厂长兼党委书记苟成富建造新化俱乐部等楼堂馆所违规违纪案件。同时,工作团也派出各分厂工作组,锅炉厂工作组陈组长进驻查“陈国芳事件”(后纠正),农副处工作组组长为郭书森。期间,由工作团主持各厂工作,一年后撤出。</p><p class="ql-block">1979年,工作团撤出前调整了厂领导班子,农副处工作组组长郭书森任新疆化肥厂党委书记,任期从1979年4月--1983年4月。见《新疆化工厅组织史(1949~2000)》,迟孝田任厂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年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1年8月,77岁的邓小平乘坐着列车,西出阳关,来到了“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新疆。和王震同志一起视察被撤销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平同志和王震同志先后视察了石河子、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每到一个地方,小平同志都会对地区的领导干部殷切嘱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风沙前沿,关切地嘱托道:“我们要积极发展水利,要带着群众植树造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百亩棉花田,高兴地嘱咐道:“对于能增加棉花产量的好方法,要大力推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吐鲁番,惊喜地嘱咐道:“这里的矿产资源丰富,要尽快申请开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束调研后,小平同志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新疆地区在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生产力却大大落后,怎么能不让人惋惜?小平同志果断决定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我们没有等来有关恢复兵团化工总厂的通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卧薪尝胆 励精图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从分厂独立以来,新疆化肥厂领导层痛下决心,注重改造先天不足的生产工艺流程,稳固水汽,重治造气、合成,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历经煤改油、油改气,坚持“以人为本、恪守诚信、立足新化、奉献社会”的企业发展理念,赢得了社会各届的认可和用户的信任。其主导产品“绿洲”牌尿素1988年获得“自治区优质产品”,1996年被评为“新疆名牌产品”,1995年和2000年获得“采用国际标准标志证书”。1997年通过了自治区首批免检产品认定。“绿洲牌”硝酸铵1984年、1988年获得“自治区优质产品”,1989年获“化工部优质产品”,1997年获“新疆名牌产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9年,新疆化肥厂更名为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2年获“采用国际标准标志证书”。“绿洲”牌尿素、硝酸铵2002年获“自治区标准化协会搜推介产品”,同年又被自治区工商局评为新疆著名商标。开发的复混肥(硝铵磷、尿素磷)不仅畅销南北疆,而且远销河南、陕西、甘肃等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2年7月,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依法进行整体改制。全面完成了债转股和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3年新化公司获乌鲁木齐市“AAA”级信用企业、“乌鲁木齐市2002年度、2003年度纳税先进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3年新化公司在自治区国有企业业绩效评中排名第一,并于2004年1月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实现盈利5119万元,2005年公司创造了有史以来盈利过亿的骄人业绩,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5144万元,创造盈利20395万元,仅一年盈利就超过了新化前38年盈利年份的利润总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新化经营业绩最好的一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任何企业的成长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世上没有永远的胜者,也没有永远的败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风云突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2年,中电投新疆能源有限公司与新疆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组,新化公司为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企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6年10月26日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化公司停产!寂静的厂区,一扫42年前投产时的欢呼雀跃,人们的身影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1966年兵团合成氨厂筹建到2016年10月26日新化停产,新化人为此奋斗了50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历史的风沙曾经把希望吹来,又匆匆把它吹走……</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i>乌拉泊的风沙是那么无情</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i>它吹走了蒲公英,留下了芨芨草</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i></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工人们在装扒珠光砂</p> <p class="ql-block">吊装硝酸吸收塔,当时场面相当壮观,现场起重采用2个辅助支撑架,18根钢缆拉索,田吉瑞任起吊总指挥,房顶上站着二个人左边一个像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化工总厂的第一支文艺宣传队</p><p class="ql-block"> 1973年,正处文化大革命革运动后期,兵团化工总厂成立的文艺宣传队正在演出,地点是基建队钢筋班场地,站的最高的是于秉奇,有宋月惠(左一),李爱华(前一),刘芝,蒋华,钟新英,陈勤,杨小青,张建庆,还有几个名字忘了,望知情人提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退休后在上海定居的新化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新化同事上海聚会,想当年我们这一群老知青是同乘绿皮车,同坐一节厢,屯垦戍边,一干就是一辈子,为党为国我们贡献了整个青春年华。我们为祖国而骄傲!</p> <p class="ql-block">  1966年10月24日,156名瑞安支青奔赴新疆屯垦戍边,为祖国边疆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五十年后,90位老人牵手故乡瑞安,互诉衷情,热情激荡;大家欢聚一堂,频频举杯,为无悔的选择祝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马磊 : 和田玉新化厂区全景彩绘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继续浏览请点击我的头像,进主页观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风雪乌拉泊☆新疆化工总厂篇</p><p class="ql-block">风雪乌拉泊☆新疆化肥厂</p><p class="ql-block">风雪乌拉泊☆新疆天山锅炉厂</p><p class="ql-block">风雪乌拉泊☆新疆天山塑料厂</p><p class="ql-block">风雪乌拉泊☆我们退休了</p><p class="ql-block">乌拉泊的朝花夕拾</p><p class="ql-block"><br></p>

新疆

乌拉

总厂

新化

兵团

化肥厂

合成氨

锅炉厂

化工部

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