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致第二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 这栋楼终于和这个冬天一样冷了。它萧萧瑟瑟地立在学校的边缘,在一众高大教学楼的俯视下,有那么一点凄凄惶惶的悲凉。我有几次习惯性的走到大楼准备上课,发现那种鸦雀无声的死寂后,默默转身……我想我留下的背影一定有点苍凉。时间总是那么不经意间溜走,同时带去的还有厚重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这栋楼只有四层,是三中所有教学楼最矮的。它的学名是第二教学楼,但好多人习惯性称它,高中楼。是的,所有的高中年级学生在这里上课。它用破旧的外在,衰老的容颜告诉外人,这只是一所普通的高中,无须亮丽。对面容圣楼的光鲜,毋庸置疑地表明,这所学校所有的荣光都在初中。</p> <p class="ql-block"> 可是我还是死活的想挤进这座高中楼。我给出的理由是想摸一下高中教材,这绝对是我真实的理由。这个愿望在我心里蛰伏了将近十年。终于有一天鼓起勇气和那个校长提出来,他居然答应了。有时想,诚意真是一把非常奇妙的钥匙,可以轻易打开互相理解的门。虽然这个校长已经调走了,他爽快答应的样子至今留有余温。</p><p class="ql-block"> 于是悲喜交加的高中教学生涯就这么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就像这座教学楼所呈现的郁郁寡欢一样,我的心情在高中楼一直是阴郁的。所有关于理想关于情怀的东西被现实砸了一个粉碎。而且破烂不堪得连自己都不敢直视。</p><p class="ql-block"> 于是一边教书一边偷偷怀疑自己。</p> <p class="ql-block"> 教材是一如既往的好。尤其是《先秦诸子百家选读》部分,让我有和古老文化对话的惊喜,也第一次知道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如此丰厚。它们是这座楼里给我唯一的光亮了。我时常久久呆在那些文字里出不来。比起现实的嘴脸,书的温情是无论如何都遮盖不了的。除了书,还有一处地方是温情的,它是正对大门的一个独立办公室,很大。它孤零零的缩在楼梯的一角。和其他办公室分开,颇有一点离群索居的味道。打开它的大门,却发现它居然是一个艺术天地:各种画作,还有奇形怪状的根雕,全都被这个办公室主人奇妙的组合在一起,有一种说不出的凌乱的美感。这屋子曾经荒凉到有动物做窝,漏水也是最平常的事情。但是,很奇怪的是,推开门,艺术感就这么迎面扑来,想躲都躲不了……</p> <p class="ql-block">仿佛是不忍直视屋子的破败,正对办公室的围墙爬满了虎虎生气的绿植。我不知道这绿植的学名,但是它逼人的绿色,从未消退过。似乎它想用绿色点燃一点什么,好让这简陋的办公室不平常起来……那段心情焦虑的日子,我总是喜欢在这个办公室呆一会儿。来这办公室的,都是清淡的人,谈的都是琐碎的闲话,但对于我的焦虑却极度治愈。尤其是这个办公室的主人钟景春老师,一边细细地雕刻他的根雕,一边淡淡地接了大家的话。于是外面的尖锐被全部挡住。满屋子都是宁静,一如桌面上散发的茶的清香。</p> <p class="ql-block"> 书也得一如既往的教下去。我呆自己办公室的时光自然多过那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房间。我的办公室很阴,阳光很少铺满。办公室地面破旧得吓人,有时我简直怀疑我用力跺一脚会有立即塌陷的可能。所以,我常常在楼上办公室有剧烈响动时紧张得躲闪。不出所料,大块的白色粉块猝不及防的砸下来,简直像上演一部恐怖大片。最可笑的是,一个雷雨天后,张艳辉老师的办公室天花板被掀开一块大口子,让这栋楼老师更加心惊胆战。而我,每每踏上有年代感的台阶,坐在满目沧桑的办公室,常常有触摸到这所学校厚重历史的感觉。我暗自祈祷:这个学校能否保留一所有点历史的建筑啊。那么多簇新簇新的教学楼总像在抹杀什么,让人很容易忘记来时的路。</p> <p class="ql-block"> 可我没有忘记来时的路:我到三中高中,就是为了摸摸高中教材,给学生一点实用的东西。这样的初衷实现起来很不容易。好多次,在那么艰涩的题目中游走,在一次次被学生排斥后,在一次次被别人否定被自己否定后,我都绝望得想放弃。正是在这种心情下,我开始了原创设计课。感谢我那些可爱的同事,居然那么轻易得相信我的设计。也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现,研读高中教材其实已经打开了设计课的思维。原来啊,在这个世界上,你每次受的苦都会出其不意在某个时候给你奖赏。我记得初一语文教材有一首诗《山的那边》,诗里说,在一次次失望之后才能见到海。我知道,我现在还没有见到山那边的海,但我能隐隐约约听到海的声音了。我永远记得今年的国庆节的一个上午。已经毕业的易新洲同学兴冲冲在微信上告诉我,老师,我在备考公务员,发现你教的东西很有用。只是简单的三言二语却让鼻子发酸,想哭。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我教得东西有用。也让我更加坚定今后路该怎么走下去。我在心里暗自庆幸:幸好没有放弃啊。</p> <p class="ql-block">不管我愿意不愿意,我们最终还是搬离了这座大楼,来到容圣楼。因为这栋楼得拆了,它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在容圣楼,我和初中老师又相逢在一个楼里,来来往往中,感受昔日的温馨美好。但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走出容圣楼,一眼望见那栋破败的楼,总涌起很多难以言说的情感。这栋楼陪伴我走过人生的最阴晦的日子。此刻,它就像一个老朋友,默默打出一个果断离别的手势,告诉我:不必送,你继续。</p> <p class="ql-block"> 我想,总该留一些文字吧。记录那些成长的疼痛和温暖。</p><p class="ql-block">深深的情,我琐琐忆。</p> <p class="ql-block">图片:于利飒</p><p class="ql-block">音乐:《还是会想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