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土地执法热词

飞越时空

<p class="ql-block">  2021年年终近在咫尺。这一年全球新冠蔓延,气候灾害频发,国际地区局势动荡,全球粮食危机的警报不断拉响。我国粮食产量虽然连续7年稳定在65000万吨(1.3万亿斤)以上,今年更是达到了68285万吨(13657亿斤),但粮食进口量也已8年稳定在1亿吨以上,今年达到了1.4亿吨的粮食进口。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为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大约为600公斤,对比发达国家的人均粮食占有量约700公斤而言,还有一部分差距。从这点来看,未来我们的粮食进口规模还有继续增加的势头。</p><p class="ql-block">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这得益于土地释放的生产潜力。但总体看,我国耕地资源“三少”特征凸显,即人均耕地少,高质量耕地少,可挖潜耕地资源少。这就是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表面下的严峻形势。</p><p class="ql-block"> 具体来看,在数量上,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19.18亿亩,人均耕地仅1.33亩,较1996年下降0.26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人均耕地面积世界排名在126位以后,人地矛盾日益尖锐。</p><p class="ql-block"> 在质量上,据农业农村部“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显示,全国耕地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十个质量等级,其中,一到三等耕地仅占31%,中低产田占比高达2/3以上,优质耕地资源十分紧缺。</p><p class="ql-block"> 耕地具有生产、生活、生态等多重功能,对于一个拥有14多亿人口的国家来说,更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保证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p><p class="ql-block"> 守好耕地红线,严保严管是关键,必须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需要不断提升制度执行力,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强化土地用途管制,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决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中补充耕地数量不到位、质量不到位的问题,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现象,切实做到已经确定的耕地红线绝不随意突破。</p><p class="ql-block"> 那么近两年国家在耕地保护方面都出台了哪些法律、政策,采取了哪些制度措施?土地执法中出现了哪些热词?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回顾一下。</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月1日</b></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inherit;">  2020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正式实施。</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 style="">7月3日<br></font><font color="#ed2308" style="">农村乱占耕地建房</font></b></h1>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020年7月3日,全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span><a href="http://www.gov.cn/guowuyuan/2020-07/03/content_5523954.htm"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inherit;"><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会议并讲话。</a></h1><p class="ql-block"> 会议公布,国家决定利用两年半时间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第一阶段(2020年底前),主要是调研摸底,摸清情况、掌握底数,重点对2013年以来的农村乱占耕地情况进行摸底;第二阶段(2022年6月底),用一年半的时间,由地方对2013年以来农村乱占耕地开展整治整改工作;第三阶段(2022年底),国家开展检查复核,建立长效机制。</p><p class="ql-block"> 会后,“7月3日”被作为关键时间节点写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工作方案》,凡此日以后形成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一律按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从严从快“零容忍”整治,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p><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b></h1>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一些地方农村未经批准违法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突出且呈蔓延势头,尤其是强占多占、非法出售等恶意占地建房(包括住宅类、管理类、工商业类等各种房屋)行为,触碰了耕地保护红线,威胁国家粮食安全。为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2020年7月29日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联合下发《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127号)。<a href="http://gi.mnr.gov.cn/202007/t20200731_2535290.html"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a></p><p class="ql-block"><br></p> <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同日,两部还联合下发</span><a href="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8/01/content_5531857.htm"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18px;"><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128号)</a><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保障农村住宅合法用地需求。</span></h1><p class="ql-block"> 为坚决遏制农村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积极稳妥、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工作,2020年7月31日,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召开<a href="http://www.mnr.gov.cn/dt/zb/2020/lzgd/"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有关工作新闻发布会</a>,对刚刚下发的《关于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的通知》和《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进行说明和解读。</p><p class="ql-block"> 2020年9月1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部际协调机制办公室印发<a href="http://www.cnjiayu.com.cn/ztzl_120/nclzgdjfzxzz/202011/t20201106_2211611.shtml"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工作方案》</a>。</p><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b></h1> <p class="ql-block">  为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督管理,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绿化造林,在高速铁路、国道省道(含高速公路)、河渠两侧违规占用耕地超标准建设绿化带,挖湖造景等各类耕地“非农化”行为,2020年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a href="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09/15/content_5543645.htm"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4号</a>,提出耕地保护“六个严禁”。</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b><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二、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三、严禁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四、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五、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六、严禁违法违规批地用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防止耕地“非粮化”</b></h1> <p class="ql-block">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11月4日印发<a href="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11/17/content_5562053.htm"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号)</a>,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严禁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树挖塘。在永久基本农田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要做到两个“禁止”:</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一、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以及挖塘养鱼、非法取土等破坏耕作层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二、 禁止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6月1日</b></h1> <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17日,河南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 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新增违法的通知》,采取六项工作措施,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坚决遏制住新增违法。</p><p class="ql-block"> 一、压实主体责任</p><p class="ql-block"> 二、定期挂牌督办</p><p class="ql-block"> 三、加强督导检查</p><p class="ql-block"> 四、开展警示约谈</p><p class="ql-block"> 五、强化监督执纪</p><p class="ql-block"> 六、完善限批机制</p><p class="ql-block">  《通知》明确:自2021年6月1日起,省农耕房整治领导小组对对累计2次新增违法数量和未整改数量综合排名前十的县(市、区),省级警示提醒;对累计3次以上(包括3次)新增违法数量和未整改数量综合排名前十的县(市、区),省级实行用地报件限批,直至所有新增问题消除违法状态并将问题线索移交省纪委监委实施追责问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9月1日</b></h1> <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743 号国务院令,新修订的<a href="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7/30/content_5628461.htm"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版))</a>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p><p class="ql-block"> 这是《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自1998年全面修订后的第二次全面修订,是保证2019年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顺利实施的重要法律武器。<a href="http://www.mnr.gov.cn/dt/ywbb/202107/t20210731_2674502.html"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有哪些亮点?</a>2021年07月31日,自然资源部法规司司长魏莉华进行了详细解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亮点一: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亮点二:明确耕地保护的责任主体是省级人民政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亮点三: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亮点四:细化土地征收程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亮点五 明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规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亮点六 保障农村村民的宅基地权益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亮点七:持续优化建设用地审批流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亮点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制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亮点九:完善临时用地管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亮点十:为土地督察权的行使划定边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亮点十一:挂牌出让有了法律地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亮点十二:加大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加大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大幅提高对违法占地、违法转让等违法行为罚款的处罚额度。</p><p class="ql-block">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span><i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 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修订前对违法占地的罚款标准规定为每平方米30元以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修订后对违法占地的罚款标准从原最高每平方米30元,改为每平方米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标准大幅提高。这意味着,从9月1日起,违法占地100平方米最高可能会受到10万元的处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外,此次修订《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还新增加了非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或者挖塘养鱼的处罚规定。对非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或者挖塘养鱼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占用面积处耕地开垦费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破坏种植条件的,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p><p class="ql-block">为了有效解决违法建筑的没收问题,新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专门增加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没收在非法转让或者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应当于九十日内交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部门依法管理和处置。</p><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耕地“进出平衡”</font></b></h1> <p class="ql-block">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作出了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决策部署,但部分地区违法违规建设占用耕地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严重冲击耕地保护红线。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保护耕地的决策部署,切实落实《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严格耕地用途管制,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11月27日联合印发<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0XAQfWquUrWbes7O4S46Kg"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6号)</a>,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从严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将原用于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占补平衡”制度延伸到农用地内部结构调整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备案过程中,落实耕地年度“进出平衡”年度。</p><p class="ql-block"> 通知指出,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不再减少,各级政府有必要根据本级政府承担的耕地保有量目标,对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实行年度“进出平衡”,即除国家安排的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难以复耕、河湖水面自然扩大造成耕地永久淹没外,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应当通过统筹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整治为耕地等方式,补足同等数量、质量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进出平衡”首先在县域范围内落实,县域范围内无法落实的,在市域范围内落实;市域范围内仍无法落实的,在省域范围内统筹落实。</p> 通知中提出永久基本农田使用“四严禁”和一般耕地使用“五不得一严控”<br> 通知指出,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不再减少,各级政府有必要根据本级政府承担的耕地保有量目标,对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实行年度“进出平衡”,即除国家安排的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难以复耕、河湖水面自然扩大造成耕地永久淹没外,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应当通过统筹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整治为耕地等方式,补足同等数量、质量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进出平衡”首先在县域范围内落实,县域范围内无法落实的,在市域范围内落实;市域范围内仍无法落实的,在省域范围内统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