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2月23日,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学校的贺艳书记带领工作室成员在永宁小学开展送教活动。</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由实验学校王婷婷老师执教《找次品》一课。课堂伊始,王老师通过找生活中的次品引发学生思考。接着出示天平图片、学生演示人体天平、画天平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天平。活动一探究的是至少称几次才能找出3个零件中的次品。学生通过读题、圈关键信息、独立思考,发现用1次就能找出次品,接下来,活动二考察学生如何找4个零件中的次品,以对话交流的形式展开研究,学生发现至少称2次就能找出;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探究中,学生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课是由永宁小学的潘晓菲老师执教的一节《用字母表示数》展示课。潘老师以学生们都熟悉的微信红包引入,导入新颖学生很快进入状态,从第一个知道具体数额的微信红包,到第二个“正在加载中”,引出未知的数字,学生因需研究讨论出用字母表示数。在此基础上,又引申出另外三个未知的红包,分别和红包的数额a有关系,比2号多4元,是2号红包金额的两倍,学生们根据以往的知识迁移到用字母表示数上,总结出了用4+a、2×a来表示数,后面又通过对比,得出2×a可以用2a来表示,a×a可以用a²来表示,这样更加简单。</p> <p class="ql-block">第三节课是由浦口区实验学校周宇翔老师执教的一节《有余数的除法》展示课。课堂开始利用学生分小棒的游戏进行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周老师表情丰富,情绪富有感染力,整节课牢牢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点,带领学生们全程以做游戏的方式,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探讨余数的特点,针对难点进行研究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难点重点,整堂课下来学生们爱上了这个活泼开朗的周老师。</p> <p class="ql-block">在三节课后,贺艳书记进行了简单的总结,王婷婷老师虽然工作短短几年,但是课堂十分稳重大气,能够较好地把握课堂;潘晓菲老师的课堂由微信红包导入很精彩,紧跟潮流,贯穿课堂;周宇翔老师的课过程紧密,设计合理;在进行简短的总结后,贺艳书记又为永宁小学的老师们送上了一段精彩地案例分析指导,从案例选题,案例分析,案例反思几个方面深层次地进行剖析, 给予永小的老师们启发,帮助大家在案例撰写方面更进一步。</p> <p class="ql-block">三位老师精心准备、用心设计,能根据学生实际学情调整教学环节,真正围绕学生的学来组织调控课堂,真可谓用心、贴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更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切实落实“双减”减负、增效、提质的精神内核。贺艳老师的案例剖析,理论联系实际,生动形象,可操作、可借鉴、可学习,参与的老师人人有感想、各个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本次工作室活动,给永小数学组的老师们呈现了三节精彩的课程,工作室全体成员将在贺艳书记引领下博采众山之石,筑建教研的城池,共享数学教学的明媚时光,将“双减”政策继续贯彻落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