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一次心动的旅行

珠珠

<p class="ql-block">攝影:麟子</p><p class="ql-block">后期:麟子</p><p class="ql-block">出镜:珠珠</p><p class="ql-block">文字:珠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9月中旬让我们相约在美丽的高原一一青海湟中,来一场心灵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到达塔尔寺景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由朱红色和金黄色装饰的宏伟壮观的建筑,到处都体现着一种浓浓的藏族文化气息。斑驳的红白墙体,庄严而肃穆的经堂,静静生长的菩提……无一不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与藏传佛教影响下藏族人民的文化情蕴。在参观时,使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身穿藏服的中年妇女一步一叩首跪拜的场景。当时看着她些许苍老的脸庞,眼里露出的坚毅,那一连串缓慢而有节奏的动作,我被她的虔诚和信仰所感动。我不知佛是什么,但那一刻我觉得佛就是他们自己。这是我从她身上看到的信仰和感受到的坚定。</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先有塔后有寺,所以称之为塔尔寺,是有600多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圣地,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出生地,传说他诞生以后,从剪肚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旂檀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上自然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宗喀巴去西藏六年后,其母念儿心切,让人捎去一束白发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次。宗喀巴接信后,为学佛教而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自画像和狮子佛像一幅,并写信说:“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第二年,其母在信徒们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莲聚塔"。这也许就是大师一生的信仰吧。</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有艺术三绝:壁画、堆绣、酥油花。其中酥油花的制作过程要求非常高,需要制作人在零度的室温中不断的把手放进放满冰块的水中制作,以防止酥油受热融化。</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很多殿内和僧人不让拍照,有时候拍照是为了纪念,但有时候不拍照是一种尊重。</p><p class="ql-block"> 如来八塔,这个寺内标志性建筑,被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所吸引,塔上圆下方,颜色以白色为主,底座用青砖砌成,塔身上还斌有藏文,在阳光下显得朴素庄重,配上蓝天更美。遗憾的是寺内太大了,没能全部参观完,只是看了少数几个殿宇,最后去的是九间殿,殿内有很多佛像,听他们说,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祈福,有的是来祈福平安的,有的是来祈福事业的,有的是来祈福家庭和睦、财源滚滚的……我也像傍边的祈福人一样,双手合十,虔心的弯腰行礼,在心中默许着:愿佛祖保佑。</p><p class="ql-block"> 也许人只有经历一场心灵的旅行,享受一次视觉盛宴之后,才会从心底里发出不虚此行的感叹,我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记得,最后当我们离开时,门口是长长的转经筒。每一个转动的经筒就像是承载着每一个人虔诚祈福的心愿,在这神圣的庙宇中留下了一些期许,转完长长的经筒,转头望去,那一瞬间的感觉,像是自己走过了塔尔寺悠长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的猫很多,它们从不怕人,悠闲自得</p> <p class="ql-block">小天攝</p> <p class="ql-block"> 虽然我没有经历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的等待与漫长,但那一刻,我觉得我就是一名虔诚地参拜者</p> <p class="ql-block">小天攝</p> <p class="ql-block">僧人不让拍照,只能偷拍个背影</p> <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无论是磕长头的信徒,还是顶着严寒制作酥油花的僧人,他们都是用生命在丈量信仰!</p><p class="ql-block"> 离开塔尔寺,心里只剩下敬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