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随着太行山冒出来许多这缝那梯的攀岩线路,安阳户外掀起了一股攀爬热,每到周末大群小队都穿梭在林州太行山的各种缝儿梯儿之间。这些新的梯路大都不高,只在一辿二辿之间攀爬,整体攀爬下来三四百米,多则五六百米,没有高度,线路太短,这是我不太喜欢的重要原因,如果能把这些梯儿缝儿串起来登到山顶,还是可以考虑一下。</p><p class="ql-block">出线之前,喜欢走攀爬线路的大李问这周可否将心动石和刀尖山组合起来一起走,这可难住我了,黄华寺的刀尖山和龙床口的心动石,一个山外一个山内,是无法组合到一起的,刀尖山与野鸡脖子、北青石缝组合起来倒是一条不错的线路,北青石缝上去可以登顶海拔1510米的海螺山,高度、强度、攀爬都具备了。周日大李有约:刀尖山-悬蛋石-野鸡脖子-北青石缝-海螺山-小花村。</p> <p class="ql-block">出行贴一出,喜欢走攀爬线路的驴儿们踊跃跟帖报名,美中不足的是美女太少,除了我清一色的金刚葫芦娃:“老糖又串糖葫芦了。”驴儿们戏称这样的队伍为“糖葫芦小分队”。</p> <p class="ql-block">徒步起点在黄华寺黄华神苑牌楼附近。</p><p class="ql-block">冬天的早晨虽然是迷茫的,但是她毕竟冲破了寒冷的黑暗给大家带来了曙光。东方的朝霞染红了半边天,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冬日的暖阳红彤彤的,映红了山,映红了树,映红了我们。晴朗的天空,晴朗的气息,晴朗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黄华神苑到第一站刀尖山、悬蛋石,这条路早已被络绎不绝的驴儿们踩踏的锃光瓦亮十分明显,刀尖山悬蛋石是驴友们很形象的叫法,不用解释,看照片就明白了。</p> <p class="ql-block">过悬蛋石上刀尖山,流队跑的飞快,第一个冲上刀尖山的刀尖上摆好了pose,流队这次是第二次来这里,第一次人多都挤在刀尖上各种秀不肯下来,流队连上去的机会都没有,这次我们一行八人只有四人上刀尖山,另外四人不是不敢上,而是对这小儿科的地方不屑一顾。</p> <p class="ql-block">爬过刀尖山穿过一片松林来到悬崖峭壁之下,左行不远便是今天的第二站野鸡脖子。19年春天第一次到这里,那时还没有名字,凡是没有名字的地方老大统统称作无名梯,后来具老乡说这里叫野鸡脖子,不知道有什么典故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野鸡脖子是两道绝壁夹的一道缝,分上下两层,每层十几二十米的高度,第一层近乎垂直角度的缝隙,外宽内窄,需要靠背部和臂力的支撑往上移动,流队一马当先,只见他灵活矫健的身姿蹭蹭蹭没几下就窜了上去,后面的驴儿们也不甘示弱,借助流队系好的安全绳轻轻松松依次上去。第二次走这里,望着直来直去的崖壁有点发怵了,越走越害怕,这是大多数户外驴友共同的感受。腰上系好安全绳心里才算踏实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两层中间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第二层沿着右侧垂直的崖壁无保护向上攀爬,崖壁上的落脚点和支撑点很多,虽然没有难度但需要胆量。攀岩就是不断向上攀爬,其实攀爬的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本领,行为心理学上说:“人的心灵源于动作”,也就是说攀岩这项运动正是在唤醒我们深藏在内心深处的攀爬本能,因此,痴迷于攀爬是人的一种本能表现。</p> <p class="ql-block">上去野鸡脖子的平台,放眼望去,天高云阔,无不逍遥自在,整个太行山任你我驰骋。</p> <p class="ql-block">山静尘清,水参如是关</p><p class="ql-block">天高云浮,月喻本来心</p><p class="ql-block">自然之境,清静自在</p><p class="ql-block">天高云阔,初心不改</p> <p class="ql-block">离开野鸡脖子在二辿的崖壁下右行,一路之上,一座座如插天屏障似的悬崖峭壁,气势雄伟、挺拔。</p> <p class="ql-block">沿着绝壁绕行到黄华寺深处,只见一道飞瀑从崖巅凌空飞落,瀑布高数十米,随着季节、风力、温度的变化而变换着姿态和景色。春雨霏霏季节,像一条轻纱,飞扬飘动,盛夏大雨滂沱,犹如雄狮咆哮,轰然疾下,到了秋季,水流平缓,山风吹来珠帘上卷,人称“珍珠倒卷帘”,而冬季,则冰柱通天,犹如玉龙升腾,水帘之下形成的冰山、冰柱、冰球,晶莹剔透,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顺着瀑布的水流到黄华寺上端,拾阶而上,走二辿的老祖庙方向,经过核桃树凹村时正是中午,借用农家小院午餐,村子里只有这一户人家留守在这里,给过往的香客、游客、驴友提供方便面和饮料等等。</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直奔今天的第三站,北青石缝。北青石缝位于核桃树凹村北,老祖庙南的山岭绝壁之中,原本称青石缝,为了与千瀑沟的青石缝区分,便将千瀑沟青石缝称为南青石缝,老祖庙青石缝称作北青石缝,这两个青石缝危险程度都高,一般野驴望而止步。</p><p class="ql-block">上一段缓坡,从坡上俯瞰建在悬崖绝壁之上的老祖庙,红墙青瓦,器宇非凡。老祖庙是一道观,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后毁,新修缮的老祖庙与周围雄奇险秀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不少香客和游人。</p> <p class="ql-block">北青石缝正沟顶上的巨石使得这里变成负角度攀岩,极不好上,正确的路隐藏在左侧崖壁之上,连续的攀爬,风化松动虚土堆积的山体,增加了其危险系数。同样越走越胆小的爬山出人意料的第一个上去了,也难怪,他第一次走这里是从正沟里硬爬上去的。很享受攀爬的过程,无奈文笔拙劣不善描写这一过程,各位看官只有看照片来心领神会这过程吧。</p> <p class="ql-block">北缝攀爬结束进入类似一线天的窄谷之中,谷中连续几个陡坡翻过垭口 ,疾风骤起,爬坡时的汗水瞬间消失,随即而来的就是寒冷。过垭口下行几十米在右侧山体一路攀爬到最高处,就是今天的第四站,海螺山。</p> <p class="ql-block">海螺山海拔1510米,山顶风景的确很美,老祖庙和黄华池,远处的林州城感觉那么遥远又近在咫尺。迷恋站在山顶眺望时的那种宽广和辽阔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枪杆垴,背靠海螺山的一个小山村,是石板岩乡贤麻沟村的一个小自然村,仅有的一户人家也早已搬到山下,只剩下破败不堪的石屋,随处可见的石槽。</p> <p class="ql-block">冬日的阳光不在那么灼人、刺眼,变得柔和而温暖,掉了叶子的树林,有了阳光的映射,显得金光灿灿。只要你善于发现,冬天的美丽与生机,就存在你身边的每个角落,发现美好,其实很简单。</p> <p class="ql-block">海螺山下东安村,是一条普通的驴线,再经梯头村下到小庙,我们没有走最常走的鲁班壑出山,过小庙不远左下下到大峡谷里面的小花村,这是驴友很少走的官道。</p> <p class="ql-block">冬日余晖下到大峡谷,没有了往日人来车往的热闹场面,变得安逸而平和。大峡谷内的一盏盏街灯更加衬托了峡谷的宁静,也为我们今天的行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