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小班阶段是幼儿园的开始阶段。</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对一切事物感到新鲜好奇。而常规教育的培养则关系到孩子以后的各项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只有抓好常规方便的教育,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得以正常有序的开展。如果常规不好,严重点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生活习惯,礼貌习惯,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小班进行常规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p> <p class="ql-block"> 小班幼儿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与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的高低。常规就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p><p class="ql-block"> 同时,幼儿期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必须重视幼儿常规的培养,特别是从小抓起,从幼儿的生活常规抓起。</p> <p class="ql-block">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培养小班幼儿的常规呢?</p> <p class="ql-block">一、注重爱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自从带了小班之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师对孩子的爱。小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如大、小便不会脱裤子,提裤子,老师要有耐心地帮助他们一个个脱,一一个个提。吃饭时有的幼儿不会用匙子,老师要一口一口地喂。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要想办法。 </p><p class="ql-block"> 有的幼儿大小便在身上,还要毫不嫌弃地帮助他们换衣服、洗衣服。教师的爱还不仅是这些,还要体现在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幼儿的教育规律上。要通过老师的关心和体贴,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把关心热爱孩子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就可以科学地管理幼儿,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常规。</p> <p class="ql-block">二、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常规要求。</p><p class="ql-block"> 做为新生入园,从一开始,教师就应注重幼儿常规的培养。不管是早上入园、下午离园,还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环节,教师都应有个详实的计划,并且要理清理好。如早上入园让幼儿跟老师和同伴问早问好,晨间活动的要求,吃饭前先洗手、安静休息、分组排队有序地领取饭菜,安静就餐、不掉饭粒,饭后能收拾自己的餐具和椅子。</p><p class="ql-block"> 上课时认真听讲、不随意走动、积极回答问题,做操时的要求,午睡前自觉洗脸、排尿、会正确摆放自己的衣物和鞋子,起床后自己穿衣服、简单整理床上用品,喝开水应注意的问题,户外活动时应遵守的纪律,下午离园时的要求等等,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按步就班,把常规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养成习惯,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p> <p class="ql-block">三、给孩子充分的,反复实践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不断反复的实践是建立良好常规的关键。孩子在穿脱鞋子方面,由于在家中都是由父母包办。由于看到孩子年纪小,手部的协调性还不强,天冷的时候又怕孩子着凉。所以大多数都是老师、阿姨一个一个地帮孩子脱、穿鞋子。</p><p class="ql-block"> 这样浪费了很多活动和游戏的时间。所以我开始训练孩子穿脱鞋子的能力。开始的时候,我们鼓励孩子自己尝试穿脱鞋子。当他们成功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以后,孩子们可高兴了。我就利用这个机丟鼓励其他孩子也像他们一样自己穿脱鞋子。很多孩子已经学会了穿脱鞋子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现在,每当到午睡时间,孩子都会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自己的鞋子脱了放好。现在老师只需要帮助年纪小的孩子穿脱鞋子。</p> <p class="ql-block">四、常规教育要持之以恒。</p><p class="ql-block"> 在进行常规训练的时候,班上的老师和保育员的意见和方法一定要一致,要形成共识。不可以这个老师这样要求,另一个老师这样要求;一个硬一个软。这样的话,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p> <p class="ql-block">五、注重家园配合,巩固发展</p><p class="ql-block"> 培养幼儿常规要重视家园配合。特别是小班,初入园时,家长担心幼儿的生活起居。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机会,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幼儿的具体要求,如初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等,让家长在家中也培养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洗手等习惯。</p><p class="ql-block"> 做好了家园配合,才能形成良好、稳定的常规。利用掌通家园家园联系册,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表现,并同个别家长联系,让他们注意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多考虑一些孩子的细节问题。同时希望家长们一定要填写在家表现,让老师知道幼儿在家的表现。才能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成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总之,只要老师做有心人,平时加强检查,坚持不懈,幼儿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形成良好的常规就指日可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