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埝小•活动】师徒结对同进步 亦师亦友共成长——埝城小学“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汇报精彩纷呈

“三名+”建设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快速成长,落实学校“青蓝工程”活动方案,扎实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形成 “传、帮、带”的良好风气,12月23日学校开展了“青蓝工程”阶段汇报展示活动。</p> “青蓝结对”学科教师结对汇报 <p class="ql-block">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每一节课的精心打磨,每一次认真的教研学习,逐步一点一滴的成长,进步。</p> <p class="ql-block">  杨雪婷老师讲授的《慈母情深》一课,以扎实的基本功、生动的语言、围绕着有关母亲的语言、神态及动作描写,淋漓尽致地向同学们展现了一位不辞辛劳、无私奉献的母亲形象。她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图片展示、情景再现、深情朗诵、批注交流心得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高康康老师讲授了《双手掷实心球》一课,课堂内容充实,衔接紧凑流畅,环环相扣。带领学生律动完后,开始掷实心球感受手的发力,让学生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p> <p class="ql-block">  瞧!同学们做的非常认真!</p> <p class="ql-block">  贾凤儒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新颖的音乐课《送别》,贾老师的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深刻渗透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设计了聆听、熟悉乐曲、视唱分析乐曲、打击乐器伴奏几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紧扣主题,环节的衔接自然流畅,课堂活动扎实有效。</p> <p class="ql-block">  在评课后,三对师徒分别在组内发表了真情感言。徒弟们深深感谢师傅的倾囊相授与耐心指导,师傅们表达了在指导徒弟的过程中获得的喜悦,感受到了徒弟的年轻活力和对工作的执着。师徒都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不管是教育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大家都感受到了同事的情谊和工作的激情。</p> <p class="ql-block">  青年教师汇报课展示活动,既是青年教师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也是我校“青蓝工程”的验金石。参与教师纷纷表示,会继续保持积极探究、勤奋学习的精神,尽可能多听其他教师的课,总结教学经验,提高驾驭课堂、有效调控课堂的能力。不断进步,尽快成长为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p> “青蓝结对”班主任结对汇报 <p class="ql-block">  为了继续发扬班主任团队无私奉献、不辞劳苦敢拼能赢的埝小精神,充分发挥骨干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坚守、引领、创新的示范作用及成长、传承、提升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班级管理能力,“青蓝工程”班主任结对的宋娜“师傅”和"徒弟“潘雪蕾”老师给全体班主任分享了自己本学期以来在结对工作中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  师傅宋娜老师从“严、细、爱、勤、夸、学等方面和大家进行分享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细致入微,勤于家校沟通、勤于团结协作”的教育目标,得到大家的高度评价,她介绍的“严慈相济,恩威并施”的管理教育模式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徒弟”潘雪蕾老师,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新任班主任、从迷茫到胜任和治班结合自己的班级的实际情况,用爱心唤醒自己,恒心规划工作,真心对待学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经验交流中,各位班主任都能毫无保留,以诚相待、分享经验、反思不足,通过介绍自己的管理经验和育人理念,为我校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能互相学习,不断发扬踏实认真、敢拼能赢的精神,成就学生、成就自己、成就教育,为我校的发展贡 献自己应尽的力量。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p> <p class="ql-block">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本次师徒结对汇报课展示了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素养,也充分发挥了优秀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更有助于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学校将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推进教师梯队建设,以高品质教师队伍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p> <p class="ql-block">摄影:各教研组</p><p class="ql-block">编辑:庞艳洁</p><p class="ql-block">审编:师小娟</p><p class="ql-block">审核:李新龙</p>

结对

青年教师

青蓝

班主任

课堂

教学

师徒

班级

我校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