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忘怀的峥嵘岁月

陌上笑

<p class="ql-block">每当夜深人静,我曾不止一次梦见自己置身于硝烟弥漫,弹片横飞的老山前线。</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1.15大战”已经过去37年了。此战役是自我军收复老山后,中越两军共进行9次团规模以上攻防对抗的其中一战。从战斗规模和激烈程度来看,1984年的“7.12大捷”和1985年的“1.15大捷”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惊心动魄的老山“1.15”战斗历时4昼夜,陆军第1军与蓄势已久的越军同时出手,以硬对硬,互有攻防,打了一场恶仗、险仗。参战部队指战员前仆后继,浴血拼杀,在残酷激烈的战斗中顶住了越军数万发炮弹狂轰滥炸,打退了其步兵数十次轮番冲击,并进一步前推了阵地,重创越军122团、149团、153团、876团2营、821特工团1营,付出伤亡200人左右的代价歼敌1356人,缴获武器弹药及军用物资一批,最后取得了战斗胜利。笔者从1军烈士名录中得出如下数据:15日牺牲数90名,16日牺牲数为25名,17日牺牲4名,18日牺牲11名,受伤人员不计其数。130多名烈士用鲜血书写了“1.15大战”壮丽的篇章,他们的英名永远镌刻在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p><p class="ql-block">笔者当时在662.6松毛岭高地,松毛岭是指老山主峰东侧662.6高地—那拉向东南方向延伸的一条山腿,因山上有松毛林而得名。这条山腿可以说是插入越军防线的“楔子”,可控制重要的4号公路及清水口一带,成为越军的眼中钉、肉中刺。我松毛岭一线,正处于老山与八里河东山之间盘龙江峡谷处,与当面越军占据的大小青山相比地势要低不少,越军从这里发起进攻地形是最有利的。而且占据这里,沿山梁向西一路攻击,就可直接威胁和控制老山主峰,这要比从南坡仰攻1442米高的主峰容易得多。这也是662.6高地—那拉方向一直是老山战斗最激烈的地方的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水孕育了人类文明,战争却让水把人类“文明”又推回到了史前时代。</p><p class="ql-block">战斗了四五天,战士们已经干得咽不下压缩饼干。在战场上,有时候甚至尿液也是珍贵的。极度缺水,战士们舔吮坑道壁上渗出的一点水珠,甚至以人尿解渴。若是有谁好不容易撒出来一点点尿,坑道卫生员就会用空的罐头盒储存起来,放上一粒解方片,给伤员喝,这也是卫生员救治伤员能够动用的一个“特权”。因为我熟悉地形,而且知道取水的捷径,于是我向首长请示,要到山脚下取水,当时,我在坑道也箅是一个老兵了,虽然我也只有21岁,坑道里是刚补充上来的新兵。我要亲自去试一试,可是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如果出了意外,不仅会损伤将士,甚至还会通报批评。不过首长还是让我们去了,战士们听说可以去取水都非常高兴。受到许可的我尤为高兴,立即前去准备装备,带了两个盛水的水桶两付拉绳和一人一支微型冲锋枪。准备完毕之后,坑道里的战友好像看到了希望。</p><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我们爬出了坑道,再摸索着向山脚下前行。</p><p class="ql-block">在距离山下15米左右的距离停了下来,因为这周围布满了铁丝网,而铁丝网内全是地雷。在距离20米的时候,我们就凭借敌人的照明弹看到了前面的小水塘。这画面仿佛是我们的救命稻草。当我刚把桶子丢进水里时,手刚刚伸出去准备拉上来的时候就听到了一阵爆炸声。看到身边爆炸的地雷,这把我给吓蒙了,我就趴在那儿一动不动,我以为另外几人牺牲了。连忙跑过来,却发现他们也给吓蒙了。我连忙将装好的水桶拉了上来。我觉得越军已经发现我们了,于是我们就速战速决背了两桶水就走了。首长心急如焚,听到爆炸声更是惶恐不安,却看到我们四人完好无损的回来,甚至还带了两桶水兴奋不已。夸赞了我们四人的英勇。</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