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观察|业委会搞不好,是谁的责任?

句号不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有人想讨论业委会的失管现象,那你可以建议他把问题颠倒一下,改成有多少健康的业委会?这样的结果要好统计得多,因为答案是几乎没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多少个小区,就有多少个痛苦的业委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业委会里,有成立了业主们都不知道的业委会,有听命于物业公司的业委会,有执行街道、社区意志但不和业主沟通的业委会,有为了换物业公司而成立的短期业委会,有多少人盯上了小区资源,就能成立多少种奇葩业委会。好一些的小区也差不多,有的业委会就一两个人苦撑,有的业委会到期就崩盘,有的业委会毫无存在感,有的业委会忙忙碌碌却无人理会。能够正常换届的是少数,能够可持续的更是凤毛麟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业委会相关的问题越来越多,这是事实。但原因却不在业委会身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一个地区的青少年犯罪持续上升,我们会认为是那些孩子的问题吗?显然不是,教育、成长环境、社会支持才是主因。业委会也是一样,从1991年第一个业委会诞生以来,看似经过了30年的发展,但其实业委会真正的“量产”不过是近十年的事。十岁当然只是个孩子,孩子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当然会出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业委会搞不好,是因为业主群体自治能力低下,但不是业主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归咎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这是站不住脚的,法律法规当然不健全,但不健全不代表一定会失控。法无禁止即可,法律覆盖不到的地方,反而是业主自治探索成长的练习场。过年去谁家吃饭法律管不了,但有的家庭处理的好,有的处理的不好,有问题不代表法律一定要约束。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初期,不但不是所有相关法律都健全,反而是靠着政府和市场的积极探索,摸着石头过河,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的改革之路。在确保市场活力的情况下,调动了人的积极性,迸发了巨大的价值。业主自治也是如此,法律是底线,不是确保活力的催化剂。以法律法规不健全为理由,是站不住脚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是在基层的执政能力无论是2021年之前各类《物业管理条例》还是2021年颁布的《民法典》,都赋予了街道指导和监督的职能,这就是给业委会找了个老师,孩子犯错,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问的第一个问题,自己也不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事实上,街道处理相关问题的经验和业委会差不多,物业行业衰退、业主自治意识觉醒、地产行业退潮、物业行业市场化等等,业委会没遇到的问题,街道也一样没遇过。很多街道物业办的工作人员,自己没做过业委会,并不能体会业委会的真实情况。有的还没有做业委会时间久的业主有经验。甚至有些工作人员根本就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遇到问题也是找找外援或临时翻书,老师和学生一个水平,这个指导和监督自然也到不了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的第二个问题,把学生当成员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多街道物业办的工作人员自身对业主自治的理解就不深,总把指导和监督当做管理。把业委会当做下属而不是有独立人格的学生。这种角色错位直接导致了业主自治的错位,甚至和业委会形成了对立,用鞭子对付叛逆期的孩子,结果往往是信任缺失和对抗。这也是造成业委会乱象的一大因素。所谓引领,在引在领,不在管在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的第三个问题,有人尸位素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多街道物业办在指导的过程中,总是强调所谓依法办事。还是那句话,法律是底线不是目的。依法办事没有问题,但不代表不可以进行更多的调研和沟通。好的老师不只是上课把教案背清楚就好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案,要摸清学生的特性和问题产生的原因,要不惧沟通,不怕麻烦,为学生规划美好的未来。一个小区远比一个学生复杂的多,如果对小区缺乏足够了解,怎么能谈的上规范的指导和有效的监督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的第四个问题,管不过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街道辖区内小区的数量有几十至上百个,街道物业办的工作人员只有几个人,很难做到辖区内小区全掌握。街道物业办不但需要指导和监督业委会,还有管理物业服务企业等其他职责,就那么多精力,分一半的精力在几十上百个小区,对单个业委会的培育能投入多少精力可想而知。能培育出几个尖子生小区应对考核就不容易了,想要全员及格难之又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老师的第五个问题,座位歪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如上,街道物业办还有管理物业服务企业和其他工作,各种行政任务都需要物业公司来配合,和物业公司的沟通效率远比业委会要高的多的多,物业公司的配合度,也远不是一个业主自治组织能比的。这就导致了老师的座位很难摆得正,从而使指导和监督偏离了本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解决问题,不能只看表象。描述一百个业委会存在的问题,并不能证明问题的责任要业委会承担。业委会想要搞得好,表象是学生要好好学习,业主们要努力提升自治能力。而本质是,学生犯错,是老师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一味地指望学生靠努力跃出龙门,即便会出现奇迹,也只是个例。希望好老师越来越多,有了好师资,就会出现好学校,有了好学校,好学生自然会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随着更多好学生的毕业,健康的业委会和小区也会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