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有没有做过这样的实验?将气球吹起来以后,在头发上摩擦几次,然后将气球靠近墙面,气球竟然可以吸附在墙上,这样神奇的现象是怎么回事呢?</p> <p class="ql-block">实验认知:</p><p class="ql-block">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不同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实验重点:</p><p class="ql-block">简单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实验目的:</p><p class="ql-block">1.知道物体间摩擦可以起电。</p><p class="ql-block">2.在实验中培养孩子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认识实验器材:</p><p class="ql-block">塑料棒、小木棒、毛巾、梳子、气球、纸巾。</p> <p class="ql-block">实验步骤:</p><p class="ql-block">1.将纸巾撕碎,然后用气球、(梳子)摩擦头发,之后将气球(梳子)靠近碎纸屑,观察能否将纸屑吸起来。</p> <p class="ql-block">2.用同样的方法摩擦塑料棒,然后靠近纸屑观察现象。</p> <p class="ql-block">3.用塑料棒在自己的头发或者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靠近纸屑,观察一下,能吸起来吗?</p> <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p><p class="ql-block">勤洗澡、勤换衣服能有效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p> <p class="ql-block">通过本次科学实验活动幼儿知道了塑料棒、小木棒、梳子都能与头发、布料等产生静电,发生摩擦起电,如果你的实验没有成功,那是因为你摩擦的时间不够久、摩擦后停留的时间太长、季节的原因(干燥的冬天静电较强)。幼儿在本次科学实验活动中体验了自己动手操作的快乐,也体验到了科学实验的神奇,感受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你知道吗?</p><p class="ql-block">摩擦起电的原理</p><p class="ql-block">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极电就是负极电。实质: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带负电,而我们实验中采用的毛皮与玻璃棒摩擦产生的电为较弱的正电无法将纸屑吸起来(在极为干燥的情况下可能会有轻微反应。);与塑料棒摩擦产生电力较强的负电,因此可轻易的将纸屑吸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并且,摩擦产生的电还存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