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携一缕初冬的凉意,凝一份教育的热。为了有效提升新教师专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的融合,落实斗门区教育局关于2021级新入职教师跟岗学习培训方案的要求,2021年12月20日,斗门区齐正小学14位语文新教师在印治娇副校长的带领和指导下,开展为期三天的跟岗学习活动。</p>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印治娇副校长带来主题为《教师要练好“五功”》的讲座。第一功是备课功,教师通过读懂文本,确立授课思路,确定教学重点,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等,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第二功是上课功,印校长通过课堂案例分析,引导老师知道什么是有效的理答,智慧的理答会使课堂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第三功是说课功,一位成长迅速的老师要坚持课后及时反思,思考自己最得意、失意、创意、困惑、需要改进的是什么。第四功是听课功,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在听课时需要进入“学生”角色、旁观者角色、“教师”角色。第五功是评课功,印校长通过举例,引导大家正确地评价一节课。</p> <p class="ql-block"> 对阅读的热爱是老师们最美的一部分。印校长勉励各位新教师坚持阅读,不辍笔耕,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扎实基本功。</p> <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第二天,由凌亮老师带来展示课《语文园地八》。凌亮老师引导学生以闯关的形式学习本课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注重以读促思,带动学生对词语的思考和观察。同时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猜生活中的职业,边猜边了解生活,走进生活。课堂中,写字教学扎实,对学生所写的字进行及时评价,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p> <p class="ql-block"> 课后,凌亮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说课反思。老师结合第一天讲座培训的内容对凌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大家各抒己见。印治娇副校长认为凌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课堂设计丰富、有趣,通过猜谜语、展示图片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p><p class="ql-block"> 同时,印校长建议教师在备课时应注重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程度的要求,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对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运用不同的识字方法主动识字,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和质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家在学习之后,把自己的收获进行了归纳总结,做到了听、看、记、思有机结合。</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首先由李明辉老师带来展示课《狐假虎威》。李老师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以读促学,以演促悟,循循善诱,由词开始读开始演,再到句子再到创作小剧本对整一个故事的表演,课堂活跃,孩子们的兴趣在读演中层层增进,老师及时指导,学生朗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p> <p class="ql-block"> 接着,由陈梓珊老师带来展示课《语文园地八》。陈老师以闯关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内容,课堂富有趣味性,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陈老师通过设计学生和同桌一起读、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逐步放手让学生读、写、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感。</p> <p class="ql-block"> 课后,两位老师分别对本次课进行说课反思。印治娇副校长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亲和力和语言能力。李明辉老师的教学设计板块清晰,有层次感,课堂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通过抓关键词语、重点句子,指导学生在感情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语感。印校长建议,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质量,如:板书课题时,可以让学生一起书空。引导一部分学生上台展示时,可以让其他学生充当小老师角色,学生学习会更明确,参与度更高。</p> <p class="ql-block"> 陈梓珊老师课堂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趣味、主动识字。教师可调整语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调整每个环节的时间或适度删减。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内容设计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点拨、反馈。</p> <p class="ql-block"> 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印治娇副校长殷切勉励各位新教师立足培训,学以致用,扎根教学,在未来的教育路上虚心学习,不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p> <p class="ql-block">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相信各位新教师将在教育教学的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稿:李瑞敏</p><p class="ql-block">拍摄:巫靖瑶、张华林</p><p class="ql-block">审核:印治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