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不虚此行

June

<p class="ql-block">12月22日上午我们聆听了崔振成老师的《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与突破》,崔教授从what、why、how为我们解读教师科研的内容目的和途径。</p> <p class="ql-block">崔教授高屋建瓴,讲座贯穿古今中外,崔教授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通过对比中西教育的不同,引导我们思考教育的本质。</p> <p class="ql-block">崔教授强调学生生命建设的重要性,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三重生命,生物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在课堂上,教师要自我反思,一节课45分钟,我是否关注到了完整的生命?花了多少时间去关注完整的生命?课堂不仅要有知识的深度,更要有人文的温度。教师不能停留在表层知识,浅尝则止,要去思考知识的逻辑系统和价值系统,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这些生命需要的是源头活水。</p> <p class="ql-block">课堂要提出问题,设置问题,启发思维。教师要学习,要研究。因为教师不能只有知识没有文化。不仅要学习传统文化,还要学习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p> <p class="ql-block">22号下午我们跟着王敏勤教授学习了《双减背景下教师怎样集体备课》。王教授从国家双减政策和社会现实入手,让我们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集体备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教授指出,布置作业目的分为理解,记忆和运用。类型分为口头,书面和实践。课堂练习和布置作业的原则,基础知识堂堂清,日日清;作业分层原则,学生可以选择推荐作业,合作作业和商量式作业;习题整合的原则;有选择的重复练习的原则;联系实际的原则;口头复述的原则、紧扣课本的原则等。</p> <p class="ql-block">专家的讲座,旁征博引,振聋发聩。相信我们定能更好地成长,不负韶华,不虚此行。</p>

教师

生命

原则

教授

作业

我们

课堂

知识

文化

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