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教育发展在新形势、新进程、新时代的改变下,务须重视起来、谋划起来、行动起来。方能从规范乡镇党委党校建设,到助推农村党员教育发展中,走在促进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快车道”上。让乡镇党校建设在农村党员发展的助力中从客观性转化为必要性。<br>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乡镇党校工作的重要性<br> 数据方可见真知。从我乡的农村党员占比,可见整个大环境下农村党员的大额占比。呈现出数量大、基数大,知识分子少、优质分子少的事实。党员培训的相关条件薄弱,由此大多数农村党员没有参加过系统规范的教育培训也可理解,可见教育培训的普及势在必行。农村党员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依托规范化的教育培训机构才能实现。然而区级、市级党校的资源稀少,难以满足农村党员的教育需求。因此,发挥乡镇党校党员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应该成为当前各级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的基础性、重要性、必要性工程,从而在探索中抓好乡镇党校的规范化建设。<br> 严格要求新进程下增进基层党校建设的规范性<br> 各基层党组织对于规范化建设应有新认识,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研究新问题,勇于探索新思路。要围绕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建设、去构建阵地、购置设施,以发挥督促基层组织建设、重视党员思想教育、加大党员教育的作用。同时加大财政和人力资源投入,着力加强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贯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br> 对于基层的资源限制,可以采用一校多用的方式,对于环境布置严格要求,包括悬挂党旗、张贴有关规章制度等。同时党校应配备各方面的图书资料及党报、党刊,专柜存放档案资料、校史资料等。<br> 党校的建设,必不可少的是师资队伍,他们需要具有政治能力、业务能力、教学能力。教员队伍可由党政领导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具备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要根据党员、干部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政治理论、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市场经济、民主法制和业务知识等。<br> 坚持理顺新时代下基层党校工作组织的制度性<br> 制度是组织成熟的标志。在基层要理顺、理清乡镇党校管理体制,在业务工作上接受区委党校领导,在行政工作上归属乡镇党委领导。<br> 制度要想良好落实,就必须引起重视。加强乡镇党委的重视,把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党建基层责任制范围,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由区委组织部严格考核。<br> 制度要想有效率,就必须多方合作。建立县、乡、村三级党校的联动机制,实现城乡党员教育资源共享,城乡党员教育一体化的格局。区级党校要加强对乡镇党校的扶持,向乡镇传输优良的教学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规范的管理模式。<br> 制度要想有时效,就必须不断更新,接受最新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和网课等方式,扩大师资力量,让教师资源充分利用,也可让村里学习站点得到发展,让村级党员学到先进的党史研究方向、党史教育模式。(驻区政府办纪检监察组 李伟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