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抒怀

诗与远方

<p class="ql-block">感受新高铁 回味老太焦</p> <p class="ql-block">高铁贯通,如虎添翼;动车速度,风驰电掣;水隔万浔须臾可见,路距千里刹那便逢。</p> <p class="ql-block">耳闻目睹着祖国交通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我发自内心的感动,同时也使我沟起五十年前一段难忘的筑路往事。</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三线建设3202工程——太焦铁路的修建。当时参加会战的民兵大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一切实行军事化管理;吃住条件差,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可是大家的心态积极向上,工作情绪十分高昂。因为每个人都明白:这是一条战备铁路。</p><p class="ql-block">我是1970年十月下旬去修铁路的。当时,铁路建设兵团团部设在襄垣县五阳村,团长是武装部副部长王喜,副团长是文教部长杨纪瑞;政委是军转干部路振明,副政委是县常委刘瑞;还有其它的各部门都是由县水利局、城建局等单位抽调来的骨干组成的。</p><p class="ql-block">每个公社为一个连队,住在五阳村附近的村子里。我们五龙山公社为二连,住在襄垣五阳南沟村村民的民房里,男民兵在南沟车站搞搬运,新来的女民兵四十多人编为一个独立排,排长由我担任。</p><p class="ql-block">每天早上吹号起床,连长王双楼复员转业军人,带领全体民兵跑操训练;一日三餐排队吃饭,饭后,一声号令,全连民兵迅速列队,紧张而有序地由各排排长带领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p><p class="ql-block">我所带领的女民兵排和壶关店上民兵团四连合编在一起,肩负道砟采供任务。</p><p class="ql-block">记得刚进工地时,正值深秋时节,我们女子排人人头戴安全帽,个个手拿打石子的工具,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一路歌声嘹亮,沿着漳河河畔精神抖擞地走向工地。</p><p class="ql-block">施工场上,大家热火朝天的冲天干劲令人惊叹!打夯的号子声此起彼伏,铁锹洋镐的碰撞声伴着人们一、二、三的呼喊,哗啦啦的大石块从山涧夹缝中滚落下来,顿时荡起的滚滚烟尘,弥漫在整个场地的上空……</p><p class="ql-block">战地宣传员手拿喇叭筒,亮着清脆带有磁性的嗓音,表扬着工地上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一遍遍地广播着“三线建设要抓紧,备战备荒为人民”党中央的重要指示。</p><p class="ql-block">我们排的女民兵身着工装英姿飒爽,只见铁锤挥洒,汗流满面,粒粒道砟转眼间就是一座座小山;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令人赞叹!我们被称为铁建之花、半边天、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人生的长河中,青春岁月的记忆往往是弥足珍贵的。尤其当这些记忆与国家和民族一段历史进程,一种时代使命相联系的时候。五十年过去了,与其说往事如烟,一去不复返了,不与说往事就是陈年老酒,愈是时间久远,愈知它的纯真、厚重。那段难忘的时光,代表了一代人的梦想;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大公无私就是那个时代我们的信仰和力量!当年风华正茂的我们已至暮年,常常在阳光与晚霞中,怀想年轻时火热的时光,时而激动,时而感慨,心情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p> <p class="ql-block">如今,传统的绿皮火车即将被“和谐号”动车所替代,昔日曾经辉煌的太焦铁路,也成为一个逐步远离的时代;而那个时候传承下来的梦想,却完美无暇的印记在生命里,直到永远……</p>